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待圆时 第15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了一片荔枝园,还有一间四进的院子,就在穗州城里,用的钱就是这两年荔枝园的出息,算一算五千来两的银子,地方虽不是顶热闹的,屋子却是好的,纪夫人笑一回:“里头还有一间蚝壳屋,我看着好,也替你作了主,若不然这些钱到你真个来了,倒不值这许多钱了。”
    叶文心拿着这个嚅嚅说不出话来,纪夫人一样样的捡点:“还有些东西箱笼,你姑姑一并送了来,里头有许多书画,岭南这天儿,白放着可就霉坏了,得时常拿出来晒的,你甚时候取了去。”一面说一面松口气,总算是放下一桩心事。
    ☆、第286章 传承
    石桂在水榭外头坐着,无人的时候伸手揉一揉小腿,今儿确是路走多了,背上汗湿,面上潮红,拿袖子扇着风,这个天儿出门竟要带扇子了,坐定了脚底都在疼,小腿也胀胀的,石桂低了头,揉上两把松一松肌肉,跟着就凝神听里头的动静。
    里头说话的声音就没断过,隐隐约约听见学堂,跟着又听见纪夫人替叶文心买了田地,她是官夫人,三品的诰命,穗州地界上比她身份高的,也只有布政使夫人了。
    纪夫人说要买田地,底下人哪有不精心的,细细挑捡了送上来,一半是买的一半儿算是送的,便她不占这个便宜,总也不吃亏,说是说趁着地价便宜买的,又有哪一个敢收了高价去,若不是她出面,这会儿叶文心再置产,平白贵了三分。
    怪道叶氏会把这些银子交托给她,石桂听了两句,松上一口气,挨在她身边的小丫头篆香看她眉头一松,脸上露了些笑意,冲她眨眨眼儿:“东西送了来,咱们夫人就发愁,说宋夫人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得细细收拾了,若不然白糟蹋了。”
    石桂不防被她窥知了心思,也不露窘色,反冲她笑一笑,很是替叶文心开怀的模样:“东西倒罢了,我是替我们姑娘高兴,她一直想着要见一见颜大家,做梦都在当师傅呢,她身边的丫头,哪一个不识些字。”
    篆香一怔,瞪圆了眼睛:“那姐姐也识得字了?”
    石桂点点头:“可不是,我是姑娘的入室弟子,排行第二。”说着比了个二字,篆香掩了嘴儿笑起来:“我们太太身边几个姐姐也都识字,算帐写字哪一个拎出来都能当管家娘子的。”
    怪道这两个投脾气,石桂真心替叶文心松上一口气,她想办的事,虽已有了前人开出一条路,可这条路依旧崎岖难行,有纪夫人支撑,她还能走的容易些。
    水榭里头几声笑语,是叶文心谢过了纪夫人,面上微红,心里觉得自己受不住这样的抬爱,别个肯替她收着原数奉还便是好的,还替她费心置了屋子跟地,光是这两年的出息,就够在穗州再买一间宅子了。
    心里想到叶氏,这番恩惠竟无处可报,既伤心又感念,心里想一回,回去必要再给姑姑画上一幅画影,跟母亲的一道供起来,晨昏定省,这些钱若不妥善的用了,都对不起姑姑的恩德。
    叶文心同叶氏相处的不多,跟她说话也全是些日常事务,两个该是很亲近的,却好似隔着冰墙,看是看得见,摸却摸不着,姑姑到最后也不像母亲口里说的那样是个爱撒娇爱说笑的模样。
    可跟纪夫人却又不同,跟她见过的那些夫人都不同,同她说话再没有什么衣裳首饰点心花样子,摸把花牌都能说上半日,叶文心早些在家便不耐烦说这些。
    纪夫人张嘴便不说无用的话,一桩桩一件件,竟把学堂的事交待的很是清楚,叶文心原来当她是个挂名的馆长,因着地位高,好让女学馆借一借光,各样行事都方便些,此时听她说话,才知她还真是个管事。
    纪夫人看见叶文心面露疑惑笑得一声:“我家里姐妹八个,二姐姐闺中便有才名,仙域志是我看着她画画拓本刺绣,一笔一针都是心血,原来除了动动嘴巴无力支撑她,后来能支撑了,到底还是觉着钱财太薄,怎么也比不得她的志向,好容易到了本地,能伸手帮一帮她了,自然要鼎力相助。”
    说着便把颜大家年轻时候的事捡出来说了两件,一面说一面打量叶文心,二姐姐一向说想收个徒弟,年轻的时候浑身都是冲劲,可这些年下来,却深知不易,虽有吴夫人资助钱财,到底还是没人能承接衣钵,既然叶文心有这个志向,便替她留心看一看,要是合适,这摊子总能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二十年的功夫,便没白费。
    “我平日里也没甚事,你若是得闲就多来走动,定了日子,咱们往女学去。”纪夫人笑一回:“原来姐姐在时,我们俩便说想开个诗社,你初来怕不知道,穗州城里有许多学馆诗社的,三月五月七月,逢着单数就要开社作诗,州府县学书院,都要交诗稿,贴出来叫人盖花签,哪个花签得多,哪个就算是得了魁首。”
    叶文心静静听着,这样的诗会同女学馆怕没什么关系,男人看着女人写书作文,眼孔恨不得抬到天上去,自古到今,词妇也不是无有,可百年来让人称道的也不过是那几个,才之可强,到了男人嘴里就又不一样了。
    “女学馆这几年生源日少,若以生计论,那是好事,若以传承论,便不是好事了。”开了海运这些年,又有船往西洋去,城里开了许多家丝坊绣坊,走投无路的女人越来越少,但凡能忍耐,就能过日子,哪一个还想着读书明理。
    既想把这桩事一直做下去,薪火就不能有断绝时,乡下地方的姑娘,父母亲宁肯送进城里当女工,也不愿意送到女私塾来学字。
    纪夫人来了三年,眼看着纪夫人来了三年,眼看着女学馆的学生越来越少,这个月里还有三个退了学,被父母送到丝坊去上工,原来是只有一条路能走,如今路多了,这条窄路哪里还有人肯踏上去,眼下虽还没到办不下去的景况,可也得想一想,怎么广开生源,不能让这么一桩好事就这么断了头。
    叶文心不意她会说起这些来,纪夫人笑一声:“众人拾柴火焰高,到底是人多更有主意些,我原想着贫苦人家多收些学生来,连人牙子那儿都问了,宁肯卖女儿要那几两银子的快钱,也不肯每月领百来文。”
    叶文心也跟着犯愁,纪夫人便笑:“眼下倒有一个主意,诗会是显名声办的,可州府里要办这事儿也不容易,倒是丝坊绣坊里头那些姑娘,给做工也有上工下工的时候,学馆里头总有人在,愿意来的咱们就开小班,能教几个是几个。”
    诗会影响更大,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女学馆平就打着贫民的旗号,越是识得诗文的,便越是自矜,想要办诗会还得是颜明芃在时,打着她的旗号,许还能有人肯以文相交。
    头一回见面,说得深了,可官家夫人里头无人肯牵这个头,办个七夕会赛女工也还罢了,女人家赛诗,便是那些个打小读了书会写诗作文的,也不肯抛头露脸,闺中结社几人流传,女孩儿的诗作怎么能流到外头去,叫众人品评。
    想了许多法子,个个都是难办的,两个说着话,不知不觉天色便暗下来,水榭四周下了格扇纱窗,纪夫人这才回过神来:“倒把你耽搁晚了,赶紧出城去罢,你甚时候得空再来,咱们细细把事儿顺一回,总能交到我手里,人倒越来越少了。”
    空谈办不出实事来,还得着手办了才知道,叶文心不意竟跟纪夫人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赶紧站起来告辞,纪夫人笑道:“若不是怕城门关了,还得留你用饭才是。”
    叶文心连连推了,纪夫人便派了小厮跟着送一程,叶文心心里还想着纪夫人的话,越是想越是觉着有理,石桂扶了她上轿子,她还怔怔出神,连那匣子都没拿,还是纪夫人身边的姑姑又送了出来。
    这会儿霞光正盛,街上的铺子楼面早早就点起灯来,红红黄黄的亮了一片,食街上更是处处有烟火,石桂腿快,买了几只包子,怕叶文心饿着,自家也吃一个,叶文心竟然胃口大开,馄饨不过吃上六只,包子倒吃了两个,石桂怕她撑着,她竟没觉得,反叹出一口气来:“要办的事这许多,我恨不得日头不落才好。”
    石桂“扑哧”笑上一声:“那也不能把自个儿撑着,再多吃两只天就不黑了?纪夫人诚心相教,姑娘用心学就是了。”
    颜家几个姑娘一个是皇后一个办了女学,还有那个一手掌管着船厂丝坊的,纪夫人排行第六,往日在金陵城除了叶氏同她交好,再没传出旁的什么名头来,今儿一听,却是很能办事的人。
    叶文心想了一路,石桂手上又拎了许多东西,头油脂粉这些小东西,秋娘绿萼不肯花用,她自己不用,却替她们买上一份,回到家时,阿珍又在门边守着,看见她们回来,欢快的转身跑回去,嗓门极大,说着姑娘回来了。
    饭早就做好了,秋娘不肯歇着,这儿的鱼极肥,做汤做菜都好吃,秋娘做了个酸菜鱼,盛了两大盆子,阿珍一家子没吃过,先还觉得盖了鱼的鲜味,哪知道越发的鲜甜,就怕再等鱼肉老了,看见她们回来,这才进门就嚷。
    喜子也守着门边,秋娘虽疼他,他却知道家里主事的是姐姐,作了三个人的主,石桂拉了他,他还不肯进门,悄声同她商量:“明儿咱们去找吴大人罢。”找到吴大人,就是找到了明月,石桂咬咬唇,拉了他的手:“好,咱们明儿就去。”
    喜子这才笑开了,他一路上都在盼望着,来了穗州没立时去找就已经难耐,石桂依了他,他拿鱼汤拌饭,光饭就吃了两碗,秋娘笑得合不拢嘴,抬眼儿看看女儿,知道这是答应了,也松一口气,算一算年纪,今岁石桂就要十六了。
    ☆、第287章 问讯
    秋娘囊中羞涩,倒是盘算着要给女儿打一枝钗的,却一直都拿不出钱来,来穗州头一天,小摊上的东西吃上一回,倒有些丧气,要是论手艺,秋娘自忖不比别个差,可当地人的东西,总归是当地人做的最拿手。
    她们原来摊子上头卖的是鸡汤鸭汤馄饨,金陵人爱吃鸭子,包子饼子里头的馅料都爱用鸭肉,还有沙锅馄饨,汤头用的也是老鸭。
    这样的鸭子往活禽集市上头就有的卖,一只鸭子的汤最少也能用两天,小本经营,天天用活鸡活鸭子也赚不了钱了。
    到了这儿又不一样,汤头用的都是干贝火腿,秋娘没做过,一时倒不能定论到底能不能做得好吃,一日没有营生,一日就心里发慌,连带着绿萼也是一样。
    她们俩都操劳惯了,银子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虽然石桂说了叫她们不必着急,先把市集上的事儿摸熟了,支摊赁铺子都好,可她们俩手脚才闲了一日,就已经坐不住了。
    秋娘打算的还更多些,儿子还得读书,女儿也得置起嫁妆来,难道还真能一辈子不嫁?除了一双儿女,还得找丈夫,找得到还有个当家的,找不到凭着娘仨个,也得支撑起来,苦了女儿这些年,总不能耽误了她。
    她跟绿萼两个发愁,石桂却在叶文心屋子里头替她看帐册,家里也没个算盘,只得一笔笔心算,叶文心探一探头,看石桂写了许多她瞧不明白的东西,也不以为意,只当她学了新东西。
    石桂却一面算一面道:“高管事不曾问,可那一位却盯着问了,我抬了太太出来挡了,总归纪夫人跟太太是旧识,家里无人不知道的,只说是受了太太的托,这才看顾姑娘。”
    意思便是叶文心别把这二三万两银子的事告诉高升家的,等他们回金陵去了,再去看田庄屋子,这事儿既是叶氏瞒着二老的,那就一直瞒着,料想得纵还有人知道也就是宋荫堂一个,他也不会把这事儿说破。
    叶文心浑不在意:“交给你就是了,你看着办罢。”她心里还在想着纪夫人的主意,一手托了腮,一手在桌上写字,石桂看她出神,也不扰了她,由着她蹙了眉头:“真个要办事了,光是想都知道艰难。”
    石桂在水榭外头听了几耳朵,知道是为着生源的事发愁,从帐册里抬起头来,略想一想道:“这些女工丝坊里头劳作一日就已经累极了,哪里还会想着再来读书。”
    纪夫人这个办法倒有些像读夜校,可读夜校还是为了文凭,为了更好的工作,从根本上没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没有动力就更想不着努力了。
    叶文心叹一口气,却并不失落:“我那会儿屋里头这些个丫头,肯学字的也只有你跟瑞叶,旁的也不过哄哄作耍,认真学的一个也没有,便是因着她们的差事用不着识字。”
    哪儿也没人会用女帐房的,她叹一口气,把脸儿搁在矮桌上,口里叹息着,眼睛里却满是神采:“纪夫人已经不俗,颜大家又是什么模样?”
    石桂一怔,先时还真是注意过长相,纪夫人看着便很是雍容,眉目舒展,气定神闲,真要说生得如何,一时竟说不上来,仔细想了才能点一点头,生得确是好,吴夫人也生得好,特别是一双眼睛,亮得慑人,虽是姐妹却又不同,还真不知道颜大家生的是什么模样。
    石桂算完了帐,长长吁出一口气来:“太太给的东西多是物件,现银都折成了房子田地,能动的也有二三千两,姑娘这下可不用愁了。”
    办学也得花钱,房子跟田地是根本,怕她一时脑热,把全付身家都投了进去,石桂便道:“我听说当官的有养廉银,这笔钱就是姑娘的办学银子,要怎么分派我不管,可根本不能动,要是动了根本,学堂就更难办了。”
    叶文心抿嘴一笑,伸手捏捏石桂的鼻尖:“我省得,哪里就这么笨了,原来也跟着我娘学过管家的,不耐烦这些,又不是全不懂这些。”
    还得问一问叶文澜想做什么,就在此间做个田舍翁不成?总得有一件想干的,肯去花心力做的事,人才不算白活了这一遭。
    两个理了帐,怎么办学还是全无头绪,万事起头难,叶文心想着明儿还得往纪夫人那儿去,推了石桂去睡:“你赶紧歇着罢,明儿还得早起,你也得找人不是。”
    石桂笑一笑,叶文心原来身边离不得人,才刚从牢里出来的时候尤是,夜里都不能太静,非得挨着才能睡着,一年过去,自己的事倒样样学了起来,到了穗州一个人睡,也没不习惯,反睡得更安稳了。
    石桂笑一笑,叶文心原来身边离不得人,才刚从牢里出来的时候尤是,夜里都不能太静,非得挨着才能睡着,一年过去,自己的事倒样样学了起来,到了穗州一个人睡,也没不习惯,反睡得更安稳了。
    石桂收拾东西回到后院,看见屋里灯亮着,进门一看秋娘坐在床沿上等着,屋里头还是简陋,却也收拾的齐整,桌上摆了一套四件的水壶杯子,床头放了矮桌,矮桌上头摆着油灯,绵纱帐子挂起来,挨着她窗户还有一张方桌,上头摆了笔墨纸砚,小小一只粗瓷的瓶子,里头插了两朵香花。
    粗粗收拾一回,倒别有意趣,看着也像是能住的地儿了,墙上掉墙灰,屋里还少个衣柜镜架,都慢慢添置起来,石桂一看就知是秋娘收拾的,一处住了几个月,倒把她的喜好摸得清楚,嘴巴一抿笑起来:“娘,你怎么不睡。”
    秋娘伸手拉了她坐下,连热巾子都绞好了,看着石桂擦了手脸,抚抚她的面颊:“我想明儿出去找找你爹。”
    “我托了高管事,还托了宝芝,宝芝的爹是常年在码头上跑的,各路的商船上人头都熟,他替咱们问讯一声,总比没头苍蝇似的乱撞要强。”穗州城里光是大码头就四个,小码头更多,光凭一张嘴两条腿,还不知道问到哪个年月去。
    秋娘闻言叹出口气来,对着喜子绿萼不能说,对着石桂倒没什么不能说的,垂了眼帘半日:“我这心里,怕找不到你爹了。”
    石桂唬得一跳,赶紧搂了秋娘:“怎么会寻不着,有名有姓的,哪里就寻不着了,只不过多花费些功夫罢了,娘不是也说爹确是来了穗州,何况跟的是官船,都有记档,便一时打听不着,总能寻着门路查一查的。”
    秋娘叹一口气,没来穗州之前,她也确是抱着希望的,等来了穗州一看,港口上停的船成百上千只,码头上也不知多少人,在金陵城里好歹还有个地方守着,总能等到女儿,在这儿又往哪里去寻。
    石桂看她是真个灰心,赶紧劝她:“咱们找不着爹,他也会来找咱们的。”抚了秋娘的背,平日里只当她看着柔弱,心里却刚强,这会儿看着她迷茫,才又叹息,遇到这些大事,换作旁个许就撑不下来了。
    母女两个相互挨着,说定了明儿去城里寻吴千户,石桂有些赧然,好端端上得门去,问个非亲非故的人,也不知道别个怎么想,到底有些不好意思。
    秋娘哪会瞧不出来,拍拍她的手:“到底是于咱们有恩德的,聚在一处也能相互照应着。”说着替女儿散了头发,拿了梳子替她通头,石桂很爱干净,从小就最喜欢洗澡,烧水费柴,那会儿便是夏日里也不能天天洗,在别苑里她隔得两日就要洗一回,这儿天气热,浴桶还没送来,烧了水给她擦身,守着女儿这才觉得心安些。
    石桂拉了秋娘的手送她回屋去,说了许多好话安她的心,喜子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姐姐,石桂摸摸他的头,知道他对明月有种雏鸟似的依赖,同他说定了,明儿是他跟娘上门吴家的门,拜会过吴夫人,再问问吴大哥在哪里当兵。
    喜子一样样记在心里,第二日天还没亮他就起来了,在院子里头乱转,看着鸡扑着翅膀跳到树上打鸣,从天色还暗,等到霞光渐盛,坐在院子里头等着姐姐跟娘起床。
    石桂推开窗子梳头时,喜子已经在院里头转累了,两只手托了脸,盯着天边发怔,石桂微微一笑,洗漱过等着宝芝上门,没人引导她还真不知道往哪儿去找人。
    叶文心也一大早就起来了,阿珍替她打了水,她自家开了箱子捡出衣裳来换,两人各有事做,一处喝上一碗粥,便往城里去了。
    吴大人住在九狮街,牌楼上雕着九只狮子,这一条街上住的都是武官,门前墩都是圆的,好像战鼓,砖上还打了孔好栓马。
    秋娘备了礼,也是寻常两样点心,因着秋娘石桂都是头一回上门拜访,还预备些金陵的雨花茶桂花鸭,送进门里说是来拜会吴夫人的,在门上等了会儿,就有丫头迎了她们进去。
    因着是女眷孩子,丫头带着她们绕过回廊,直接进了花厅,几个人在花厅里头等着,喜子规规矩矩坐着,心里还记着石桂说要问的话,她们不能凭白问起来,喜子却不一样,他同明月一处呆了三年多,于情于理都能问上一声。
    吴夫人有一会儿才出来,笑盈盈的看看喜子:“又高了些。”说着抬眼儿去打量秋娘,目光落到石桂身上,微微一怔。
    ☆、第288章 劝学
    喜子被救那会儿,吴夫人也曾见过几回,还收拾了些衣裳鞋子给他穿,那会儿已经瘦得脱了形,洗干净了仔细看看也确是个眉目齐整的孩子,不是那生得齐整的,人贩子且还不要他,卖不出价去还得砸在手里。
    可吴夫人却不意他姐姐生得这么个模样,面色莹润长眉大眼,鼻尖挺翘口角含笑,不施脂米分也是唇红齿白,上身绿罗衣,下身白绫裙儿,耳间两粒水滴似的碧玉耳坠子,头微微一动,就跟着轻颤。
    生得不俗,说的话也不俗,规规矩矩站着,眼儿也不乱看,知道她是宋家出来的丫头,怪道站出来也不怯,看着不小家子气,吴夫人笑一声,请了她们吃茶吃点心。
    石桂不怯,秋娘却有些怯,她就跟初见明月时一样,恨不得给吴夫人跪下,也确是差点儿跪下,还是吴夫人身边的丫头扶了一把:“我们太太见不得这些的。”
    秋娘千恩万谢,搂着喜子坐下,吴夫人问了是怎生失了孩子的,秋娘怔得会儿,眼泪就跟着淌了下来,把怎么从村子里被骗出来的,又是怎么先被婆母卖了的,一桩桩告诉吴夫人。
    这里头的事委实叫人难以启齿,婆母要卖了她,秋娘心里怎么不愤恨,从嫁进石家起,自问没有什么对不住俞婆子的,事事都顺了她,委屈便委屈些,体谅她寡妇失业还领大了儿子,可怎么也没想到,她竟会黑了良心,跟人贩子勾结起来把她卖了。
    吴夫人面上很不好看,若不是当着秋娘喜子的面,只怕要出言直斥,到底忍住了,只陪着叹了两口气,劝她道:“虽是艰难,到底遇上了好心人,可见菩萨睁着眼儿,是功是过都记在功德薄上。”
    石桂给秋娘续了茶,看她又翻出伤心事来,拍拍她的背,秋娘这才好受一些,又说到支了馄饨摊子攒钱进金陵找女儿,吴夫人才刚听着卖人还是横眉立目的,这会儿听着忙生计了,反而眼圈一红,落下泪来,拿帕子按着眼睛,叹一口气:“都是菩萨保佑,这才叫你们遇上了,既找着了女儿,怎么又往穗州来了?”
    “我男人说是来穗州跑船的,怎么也得带着儿女来寻一回,真个寻不着了,咱们再回乡去。”说着把石头来穗州跑船,攒钱想替女儿赎身的事也说了。
    吴夫人再看石桂,目光就很是柔和,母慈女孝,又肯劳作吃苦,还有什么日子过不下去,她看看石桂点点头:“原来我们老爷还说要去宋家,替你说合一声,好让你跟你弟弟两个团圆,可还没打点,宋家就有了丧事,老爷又外调,家里忙成一团,这事儿就搁下了,到底还是有缘法,叫你们又再团聚。”
    不论她是真有这个意思,还是随口说上两句,石桂都要谢她,吴夫人吃上两口茶,借着吃茶的动作还去打量她,生的倒是柔眉柔眼的,一双眼睛却熠熠生辉,倒把弯眉小口的温柔处给掩盖下去,只看见眼睛眉毛里流露出来的刚强了。
    秋娘说完丈夫在货运船只上跑船,是跟着官船出海的,带着母子三人过来寻他,就见吴夫人蹙蹙眉头,沉吟片刻道:“旁的事我不好说,这事儿却是知道些的,官船早就回来了,码头上的货也早就发往大江南北去了,上回出去,带了二百五十多艘船,一只船上百来人,算一算也得有二三万,真要查访起来也是难办的。”
    石桂只知道码头上船多,却不知道出一次海会带这么多船出去,船这样多,带的人也多,光是名册就装了一箱子,上船的人都要仔细记上名姓家乡,在船上若是生病去世,还得再做录一份,查上船的名册不容易,查船上去世的人倒是容易的,只这话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一家子山长水远的赶到穗州来,还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处,叫别个去查死人名单,还真是不好开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