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可记得大小姐刚被封为太孙嫔时,夫人说过,令姝没嫁妆,本就委屈了,细软好带,她那些精贵稀罕的首饰,都得给她带到太孙府里去。
    可怎么还有些留下来,比如这嵌着两颗猫睛石的花形金簪,虽不是跟宝钻一样稀有,却也是少见的好物,哪里能轮得到二姑娘来受用。
    正好令娆问起二姐姐的嫁妆,乔氏便与她说了这奇怪的地方,令娆当即回道:“不能啊,这两枚猫精石,我在大姐姐的首饰盒里见过。大姐姐还说,这两枚猫精石品相极佳,难得的是两颗还很近似,只其中一枚猫睛石上多了道红痕,她不喜沉重的头饰,所以夫人就化了簪子,给她做了对耳坠。”
    “也许是后来带着腻了,便又丢给夫人,再做了新钗。”
    令娆去自己的妆匣中取出那枚带了红痕的猫睛石,回道:“可我当时很喜爱这枚,大姐姐走之前悄悄塞给我了,一直都在我这里呢,至于另一枚,她该是带到太孙府上了。”
    乔氏有些心惊,赶紧让令娆收下那没猫睛石,“姑娘还是藏好些,这件事您就当做不知吧。”
    鱼令娆好像明白了什么,眼里闪过一丝寒意,憋闷着回道:“这一次是二姐姐,那下一次会不会就是我了呢。”
    乔姨娘顿时一愣,没再回答女儿。
    令娆后来还是放不下这件事,她心中愤懑的很。
    二姐姐就是太老实了,她就算知晓了此事,也会忍气吭声了吧。几个姐妹之中,自己最不喜二姐姐的性子,每次她遇事时,总是逃避和隐忍,而每次劝她,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上。
    她从不相信什么息事可以宁人,素来只有人善被人欺,人若不为己,天诛要地灭。想要什么,就得自己去经营和争取。不是谁都是大姐姐和四妹妹那样好命,生来就是嫡女的身份,有厉害的舅家支持。
    罢了,到底是姐妹一场,她不能不帮。
    鱼令娆想着还是要去西院一趟,把这件事透露给四妹妹,竟而让二夫人也知晓此事,不信她会不抓住这机会,好生折腾一下。
    反正泽沛都回到姨娘名下,大夫人如何,又与她们相干几何,说不定,还能化解二夫人对她姨娘的不满,良禽还知择木而栖,她们怎么不能。
    下定了决心,三小姐忽视了乔氏的叮嘱,去西院寻了令嫣。
    自严氏和乔姨娘来捉厉氏假孕后,令嫣便开始躲着这位小姑娘,不再与她相约出去玩耍,奈何,小看了三姑娘的毅力,在阿眠出生后,令娆便日日跑到西院来看三弟,令嫣只得次次相陪。
    今日过了往常的时辰,本以为令娆不会来了,令嫣脱了外衣,洗漱干净后,爬上阿眠的小床,抱着弟弟晃悠,像个痴汉似的,吸着阿眠身上的奶气,表情真是如痴如醉。
    然后鱼令娆便大摇大摆地进来了,后面跟着守门的丫环,“四小姐,三小姐来看您和三公子了。”
    被捉到的鱼令嫣,内心很恼羞,脸上很尴尬,“我看到了,你且退下吧。”
    第25章
    “三姐姐来了,快坐……”
    话都没说完,令娆小丫头就径自坐到了令嫣身侧,变着表情,逗弄着刚睁开眼的阿眠。
    边做边问:“四妹妹,你刚才做什么呢?”
    令嫣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小儿身上弱,容易进浊气,我在帮他吸掉点呢。”
    “可你一副陶醉的模样,好生奇怪。”
    哪里奇怪了?我上辈子是独身女,没谈过恋爱,没结婚生子,加上这辈子十年,这么多年的母爱积累着没处用,好不容易得个弟弟,一下子爆发出来,如洪水泛滥,根本拦不住啊!
    令嫣内心戏很足,表情却很单一,问道:“你要喝什么茶水,吃什么点心,我让人办上来。”
    “就吃你上次做的那个沙拉。”
    “好。”令嫣忙吩咐下去。
    令娆又道:“真是好羡慕你,能与阿眠这般亲近。泽沛出生到现在,我也没抱过他几回,更别提我姨娘了,直到他最近回来,才头一次抱他,可惜他不习惯,总是想回夫人那边去。”
    “总归是血脉相连,二弟迟早会熟络过来。”
    令娆漫不经心地说道:“说来也是奇怪,泽沛最亲近的竟也不是夫人,而是大姐姐,成天念叨她。大姐姐也对他极为疼爱,她俩倒更像是亲姐弟。不过因为泽沛的缘故,大姐姐也对我更亲近些。她走那日,还送了我一枚猫睛石呢。她可有送你什么?”
    令嫣亲亲阿眠的小拳头,笑着摇摇头。
    令娆佯装出炫耀的得意劲儿,回道:“那猫眼石可了不得,是从夫人的嫁妆上抠下来的。本来是一对,嵌在一支花形金钗上,大姐姐把其中一枚给了我,另一枚怕是带过去了。”
    鱼令嫣原本放松的心情,瞬间绷紧起来,她也打听过,二姑娘令妩的陪嫁中,最贵重的便是一枚嵌双猫眼石的花形金簪。
    两者之间有何联系?令娆应该知晓此事,她为何要来这么一说?
    见她低头沉思,令娆接着道:“听说这猫眼石很是珍贵,连夫人也只有这一对呢。”
    鱼令嫣这才明白她此番来意,不由收紧了手,抱紧弟弟。阿眠不从,开始扭动身体。
    这时,厉氏竟然走了进来,她是感觉到涨奶,估算着差不多到时候了,便过来给儿子喂奶,没想到也听到了令娆的一番话。
    令娆忙起身下床,到一旁恭敬地行礼道:“二夫人好,令娆给您请安,祝您吉祥如意。”
    厉氏接过儿子,抱到自己怀里,却问:“这么说,那一枚猫眼石,就在你那儿?”
    令娆忙从怀里掏出来,递到厉氏面前,回道:“确实如此,一直在我这儿呢。”
    “你们夫人不知?”
    “是大姐姐悄悄塞给我的,别人都不知道。”
    “呵,你姨娘能不知道?”
    令娆凛气不语。
    阿眠扭动地愈加厉害,不断往厉氏胸口靠近,厉氏费了老大功夫才治住他,便说道:“三少爷饿了,我要给他喂奶,三姑娘先回吧。”
    等她走后,厉氏才解开衣服奶儿子,阿眠这次吃的可用力,眼睛一直盯着他娘的脸,表情特别严肃。
    令嫣道:“听这意思,二姐姐的嫁妆,怕是另有门道在其中,只是也不知她说的是真是假,就怕是严氏反过来陷害。”
    厉氏断定:“她怎会舍得给庶女嫁妆,我才不信,肯定有玄乎。”
    “在情况不明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这是自然,本来二姑娘的嫁妆,就是大房自己的事,我一个二房夫人多管什么闲事,还是她大房自行解决的好。只可惜万姨娘是个没用的,她一个人是不行的。”
    “娘打算怎么办?”
    “威逼利诱。”
    厉氏先是买通了看守嫁妆的门房,然后利诱宁氏去探探虚实,宁氏毕竟是大家出身,眼力不凡,她得了机会,见到那三十二抬嫁妆,很快就确认了严氏做假一事。
    而后,厉氏马上派人去查严氏订制仿品的具体事宜。等得了确切消息,她又用手上乔氏的把柄来威逼她就范。
    一切备妥,再命宁氏去告知万氏,接下来,只静等事态的发展。
    毫无意外,万姨娘再次闹了起来,只是这次经宁氏提点,她直接去鹤龄堂告状了。
    鱼老太太不可能因为她一人之言,就去拆媳妇的台。直到万姨娘把宁氏和乔氏也都交待了,她才重视起来,遂招了这两人盘问。
    乔氏心里一直念着女儿那句,二姐姐过后,是否就该轮到我了,于是终是狠心背叛了严氏,把猫睛石一事,说了出来。
    宁氏不大好说自己鉴过了嫁妆,就告了严氏秘密买卖定做嫁妆的地方。
    鱼老太太没打草惊蛇,亲自带人去查看令妩的嫁妆。
    这一瞧一验可好,做家具的木材,不是红木、杉木、梨花木等贵重木材,而只是普通的黄蕉充数。金银首饰,其实都是铜银做的,上面镀了一层金漆,玉器首饰看着光亮,其实是次玉,与那上等的白玉和翠玉,毫不沾边,连那枚贵重的猫睛石簪子,也是银底金面,寻常翠石替代的。药材香料各装了一箱,打开一看,药材都是甘草,玉竹,茯苓,黄芪等便宜货,别说人参了,连燕窝都没有,香料也是八角,桂皮,白蔻,白芷等材料,连山/奈和月桂也无。
    唯一没毛病的竟是那文房四宝和书籍,可这些也是大小姐留下的旧物。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审问的了,更没有辩解的地方。
    鱼老太太觉得自己被严氏唬弄了,怒火中烧,当即带人去正屋擒严氏,按跪在地上,揭了她的底,破口大骂一顿。不过总算是顾念着家丑不可外扬,还是关着屋子教训。
    严氏听着受着,倒也不辩驳,只是表情骇人。
    鱼老太太下达最后通牒:“离婚事还有五天,你若还想做鱼家的大房夫人,就赶紧把真品换好,不然我要去你严家讨个说法,怎么你家姑娘的嫁妆,竟然是这种货色。”
    严氏心里却明白,鱼老太太绝不会把人丢到外面去,她干脆摊牌回道:“太孙庶妃之前需要用钱,我便把嫁妆都便卖,换成银票贴补。也不骗您,媳妇如今真是拿不出余钱来给二姑娘办嫁妆,只能想这个法子应付。您明明知道媳妇没钱,还不肯出银子,这样逼我,是要媳妇拿命来给二姑娘陪嫁吗?”
    鱼老太太气煞,没想到严氏竟把责任全推到自己身上,她连声质问:“我给你的贴补还不够多吗?够给二姑娘办几个嫁妆了。还有大姑娘开销,我哪个月没给她送钱去,从来就没听到不够的说法。你说,这钱都用到何处去了!”
    “大姑娘请了弘逸子来算腹中孩子的安危,说是险多于安,只得花重金,求弘逸子保胎。大姑娘心里苦,她怕怎么也保不住孩子,不肯让家中多破费,我只得卖了嫁妆来补。您要处置媳妇,媳妇也无话可说,只能拿命抵了,还求您瞒着大姑娘这事,别让她动了胎气。”
    鱼老太太一口气憋心间,竟然还真不能拿豁出来的严氏如何,气冲冲走了,打算息事宁人。
    一场闹戏,竟然就这样算了,怎么可能?厉氏才不会答应。
    老太太前脚刚离开,严氏假办庶女嫁妆的丑事,就宣扬到了外头,经过刻意安排,很快就传遍了盛京,一直以来经营的贤名,终是毁于一旦。很快,连太孙府也得知了此事。
    鱼老太太又被侄媳妇气了一把,刚想去发场脾气,让她收敛一些,没想到人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厉氏一来,开门见山,直说道:“婶娘,我听说大夫人手头紧,凑不出二姑娘的嫁妆,可眼下婚期就要到了,再补办也来不及,不如从我的嫁妆中挑些出来,给二姑娘陪嫁吧。别的不敢保证,可绝对是真品。”
    大房庶女的嫁妆让二房太太来出,这事要是传出去,她鱼家的名声可就真毁了,鱼老太太怎能真应,咽下一口老血,狠道:“不用侄媳妇费心,二姑娘的嫁妆,从我嫁妆中拿。”
    厉氏连忙夸道:“老太太果真是仁善慈德,有您做表率,咱们这些做小辈的,也得尽心。我便拿出三千两银子给二姑娘添妆吧。”
    鱼老太太被气的头疼,却也不好不应,“侄媳妇真是有心了。”
    第26章
    严氏给庶女假办嫁妆的消息,越传越烈,俨然变成,严氏假仁假义,面慈心黑,自私自利,不把庶女当人看,贪污庶女嫁妆贴补自己女儿。
    后来更被有心人借题发挥,演变成,严氏蛇蝎心肠,仗着女儿是太孙庶妃,为非作歹,为所欲为,顶撞婆婆,暗害二房夫人。
    更有甚者,竟有人传出,鱼令姝为请弘逸子替自己策算腹中胎儿性别,不惜逼母亲卖掉嫁妆。
    鱼家只能想方设法收拾烂摊子,平息谣言可并不容易,而时间又是如此紧迫。
    鱼老太太重新给二姑娘挑选了嫁妆,对外还得称是严氏准备的,又另添了几百亩的田产,两个庄子,两个铺子,先到严氏名下,再转到二姑娘手里。
    鱼令妩因祸得福,本来三十二抬假嫁妆,变成了六十四抬真品,本来只有二千两压箱底的银两,现在被厉氏给了三千,老太太补了一千,总共成六千两,再加上五百亩的好田,三个庄子,三个铺子,名门嫡女的嫁妆也能比得了。
    老太太出了太多血,心里对严氏和厉氏都恨的不行,奈何一个死猪不怕开水烫,一个是滚油刀子,都不是好惹的,她一点也占不了上风。
    心力交瘁的老太太给二姑娘办完嫁妆,刚顺了一口气,就被其他事给扰乱了心神。
    原来是得了消息,还在坐胎的鱼令姝听了这些传闻,一怒之下,动了胎气,只能静卧养胎,每日药汤不断。
    就算在静养,鱼令姝还不忘命心腹回娘家安抚,她派来的是陪她一起入太孙府的丫环易烟,还有一名不苟言笑的老嬷嬷。
    易烟穿着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梳着倭堕低梳髻,头戴羊脂色茉莉小簪,平添几分不俗气质。
    去了太孙府不过一年,已不能同日而语。
    说话做事,也全然不同,只见她规规矩矩给鱼老太太磕了个头,吐语如珠,“老太太吉祥,易烟代庶妃娘娘给您请安来了。”
    鱼老太太连忙叫人扶起她,着急问道:“庶妃娘娘可好,我听到她动了胎气的消息,整颗心都惴惴不安。”
    易烟推辞不坐,硬是上前伺候在鱼老太太侧身:“回老太太的话,庶妃娘娘虽动了胎气,只得静养,却还算安稳。娘娘说,别人不管,只老太太最疼爱她,听闻她不妥的消息,可不就要难受。她一转好,就派奴婢来给您报个平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