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定位科技(求订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晚。
    印度媒体热闹了。
    几百亿啊。
    这么大的项目落到一个边陲之地,还如此之快,很多印度人是难以接受的,按照他们的常识,几年后听到这个消息才算正常。
    “真的落地了?”
    “都开始施工了。”
    “我还以为至少要等一年,才有可能讨论出个结果,什么时候,我们这边的效率这么高了,难道我还没从下午觉中醒过来?”
    “不是印度效率高了,而是人家效率高。”
    “对,我听说,那边本就打算做城市贷款试点,但只给了印度一个月考虑时间,要是不快,这个项目根本不会落地我们。”
    “明白人。”
    “要是在内陆就好了,看效果图,那个城市好漂亮。”
    “别做梦了,你们那修条路都难,还想建城?这个项目是那加邦自己的贷款,不是印度政府,你们要是想要,就找自己邦。”
    这是印度边缘邦对内陆邦的‘鄙视’。
    瞬间。
    挑起了‘战火’。
    “这又不怪我们。”
    “说到底,还是土地所有制的问题。”
    “私人土地神圣不可侵犯。”
    “可它阻碍了印度的发展。”
    “。。。”
    双方争论得很激烈。
    各有道理。
    最后。
    话题直接引向了印度的土地政策,大量的私有土地,让在印度内陆做这个项目,可能几年之后都还在扯皮之中,最后不了了之。
    一时间。
    热闹非凡。
    伦达看到这个新闻,只能摇头。
    若是依靠这个还未建成的项目,想动摇那些地主的利益,想都不要想,他还没那么天真。
    不过。
    这却是开了个好头。
    等到城市建好。
    若是运营得当,土地政策改革即使无法通过,但却能让那些地主阶层衡量一下利益得失,增加让其自愿出售土地的可能性。
    若真的冥顽不灵。
    那就只有一种解决方案。
    学这边。
    在新土地上作画,而且以邦的名义,这样一来,不会把火引到自己头上,积重难返,伦达只希望在自己任上,能让印度向前跨一小步。
    。。。
    也是当晚。
    华夏的新闻联播也播报了此事。
    “今日下午,印度那加邦边境城市建设进入实质阶段,印度副总统伦达在缅痶廊余县,和上百个公司签订了相关建设合同。”
    “其中,华夏公司二十三家,总共拿下了超过城市贷款一半的项目,这是华夏建设质量被世界承认的又一标志性时间。”
    “。。。”
    很详细。
    足足三分钟才说完。
    配上了规划图。
    很重视。
    主要还是介绍华夏建筑公司的海外成果,这么大的项目,华夏各大公司拿下了超过一半的份额,利润可是不小,这也算是对零的声援。
    华夏得利。
    自然要帮忙说说话。
    期待着今后零继续‘有钱没处花’,华夏还能从中拿到大量项目,专家评估过,整个项目十分具有推广性,前提是有钱。
    华夏想学。
    也有这个实力。
    可也得等人家把模式挖掘成熟,再学。
    现在刚起步。
    就在后面赚点钱,看看,喊喊,学学。
    。。。
    次日。
    五月二十五。
    印缅边境处热闹了起来。
    大量的工程机械和装着设备、材料的卡车越过边境,向着城市位置前进,为此,双方专门开了一个特殊通道,让其快速通过。
    有通行证。
    过境速度极快。
    几乎半分钟一辆,随意检查一下就让通过了。
    米昊坐的车也在其中,递上通行证,经过两道关卡,就出现在了印度境内,打开车窗,向外看去,只见和对面差别太大。
    道路。
    修修补补。
    房屋。
    布局混乱,而且旧,到处私搭乱建。
    街道。
    很多垃圾没人收拾,还有很多牛在游荡。
    看到这个长长车队。
    大量印度人在两旁围观,都知道这些人来干什么,多是欣喜,因为有项目,他们就能在工地上找个工作,养家糊口,赚钱生活。
    之前。
    每天一早。
    都有大量的印度人越过边境,去修建廊余县,现在亦是如此,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可人家需求的工人就那么多,让很多人只能干看着。
    现在。
    工地到了印度。
    他们的机会来了。
    至少能新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
    开的慢。
    虽然只有十几公里,却开了近二十分钟才到。
    这是一片空地。
    已经完成了拆迁,如一张白纸,剩下的,就是他们在上面作画,此刻,他们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找到自己的现场项目部所在。
    米昊打开电脑。
    上面是一副这片地方的俯瞰平面图。
    其中。
    他们项目部就在城市规划的边缘,那片区域闪着红光,而不远有一个不断靠近的绿点,那就是他的所在,很快,来到了目的地。
    规划中。
    住宿区是集中的。
    城市四个方向,四个聚集地,方便就近上班,而临时住宿区都放在城市边缘,今天,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找到它,围起来。
    接着。
    开建。
    来到地方。
    住宿区前的石子路比别处更宽一些。
    看了看电脑上显示的距离,车子靠边停下,米昊下车,规划路左边二十米给他们修板房的,右边五十米用来停靠车辆和堆放材料。
    很宽。
    足够用。
    “干活。”
    “是。”
    手下忙碌起来。
    一个技术员拿着一个圆缺了四分之一的小玩意儿。
    看着上面的数字。
    向前走了几步。
    蹲下。
    把盘贴近地面。
    如立鸡蛋一样,缓缓移动,不过数秒,看着数字和图纸上一样,便拿钉子在中间,扎进了土里,对着身后拿着钢筋和锤子的人说。
    “就这,打桩。”
    “好嘞。”
    “当当当。。”
    几下,半米长的钢筋就被钉了下去,只露出二十公分在地面,技术人员再次放上去测了一下。这定位科技,他们也是第一次用。
    “嗯,没问题。”
    顺手拿红色水彩笔在钢筋截面上点了一下。
    站起来。
    向着其他地方走去。
    这时。
    旁边挨着的一家华夏公司的人上来。
    “谢啦。”
    “不客气。”
    这是不同公司项目部墙的定位线。
    一个放了,另一个就不用放,虽然只是一分钟的功夫,但也是省了事,不出十分钟,项目部住宿和材料区的角都被定位了下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