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54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道:“去或是不去,对你们将来的仕途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若是去了中途退出,那便是逃兵了。按照兵部的规矩,逃兵当斩,我不愿我的学生犯这个错误。”
    学生们对视一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见没有人退出,便是心中有了犹豫的人也咬牙应了下来,没有退出。
    满宝慢慢的将这些纸条都叠在一起,卷起来后放在怀里收好,她颔首笑道:“你们都是好样的,今日我会一直留在太医署的办公房内,日落我离开之前你们都有反悔的机会,日落之后就算落子无悔了,我明日一早就会把名单呈上给兵部,那就没有改变的余地了。”
    满宝静静地看了看她们,转身离去。
    大家目送周满走远,然后立即热闹起来,“你也写了愿往?”
    “是啊,你呢?”
    “我也是。”
    “所以我们真的要随军出征吗?那,那岂不是是在一群臭男人堆里干活儿?”
    “又不是没给臭男人看过,这话可别叫周先生听到,先生说的,病人就是病人,哪怕男女的确有别,我们也要尽量放平心态,只将病人当病人看。”
    “还真去啊。”
    “你现在反悔也还来得及。”
    “谁,谁说我要反悔了,我只是没想到大家竟然都选择了愿往而已。”
    满宝回到办公房,将那一叠纸拿了出来,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一旁的小谭太医正喝茶,见她自回来就一脸沉默,不由问道:“周太医怎么了?”
    他笑道:“我记得今日周太医没课呀,怎么会来太医署?”
    哦,忘了,小谭太医今天在太医署值守,所以还不知道皇帝御驾亲征的事,于是满宝抬起头来看他,道:“陛下要御驾亲征了,我等要随驾出行……”
    小谭太医目瞪口呆,手中的茶杯差点儿落地。
    他咽了咽口水,不由问道:“那,那有我的名字吗?”
    满宝摇头道:“没有,萧院正提了我、卢太医和郑太医的名字。”
    小谭太医大松一口气,然后觉得可能太明显了,连忙道:“这是萧院正看重周太医,您,您多保重。”
    可能觉得这个话题也不太好,他连忙转移话题,问道:“周大人选了几个学生去?要不要我帮忙做学生们的工作。”
    满宝就叹气道:“有意往疡医那边发展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力,全都要去,但我所带的女班,她们也都申请去了。”
    所以这工作到底是劝他们去,还是劝他们不去?
    小谭太医默然不语,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竟然和学生们有差距了,于是感叹道:“都是好孩子啊,很有赤子之心。”
    第2660章 起哄
    满宝一直坐到夕阳落下也没人来找她拿回名单,反倒是太医署内热闹了起来。
    本来收到通知要随军的学生们有些还不太甘愿,毕竟随军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事。
    但很快得知那边的女学生竟然全班都要随军,还是自动请愿,有些抱怨的那几个学生也不好出口了。
    有人直接啐道:“呸,还是男儿身呢,结果连个女子都不如。”
    “就是,女学生尚且有胆上前线,我等何惧之有?”
    “谁,谁说我们惧怕了,我可没说我不去。”
    “刚是谁抱怨军中粗鄙,军医都是杀猪汉的?”
    学院里闹哄哄的,但很快便被安定了下来,有几个不在名单中人鼓动道:“我也想随军,只不知为何先生选了你们,却没有选我们。若是我报名,不知可能随军去。”
    “我也想去,我也想……”
    “前来通知的是周先生,不如我们去问周先生?”
    “直接去问先生吗?这样不好吧?”
    “有何不好的,周先生又不会吃了我们,走,我们现在就去问,谁有意与我随军同去前线的,我们一起去问一问周先生。”
    于是浩浩荡荡的跟了一群人去找周满,有真心想去前线的,也有只是假装热情的,更多的是看热闹,想要一探究竟。
    满宝看着夕阳落下,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将她今天下午新列出来的药材和各种耗材的单子一卷就要离开,才出门就看到了浩浩荡荡过来的学生们,其中不乏女学生。
    满宝挑了挑眉,将单子收进袖袋里,这才双手交握放在腹前,站在台阶上等着他们走过来。
    小谭太医等人听到动静赶出来,与她一起站在门前,微微皱了皱眉,等人近前后便喝问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今日的功课都做完了?做完了功课不会再复习一下?你们知道做个大夫有多难吗?本事学不到家是会害人性命的。”
    学生们缩了缩脖子,但还是站着没动,就要七嘴八舌的说话,为首一个学生便高声道:“谭先生,周先生,学生苏木拜见先生。”
    周满认得他,她还教过他三年的课呢,不过……
    “你不是结业了吗?怎么还在署中?”
    小谭太医就没好气的道:“他先头和你学的针灸,结业后去了地方医署,但没到半年就写信回来报告说自己学艺不精,还要回来再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就说服了刘太医,刘太医让他入了体疗班,直接入的四年级,今年是五年级生,还得再读三年才能够结业呢。”
    其他科目都是五年的课程,因为有许多被选进来的学生不认字,或者认的字不全,他们还需要一年到两年的适应期,所以其他课程的学生也会按照文化程度分为不同的班级,学期数从五年到七年不等。
    只有体疗科要求极严格,凡入学的学生不仅要认字,还会择优先录取有医学基础的学生。
    这一科录取的学生最多,但竞争也最激烈,这两年,最厉害的时候有过八十六人争夺一个入学名额,只有进不了体疗科,学生们才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他科。
    而往往疡医、咒禁、按摩这几科都是其他科目选完了以后才轮到的,有时候招收的学生不够,便从愿意服从调剂的学生中录取一些放进去。
    这样的情况下,能从别的科目转到体疗科的人少之又少。
    目前小谭太医知道的也就三人而已,一个是郑辜,他是自身有本事,本来就可以开方问诊了,太医署上下通过一致意见把他调换到体疗科的,而且他也很快就毕业了;
    一个是周立如,她亦有本事,但能这么顺利的转过去,看的是周满的面子;
    最后这一个就是苏木了,听说刘太医很看重他,有将他收入门墙的打算。
    这个就是师承了,好比郑辜、郑芍、刘三娘和周立如对于周满的意义,这四人高深的本事基本都学自周满,将来是周满这一派,这一体系的,他们将来再收徒弟,周满就是他们的祖师爷。
    小谭太医这是暗示她方木和刘太医的关系呢。
    满宝点了点头,面色不变,问道:“你带着这么多同学前来是有何事?”
    方木拱手,一脸严肃,高声道:“听闻周先生要带人随军去前线?”
    满宝点头。
    他就沉声道:“学生愿同往,请先生算上学生一个。”
    “好啊。”满宝一点儿犹豫都不带的直接点头。
    准备了一肚子话,打算慷慨陈述的方木愣了一下,然后举手作揖,“谢先生成全。”
    满宝点点头,转身进屋,拿了纸笔出来,居高临下的扫了他们一圈,然后露出灿烂的笑容,招手道:“来来来,还有谁想随军去前线的,上来与我报名。”
    人群嘈杂了一下,大多数人踌躇不前,但也有人高举着手大喊道:“先生,先生,我去,我去,我是体疗科四年级生喻荣。”
    满宝提笔就记下他的名字。
    小谭太医看着冷汗直冒,连忙去抓住她的笔,“周大人,这是四年级生,他才学会诊脉呢,连方子都开不出来,你带他去干什么?”
    满宝道:“能认识药材,知道抓药就行,剩下的,临时再教就是了,他们既然有这个心,那我们就不能辜负了他们。”
    底下的人听了,立即起哄道:“周先生,我们是三年级生,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去?”
    满宝微微一笑道:“当然,凡是考过了药学二册的学生都可以去。”
    小谭太医一时拿不定主意,压低了声音问:“带这么多学生去,万一出了乱子怎么办?”
    满宝也压低了声音道:“您以为我还真就不挑,全都带去啊?放心吧,这些报名的回头肯定要筛选的,上了前线,我可没空再安抚他们,所以要去的,能不能吃苦且不说,性子一定要坚韧,我可不想伤兵还没救到,我的学生就先被当逃兵砍了。”
    小谭太医这才松了一口气,松开她的笔让她继续写。
    没人听到他们说的话,于是有心思浮动的人不由大声问道:“先生,这选人总得有个标准吧,为何您先前选了他们,不选我们,现在我们一报名,却有容许我们去了?”
    第2661章 筹措
    满宝道:“被选中的学生皆是学过疡医手段的,在处理外伤上有天然的优势,当然,体疗科和针灸科的同学想去也是可以的,你们多少也学过一些相关的处理方法,且开方止血,针灸止血都是很有效的手段。”
    “至于其他科的同学,”满宝顿了顿后道:“一旦打仗,大量伤兵送下来,所需的助手很多,便是你们没有学过相关的技能,有心随军,那也可以抓药熬药,递个刀子手帕之类的。”
    原来您是想让我们去打杂呀!
    不少学生哀怨的看着周满,好似她是个负心汉一样。
    这一番话出来,起哄着要一起去的人顿时少了大半,本想表现一番就走的学生也不敢瞎表现了,生怕周满真把他们带去打杂,于是学生们散去,不一会儿跟前就不剩几个人了。
    满宝哼哼两声,这才转身回办公房。
    其他太医见了微微摇头,跟着周满一起回去,小谭太医受惊不小,和她道:“周太医,早到下衙时间了,我先走一步。”
    你们只管闹吧,别让他知道就行,他这小心脏受不了。
    满宝立即将东西一收,“我也走了。”
    周立如和几个女学生等在外面,见她出来便迎上去,“小姑,怎么样了?”
    满宝和她道:“你准备一下,我们会随大军出发,可能没几天的功夫了。”
    满宝对其他学生点了点头,转身正要走,想到了什么,扭头和他们道:“这几日学里会封闭,不许人进出,你们不要请假。”
    周立如不解,“为何?”
    当然是因为高句丽的使者还在求和了。
    御驾亲征的消息并没有公布,虽然现在大概朝中许多人都知道了,但肯定不会传到民间,更不要说传到高句丽使者的耳中了。
    果然,鸿胪寺那边收到消息后,立即以中秋宫宴将至,京中忙乱为由约束高句丽使团,不让他们再出去乱逛,同时为了他们的安全,此后他们再出门需要乘坐他们的马车。
    车夫自然也是鸿胪寺安排的。
    这就限定了高句丽使团活动的范围,这样一来,他们每天见了什么人,甚至说了什么话鸿胪寺这边都能知道。
    高友没想到一天之内变化如此之快,忍不住关起门来和人商议,“是不是大晋朝廷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求和?”
    “按说不会呀,大晋的皇帝素来标榜仁厚,我们都求和了,他们不可能不答应。”
    “说不定是那些奸诈的臣子在阻拦,可惜我们被拒之门外,连鸿胪寺这边的官员都不愿意见我们,根本打探不到消息。”副使看向高友,压低了声音问:“五王子,您曾在国子监中求学,应该有相熟的朋友吧?不如找他们打听打听……”
    高友道:“我那一届的同窗大多已经出仕不在京中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