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蔺如霜则是僵直了整个身躯, 可是他清晰地感觉到那两根纤长的手指的温度, 这并不是错觉, 眼前人分明洞悉了一切,再瞒下去,必显得十分可笑。
    “长孙仪。”他的声音沙哑:“你记起了多少?”
    “不多,也就是七七八八吧,不过, 也足够了。”长孙仪放开他的下巴, 在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再度伸手, 拭去蔺如霜眼角的泪痕, 他恐怕自己都没发现自己心情激动至此。
    是有多委屈呀。
    似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蔺如霜脸色一变,苍白的面孔染上些许红晕,长孙仪看得有点想笑, 又有点伤感。
    如果说没有被莲华影响, 是不可能的, 她虽然极力想将二者区分,但终究免不了渐渐同化,那些过往太过深刻,哪怕以莲华昔日的淡漠性子,也不可能不受影响,更何况现在更像个人,更加重情的长孙仪。
    “我并不介意成为莲华。”
    莲华合道以后,莲华界看似平和,却仍旧掩不了那股衰朽的味道。
    正道大能可以为了成仙诬陷暗杀自己的后辈,修真世家固步自封,修为是他们压迫欺凌弱者的筹码,各大宗门之间各有阵营,各自勾结,他们早已忘却了修炼的初心。
    如果成为莲华能改变这一切,似乎没什么不好。
    长孙仪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儿,笑了起来:“说起来,我这辈子,本来并不想修仙,也不想成仙。”
    如果不是一场大火将一切付之一炬,她恐怕还在好端端地当着一个普通的人间帝王,渡过修士眼中短暂的一生。
    入仙途,除了报仇,只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为了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不受人摆布。
    在今天之前,她仍旧未找到自己修仙的意义。
    为了长生么?可长生多无聊;为了纵横四海么?可是当一念通达,四海具在眼底,那还有什么探索的意思?
    正因为人之渺小,方更能感悟体会自然之奥妙,凡人千姿百态,比一味清心寡欲高高在上的修士有意思的多。
    蔺如霜忽然道:“抱歉。”
    长孙仪转头去看他,只看见一个低着的脑袋,银发青年垂着眼不敢看她,好像真的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道歉?”
    蔺如霜并没有迟疑,他像是下定了决心:“在这一世之前,我还想办法,让莲华转世过许多次。”
    可是人力怎能抵过天道?莲华应天之意合道,天道不会容许她脱离,于是每一世,她都必然要历经人世无数危难折磨,最终走向死路,还归天道。
    一次又一次的期盼,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每一次她的死亡都令他痛不欲生,无论他做什么努力,在暗中如何保驾护航,都是无用功。
    最终他再不敢靠近莲华转世,也不敢轻易再令她脱离天道。
    这一回是例外,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计划还要推迟,应当等到他殉身天道之后,莲华就可以脱离束缚,羽化飞升。
    她却自行转世了。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与自己有关,当他被清歌从沉睡中惊醒,踏出棺木循着圣剑的吸引来到昆山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蔺如霜甚至还想过这是不是“饲”族的阴谋,不过很快长孙仪就打消了他的怀疑,如果是“饲”族之人,绝不可能这么顺利找到无生塔的存在,也不可能轻易得到无相扇认可。
    “你是对我道歉,还是对莲华?”长孙仪道:“如果是对我,那么这么说来,如果不是你,应该也不会有我的出现,如果是对莲华……”
    “那么,她应当不会怪你。”
    蔺如霜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哼了一声:“有区别吗?”
    “……”
    没区别吗?她记得蔺如霜一开始分明划分得很清,现下却正正经经把她当莲华看了。
    长孙仪轻轻啧了一声,对蔺如霜只剩下了无可奈何:“你怎么……这么固执啊。”
    明明万年前不将他扯入与“饲”族的恩怨中,是为了保护他,可蔺如霜偏偏认了死理,认为自己无能才会被撇到一边,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让莲华重回人间。
    什么看不起他?分明没有。
    他自怨自艾脑补了这么多年,长孙仪想想都替他难过,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万年前的自己处事也不尽如人意,或许是习惯了一肩抗,从来没有想过找别人替自己分担,也从不将困难诉诸于口。
    莲华在众人眼中,是无所不能的,天塌下来了,还有莲华扛着。
    “固执的是谁?”
    似乎想清楚了什么,蔺如霜冷笑一声,也不摆出平日的冷淡模样了。
    “你安排好了一切,为了补偿替你血战而死的万妖界五龙,你合道,她们重获新生,天玺棋你给了妖皇;令主旗你给了秦羽,你想留给蓝龙;万法策也送了沈家那个缺心眼,打算留给金龙;无相扇——如果不是我,你恐怕也是打算留给青龙的……”
    无生塔的设置,恐怕早在莲华安排之内,她知道易又晴和沈信月的心性,她也知道这两人同时转世为人,必会结交为挚友,她们同入无生塔,有沈信月手中的万法策在,易又晴也能成功得到无相扇。
    可是她没想到,他会打乱这些安排吧。
    蔺如霜难得一次性说这么多话,似乎要将心头的压抑多年的质问吐尽。
    “……就是清歌,你也给了我。”
    “你是不是就等着万年之后,莲华界的人再也不想受你庇护之时,让七圣器合一,打破天道,让她们回到万妖界,依旧感念你恩情的同时也出手帮助莲华界?”
    “甚至于你的心魔,你是不是也计划好了,无相扇在易又晴手中,她可以联系上云歆迟,有剑尊在,有你施恩的昆山在,不会让‘饲’族得逞。”
    先前她问了多少个“是不是”,他一一还给她。
    “长孙仪,你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可是,你自己呢?”
    你自己呢?
    合道万年,呕心沥血。
    这些计划里,万年之后,谁都好好的,只没有了一个长孙仪。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轻。
    “如果我不做这些,你呢?”
    是不是就要随着莲华界天道的破灭,就此消失在尘埃中,消失在众人的记忆里。
    蔺如霜不后悔,但长孙仪——
    恐怕在她心中,他仍是多事吧。
    说不动摇,是骗人的,长孙仪看着他的表情,心想:蔺如霜怎么变成了这样?
    莲华造的孽,她如今拿他毫无办法。
    “先前,在萧家时……” 长孙仪道:“莲华说,没算到你——”
    漏算了一个蔺如霜,事情也就真的不受莲华控制了。
    长孙仪下半句话还未说完,二人同时感应外界的动静。
    是苏曼卿,眉目柔和得不像个剑修的女子面带歉意地看着眼前出现的两人,想了想,还是道:“青龙抵达昆山……无惜也回来了。”
    缀天峰正殿,三龙万年之后,终于重聚。
    “又情。”
    “又情。”
    分别来自两位好友的呼唤令易又晴舒展了眉目,然而很快她就想起刚刚进入昆山,分道扬镳跌跌撞撞往月悬峰祭拜的凤无惜。
    刚展露的笑意收了收,易又晴因此破天荒没注意到,沈信月颜近澜尚未褪去的、几乎可以说意味深长的眼神。
    她们方才还在谈论蔺如霜的来历,如今易又晴赶到,必有正事,也就不好和她分享有关陛下的新发现。
    “信月,近澜。”
    她冲着两位好友点点头,记忆恢复不久,她也并未有什么久别重逢的怅然,相处起来还似旧日。
    “不见君上?” 沈信月用看似端庄的动作望了望周围,没看见半个影子:“我们没见过君上新形象呢。”
    颜近澜嘴角一抽。
    易又晴:“……” 就是知道你们的反应,妖皇阁下才不想来见你们吧。
    她无奈笑了笑,正色道:“信月,你龙身有不妥之处吗?”
    颜近澜将她们的猜测说了一番,易又晴顿了顿,脸色骤然古怪了起来。
    “你们,” 她道:“你们没想过,难道陛下也没想过……找韶白问问吗?”
    五龙性子各有不同,易又晴温柔体贴,颜近澜沉静包容,从夜高傲霸道,沈信月端庄睿智,不管怎么说,都是非常可靠的性格。
    但物极必反,她们之中,偏偏出了个非常不可靠且热衷于恶作剧的存在。
    白龙,司韶白。
    第76章 道歉
    “按理说, 君上在中心央天城、近澜在南境堑渊海、信月在北方沈家, 我在东方的瑶华宫,”易又晴道:“应该说或多或少都有迹可循。”
    “可是韶白竟然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我可不信她是最后一个出现的,以她的性格, 在一个地方怎么呆得久?我直觉她应当早就现世了。”
    但是无论是司韶白这个名字或是有关白龙的消息, 竟一点儿都没透出来过。
    沈信月拢了拢大氅, 陷入沉思, 司韶白素来爱恶作剧, 万妖五龙之中, 自己苏醒记忆最早,但也不过一百来年的事,如果司韶白早就现世,不可能不来找她。
    这么想着,她也直接提出疑点。
    “又晴说的没错。”
    长孙仪的声音响起, 易又晴目视来人, 优雅地行了一礼, 笑道:“陛下安然无恙, 我总算放心了……陛下之前找过韶白吗?”
    “韶白的龙身安放西方, 同近澜一般,汲取一境灵气,重聚龙身。”长孙仪向她点点头, 继而道:“我记得是将她龙身压在星落峰下, 但是如今, 星落峰下丝毫没有白龙的气息,或者说,在我入昆山那时,她就已经不见了。”
    沈信月颜近澜对视一眼,彼此都是持重之人,未露出什么愁色,易又晴闻言只叹了口气,无奈道:“这么说来,她很有可能被人带走了?”
    长孙仪拍了拍她的肩,温声道:“你不必着急,韶白古灵精怪,最是机灵,我看倒未必是她被人带走了,反而有可能是自己离开的,可惜如今师尊重伤昏迷不醒,不能向她问一问。”
    “商师叔的伤势十分不乐观吗?”
    哪怕是重新拾回了青龙身份,但多年人族生涯还是给她造成了不少影响,因此哪怕她的修为远远高于柳梳风商逸灵等人,也依然习惯旧日称呼。
    “我会找出治疗的方法……只是没想到这么大的事情,师尊竟然瞒着我。”
    昔日昆山待长孙仪如此无情,眼下有所劫难,又怎么好让长孙仪出力?想来道灵元君心中有数,因此坚决不让爱徒涉入此事,她并不知道长孙仪与莲华的关联,纵使想让徒儿避开,目的也终究落空了。
    见长孙仪微蹙的双眉,易又晴微微一叹,转而道:“我来时恰巧遇上楚师弟,他说商师叔交代他带领一些弟子到瑶华宫安置,商师叔既然早就有安排,那么她恐怕也下定了决心与昆山共存亡——如今事已至此,只能尽力挽回,陛下切勿太过烦忧。”
    说到这里,易又晴含笑道:“这个楚师弟,当初为我卜了一卦,说我必然有血光之灾……倒还真被他说准了,好在如今没事,否则无惜姑娘岂非愧疚终身?”
    长孙仪笑了笑,易又晴的安慰总是十分恰到好处,转移话题更是不着痕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