穿到文工团里当台柱[七零] 第21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新兵刘莲莲在林夏身旁说,林夏发现她的手都在抖。
    林夏握住了她的手,教她深呼吸。
    “紧张是不可避免的。不过你要对你自己自信,我们训练了那么久,不是在白用功。”
    刘莲莲嗯嗯地应着,但还是紧张。
    林夏看看自己的事情,没有很忙的,便坐下来和刘莲莲说话。
    其实对于这些新兵,对她们的专业林夏很了解,哪里有天赋,哪里有缺点,她见到这个人就能说出来。
    但是这些新兵的一些基础的情况,她其实并不知道。
    林夏不和刘莲莲说专业的事,只唠家常。
    她家几口人,怎么来当的兵,她父母对于她当兵后是怎样的表现?
    她只问了几句,就打开了刘莲莲的话匣子,滔滔不绝和她说自己家里的情况。
    特别是她的姐姐和弟弟妹妹,对她当兵的支持,还有她父母对她多好。
    林夏看她说得眉飞色舞,一脸兴致,只在关键的时候附和表示自己在听,她就能一直说下去。
    刚刚的紧张在说话中看不见了。
    等到焦絮絮喊林夏去帮忙时,刘莲莲还意犹未尽。
    林夏让她再想想家里的趣事,回头她们再聊。
    刘莲莲都没有发现她紧张没了,在那里专心地想。
    演出的时间一到,音乐响起歌舞剧在观众们的期待中开始。
    这场歌舞剧,许多人是看过电影的。
    但是电影和现场的感觉显然很不一样,现场更考验每个演员的能力,对基本功要求很严。
    但凡你有一点点唱得不对或者表演出错了,你立马会被底下的观众发现,而这场演出也会有瑕疵。
    林夏一众老演员不用担心,但是新演员很多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大型演出,经验还是不够。
    开始演出之前,林夏想了很多办法去消除她们的紧张,临近表演之前,她都没有批评过这些演员,错了也是鼓励为主,给她们树立自信心。
    但有个演员在演出时还是出错了,她在和林夏对词时忘了词,一时间愣在了那里看着林夏。
    林夏立马反应过来,换了个台词,顺带提醒这个演员。
    还好这个演员只是一时卡壳,接住了林夏的话,两人继续表演下去。
    因为这个失误林夏反应快,所以观众根本没有发现有错误,而那个新人演员在林夏表演的带动下,慢慢展现出她自己的风采。
    这种突发危机在大型演出时经常会出现,林夏这些经历多的老演员,早就知道该怎么处理。
    只有新演员经历的少,才会发愣。
    其实出现失误不可怕,重点看你能不能救回来。有的时候救场可能会比原来的设计更精彩。
    除了这一个小失误,整场演出是圆满的。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大家用尽了自己所有的能力,给了观众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从掌声中林夏听出了他们的认可。
    第一场巡演算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林夏是第二天才听到那些文字工作者的评价的,从周清嘴里。
    因为表演完大家又激动又累,所有人都赶着回去休息,所以只有周清和那些文艺工作者去吃了个庆功宴。
    庆祝第一场巡演成功。
    “小夏,想知道那些人怎么评价这场演出的吗?”
    林夏笑了笑说:“挺想的。不过我觉得应该是好坏参半吧。”
    林夏从自己的角度看,也能看出来她们的演出其实还不算顶级,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毕竟很多新演员第一次参加这种演出,稚嫩也是很正常的。
    “不不不。”周清摇头:“夸奖多一点,那些说不好的,都是鸡蛋里挑骨头。”
    周清嗤之以鼻,她对自己的手下的兵很爱护。她可以挑错,别人不可以。
    而且这场演出她自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新人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而且排练这个演出的林夏也是第一次做这种工作,很优秀了。
    周清看着林夏,就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欢。
    这么好的兵,是她的。
    不过周清也知道,林夏太优秀了,锦城文工团估计留她留不了很久。
    而且锦城文工团的一些资源,确实不如京城的。
    周清也知道,林夏一直想去京城,据她所知,她连房子都买好了,她娘也接过去了。
    那么林夏离开是迟早的事情。
    但是现在她还在锦城文工团,那就好好发挥她的能力吧,才能不负文工团对她的帮助。
    林夏听着周清的话,忍不住笑容大了点,她最喜欢自己团长护短这一点了。
    特别护的是自己,这种感觉很好。
    “团长,他们怎么夸的我们?你和我说说,等会儿我和那些女兵们说,也让她们开心开心。”
    “夸得最多的是你,有个歌舞团的甚至都想挖走你。”
    “那不可能了。”林夏笑盈盈地说:“我永远属于文工团。”
    周清哈哈大笑拍林夏的肩膀:“我也是这么和他说的。”
    但也有不少夸整场演出的,还有一些亮眼的,有天赋的新演员。
    那些让周清觉得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她也让周清告诉了她。
    不管是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但能挑出来骨头,就是她们做的还不到位,需要继续努力。
    在锦城军区休息外加练习一周,林夏一众人赶往了下一个城市。
    全国巡演其实多数城市都是距离锦城近的南方城市,北方也就京城和z市两场。
    不过也足够了。
    加起来总共是十五场演出。
    从锦城军区出来,林夏领着文工团的这些女兵,坐着火车抵达一个又一个城市。
    除了锦城的演出是在戏剧院,其他的都是在当地的军区。
    毕竟是属于文工团,她们的表演也都是面向军人的,给军人带去慰问的。
    因为《红色理想》太火,而且属于锦城文工团出品,所以周清和那些军区领导们一起商量组织了这次全国巡演。
    第一场演出的时候,大家还会紧张。
    第二场就好很多。
    而且来看歌舞剧的多是军人,更有感触,回给她们的反应也让她们更有触动。
    这种有来有回的表演,是很触动心灵的。
    特别是对一些新人演员来说,这对她们是一种很大的鼓励,会让她们爱上演出。
    除了军人们,如果该部队有文工团或者宣传队的话,这些和林夏属于同行的人也会来看。
    有些军人很热情,还会给她们送花,给他们最纯粹的喜欢。
    所以一场又一场表演下来,歌舞剧的演员们越来越成熟。
    表演也是越来越精湛。
    不过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表演疲劳。
    一直表演同一个歌舞剧,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动作台词走位烂熟于心,每场表演又都是一样的。
    这让她们慢慢对表演失去兴趣,也不想再投入进去感情。
    表演纯粹依靠记忆的本能,这样的表演从表面上看没什么,但是只要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或者说,没有能让人沉浸在剧情里的情感表现了。
    因为表演者吝啬于展现角色的情感,观众们自然会有感觉。
    一发现这个问题,林夏把巡演的脚步暂停了。
    再马不停蹄地赶去下一场表演,效果会越来越差,这和巡演的初衷不符合。
    因为是巡演出了问题,林夏和在这个城市表演的军区的领导阐述了问题,申请在军区多住几天。
    这么多人,现在带回锦城也不现实。
    大家都是军人,而且她们的巡演属于免费,军区自然会帮这个忙。
    停下来的这个城市是一个江南小镇,古风古意,很多古建筑保存完整。
    除此之外,这座城市的郊外还有一片著名的花海。
    是著名的花卉养殖地,品种不单一,每个去过的人,无不夸耀那里的景。
    林夏接下来的时间,就带着自己手下的这些演员,步行、看花、看古建筑、看流水潺潺、看各种人。
    重新帮着她们找回对生活的热爱,找回自己的情感。
    表演多了,谁都会有烦的时候。
    林夏和她们说:“每当我们烦躁的时候,不妨把目光再放进这个歌舞剧里,重新去找它的闪光灯,重新喜欢上它。就像你第一次看到这个城市的景物那种惊叹,你第一次表演这个歌舞剧时一定也有这种感觉,找回来,重新爱上它。”
    林夏的一番话,让众人若有所思,也面有愧色。
    林夏并没有就此批评她们,因为这种状态很常见,重要的在于怎么去克服,而不是去批评。
    看完这些景色大家重新出发,只简简单单地看向火车窗外,她们就发现景色很漂亮。
    一闪而过,但是岁月静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