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妻子发话,闺女又带着一帮孙子孙女眼巴巴的看着,老周头没办法,只能去窝棚里拖出二儿子用废了的竹条给他们编竹篮。
    见大头和二头也蹲下看热闹,他就把俩人拎过来,道:“来,爷爷教你们,你们年纪也不小了,该学一点手艺了。”
    村里会竹编的人不多,但也不是特别少,可这手艺不是你学会了就能精的,至少全村老幼,能把竹编卖到集市或县城里的,也就周二郎一个。
    他编的竹篮,竹筐结实又密,连麦子都漏不出去的,可有的人编起竹篮,竹筐来,那就是个样子货,看着和集市上卖的不差什么,可用几次竹条就偏了,漏了洞,东西就算废了。
    老周头的手艺就属于这后一种。
    不过,大竹筐他编不了,就小闺女手上拿的那个只有她小脑袋那么大的竹篮还不好编吗?
    那就是个样子货,顶了天了放十个鸡蛋,老周头觉得拎十年都不带坏的。
    因为他没把这东西放在眼里,用的又都是二郎废了的竹条,所以他很不心疼的让孙子们跟着一起祸祸。
    满宝看了也心动不已,也拿了竹条要学,还拉上大丫和二丫。
    老周头看了一眼俩孙女,这种手艺不该女娃学的,不过看了一眼地上的竹条,老周头想,学吧,学吧,这竹条用过一次就很难再用了,他又不是二儿子,掰不回来。
    用完了竹条,也就不用再编了。
    满宝不知道老爹的阴谋,还认真的瞪着大眼睛看他的动作。
    老周头一边慢悠悠的编,一边和她道:“你个小娃,竹条都折不弯,在这儿凑什么热闹?小心别伤了手。”
    钱氏坐在凳子上晒太阳,见了一笑,和满宝招手道:“满宝,过来娘教你。”
    满宝抱着竹条就高兴的跑过去,“娘,你还会竹编啊?”
    “看了一辈子,就算没上过手,心里也有数了。”钱氏有病,干不了重活儿,但这种坐着弯一弯竹条还是没问题的。
    她就这么坐着,一边编,一边和满宝讲解,这种小竹编并不难,速度也很快,钱氏的第一个成品很快就出来了。
    满宝拿过去对比了一下她爹已经做成的两个,皱了皱小鼻子道:“娘,你的好难看啊。”
    老周头就骄傲的哈哈大笑起来,“你爹好歹也编过不少竹编了,当然比你娘的好看啦。”
    钱氏并不气馁,和满宝招手道:“再拿几条来,我再编一个。”
    她笑眯眯的道:“熟能生巧,不会的东西多学几遍就会了。”
    满宝觉得娘亲说的有道理,于是又拖了一把竹条去给她娘。
    本来已经从爷爷这里移到奶奶那边学习,又觉得奶奶编得难看,刚刚把位置移回爷爷身边的四孩子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跟谁学比较好了。
    满宝就嫌弃他们,“你们这样三心二意可不行,算了,大头二头,你们就跟着爹学吧,大丫二丫来和娘学。”
    四孩子这才安定下来,不再转来转去的。
    钱氏笑眯眯的看着,心里觉得还是闺女拿得定主意。
    全场最闲的就是满宝了,那是表面上的,其实她也忙得很,竹篮一做出来,满宝就拿了和科科商量,“你觉得我娘做的竹篮能拿出手吗?”
    系统道:“这世上没有不能成为商品的物品,你可以进行二次加工。”
    满宝:“那我就把最漂亮的花给它。”
    满宝开始从花堆里挑选她认为的最漂亮的花,然后往她娘的花篮里插,五颜六色混杂成一堆,但她看着挺喜欢的,还喜滋滋的,“这花篮一看就漂亮。”
    科科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这世上和宿主一样审美的人可能不多。”
    满宝反复念了一下这句话,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科科你说我的这个花篮丑?”
    “花篮不是这样子的。”系统忍不住自己去百科馆里搜索了一些图片,然后丢给满宝看,“这样的才能叫花篮,你那叫,嗯,装花的竹编垃圾桶。还是个失败品的垃圾桶。”
    满宝已经听不到科科在说什么了,她眼睛大亮的盯着那些图片,差点高兴的在地上打滚,“好漂亮,好漂亮啊,科科你送我好不好?”
    老周头和钱氏就看见他们家闺女抱着她那个做坏了的竹篮笑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夫妻俩沉默了一下,再看一眼她往竹篮里插的乱七八糟的花,觉得他们得注意一下孩子的美丑教育了,真的,这么丑的竹篮,她怎么能还那么高兴呢?
    大头四个孩子则把头低得低低地,恨不得埋到竹条里面去,小姑一定是又想着他们的赚钱大计了,可这么丑的竹篮真的能卖出去吗?
    系统扫了一眼满宝的积分,道:“宿主,你的积分倒是够买竹篮了,但却没达到开启商城的权限,所以我不能给你买。”
    满宝还是第一次听说商城,问道:“什么是商城?”
    “就跟你们的集市差不多,宿主可以在上面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花篮也可以。”
    “那我什么时候能开商城?”满宝觉得这商城要是能开,那她以后岂不是想什么时候去集市逛街,就什么时候去吗?
    “等宿主的累积积分达到一千,且没有历史欠债的时候就可以。”
    满宝就垮下肩膀,学着她二哥讨价还价,“好多呀,就不能便宜点吗?”
    科科无情的拒绝她,“不行!”
    第20章 焉了
    不行就不行吧,满宝决定自己做,于是要求科科不许把图片撤走,她就这么笨手笨脚的照着图片布置自己的花篮。
    二丫看见小姑在糟蹋花,顾不上学竹编了,连忙跑过去,“小姑,你干什么呢?”
    “我要布置花篮。”
    二丫道:“花都被你弄残了。”
    满宝眨眨眼,果断的扔掉花,屁股往后挪了挪,让二丫上,“我教你。”
    大家听着好笑,她自己都能把花弄成这样,还教二丫呢?
    可是,满宝还真教了二丫,她手不巧,但想法却很多,她指点着二丫把花缠在竹篮上。
    二丫本来不想照着她说的做的,但小姑这人,你要是不按照她说的做,她能一直在你耳边念叨,非逼得你听她的不可。
    二丫没办法,想着野花而已,山上多的是,不够再上山摘也行,不然明天路上再摘一点也可以的。
    这么一想,二丫就照着她说的缠绕,缠着缠着,二丫发现竹篮变得有点不一样了。
    等缠出来,又往里放几朵花,二丫看着这个奶奶做出来的,本来有些丑的竹篮愣住了。
    “天啊,”二丫忍不住惊道:“我竟然这么厉害!”
    满宝高兴的拍着小手,努力的邀功,“主要是有我,是我教你的,当然,二丫你也很厉害就是了,我让你怎么缠,你就能怎么缠。”
    老周头也看到这个花篮了,微微点了点头道:“看着还行,不过这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也就养养眼,谁买呐?”
    钱氏也挺喜欢的,道:“这个变得不好,就不拿去了,放在家里给你小姑玩吧。”
    二丫脆脆的应了一声,开始布置别的花篮。
    第一次手生,第二次就熟多了,而且满宝还有别的样式,调整一下缠的位置和方式,再换一下花的颜色,就变成了另一种样子的花篮,也挺好看。
    满宝觉得明天要带着二丫去县城才行,因为这样,花篮要是坏了才能修补,五哥和六哥又不会缠花。
    她是这么想的,便也这么和老爹说了。
    老周头想着,反正闺女都放出去,多放一个孙女也没什么。
    但想着大丫比二丫还大呢,没道理二丫去了,大丫不去,于是一挥手道:“你把大丫二丫都带上吧。”
    大丫和二丫都忍不住欢呼一声,大头和二头羡慕得不得了,缠着老周头道:“爷爷,爷爷,那我们呢?”
    “你们留家里帮你们四叔开荒,去割草,捡些石头,这么多人去县城不要吃,不要喝啊,你爹他们还得照顾你们,没空。”
    大头立即道:“我们不吃饼,就喝水就行,也不让爹带,有五叔和六叔呢。”
    老周头狠心的拒绝,“不行,来回那么远的路,不吃东西,回头饿坏了还得给你们拿药钱。”
    俩人齐齐看向小姑。
    老周头也瞪着满宝。
    满宝特别的识时务,她觉得不能得寸进尺,不然有可能她出门的权利也会被剥夺,于是悄悄的安慰大头和二头,“等我回来给你们糖吃,要是这次挣钱了,下次我一定带你们去。”
    大头和二头只能失落的低头,“好吧,小姑,你可要说话算话啊。”
    “放心吧,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
    等家里人都从地里回来用晚食时,老周头和钱氏已经为他们编了有二十五个竹篮了。
    满宝喜滋滋的要把所有的竹篮都缠上花,于是大丫也不学竹编了,也过来帮二丫。
    看到大哥和二哥,满宝也毫不客气的把俩人拉进来,让他们继续帮忙编小竹篮。
    周大郎和周二郎也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和竹条,不过因为满宝坚持,而且爹娘都亲自下场哄幺妹了,他们没办法,也只能跟着哄。
    很快的,周二郎留下的废弃竹条就用完了,满宝就瞄向了完好的那些竹条,老周头就严肃的道:“那是你二哥还没用过的竹条,可不能糟蹋,而且你这做了有五十个了,也够多了。”
    其实她要是能卖出一个,老周头都觉得是奇迹。
    满宝只能放弃了继续祸祸二哥竹条的想法,和二丫大丫一起缠漂亮的花,当然,她负责动嘴,而大丫二丫负责动手。
    他们中午摘下来的花草很快就用完了,但还有大概二十个竹篮没点缀上花呢,老周头就挥了挥手道:“行啦,等吃过晚食再去摘吧,离太阳下山还有好久呢。”
    又叮嘱道,“日落之前一定要回家,可不许被露水打着。”
    大家高兴的应了一声,快速的用过晚食就跑到山上去,当然,周五郎和周六郎要跟着。
    老周头看着四郎要死不活的样子,就呵斥道:“你也去,你妹妹上山去,你一个当哥的都不知道去照顾?”
    周四郎一连下三天地,做的还是最好体力的开荒,一旦坐下就不想动弹,此时被老爹呵斥,只能慢悠悠的从凳子上爬起来,晃晃悠悠的往外去。
    周老头看见他这样就有气,扭头和周大郎等人道:“以后你们要看紧他来,这两年都不许他到县城去,再发现他沾赌,把我给他的手剁下来。”
    周大郎周二郎和周三郎都应了一声。
    “行了,都这么多天了,你气也气过了,还是想想怎么存点钱把欠的债平了吧,”钱氏道:“老大,明天你们去县城,顺便去问问有没有活儿,要是有,你们也不必回来,就在那里应工就行,让老五老六把孩子们带回来就行。”
    周大郎道:“就怕县里的活儿不好找。”
    “不好找你们也找一找,家里总不能坐吃山空,”钱氏道:“明年开春还不知道是什么关景呢,要是和今年一样风调雨顺,就算存不下钱,至少也不会缺吃少穿。可要是旱了或涝了,那可就难了。”
    老周头就摸着烟杆道:“放心吧,我去问过三叔了,三叔说,就算没今年好,也差不到哪里去。”
    钱氏闻言才松了一口气。
    三叔是村里最好的庄稼把式,种老了地的老人,基本上能看到未来半年的天气。
    既然他那么说,那明年的风雨应该不会太差。
    钱氏心满意足,从山上摘了大把大把,各式各样野花和细草的满宝也心满意足,觉得明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