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裳连吼数声,慢慢停了下来。黄裳在蔡可坟墓一侧,又挖了一个深坑,黄裳找了一块木板,在上面写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黄裳之墓”。然后将木板插在深坑前面。黄裳躺在坑中,慢慢将四周黄土埋在自己身上。
    第三卷(本卷章目调寄“柳梢春”) 第三十回 何为忠孝(2)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7 本章字数:1992
    黄裳连吼数声,慢慢停了下来。黄裳在蔡可坟墓一侧,又挖了一个深坑,黄裳找了一块木板,在上面写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黄裳之墓”。然后将木板插在深坑前面。黄裳躺在坑中,慢慢将四周黄土埋在自己身上。
    残月高悬,夜风四起,山林呜咽。
    黄裳慢慢闭上眼睛。耳边夜风呼啸声中,隐隐夹杂着喊杀哭叫声。黄裳睁眼看去,只见山谷之外火光冲天,将天空映得通红。黄裳道:“一定是金军又在作恶。”黄裳不由怒火冲胸。
    黄裳飞身而起,奔向山外。走了一程,但见一座山村已被大火完全焚毁,残梁断壁间,躺着许多烧焦的尸体。山村之外,还有许多尸体,看死者服饰,绝大多数是村民和丐帮弟子,之间还有几个金国兵士,死者身上,血迹还未干却。黄裳道:“金人一定还未走远。”黄裳跃上一颗大树,环视四周,四周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人影。
    黄裳从树上下来,面对烧毁的山村,气愤不已。黄裳暗道:“金人在我中原烧杀抢掠,横行霸道,我虽未阻止金人入我中原,但我练得一身神功,却可以为民除害,也可以将金人赶出中原!这也算是弥补了我的一些罪过。若方才我仓促就死,岂不是更大的罪过!”黄裳想着想着,不禁出了一身冷汗。黄裳心道:“高宗应该就在杭州,我现在便去投奔朝廷,为国效力。”黄裳想到此,心中平静了许多。
    此时天色已经变亮,黄裳辨清方位,向南行去。行不多时,已到了河南境内。黄裳暗道:“此去杭州,却不知何时能再回来。幽忧谷中,武林各派唯独少林一派没有攻打自己,此地离少林寺已经不远,却应该去拜访拜访,再去杭州不迟。”黄裳想着,向少林寺行去
    少室山下,少林寺巍峨而立。黄裳来到少林寺,说明来由,不多时,几位高僧迎了出来,为首一位高僧道:“在下玄和,乃是本寺方丈。济深大师已经离世很久,济深大师在世时,常提起施主。施主已消迹四十年,今日来到本寺,恍似佛光降临!”黄裳道:“少林弟子慈悲为怀,幽忧谷中,济深大师仍以慈悲心为重,在下深表感激。今闻济深大师仙逝,在下倍感忧伤。”玄和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济深大师在世时,一直对未能阻止那场杀戮而愧恨不已。幽忧谷施主惨遭杀戮,我等深感痛心。罪过罪过!”黄裳道:“四十年了,不提它也罢。今日来到贵寺,只是表达在下谢意。”玄和道:“施主有如此平常心,更令贫僧钦佩。施主今日来到我寺,乃是我寺之缘,也是施主之缘。二十年前,施主的一位叫‘王一叶’的好友亦来到我寺,并皈依我佛,法号‘洪叶’,施主是否想与他见面?”
    黄裳一阵惊喜,颤声道:“一叶兄弟,一叶兄弟还活着?请方丈速速带我去见一叶,多谢方丈了!”玄和道:“施主请随我来!”
    玄和带黄裳来到少林寺后山,只听一人大声诵读佛经偈文。玄和道:“洪叶虽入我门二十年,但尘事仍未断绝。每当心魔来扰,贫僧便让他诵读我佛经文。”黄裳顺声慢慢走去,在一座斋房中,只见一位白须老者手捧经文,大声念读,黄裳看去,那不是王一叶又是何人!
    黄裳走进斋房,嘴唇发抖,颤颤道:“一叶兄弟……”王一叶听到声音,慢慢转过头来,王一叶呆立半晌,哭叫道:“黄大哥,是你吗?是你吗,黄大哥……”两人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很久之后,两人停住哭声。王一叶道:“黄大哥,是你吗?我一直以为你已不在人世了。”黄裳道:“是我,一叶兄弟,我也以为你不在了。”两人欢喜万分。王一叶道:“黄大哥,这几十年,你是如何度过的?”黄裳道:“在幽忧谷中,我昏倒后,我模糊记得你将我背起,等我醒来后,我发现自己到了一个绝世之地,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到那的。在那里,我苦练武功,发誓为众兄弟报仇,等我武功练成后,才离开那里。我本以为在那个绝世之地只待了三、四年时间,等我出来后,才发现四十年已过去了。”
    王一叶道:“我还以为你在幽忧谷已遇难了,四十年了,没想到咱们又见面了!”王一叶说着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泪又是盈满面颊。黄裳亦是满面泪水,黄裳道:“一叶兄弟,这四十年,你又是怎样过来的?”
    第三卷(本卷章目调寄“柳梢春”) 第三十回 何为忠孝(3)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8 本章字数:2138
    王一叶道:“在幽忧谷中,我背着大哥走的时候,突然暴发了山洪,后来我也不省人事了。等我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被冲到一块大石头上。我四周寻找大哥,没有大哥下落,我想大哥一定是遇难了。我便决定为大哥报仇,我知道自己武功不济,我想让他们杀死算了,反正大哥和众位兄弟也不在了,我独自活在世上也没有意思。我去泰山派找岳云行,可是岳云行和泰山派弟子对我避而不见,我在泰山大门口呆了几日,那些泰山派弟子总是躲得我远远的,任凭我怎么喊叫咒骂,他们都不理会。我又去找其他帮派,他们也是对我避而不见。后来,我遇到了蔡可,蔡可杀了伯父伯母,我便给她拼命。蔡可将我打败后,却不杀我,她说我是大哥的人,她绝不再杀大哥的人了。
    “我这样过了两年,后来金国突然发兵攻打我宋国。大哥你说过,国家为大,个人为小,我便加入了朝廷军队,抵抗金国侵略。朝廷官兵腐败无能,不堪一击,金军轻易渡过黄河,直逼都城汴京。徽宗惊恐不已,慌忙把帝位传给太子宋钦宗,自己却逃往了安徽。在金兵压境、汴京告急的情况下,宋钦宗不得不顺从民心,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主持东京防务。
    “李大人任职后,积极部署防务,亲自登城督战。我被李大人任命为北门营守使,负责北门把守。我们多次击退金兵的进攻。金人见汴京难以攻下,便施行诱降之计,金人与蔡京、童贯等贼臣勾结,李大人被罢免官职。李大人被罢官后,汴京军民愤怒异常,在陈东的带领下,汴京军民几万人前往朝廷,陈东等人联名上书,为李大人诉冤。钦宗不得不重新启用李大人。
    “这时朝廷才发现,蔡京、童贯竟有造反之心!朝廷下令查抄蔡京、童贯,发现蔡京、童贯家中居然藏有龙袍、龙冠!那蔡京、童贯很久便在蓄意谋反!蔡京仓惶逃往南方,在路上讨不到半点食物,被活活饿死。童贯被砍头示众。两位贼臣死有余辜,却是死的太晚了。
    “李大人重新上任,组织军民多次击退金兵进攻。此时,各地援兵纷纷而至,金兵损失巨大,又担心后路被断,匆匆撤兵。我们取得了汴京保卫战的胜利。
    “汴京解围后,徽宗回到东京。虽然蔡京、童贯被查办,但朝廷仍被蔡京、童贯的余党控制,没过几日,圣上还是将李纲赶出了朝廷。
    “一年之后,金兵再度南下,将汴京团团围住。两位皇帝不积极布防,竟然相信妖道郭京的什么‘六甲神兵’,结果被金军打得大败!不到两个月,金军便攻破汴京。金军破城后,将徽宗、钦宗二帝,连同后妃、宗室、大臣等三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至北方,汴京城被掳掠一空。两位皇帝惨遭金人蹂躏,最后客死他乡。黄大哥,这真是奇耻大辱呀!”
    王一叶说着又流下眼泪,黄裳满面气愤,不时长叹。
    王一叶继续道:“徽、钦二帝被掠走后,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当上了皇帝。金军一路南扑,直逼临安。赵构不去抵抗,而是一味逃跑,各地军民奋起抗争,才使得金军被迫撤兵。
    “汴京失守后,我投奔了岳飞元帅的岳家军。岳元帅文涛武略,用兵如神,多次打得金军落花流水。金兵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金人不得不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元帅终于稳定住了战局。大约二十年前,岳元帅举兵北伐中原。岳家军在河南郾城和金军大将金兀术遭遇,岳元帅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元帅乘胜向朱仙镇进军,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元帅打得落花流水。此次北伐中原,岳家军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打得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向北撤逃。岳家军再向前一步,便可收复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岳元帅兴奋地对我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岳家军上下一片振奋。
    “但就在此时,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元帅班师。那赵构皇帝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徽宗和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了。而金人安插在宋朝朝廷里的内奸秦桧,也抓住赵构这个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元帅的北伐之战。岳元帅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北伐之功毁于一旦。
    “岳元帅一回到京师,立即陷入秦桧等奸臣布置的罗网。岳元帅被解除兵权,并被秦桧等奸臣诬告‘谋反’!最终,岳元帅以‘莫须有’的罪名,在临安大理寺风波亭被杀害。”
    第三卷(本卷章目调寄“柳梢春”) 第三十回 何为忠孝(4)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8 本章字数:2447
    王一叶说着,不禁又哭了起来,王一叶道:“黄大哥,奸臣昏君当道,咱们孝忠朝廷又有何用?黄大哥孝忠朝廷,却被朝廷发配山东,在幽忧谷惨遭迫害;岳元帅精忠报国,却被朝廷惨遭杀害,天理又何在呀?”
    黄裳悲叹道:“天理却是不公!”
    王一叶道:“岳元帅被害,让我心灰意冷。在幽忧谷中唯独少林一派没有攻打咱们,我便来到少林寺,出家当了和尚。我虽出了家,却一直不能忘记那些凡事,这二十年来,每年我都去幽忧谷一次,为遇难的伯父伯母及众兄弟扫墓。我以为大哥也去世了,所以也给大哥立了墓碑,但我每次立了墓碑后,蔡可便将墓碑毁掉,可是蔡可却一直保护着其他墓碑。我知道蔡可也有难处,便不去管她了。”
    黄裳一声长叹,道:“咱们不说这些了,现在咱们重逢,却是一件大大的喜事,咱们应该高兴呀!”王一叶擦掉眼泪,欣喜而笑。
    黄裳看到斋房一侧,供着一个神龛,上面有岳元帅和自己的灵位。王一叶将黄裳灵位拿下,道:“这么多年了,我还以为黄大哥已经离世了。”黄裳道:“是呀,都四十年了,没想到咱们又见面了!”两人不禁欣然大笑。
    黄裳走到神龛前,正色道:“岳元帅精忠报国,正气凛然,请受黄裳一拜!”黄裳说着深施一礼。
    黄裳看到在神龛上挂着一副词,那词写道:[htk]“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树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ht]
    黄裳道:“这是谁写得词,怎么还供在上面?”王一叶道:“这是徽宗被押送到金国后,给大哥你写的词。大哥是花城人,我想徽宗也后悔了将大哥驱出朝廷。我将这首词挂在这里,让佛祖也知道大哥所受的冤屈。”
    黄裳慢慢念道:“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黄裳叹息道:“花城人去,家山不在,或许这是天意。花城人却是忠心耿耿,一心报效社稷朝廷!”黄裳说完,向神龛拜了三拜。
    两人离开神龛,坐在炕上。黄裳见王一叶走路时一瘸一拐的,腿脚甚至不便。黄裳道:“一叶兄弟,你的腿怎么了?”王一叶道:“在幽忧谷时,我这两条腿便受过伤。后来在与金兵拼杀中又多次受伤,之后慢慢就变成这样了,想想已经有十多年了吧。”黄裳上前查看一番,却是血脉不通导致的。黄裳将王一叶腿上血脉打通,顿时,王一叶走路灵便多了。黄裳写了一张纸,对王一叶道:“你按上面的方法练习,估计两个月后腿伤便会好。”王一叶道:“是,黄大哥。”
    王一叶将纸收好,道:“黄大哥怎么知道我在少林寺?”黄裳道:“我也不知道你在少林寺,我本想去杭州报效朝廷,经过河南时,顺便来到了少林寺。”王一叶惊道:“大哥怎么还要去为朝廷做事?”黄裳道:“我已虚度了四十年光阴,对不住国家,对不住众兄弟,成了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我去投奔朝廷,报效国家,也算弥补我的一些罪过。”王一叶大惊道:“黄大哥怎能说自己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黄裳道:“这四十年里,我只修炼武功,全然不知金军攻打我大宋,对于国家,我未能尽忠。我虽练得神功,却未能给父母和众兄弟报仇,对于父母和众兄弟,我是不孝和不义。蔡可两次救我性命,我却几次失信于她,她虽是我的仇人,但对她我已是不仁了。”
    王一叶大声道:“黄大哥此言差异,黄大哥是大忠、大孝、大仁、大义之人!黄大哥一心为国,哪有二心,四十年后仍要投奔朝廷,已是天大的忠心了!黄大哥为了父母兄弟,苦练四十年武功,耗费了大半生,世间哪有如此大孝大义之行为?蔡可杀害黄大哥父母,黄大哥不杀她报仇,已是大大的仁慈了,黄大哥对她有何不仁?黄大哥忠孝仁义,日月可鉴!是朝廷对不住大哥,才使得大哥遭受如此惨境!”黄裳道:“朝廷虽然不仁,我等却不能不忠。”王一叶道:“我等那个不是忠心为国,报效朝廷,但最后又落了个什么结果?岳元帅武功才智皆似大哥一般高强,岳元帅忠心为国,也似大哥一般,但最后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李纲大人含恨而死,宗泽将军郁郁而终,他们那个不是忠心耿耿,报效朝廷?遇到大哥之前,梁山泊众兄弟也去投奔朝廷,为国效力,到最后还不是被奸臣贼子陷害而死?黄大哥已被朝廷陷害过一次,已使得父母和众兄弟惨遭杀害,黄大哥怎还去投奔朝廷?当前奸臣昏君当道,大哥投奔朝廷,只能重蹈覆辙呀?”
    黄裳久久不语。王一叶道:“大哥若执意去投奔朝廷,那一叶便死在大哥面前!”黄裳道:“一叶兄弟不必挂虑,我已想好,不再与朝廷为伍了。”王一叶长松一口气,道:“我知大哥太过忠义,所以才这样,大哥莫怪。”黄裳道:“一叶兄弟也是为我好,大哥怎能怪你。”黄裳接着道:“一叶兄弟,这四十年里,我练了许多神奇武功,我将武功传授于你。”王一叶停了一下,道:“黄大哥,现在我已是花甲之年,能再活几天还不知道,我不想再练武功了。”黄裳点头道:“一叶兄弟说得有理,咱们都老了。”王一叶道:“黄大哥以后有何打算?”黄裳道:“我也不知道,咱们兄弟重逢,我想先在这儿呆几日。”王一叶道:“我也正有此意。”
    第三卷(本卷章目调寄“柳梢春”) 第三十回 何为忠孝(5)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8 本章字数:3111
    王一叶说着,不禁又哭了起来,王一叶道:“黄大哥,奸臣昏君当道,咱们孝忠朝廷又有何用?黄大哥孝忠朝廷,却被朝廷发配山东,在幽忧谷惨遭迫害;岳元帅精忠报国,却被朝廷惨遭杀害,天理又何在呀?”
    黄裳悲叹道:“天理却是不公!”
    王一叶道:“岳元帅被害,让我心灰意冷。在幽忧谷中唯独少林一派没有攻打咱们,我便来到少林寺,出家当了和尚。我虽出了家,却一直不能忘记那些凡事,这二十年来,每年我都去幽忧谷一次,为遇难的伯父伯母及众兄弟扫墓。我以为大哥也去世了,所以也给大哥立了墓碑,但我每次立了墓碑后,蔡可便将墓碑毁掉,可是蔡可却一直保护着其他墓碑。我知道蔡可也有难处,便不去管她了。”
    黄裳一声长叹,道:“咱们不说这些了,现在咱们重逢,却是一件大大的喜事,咱们应该高兴呀!”王一叶擦掉眼泪,欣喜而笑。
    黄裳看到斋房一侧,供着一个神龛,上面有岳元帅和自己的灵位。王一叶将黄裳灵位拿下,道:“这么多年了,我还以为黄大哥已经离世了。”黄裳道:“是呀,都四十年了,没想到咱们又见面了!”两人不禁欣然大笑。
    黄裳走到神龛前,正色道:“岳元帅精忠报国,正气凛然,请受黄裳一拜!”黄裳说着深施一礼。
    黄裳看到在神龛上挂着一副词,那词写道:[htk]“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树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ht]
    黄裳道:“这是谁写得词,怎么还供在上面?”王一叶道:“这是徽宗被押送到金国后,给大哥你写的词。大哥是花城人,我想徽宗也后悔了将大哥驱出朝廷。我将这首词挂在这里,让佛祖也知道大哥所受的冤屈。”
    黄裳慢慢念道:“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黄裳叹息道:“花城人去,家山不在,或许这是天意。花城人却是忠心耿耿,一心报效社稷朝廷!”黄裳说完,向神龛拜了三拜。
    两人离开神龛,坐在炕上。黄裳见王一叶走路时一瘸一拐的,腿脚甚至不便。黄裳道:“一叶兄弟,你的腿怎么了?”王一叶道:“在幽忧谷时,我这两条腿便受过伤。后来在与金兵拼杀中又多次受伤,之后慢慢就变成这样了,想想已经有十多年了吧。”黄裳上前查看一番,却是血脉不通导致的。黄裳将王一叶腿上血脉打通,顿时,王一叶走路灵便多了。黄裳写了一张纸,对王一叶道:“你按上面的方法练习,估计两个月后腿伤便会好。”王一叶道:“是,黄大哥。”
    王一叶将纸收好,道:“黄大哥怎么知道我在少林寺?”黄裳道:“我也不知道你在少林寺,我本想去杭州报效朝廷,经过河南时,顺便来到了少林寺。”王一叶惊道:“大哥怎么还要去为朝廷做事?”黄裳道:“我已虚度了四十年光阴,对不住国家,对不住众兄弟,成了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我去投奔朝廷,报效国家,也算弥补我的一些罪过。”王一叶大惊道:“黄大哥怎能说自己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黄裳道:“这四十年里,我只修炼武功,全然不知金军攻打我大宋,对于国家,我未能尽忠。我虽练得神功,却未能给父母和众兄弟报仇,对于父母和众兄弟,我是不孝和不义。蔡可两次救我性命,我却几次失信于她,她虽是我的仇人,但对她我已是不仁了。”
    王一叶大声道:“黄大哥此言差异,黄大哥是大忠、大孝、大仁、大义之人!黄大哥一心为国,哪有二心,四十年后仍要投奔朝廷,已是天大的忠心了!黄大哥为了父母兄弟,苦练四十年武功,耗费了大半生,世间哪有如此大孝大义之行为?蔡可杀害黄大哥父母,黄大哥不杀她报仇,已是大大的仁慈了,黄大哥对她有何不仁?黄大哥忠孝仁义,日月可鉴!是朝廷对不住大哥,才使得大哥遭受如此惨境!”黄裳道:“朝廷虽然不仁,我等却不能不忠。”王一叶道:“我等那个不是忠心为国,报效朝廷,但最后又落了个什么结果?岳元帅武功才智皆似大哥一般高强,岳元帅忠心为国,也似大哥一般,但最后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李纲大人含恨而死,宗泽将军郁郁而终,他们那个不是忠心耿耿,报效朝廷?遇到大哥之前,梁山泊众兄弟也去投奔朝廷,为国效力,到最后还不是被奸臣贼子陷害而死?黄大哥已被朝廷陷害过一次,已使得父母和众兄弟惨遭杀害,黄大哥怎还去投奔朝廷?当前奸臣昏君当道,大哥投奔朝廷,只能重蹈覆辙呀?”
    黄裳久久不语。王一叶道:“大哥若执意去投奔朝廷,那一叶便死在大哥面前!”黄裳道:“一叶兄弟不必挂虑,我已想好,不再与朝廷为伍了。”王一叶长松一口气,道:“我知大哥太过忠义,所以才这样,大哥莫怪。”黄裳道:“一叶兄弟也是为我好,大哥怎能怪你。”黄裳接着道:“一叶兄弟,这四十年里,我练了许多神奇武功,我将武功传授于你。”王一叶停了一下,道:“黄大哥,现在我已是花甲之年,能再活几天还不知道,我不想再练武功了。”黄裳点头道:“一叶兄弟说得有理,咱们都老了。”王一叶道:“黄大哥以后有何打算?”黄裳道:“我也不知道,咱们兄弟重逢,我想先在这儿呆几日。”王一叶道:“我也正有此意。”
    已近晌午,一沙弥送来斋饭。黄裳、王一叶用斋完毕,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王一叶抱起小男孩,对黄裳道:“这孩子是去年我到幽忧谷扫墓时救出的,他的父母都被金兵杀害了。救这孩子的那天正好是重阳节,所以我就给他起名叫王重阳。回来后我把他收养在少林寺外的一家农户,那家农户没有儿女,恰好也姓王,所以这孩子的名字也就没变。”
    黄裳看那小重阳,却似感觉在哪里见过,黄裳道:“不知为何,感觉这孩子很是眼熟。”王一叶道:“我初见这孩子时,也有些眼熟,这可能就是缘分吧。去年救他时还不会走路,今年已经会说话了。现在这孩子每几日就要看我一次,否则便会大哭不停。”
    那孩子叫叔叔伯伯,学大人举止说话,很是乖巧伶俐。黄裳和王一叶数十年重逢,心情格外轻快,又有一个乖巧伶俐的孩子在旁边,斋房顿时变得热闹起来。黄裳做各种动作,那小孩也跟着做,黄裳伸出食指,摆出“浑天指”的招式,那小孩也跟着伸出食指,做出的姿势像模像样。黄裳道:“这叫‘浑天指’。”那小孩也咿呀道:“这叫‘浑天指’。”逗得黄裳和王一叶不停地笑。黄裳王一叶和那孩子玩了半晌,晚饭时分,一位农夫才将那小孩带走。临走时候,那小孩又摆出“浑天指”招式,引得大家大笑一番。
    关于这孩子身世,却与独孤求败有着莫大关系。
    第三卷(本卷章目调寄“柳梢春”) 第三十回 何为忠孝(6)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8 本章字数:3880
    关于这孩子身世,却与独孤求败有着莫大关系。
    四十年前,武林各派决定在幽忧谷围攻黄裳,独孤求败与阿文随同前往。但在途中,阿文突然感觉不适,当时阿文身患重疾,又即将临产,独孤求败将阿文托付给田婆婆后,只身去了幽忧谷。
    独孤求败离开阿文后的第二日,阿文生下一对双凤胎,但阿文也离开了人世,并且这对双凤胎仅存活了一个女婴。当时在一座孤庙中,前后皆没有人家,田婆婆又急于给儿子报仇,便将庙门封死,带上那存活的孩子,前去了幽忧谷。田婆婆当时想,如带着这个孩子前去幽忧谷,却不方便,所以便将孩子寄托在途中的一家农户家,心想等报仇回后再将孩子抱回。
    当时幽忧谷中正在混战,田婆婆武功本来不高,还未到黄裳跟前,便被霸人钢叉刺中。独孤求败救出田婆婆,田婆婆只说了“我没能救阿文性命……有一个女婴……”,便气断身亡。独孤求败悲伤不已,抱着田婆婆离开了幽忧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