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88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送到周满屋里的早食便多了一碗羊奶。
    周满闻了闻,温度也适宜,她便一饮而尽,“就是不够甜,下次再多放一点点糖。”
    来送早食的丫鬟笑着应是。
    第3255章 小朝会
    周满出门时,天已经亮了,大吉备好了马车,西饼将药箱拿到车上,“娘子,我要随您进宫吗?”
    “不用,”周满道:“太医院里有医助,你进出宫廷不方便,有事我会吩咐他们去做。”
    西饼应下,便不与周满进宫了。
    周满出门出的早,到宫门口时就没几位大人进宫,她顺路先把药箱送到太医院,这才边欣赏太极殿的冬日风光,边慢悠悠的往皇帝的书房去。
    小朝会大多数时候是在皇帝的书房里开的。
    周满晃荡过来时,已经有几位大人等着了,都是熟人,韩尚书、李尚书和刘尚书几个都在了,连杨和书都来了。
    周满走过去,与众人行礼,刘尚书便指了崔尚书笑道:“周大人还没见过崔尚书和张尚书吧?这位是新任的吏部崔尚书,这位是新任的刑部张尚书。”
    崔尚书笑道:“昨日在午宴上见过了,周大人果然名不虚传。”
    周满一脸笑容,嘴上谦虚,心里却疑惑,昨天她有展示自己的医术吗?
    张尚书则看着周满笑道:“我倒是第一次见到周大人,不过我们二人却是颇有缘分的。”
    “哦?”周满好奇的看向张尚书,不太有印象,但,看着有点儿面熟。
    一旁的杨和书笑道:“你一定见过张尚书的,张尚书曾是剑南道节度使,期间你和白善白诚曾在益州求学。”
    周满瞬间想起来,“哦,端午,那个,的确是见过的,多年不见,张大人却没多少变化,还是这么年轻。”
    张尚书闻言哈哈大笑起来,道:“绵州亦是剑南道治下,我这个节度使勉强算做过周大人的父母官,更不要说当年益州之事,我们虽未曾见过面,却没少合作,所以我说我们二人有缘。”
    “是是是,我都没想到……”
    几人寒暄了几句,古忠出来请他们进去,其他人也到了。
    周满扫了一圈,除了户部和太医署是来了三个人外,其他部门都是来了两个人而已。
    所以人数不是很多,进屋后大家分次坐下。
    这一次排位是按照实职来,而不是爵位,所以周满坐在了萧院正的下首,再下面则是罗大人。
    在这里面可比大朝会上距离皇帝近多了,就两排,她一抬头就能看到皇帝,皇帝只需要掀一掀眼皮就能够看到她。
    最要命的是,太子就坐在她对面的第一位,离她也不是很远,一抬头就看看到她。
    所以周满没敢打瞌睡,进去后就老老实实的坐着。
    好在今天的议题有太医署各道创建药坊之事,周满有话说倒也不困。
    她精神了一整个早朝,连皇帝都惊讶了。
    周满在大朝会上摸鱼睡觉睡了好几年,他又不是瞎子,就算离得远,但他坐得高呀,底下的动静不说一清二楚,但看了这么多年也看出来了。
    但因为周满只对医术和太医署感兴趣,其他朝政她基本不插嘴,她的身份又有些特别,不开口,朝中百官也更舒适,所以皇帝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
    只是有时候他心里不顺,或是百官议论的结果不是他想要的时候,他才会点名周满出来说一说,既是缓解一下心情,也是恶心一下百官。
    没有他的点名,她竟然能精神的听完一天的早朝,这也是很少见的。
    皇帝看了周满一眼,挥了挥手,宣布退朝,大家该干嘛干嘛去,今天的小朝会就到此了。
    周满起身正要和萧院正出去,古忠小跑着上来道:“周大人留步,陛下留您议事。”
    罗大人看了周满一眼,又看了一眼面色没多少变化的萧院正,先转身出去了。
    杨和书对周满微微一笑,也跟着刘尚书先走了。
    太子也离开,屋里一下只剩下皇帝、古忠和周满三人了。
    皇帝卷了卷袖子伸出手,周满便顺势上前把脉,“陛下身体不适?”
    皇帝垂眸看了她一眼,“解毒啊。”
    “哦哦,陛下,那针太疼了,对身体有损耗,不能经常扎针,至少要间隔半个月以上才行。”
    “解毒汤呢?”
    “我们还没研究出他丹药中所用的药,也就不好配解毒汤,倒是有万能的解毒汤,但是药三分毒,它药效一般,反而会留下药毒,到时候更复杂,所以不如不用。”周满安抚皇帝道:“陛下放心,臣一有空就研究丹药,一定尽快把解毒方研究出来。”
    皇帝蹙眉问:“你现在事情很多吗?”
    周满叹息着点头。
    皇帝就道:“去交接入职吧,然后把事情交给萧院正和罗大人,你专心太医院解毒一事。”
    周满应下,皇帝的身体自然是最重要的,那……
    周满暗搓搓的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就看着她问,“还有什么事?”
    “陛下,您打算怎么处置那罗迩娑婆?”
    皇帝挑眉问她,“你想朕怎么处置他?”
    “陛下,不管您怎么处置他,要是入狱用刑,砍头之类的,在这之前,能不能让我从他身上抽点儿血,再研究研究他的身体?”
    皇帝:“……你还真信他活了两百岁啊?”
    周满比他还惊讶,“……陛下您不信啊?”
    皇帝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后道:“朕不打算抓他,也不打算杀了他,人依旧留在长生寺里,你要想要他血或是身上的什么东西,自己想办法去弄。”
    皇帝不仅不动那罗迩娑婆,还吩咐人对他礼遇有加,不可怠慢。
    周满自诩这么聪明的人都想不明白他要做什么,她悄悄和萧院正讨论,“就算中毒之事不能宣扬,但他毕竟害了陛下,处置他的方法依旧多得很。”
    她哼了一声道:“他一炉丹就炼出一颗、两颗、三颗丹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的截留了很多药材。”
    “那么多珍贵的药材,只要查一查账便知道他在贪污,这个法子就能够揭他一层皮了,更不要说还能从妖言惑众之类的罪名上下手,你说陛下为什么不收拾他,反而还对他那么温和有礼呢?”
    萧院正一边给她签字一边道:“可能是为了麻痹他,好以后对他下手吧?”
    “那罗迩只是一个人,又不是什么世家豪族,干嘛需要麻痹他?”周满道:“抓就抓了,难道还会有人出来为他抱不屈吗?”
    第3256章 悄悄的八卦
    萧院正仔细一想,发现还真不会有。
    俩人对视一眼,都闹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不过……萧院正把签好的公文啪的一声拍在周满面前,“都给你签好了,拿去吏部签字入档吧,这些事情你少想,我们是大夫,只要治好病就可以了。”
    他们要是能想通皇帝心里在想什么,那岂不是他们也能当皇帝了?
    所以想不明白的事就不要想,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也不必去想。
    才这么想完就听周满压低了声音道:“最后一个问题,萧院正,你觉不觉得陛下其实也不相信那天竺和尚真的活了两百年?”
    萧院正就把自己刚才的话忘到了脑后,也跟着沉思起来,半晌后点头道:“陛下应该是怀疑的。”
    “怀疑还敢吃他炼制的丹药?”
    “虽然怀疑他没有活到两百年,但他长寿应该也是真的,”萧院正伺候皇帝的时间更长,也更了解皇帝,小声道:“陛下心胸宽广,很多时候不看人的错处,只看那人的好处和有用之处。”
    “那罗迩即便在寿数一事上骗人了,但以他的模样和阅历,长寿是一定的了,他既然可以长寿,那对养生便有心得,而陛下要的也只是延年益寿,他身上有陛下想要的东西,陛下自然就容他了。”
    周满感叹道:“陛下不愧是皇帝,我就不行,我是必定有仇报仇的。”
    萧院正不想再与她闲扯,挥手道:“快走吧,快走吧,陛下不是让你探究解毒之法吗?其他事先交给我,你先把这件事办好。”
    周满便拿着公文去吏部办手续。
    吏部给周满办入职手续的大人从见到她开始便在不断的说恭喜,“周大人现在可是身兼三职,且职位都不低。”
    周满谦虚道:“还比不上朝中的老大人们,他们有的还治理两三个州郡呢。”
    朝中和周满一样身兼数职的官员一大把,但是……
    官员心中腹诽道:但是谁的职位跟周满的似的,简直把为官的三大好处全占了。
    在朝为官,为民、为君、为利、为名。
    周满任崇文馆编撰,清贵不已,有了名;太医院直属皇帝,周满身上打着太子的标签,偏皇帝又很信任她,算简在帝心;太医署这两年因为药坊的收益,很多职位都变得肥厚起来,有利……
    可以说她这三个职位都很关键,名利君她都占了,别人的兼职,多是虚职,便是有实职,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搭配。
    官员将手续办好,入档后将回执交给周满,“好了,恭喜周大人了。”
    同一个办公房的官员也纷纷起身和周满道贺。
    周满笑着道谢,一个官员便起哄问道:“周大人高升,家中可要设宴吗?”
    皇帝这样的情况她怎么可能设宴?而且也没时间啊,所以周满笑着摇头,“就不麻烦了,等有空再请同僚们喝杯水酒。”
    大家表示理解,目送周满离开。
    “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官品,比不上啊,比不上。”
    “你要有那样的本事自也可以,你们还不知道吧,听说昨日才入京,周大人便进宫述职,正好碰见长生寺的那位进献丹药,三言两语便劝服了陛下不再服食丹药,那耗资巨大的丹药转了一下手便到了她手中。”
    “朝中这么多大人出面劝过陛下,全然不管用,只她便说服了陛下,此能不下于当年的魏公了。”
    “这话就过誉了,她岂能与魏公相比较?”
    “行了,行了,少议论这些,长生寺那头的事宫中都没定言,你们少掺和进去。”
    “凡国事,人人皆可参议,我们怎么就不能说了?”
    “就是,魏公在时便让我等畅所欲言,陛下也不阻拦,现在你等做什么一直在拦我们?”
    周满对身后的这些议论全然不知,她拢着手站在皇城的大道上思考了一下,还是转身扯住了一个路过的官员,“有劳,长生寺怎么走?”
    那官员看了一眼周满,指了一个方向道:“没有出皇城,就在皇城的东北角,周大人顺着这条路走到最后一个路口再左转,走到底便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