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20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善宝不管做什么都优秀,哪怕是种地也不影响他读书,可他家老二不一样。
    可换个思路,如今二郎调皮捣蛋,每日读书都要人押着,若他跟着善宝玩种地能够稳重些,转而发奋读书……
    也是抱着这个想法,白老爷才没有一口回绝了他们。
    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的。
    所以在思虑了一个晚上后,白老爷还是决定过去找刘氏谈一谈。
    他觉得种地这种事交给家里的管事和下人就好,作为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要学会管好管事就行。
    善宝实在没必要亲自去管理一个农庄,这时候他不是应该全身心的放在读书上吗?
    他觉得不能为了让儿子变得稳重就让善宝屈才,大不了以后押着儿子让他多跟善宝玩呗。
    刘氏听说后却问道:“他们打算怎么种这个地?”
    白老爷苦笑,“我昨天晚上问了二郎一些,听他的意思也是和现在一样种些小麦豆子和水稻之类的,只是三个孩子想要两年三季,各种作物交替着种。”
    这种充分,甚至是过分使用地力的事他也是做过的,最后都不了了之,就是因为多加一季的收穫并不如预想中的高,而如此两三年后,地力被过度消耗,地里的庄稼都会逊于同期的庄稼。
    白老爷觉得农桑这种事有所了解就行,实在没必要亲力亲为。
    他们两家又不是让孩子亲自下地耕作才能过下去的人家。
    刘氏却更了解自家的孙子,如果只是平常的种地,他看村子里的人劳作就好,何必要问白老爷要一份地来耕作?
    显然,他是有不一样的想法想要得到验证,但村里的人做不到而已。
    刘氏对他笑道:“等孩子们回来,我们问一问他们。”
    白善宝并没有想要瞒着家里的意思,祖母一问,他立刻扭头看向满宝。
    满宝便从书箱里拿出一张大大的纸来,纸上分条例的列了好多事项,还有不少的问题,下面现在大多写着答案了。
    那是昨天晚上满宝回家后问过几个哥哥们后写上去的。
    论对种地的理解,十个白老爷都比不上她家一个哥哥。
    刘氏见孩子们竟然準备得这么充分,忍不住一乐,不过她只扫了一眼纸上的文字,然后就折起来递还给满宝,笑问道:“我不用看这个,我只想问你们,你们为何想要去种地?你们种地跟村子里的人种地有什么不一样?”
    白善宝看了一眼满宝后道:“满宝得了一本农书,书上写了许多种地的新法子,照着做,能够大大的提高产量,我们想试着做一做。”
    “若是做成了你们想干嘛?”
    这个问题白善宝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想了,他挺着胸膛道:“满宝家里就能多收很多粮食,赚很多钱,以后就可以想吃多少饭就吃多少饭,村子里的乡亲也能受益,我们家也是一样。”
    刘氏点头,问道:“然后呢?”
    “然后我和满宝就很有钱了呀,到时候我们要去益州玩儿,祖母,听说益州的中秋和元宵都好热闹的。中秋只放三天假,来回不便,但我们可以元宵去。”
    白二郎:“还有我!”
    刘氏就笑,“那得到后年元宵了吧,你们能等得?“
    白善宝和满宝点头,白二郎摇头。
    白老爷在一旁沖他瞪眼。
    白二郎便跟着俩人一起点头。
    刘氏就笑道:“那好,你们去做吧,赔了算我的,赚了算你们的。”
    她扭头和白老爷道:“三个孩子用的地,由我出钱来租。”
    白老爷苦笑,“婶娘,您这不是打侄儿的脸吗?我也没说不让他们种,这一百亩还是我来出。”
    刘氏颔首,也没和他争论,笑道:“那他们所需的人力物力我来出。”
    满宝抬头看看白二郎,再扭头看看白善宝,下意识的觉得她这个便宜佔得不好。
    她在心里迟疑的问科科,“这样是不是不好?”
    科科没有回答,最近,它回答满宝私人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满宝隐约知道,似乎是因为论坛开放,主系统对他们这些子系统的监控更加严密了。
    但满宝与它有多年的默契,虽然科科没回答,满宝还是感受到了它的意见。
    于是满宝道:“我得回去问一下我爹娘。”
    第350章 同意
    老周头张大了嘴巴,显然没想到现在的孩子玩游戏都玩这么大了吗,随便就拿一百亩地出来玩儿。
    要知道,他们家父子五人的永业田才只有一百亩呢。
    钱氏问闺女,“所以呢?”
    满宝道:“我觉得不能只让他们出地和出钱,我也得拿出一些东西来。”
    满宝说这话的时候看的是她爹。
    老周头蹲着抽烟,半响才道:“咱家怎么能跟他们两家比?”
    “爹,我们出东西才是佔便宜,不出才吃亏。”满宝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她在心里又问了一遍科科,发现科科还是没回答,但她却不知为何突然看到了教学室。
    满宝想,科科是让她去问莫老师吗?
    于是满宝趁着老爹思考的时候给莫老师发了一封邮件。
    老周头不太想参与这事,他道:“你跟着他们玩一玩就行了,我们家地少,也没钱,这事怎么掺和?”
    周大郎和周三郎连连点头。
    周二郎却下意识的看向他娘。
    钱氏就问满宝,“你们种地的收成怎么算?”
    “各家付出的不一样,这个还没商量呢,不过我觉着刘奶奶的意思是让他们平分。”
    所以她要有所得,也得有所付出才行。
    钱氏很好奇,“你们种地的法子跟我们家种的不一样?”
    “不一样,连农具都不一样,法子也有些不同,他还叫我们多养鸡鸭,好养肥土地,用他的话说,叫生态迴圈。”满宝道:“一百亩的地是最少最少的了,其实地越大,生态迴圈得越好,收成才会更好。”
    满宝说的话,老周家前半部分听懂了,后半部分没听懂,至少啥叫生态迴圈他们就没懂。
    老周头道:“家里也养鸡,还养鹅了,你想玩儿,用家里的玩呗。”
    “可我们家的地东一块西一块的,连不在一起。”
    “哎呦我的祖宗,那你还真想拿出地来跟他们玩儿呀?”老周头沖她瞪眼。
    满宝点头,蛊惑他道:“爹,要是成功了,我能分得好多好多粮食和钱的,我的就是你的!”
    周四郎立即道:“爹,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主要是满宝聪明,又读了好多书,既然是书上写的,那应该没错。”
    老周头:“你怎么知道没错?”
    “那错的东西能写到书上去吗?”
    “那不一定,”满宝道:“书只是某一人或某一些人记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已,有对的,当然也有错的。”
    老周头便得意的看着老四,“你看!”
    周四郎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满宝,“我这是为你说话,我们才是一伙儿的!”
    “那也是错的,不能因为我们是一伙儿的,我就要对你的错误视而不见。”
    周四郎扭过头去不理她了。
    钱氏沉吟许久,开口问道:“家里的地不少,但也不多,你想要哪些?”
    老周头“谑”的扭头去看老妻,“你,你这不是胡闹吗,怎么能拿地给一个小孩儿玩呢,她才多大?”
    地可是老周头的命根子。
    钱氏道:“你别忘了,我们家闺女可是仙子转世,说不定这就是天尊老爷给她的赏赐呢?”
    老周头沉思起来。
    满宝张大了嘴巴,这怎么也跟天尊老爷扯上了?
    本来也不太赞同的周三郎连连点头,发表自己的意见,“爹,我觉得娘说的有道理,满宝既然是天尊老爷座下的仙子,那总不能一直跟着我们过苦日子吧?说不定这一次就挖到宝了呢?”
    周大郎左右看看,觉得有些不靠谱,所以看向老二。
    周二郎则沉吟道:“主要是我们家只出一部分地的话,其实花销并不大。小公子家里出人和出种子之类的东西,反正是种地,再不济地里总能有些收成,我们再在一旁看着些,总不会亏太多。”
    老周头道:“今年受灾,明年我还想多种一些地呢,本来还嫌弃地不够种,怎么能再让出去?”
    周二郎不赞同,“爹,我们家的地不少了,那样犁一遍就下种收上来的粮食并不多,还不如多费两遍力气,精细些种地,您没发现多耕两遍的地收成要好一些吗?”
    周大郎也点头,他对此深有体会,“只一亩地并不显,但二三十亩的量总和起来能多出许多来。”
    “正是呢,以前我们家只八十亩的永业田时也够吃,现在多了老四的一份出来……要不是今年受灾,秋收那会儿应该能卖出去不少粮食。”
    “可现在能和以前比吗?”老周头道:“老三媳妇要生了,老四媳妇明年也要添丁,家里一下多了三个人,又少了一个劳力,不多种点儿,万一家里粮库空了咋办?”
    家里今年多了方氏,年底何氏还要生产,到了明年,方氏也要生了,妇人怀孕到生产,起码要有两年的时间是属于半劳力的。
    老周头对几个儿子很有些恨铁不成钢,“你们都忘了以前饿肚子的时候了?那会儿为什么会饿肚子?就是因为家里没存粮!”
    钱氏不理他,扭头看向满宝,“你想好了吗,要哪些地?”
    满宝扭捏道:“我想要四哥的山。”
    老周头立即同意,“这个好,老四的山够不够?不够把老三的山也给你们。”
    众人:……
    “还有近四哥山的那几片地,我记得那边多是白老爷家的地,有好几块还和他们家的相邻呢?”
    老周头拒绝,“那几片地足有十三四亩呢,今年种的是豆子和水稻,明年也要种的,所以不行。”
    满宝道:“爹,我们打算在山上种果树,还养鸡,果苗和鸡苗都是善宝家出的,下的蛋我们三个分,如果我们家不参与,那就是他们两个分,你想不想吃鸡蛋和鸡肉啦。”
    “那出山呗……”
    钱氏道:“你看天上那朵云会变成馅饼掉下来吗?”
    老周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