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事儿仅仅是个小插曲,卤肉店的生意还在继续,哪怕天气渐热,辣卤味依旧很受欢迎,甚至名声有越传越广的趋势。至于李旦放假究竟去没去他姐家,外人就不知道了,倒是许建民,像是收拢了李旦,哪怕之后他又来过几次,也一样没叫丈母娘逮住。
    倒是机械厂那边,之后半个月里,一直忙忙碌碌的,不是临时有了加急订单,而是忙着学习上头的政策。
    据许学军所说,是上头不满机械厂几十年如一日的懈怠作风,简单的说,就是完全被动式的接受订单、制作零件、完成任务。上头也不只单单针对机械厂,而是所有的国有厂子都有下发学习文件,鼓励他们从被动转为主动,争取开创新的道路。
    这厂委领导是怎么想的,底下的人是不大清楚。不过,就普通的厂里职工而言,完全没弄明白。
    什么叫做从被动转为主动?不是他们自夸,厂子里的老员工各个都是劳模,从不迟到早退,让加班就加班,哪怕是逢年过节只要领导一句话,立马就能丢下老娘媳妇孩子,跑去车间先把任务给完成了。又因为厂子里实行的是三班倒的制度,每人每月只能轮休两天,平常要是遇到事儿,也是同事之间互相调班的,这些年来,甭管是请事假还是请病假的人,都寥寥无几。
    所以,还要怎么主动呢?
    不光许学军想不明白,唐婶儿也一样不懂,她还拉着儿媳一道儿讨论。
    唐红玫听了个全程,又想了下自身,低头琢磨了一番后,才道:“这意思是不是跟我娘家那头差不多?以前都是生产队组织干活的,让干啥就干啥,现在就不同了,都是底下的人主动干活,自留地、自家养的家禽牲口,还有就是我二姐上回也说了,已经开始准备分土地,实行大包干了。”
    “乡下那一亩三分地是能这么干,可厂子里咋办?”唐婶儿觉得儿媳说的这话不错,可仔细一想,却还是没想通。
    地头上的活儿,你可以多去去,早上起早点儿,去除除草松松土,勤快点儿沤肥,没事儿也能寻出事儿来,再不济也能多割些猪草多挖些虫子。可厂子里呢?三班倒的制度就表示,你早去也没活儿干,车床有人占着呢。再一个,他们这个机械厂做的是小五金件,就是很多机械设备上的零件,根本不需要他们有多少创意,老老实实的按着订单做呗,还能咋样?
    一家人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瞅着时间不早了,该买菜的去买菜了,该卤肉的也忙活起来了,就连许学军在收拾完家里后,抱上挥舞着双手抗议的胖儿子出去遛弯儿了。
    直到又一次碰上许建民帮领导带卤肉,唐婶儿想起他是县政府里的干事,就拿这事儿问了问。
    许建民满脸的诧异:“学习文件?多看看多念念多背背,就跟语.录一样,牢记在心里不就得了?你说具体咋办?那往年不也还说‘三年超英五年赶美’?听也听了,说也说了,这不就完事了?”
    唐婶儿懂了,原来又是糊弄人玩的。
    说糊弄其实也不是全然糊弄,他们不知道的是,南方那头已经开始有私人建厂了,虽然如今都还是小作坊模式,可想也知道,用不了几年,整个市场格局都会产生变化。他们这儿离南方沿海城市还有段距离,机械厂又是县里最大的国有厂子,一时半会儿倒是安全得很,可谁也说不好未来到底如何。
    这个时候,唐婶儿是完全没搁在心上,她忙得很,家里家外要操持,卤肉店生意也好,就是肉源开始有些不稳定了,毕竟临近农忙,乡下地头怕是越来越忙活了,最近来县里的菜农愈发少了。胖孙子也在一天天长大,还盼着儿媳能给她再生个胖孙女,也不枉费了她早先费尽心思准备的粉嫩嫩小衣服小包被。
    唐红玫知道婆婆心里的想法,不过她倒是不着急,横竖胖小子年纪还小,再说了,现在的传言也只是说,国家要实行二胎制度,宣传每家每户生两个孩子,横竖还能再生一个,急什么?
    比起自己生娃,唐红玫更想着娘家大弟媳妇儿。
    算算日子,该是秋收那会儿生的,不过也说不准,早个十天半月的完全正常。
    她不知道的是,这会儿,她小弟正急匆匆的往这边赶。
    “婶儿!咕嘟……”唐耀祖年前那会儿来过这里,也知道他姐家准备开个小卤肉店,可因为他还要念书,家里的哥姐不是离家了就是嫁了,得闲了他也得帮着做。也因此,这还是他头一回看到卤肉店。
    怎么形容呢?就像许建民上回被李旦逮住那一次说的,看着真不咋地,挺寒碜的。可这也是没法子,他们家是在后院搭了个小棚子,往墙上开了个窗户,改成了个小铺子。甚至说是小铺子都抬举了,没门只有窗,没柜只有桌,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唐婶儿往窗户后的桌子旁一戳,至于卤肉、卤蛋更是直接用搪瓷白托盘装好,搁在桌上敞开了卖的。
    然而,寒碜归寒碜,这味儿可真是好闻啊!
    大热天的赶路,唐耀祖热出了一头一脸的汗珠子,结果才唤了一声“婶儿”,就忍不住吞咽了下口水,窘得他赶紧侧过身去,问:“婶儿我三姐呢?”
    “耀祖你还往楼道那头走,敲门就成,红玫在看孩子呢。”唐婶儿笑眯眯的回道,“厨房里还有卤味,叫你姐拿给你吃。”
    “卖钱的东西哪儿能叫我给糟蹋了?”唐耀祖一面说着,一面赶紧加快步子往楼道那边走,唯恐慢了一步控制不住自己。
    叫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等进了楼道,敲开门后,铺面而来就是一股子浓郁可口的香味儿,熏得他两眼发直,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三姐,当你邻居可真惨。”
    唐红玫一脸的茫然,先让她小弟进了屋,又顺手把怀里的胖小子往椅子上一撂:“帮我盯着点儿,我给你倒糖水喝。”
    已经快十个月大的胖小子,被他爹妈奶奶联手养得极好,整个人就是个圆球球,夏天穿的少,他露在外头的全是肉,还是一坨坨的肉团团。这会儿,他正瞪圆了眼睛打量着跟前的陌生人,看眼神像是在简单的好奇,仔细看去又像是在认真的审视。
    “小孩,叫舅舅,我是你小舅舅!”唐耀祖虽说早些时候被这大肉球的魔音穿耳折磨得不轻,可这会儿瞧着这娃儿挺乖的,不哭不闹,被亲妈往椅子上一戳就不动弹了,深以为可能小孩子长大了就好,就蹲下来逗弄起来。
    胖小子没理会他,依旧瞪圆了眼睛瞅着,看他那表情,仿佛在干一件很重要的事儿,严肃得很。
    唐耀祖继续逗他,跟他说话打趣,然而还是没得到回应,反而在胖小子的瞪视下,心里渐渐有些发毛,忍不住想往后退两步……
    “耀祖你喝水。”唐红玫端着茶杯出来时,就看到她小弟跟她儿子深情对视,心下囧了囧,忙招呼道,“他不认识你,等下看惯了就会陪你玩儿了。”
    陪、我、玩?
    唐耀祖赶紧站起身来接过杯子,顾不得上解渴,先开口申明:“三姐,我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
    “嗯。”唐红玫点头附和着,不过看她的神情明显没把唐耀祖这番申明当回事儿,只径自问道,“还没问你,怎么这么大热天的赶来?学校毕业了?家里的活儿不忙?”
    最近,机械厂那头愈发忙碌了,真的是上头一句话下面忙翻天,早先唐红玫还想往娘家去一趟,可她一人抱着儿子回去太难,把儿子留在家里吧,婆婆又要顾家又要顾孩子还要看店,更是忙不过来。尤其瞅着这天气愈发炎热了,估摸着离秋收没多久了,唐红玫也不想给娘家添麻烦,就琢磨着等这阵子过去,再往娘家去。
    话虽如此,她还是早早的给娘家人备下了礼物,盘算着乡下地头如今日子好过了,风调雨顺的地里出产不少,政策变了家禽牲畜也能随意养了,别的不说吃喝上头那是宽松太多了。只一点,像衣料子一类的,哪怕能弄到手,也比较麻烦。
    唐红玫干脆就抽空去扯了几块布,她心知爹妈爷奶不在乎颜色样式,就拣了那耐脏透气的料子,样式也是最普通的夏衫,一人给做了一身,琢磨着要真是抽不开身,就托人带回去。
    刚巧,唐耀祖就过来了。
    “大嫂生了,昨个儿夜里发动的,到今早鸡叫第一声,生了个大胖小子。妈说了,别看大嫂人不胖,小孩儿居然有八斤半!”
    “真的?太好了,我还在算着,怕是秋收前后就该生了,没想到还赶早了。”唐红玫又让小弟帮着看会儿娃儿,转身去了她自个儿那屋,从大衣柜里翻出了早先就做好的衣服,又拿了个干净的篓子装好,出来说,“你先等等,我跟我婆婆说一声。”
    弟媳妇儿生孩子,身为大姑姐,唐红玫于情于理要回去探望。就是吧,这孩子生的有些不凑巧,这眼瞅着就要秋收了,怕是家里不会给办酒。不过也没啥,兴许对于母子俩来说,这日子还挺好,当妈的不用下地干活了,孩子生在正热时,洗澡换尿布都容易。
    唐红玫去前头跟唐婶儿说了这事儿,唐婶儿一听,索性趁着这会儿没人,先把窗户给关了,因着天太热,卤肉不好拿,她就给装了不少的卤蛋,又拿了两斤前不久刚买的糕点,仔细装好后,一并放到了篓子里,托唐耀祖拿着。
    “耀祖啊,你记得回头帮我把红玫送回来,不然这样好了,让红玫在娘家住一宿,我明个儿一早叫学军借了自行车去接。唉,说起这个自行车哟,托了多少人,咋就买不到呢?这玩意儿实用,可比电视机啥的好太多了。”唐婶儿边说边抱怨,又不忘叮嘱唐耀祖,“你姐抱着孩子呢,你多担待点儿,路上不要赶得太急了,看看路边有没有顺风车,就是捎带一程也是好的。”
    甭管唐婶儿说啥,唐红玫姐弟俩全都是“好好好”、“是是是”,等她总算叮嘱完了,又亲自将人送出了家属区,瞅着人都走得没影儿了,这才返身往回赶。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自家卤肉店的小窗户前,就戳了好几个人,纷纷纳闷今个儿为啥关门那么早,难道是销量太好了?
    “不可能啊!你瞅瞅,窗户里头不是还有卤肉?唐姐不卖了?全都留着自个儿吃了?真要这样,可太幸福了。”
    “咋没卤蛋了?好像里头只剩下三个?还是四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