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我会的(求订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依靠这套新的体系。
    短期内。
    不花一分钱。
    阿里的购物体验就可以获得巨大提升。
    十年后。
    这家商储+运输巨无霸会不会涉足电商平台,马芸并不太在意,做任何事,要有目的,唐青是阿里的最大股东,完全没必要去自残。
    之前。
    他还想着整合一下华夏的物流。
    现在看来。
    必要性大减。
    一旦唐青把摊子铺开,建好了商储体系。
    那么。
    这些物流公司的业务,也将自动转向唐青的体系内。
    因为。
    计划中,它不仅是服务于各大企业,提供商储,还会和各大物流公司合作,唐青并不需要所有配送员都是自己的,部分即可。
    绝大部分。
    还是会使用各大物流公司的人,自有派送员的意义,是为了保证基础配送服务,不会完全被物流公司卡住脖子,出现使唤不动的情况。
    对此。
    马芸十分赞赏。
    利益均沾,永远比一家吃完的生意好做,这样一来,无论对商家,还是对物流公司,都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不会群起而攻之。
    至于这件事中。
    唯一受伤的京东。
    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猛然间。
    马芸觉得。
    有一个强大如唐青这样的合作伙伴,是多么的幸运,有时候,不需要自己去做什么,就有人出手,而且,人家出手,从来都是大手笔。
    。。。
    接下来两天。
    参会的一些公司有了动作。
    纷纷决定,提高研发资金的占比,而且,是大幅度提高。不然,等到有一天,被唐青这个‘外行’给后来者居上,按在地上摩擦。
    面子上可就不好看了。
    到那时。
    市场不会相信眼泪。
    媒体肯定不会说唐青霸道,只会说他们本末倒置,把钱都花在营销上,享安逸,不进步。甚至,估计家里买一辆奔驰,都得被网友们拿出来批判一番。
    失败者。
    连狡辩的机会都不会给。
    见此情形。
    唐青很满意。
    虽然提高的比例不多,可是,态度是端正的,当然,态度端正,不代表自己的计划会停止,未来,这些企业还将面临更多‘挑战’。
    不磨炼。
    不成长。
    。。。
    回沪市的第三天。
    吃完晚饭。
    “唐唐,蜂鸟运输,你给改成集团啦?”秦玉刚的电话打来,当初,这家公司就是在青岩市经济开发区成立的,他如何能不知道。
    “对。”
    唐青承认道。
    秦玉刚有点纳闷,唐青不是说,先让自己在开发区自己折腾折腾,没自己的要求,不会那么快去自己的地方投资吗,怎么忽然又做了。
    “怎么突然买那么大的地?”秦玉刚奇问。
    一听。
    唐青便解释道。
    “舅舅,这是蜂鸟集团的战略项目,不仅仅是你那边,华夏所有的一二线城市,都在做,是我前几天刚立项的,不算是特殊照顾您。”
    秦玉刚恍然。
    原来如此。
    难怪事先没半点消息。
    “你要那么大的地方做什么?”秦玉刚又问。蜂鸟集团的人仅仅是来区里考察,并且询问是否有足够大的土地,但并未透漏要做什么。
    “盖仓库,很大的仓库。。。”
    唐青简单介绍了一下。
    听完。
    秦玉刚也不免震惊于唐青的手笔之大,梦想之阔。
    “唐唐,我觉得这个项目很好,可以极大的提高物流效率和配送质量,土地的事情你放心,要多少,我们开发区都能拿得出来。”
    秦玉刚保证道。
    “不过,这么多地,还盖厂房,建物流,光是把国内铺开,没有一两百亿就下不来,你的青元科技刚投了那么大的项目,资金会不会太紧。”
    听到这话,唐青笑道:“舅舅,你这是要给我贷款啊?”
    “如果需要的话。”
    秦玉刚没有说满。
    他只是担心唐青的财务状况。
    “放心,一分钱不会少你们区里的,我看了你们那边的地,并不需要多好,我是做仓库,不是做房地产,有条路通过去就行。”
    “我明白,你小子,这次折腾的好。”秦玉刚赞叹道。
    “嘿嘿,还行。”
    被长辈夸奖。
    就算是唐青。
    还是有点小高兴。
    “如果是这样,你算是和京东杠上了。”秦玉刚说。
    “哪有,十年内,我都没打算涉足线上电商,而是专心做我的商储配送,我想要的,是提高华夏内部,以及华夏和世界的商品流通效率,不是去卖东西赚钱。”
    这话。
    让秦玉刚很欣慰。
    有机会干掉对手,却不做,这份气度。。。在一个人最有冲劲,最想要打败敌人,证明自己的年纪,却选择了另一条心中坚持的路。
    唐家。
    自己看着长大的唐青。
    到底是什么。
    让他能看着钱不去赚?他已经不知道如何去形容唐青的优秀了,只能说,这是唐家之幸。或者,也是华夏商界的一种幸运。
    “好,好,好,唐唐,希望有一天,你会让整个华夏,为你骄傲。”秦玉刚连说了三个好,来表达此时心中那难以言表的激动。
    “我会的。”
    唐青语气坚定道。
    。。。
    十二月十二日。
    缅痶。
    新安市。
    缅亚第一中心医院外。
    窦娇挽着潘越的胳膊,从里面走了出来,新安市,是他们蜜月旅行的终点,来这,除了旅游,就是听说这边的医疗技术发达。
    顺便做个体检。
    相对来说。
    这边的体检比治病好预约多了。
    两人是一个月前约的。
    一个月后的今天,就轮到他们了,要是在国内,这个效率,能让人指着医院骂半天,可在这边,他们却是觉得理所当然,因为这里的医院实在是很忙。
    全球各国。
    治癌症。
    首选就是新安市,这个缅亚医药集团总部所在的地方,缅亚第一中心医院的名头,有点像是世界范围内的‘解总’,知名度极高。
    常规项目。
    一个月。
    已经是神速了。
    那些治病的。
    听说都排到三年后去了。
    不可谓不疯狂。
    进去不过五分钟,两人就拿到了一份全面的检测报告,看到结论,他们都都放心了,自己身体健康,宝宝也不错,一切正常。
    “真快,要是在国内,没两个小时,想都别想跑完这些项目,而且还得把衣服脱了,这边,竟然只需要机器扫描,抽血也不疼。”
    潘越赞叹道。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内也有这么先进的手段。”
    窦娇深以为然地点头。
    闻名不如亲验。
    效率。
    这边还真是做到了极致,对于医院,她也觉得,应该抱有一种‘病人赶快离开’的心态,把效率提起来,而不是想着留下来赚足了医疗费。
    当然。
    前提是医疗水平过关。
    而这边。
    世界公认的癌症终结之地。
    而且对于白血病,艾滋等绝症也能治愈,它的水平,已经没有人有资格去质疑了,这才一年多,人类医疗科技仿佛在飞一样发展着。
    每每想起。
    她都觉得不可思议。
    缅亚医药集团。
    如果上市。
    绝对能超越erv那令人心颤的市值,可惜,人家是‘国有企业’,不差钱,收医疗费都收到手软,对了,还有国际捐助,今年就超过了七十亿美元。
    这些钱。
    连税都不用交的。
    上什么市。
    “上个月,卫生部来考察了,准备引进这边的转录原液,后来发现,医疗舱不错,他们拿不定主意,就回去商量去了,现在不知道什么情况。”
    “不过,我觉得快了,这么久,没有一例复发,也没有医疗事故,国内肯定会想要引进。这么多人过来,完全是给他国贡献消费力。”
    “这么多人,消费力太庞大了。”
    “天眼在这边的经济数据统计部门预测,光是今年,这些外国人,按照平均消费三万的话,就给这边带来了两千多亿的购买力,养活了好几十万人。”
    “这么多?”潘越惊讶道。
    窦娇摇头,“这还算少的,明年还会更多,各个西方国家的药品准入,短时间内根本放不开,大家只有来这边,未来数年内,都会是如此。”
    “这么多机会,你觉得,我们能在这边做点什么生意。”潘越忽然来了一句
    闻言。
    窦娇笑了笑,道:
    “别想了,这边的准入制度,并不欢迎外资投资实体经济,特别是缅亚经济特区,所有行业,都是政府特批,才允许进入,早就被瓜分完了。”
    “分配?别人不闹?”潘越问。
    “闹?有吃有喝,谁闹?当地人,都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好处,有钱人,都是缅亚系的,最多,在内部有利益分歧,不存在阶级矛盾。”
    “就比如天眼,小老板那么多企业,都受到天眼的严格监督,从上到下,无一例外,可是,这么久以来,并未出现过有人反对抵制。”
    “原因很简单,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这个制度,进来了,就必须遵守,这是在入职前就说好的,这么久以来,都没怎么变过。”
    “任何一个组织,只要从一开始,就确立一套长久实行的规则,不出现朝令夕改,或者经常更新规则,导致以前的人利益受损,就不会有大问题。”
    潘越赞道:“老婆,厉害。”
    “我就个打工的,厉害的是小老板,还有。。。他的几个铁杆手下。”窦娇的脑海里,一下子冒出了数个身影,或许,更多。
    “你是说现在的那个总裁。”潘越说。
    “不仅仅是他,还有小小科技的总经理兼集团副总,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位置的人,他选的人,没有一个看走眼的,说实话,有时候,我都得送上一个服。”
    “这些人,业务能力超强,有他们在,我感觉我都是多余的。”窦娇说出了心里话,这些唐青从各大公司挖来的人,表现太稳了。
    业务稳。
    人稳。
    能力稳。
    直接就把公司可能产生的不良风气给压了下去。
    如定海神针一样。
    那些自诩为天才,业内翘楚的员工,也渐渐老实,因为,公司总有一批人,能教会他们,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什么叫做真正的精英。
    只要这些人不跳槽。
    天眼。
    就无法被撼动。
    “不过,我只想看着天眼,一步步成为世界经济力量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我还年轻,就不信,超越不了他们。”窦娇眼睛冒着光。
    天眼。
    她一步步看着成长至今。
    她坚信。
    这将会是一家伟大的世界级企业。
    “别太为难自己。”
    “对我没信心?”
    “不是,怕你累着。”
    “怎么可能,我身体好着呢,人家欧美的,生完孩子就能工作,要不,你在家带孩子,姐养你。”窦娇佯装轻佻地托了一下潘越的下巴。
    “。。。”
    这就是潘越最郁闷的地方。
    自己一年辛辛苦苦赚的钱,都没有自己老婆年薪多,因为,按照天眼的薪水算法,今年,窦娇的税后薪水可能会破一千万人民币。
    这里。
    就要说一说天眼的工资模式。
    唐青旗下公司。
    每个人。
    只要登录自己的小小账号,就能看到当月的工资,比如今天加了班,第二天中午前,加班工资就会出现在基础工资上面,让人看着十分得劲。
    每一天。
    工资都在涨。
    这是一种新的财务模式,天眼作为企业服务公司,自然要亲自尝试一些新模式的优劣,而这种透明日工资模式,在公司内获得了一致好评。
    而且。
    并不会增加多少财务的工作量。
    既然代表前沿企业管理模式,这些东西,主要计算,都是靠设定好的程序,财务只需要在第二天十二点,也就是发布前,核对一下。
    很方面。
    不过半小时的事情。
    到了月底。
    也不需要再算,直接以当前工资单为准就是。
    每个人都是如此。
    此外。
    项目分成和奖金,一旦完成,也是最晚第二天,自己就能查到个人奖励是多少,这种模式,让天眼上下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下班,查收入。
    而窦娇的年薪。
    在这个月。
    唐青定好各个旗下相关司的分红比例和年终奖标准之后。
    也被确定了。
    截止到窦娇离职后。
    加上带薪产假,年终奖,下个月,窦娇能拿到的税前收入是一千九百零七万,交完个人所得,刚好一千万出头,碾压他这三年的生意收入。
    有一个会赚钱的老婆。
    压力挺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