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姐是做了一身衣裳,扯布自己做的,考虑到唐奶奶这些年几乎没啥变化,再说冬衣本身就显得比较宽松,穿上一看,倒是正正好。
    “奶你穿这一身真合适,敞亮气派的,回头出去叫老姐妹们瞧瞧,多洋气呢。”唐红玫帮着大姐说话,不过她也不全是吹嘘,毕竟乡下地头的人偏好深色系的衣服,尤其是黑色和深蓝色,大概是因为不显脏,可打眼瞧着就灰扑扑的,哪里比得上大姐做的这件深红色外套?瞧着就是比以前的衣裳敞亮。
    唐奶奶很是高兴,老人家年岁大了,冬日里又冷得慌,没啥事儿压根就不想出门,只窝在屋里暖炕烘手,她倒是听到外头孩子的笑闹声了,又不想拘着娃儿,只侧着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这会儿,摸着身上鲜亮的衣裳,唐奶奶笑得见眉不见眼的,一个劲儿的念叨着:“做啥新衣服呢?我都那么大年纪了,有这么好的布头给兵兵做衣裳多好呢,不然给丹丹做呢,我都还没瞧见过丹丹那孩子。”
    “等回头她再长大一点儿,天气也热乎了,我一定抱她来瞧瞧奶。”大姐拍着胸口保证道,又拿手肘捅了捅唐红玫,“你的东西呢?赶紧拿出来。”
    唐红玫忙笑着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礼物,有一双千层底百纳鞋,还有一顶棉帽子,都是她自己亲手做的。
    见唐奶奶一脸惊讶的摸着鞋子和帽子的绣花纹:“这是你绣的?这得多费眼呢,你说你折腾这个干啥?”
    “哪儿呢。现在方便了,有那机器绣花的,我买了缝在了上头。奶,好看不?”
    “好看,真好看。”一听说是买来的,唐奶奶先是松了口气,回头又给心疼上了,“我一老太婆穿戴啥不都是个丑样儿?费那钱干啥?”
    唐红玫和大姐都笑了,直劝奶奶别在意这些小钱,本来就到了享福的时候了。
    “唉,瞧着你俩都好好的,我就发愁二丫头。”唐奶奶到底还是想起了二姐,忍不住念叨起来,“你说国家怎么就干出了这种事情呢?居然还能不让生孩子?二丫头就得了俩闺女,将来闺女都嫁出去了,她该怎么办呢?我前头就跟她说了,叫她别管她公婆小叔子,也别管光宗那小混蛋了。有钱自己捏着不好吗?她公婆还有俩儿子养着,光宗也有俩儿子,怕啥?就她呀……我都替她发愁,咋就摊上这事儿了呢?”
    听到唐奶奶这番话,唐红玫和大姐皆不知道该怎么接口。
    有些事情年轻人可能接受起来比较快,可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她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身边的人也是如此,一下子叫她去接受新鲜事物,能拧过来才叫稀罕呢。
    就说唐奶奶,大字不识一个,打小就被传统观念洗脑,嫁人生子、相夫教子、儿孙满堂……她们对幸福的定义就是这个,哪怕给万贯家产,也不换的那种。
    正是因为知道唐奶奶这观念,记得年幼时候事情的大姐才没法冲着她生气。说白了,唐奶奶并不讨厌唐妈,只是单纯的担心大儿子将来没人养老无子送终。等唐光宗一出生,她对唐妈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婆媳矛盾瞬间化为乌有。
    等到了二姐这事儿上,唐奶奶的态度又不同了,毕竟那是已经嫁出去的孙女。她一方面替二姐发愁,另一方面也不允许江家欺负她孙女,同时也盼着二姐能早早的生下儿子。
    结果……
    “你俩以后要好好照顾二丫头,她没儿子养老,还不得靠兄弟姐妹家的儿子?也帮我劝劝她,别老是大手大脚的乱花钱,她该存点养老钱了。”
    说着,唐奶奶从枕头边拿了个半导体收音机过来,边叫俩孙女看,边说:“这是二丫头送我的,能听广播,里面还有小人在唱歌。唉,你们说,二丫头这么好的一孩子,咋就没个儿子呢?”
    唐奶奶絮絮叨叨的说了一车话,好在唐红玫和大姐都是耐性很足的人,老人家说着,她们就听着,横竖到底要不要帮着传话,端看她们自身了。
    只能说,得亏这不是后世,二姐仅仅是没生儿子,她还是有俩闺女的,都惹得年迈的奶奶忧心忡忡。这要是搁在后世,丁克族不婚族同性双性的,甚至还有跟虚拟人物结婚的……能直接把老人家吓得蹬腿吧?
    不过,就唐奶奶那絮叨劲儿,二姐也只能选择跑路了。她还挺庆幸的,毕竟一年到头多半时间都在外地,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不说,就算回来了,她不得待在夫家孝顺公婆照顾孩子?
    当然,所谓的孝顺公婆就……
    就在唐红玫和大姐在唐奶奶聆讯时,二姐也跟二姐夫提了小凤儿的事情。
    二姐夫也就小学文化,江家倒不是供不起他上学,就是他自己觉得没啥意思,初中上了没两天,就高高兴兴的辍学了。之后,先是跟着生产队干活,得空就溜到镇上、县里玩,等娶了媳妇儿没多久,政策就松动了很多,哪怕当时没兴起做生意的念头来,也时常想法子弄点儿小钱,找哥们吃喝玩乐浪里个浪。
    也因此,跟二姐夫谈论学习问题,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学费多少钱?”二姐夫听了半天,只抓住了这一点。
    二姐简直要翻白眼了,随口将唐红玫报给她的数字一说,就听二姐夫格外豪爽的表示:“上!不就是十来块钱嘛,别人家孩子能上,咱们家也不能落后!”
    哦对了,他是不在乎学习来着,可他不能忍受自家不如别人家。
    “你答应了?那咱们可说好了,我把这事托给我三妹了,回头你可不能再反悔,不然我的面子可下不来。”
    “瞎说啥!一年才十来块,还不够我一顿酒钱的,有啥好反悔的?你放一百个心!”
    二姐笑了,她猜到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这真的是钱的问题吗?假如真是一年十来块钱,那她自己就可以决定了。甚至说,唐红玫都不用特地多等半年,等她来了再提这个事儿。其实说白了,让小凤儿上学,最大的阻碍是江母啊!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得知了此事的江母就是好一通大闹。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
    唐红玫这边,聊够了后,见唐奶奶有些精神不济了,忙跟大姐一起离开了屋里,好叫老人家歇一歇。
    之后,她们姐妹几个就在家里用了午饭,又带着孩子拜访了近房亲戚。考虑到冬日里天色暗得早,到了下午三点多,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大姐倒是没急着走,她来一趟是真的不容易,再说大过年的,大姐夫还在单位里值班,她是真的不想这么早回去伺候家里的老老小小,干脆就决定住两天,回头叫个弟弟送她回去。
    唐耀祖抢先答应了下来,还说把大姐送走后,正好去县城里。虽说卤肉店不急着开门,可年关里也没啥事儿,最迟正月初六肯定要开门了。
    等唐红玫从娘家回到自家时,天色已经渐暗,胖小子迫不及待的冲到了厨房,高兴的大喊:“奶!我回来了!你做啥好吃的了?我在楼道里就闻到味儿了!”
    比起直奔厨房的胖小子,皮猴子倒是给了唐红玫很大的安慰,早先时候还嫌弃她呢,这不一整天没见了,他高兴的要命,直扑到唐红玫怀里,亲香个没完。
    这档口,唐婶儿就说起了白日里发生的事儿。
    刚把自行车放好的许学军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她可真多事,有着工夫能管管自家吗?”
    “她管不了。”唐红玫苦笑一声,“光宗早就被父母宠坏了,他根本就不可能听二桃的话。而且在他看来,钱是他赚的,由他自己来花是再正常不过的,他脑子里没有养妻儿的概念。”
    说是长子,其实唐光宗从小享受到的是幼子的待遇,毕竟前头三个姐姐呢。哪怕后面还有个弟弟,可耀祖又不爱闹腾,多半时候还是他让着光宗,用唐爸唐妈的话来说,耀祖是当弟弟的,本来就该听哥哥的话。
    可问题是,当哥哥的确实没有个当哥哥的样儿。
    上一段婚姻时,作为忍让方的一直都是光宗的前妻,现在换成了二桃,她不愿意忍,又掰不过光宗,除了把手伸向别处外,还能怎么样呢?
    忽的,唐红玫想起一个事儿:“也不该呢,我记得李桃对二桃这个妹妹挺好的,鹏城离港城近得很,二桃之前生儿子,还是特地赶去了港城生的,她要是手头上没钱花,还能不跟李桃要?”
    “那我就不清楚了。”唐婶儿被这话说得一愣,转而低头琢磨了一会儿,才开口道,“你猜得应该没错,桃儿这人吧,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有个事儿你不知道吧?她打小就跟她奶奶对着干,插着腰对骂啊,可她奶奶真的没了,她哭得比她爸都伤心。先前她妈坑了她,硬是叫她跟喜欢的小年轻分了手,她骂得可凶了,还咒骂她妈不得好死呢,现在家里穷了,没钱也没米下锅了,往家里寄钱的人不还是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