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娘家用了一顿午饭,又被家里其他人拉着说了好些话,想着冬日里太阳下山早,唐红玫和许学军不敢多耽搁,赶紧话别离开。
    跟他们一道儿离开的,还有大姐和大姐夫。不过,因为两家并不顺路,等出了生产队,他们就分头走了。
    走出一段路后,唐红玫还下意识的回望了一眼,心下略微有些惆怅。
    上次回门的感触还不深,毕竟那会儿她才刚出嫁不久,别说对县里的生活还不习惯,就连许学军,于她而言也是个陌生人。可这一次,她就清晰得感觉到了,自己已经从自家人变成了客人,甚至连隔房小堂妹在她娘家都比自己更像个主人。
    就这样吧……
    因为天冷路滑,小夫妻俩走得并不是很快,等回到县城里时,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正月里的街面完全没了往日里的热闹,更别提这会儿时间已经不早了,一路走回家,端的是安静异常。而累了一天,唐红玫也没心思弄吃的,简单的下了半锅面条,又烧了热水,好一番洗漱了一番后,早早的上床歇着了。
    ……
    又一天后,俩人一道儿往唐婶儿娘家赶。
    算起来,这还是唐红玫头一回去许学军他姥家,临出门前问明白了,才知道他姥家其实离得并不远,同一个县城的,就算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北,也就这么点儿路。
    唐红玫奇道:“既然离得不远,早先妈怎么没带我去瞧瞧姥他们?”
    按着道理,新媳妇儿进了门,定是要叫两边长辈都瞧瞧的,尤其是许家这边的。偏早些时候,唐婶儿绝口不提,唐红玫到底年轻没经历过事儿,又忙着适应县里的生活,一时半会儿的真没往那方面去想,甚至还下意识的认为,可能两边长辈都离得远。
    许学军迟疑了一下,仔细琢磨了措辞,这才边走边简单的把事儿说了一遍。
    总结一下就是,两边的关系都不好。更确切的说,许学军他奶家已经彻底撕破了脸,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而他姥家则维持了点儿面子情,反正平时能不碰面就不碰面,要不是年前他姥病了一场,只怕唐婶儿正月里都不带去拜年的。
    至于原因,归根结底就是许学军他爸的工作。
    许爸是在上班期间出了意外,厂子里当时发了一笔不算少的抚恤金,另外也保留了车间工人的位置,并且原先的房子也仍叫他们母子俩接着住。可以说,厂子里已经仁至义尽了,毕竟那场意外许爸本人也有责任。
    可许家爷奶却不这么想,儿子没了,总该赔偿吧?钱要,工作也想要,毕竟他们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于是,矛盾就这样出来了,不过最终还是唐婶儿获得了胜利,赌咒发誓这辈子不嫁了,只守着儿子过日子。就这样,两边闹翻了。
    至于唐婶儿娘家那头,只能说早先两边就互看不顺眼,那头的意思是,你男人都没了,赶紧把儿子丢给婆家,趁年轻赶紧再嫁一回。至于许学军,终究是老许家的孙子,还能苛待了不成?
    闹来闹去,许家这边是彻底不来往了,唐家那头一开始也别扭,可最后到底是心软了,尤其自打十年前许学军顶了他爸的位置,在厂子里上班后,家里的日子一下子好过了很多,两边又恢复了正常的来往。
    从城南一路走到城北,唐红玫就听许学军磕磕绊绊的讲了个大概,其实多半还都是她脑补出来的,毕竟就许学军那个表达能力,能说个大概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听完全场,唐红玫就一个想法,她还是继续当她的乖乖儿媳妇儿吧。
    殊不知,唐婶儿娘家姐妹早就在翘首以盼了。对于同胞姐妹这些年来的遭遇,她们曾羡慕过也曾同情过。如今,她们都娶了儿媳妇儿,且全都当上了奶奶,就等着看唐婶儿这个新鲜出炉的儿媳妇儿了,并“殷切”的祝福她早日抱上孙子。
    然后,她们就看到了一个低眉顺眼的“婆宝”儿媳妇儿。
    ——在家里婆婆最大。
    ——听婆婆的话一准儿没错。
    ——工资婆婆拿着,票证婆婆收着。
    唐婶儿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她的娘家姐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满满的不敢置信。
    这女娃儿真的是唐婶儿的儿媳妇儿?不是她失散多年的亲闺女?
    9、第009章
    第009章
    在婆婆的娘家,唐红玫直接来了一出花式秀婆婆。更确切的说,是婆媳俩合作相当愉快,互秀兼互夸,格外默契不说,还齐刷刷的把许学军丢在了一旁,从头到尾都没顾得上他。
    唐婶儿的娘家姐妹们都懵了。
    其实吧,她们姐妹几个之间倒也称不上什么恩怨情仇的。就是因为年岁相近,打小就好比较,哪怕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除开唐婶儿外,其他人儿孙都成群了,这攀比的心态却不降反升。
    小时候比爹妈更疼谁,少女时期比谁长得更好看,长大了就比谁的对象更能干更出息,等嫁了人生了娃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比孩子……
    谈不上心怀恶意,可是吧,当发现自己压过了所有的姐妹时,那心里的滋味哟,简直比喝了蜜都甜,而且这一甜就是一整年,毕竟她们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了,平常见面也不容易,也就是正月里拜年碰个面。
    结果,今年就遭遇了滑铁卢。
    唐婶儿这命吧,肯定不算好,毕竟年轻守寡。可要说她命差吧,好像也不对。
    想当初,她要嫁给许父时,家里人还是持反对意见得多,主要是许家那边长辈都不好相与,这公婆叔伯小姑子都难相处,光许父一个人好有什么用?结果,她还是嫁了,婚后生活居然不赖,因为许父分了厂里的房子,没事根本就不回许家那头。
    等许父因公殉职时,娘家姐妹其实是摆正了心态打算能帮的帮一把,说到底也是亲姐妹,没的袖手旁观的。甚至她姐都帮着又相看了一个,想着总不能守寡一辈子吧?那日子该多难熬呢?结果,她还真打算守寡一辈子,不单守住了独子,还有亡夫的抚恤金、分配的福利房,统统都被她捏在了手里,甚至在儿子长大了如愿的让他进了当时已经极少招人的机械厂里。
    再往后,娘家姐妹瞧着她儿子实在是太木讷了,也帮着介绍了几个对象,皆没有成功。等她决定去乡下远亲那头挑个勤快能干的儿媳妇儿时,大家又劝了一波,当然还是没劝住,气得几个姐妹索性不管了,只道由着她娶个粗鲁没见识娘家还扯后腿的乡下土妞……
    最后的结果怎么样,还用得着多说吗?
    本来是开开心心的拜个年,现在吧,唐婶儿和唐红玫这对婆媳俩还是挺开心的,许学军一如既往的当摆设,反正表兄弟们也都了解他,加上兄弟之间原也没啥事儿,甚至还羡慕他娶了个美娇娘。
    至于唐婶儿的那些姐妹们,明面上是儿孙绕膝,可家里人口一多,这是非还能不跟着多起来?儿媳妇儿们之间要比较,偏心谁都不好,哪怕真的做到了一碗水端平,那也照样会被说嘴,人家铁了心觉得你贴补了其他儿子,你咋办?再有孙辈儿的一多,家里的口粮就不够了,盘算着小儿子家里就一个孩子,抠点儿出来补给大儿子家的,结果又是一场闹腾,全然忘了当初小儿子还小时,是他大哥赚钱养家……
    想着家里的烦心事儿,瞅着跟前这对亲如母女的婆媳俩,唐婶儿的姐妹们只觉得满满的绝望扑面而来。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可自家这姐妹咋就每每都有法子把苦日子盘活甚至过得更好呢?
    好在,正月里的亲朋聚会到底还是短暂的,唐红玫是初三这天早上跟着许学军去了他姥家,当天下午就挽着婆婆的胳膊回了家。
    因为不必去许家那头拜年,一下子就省了很多事儿,很是好好歇了几天。等到了初八开工的日子,也是许学军照常上班,婆媳俩照样待在家里,唐红玫只管一日三餐,其他活计唐婶儿几乎都包圆了,只她俩都闲着的时候,会凑在一道儿做些针线活儿,聊聊从别处听来的事儿,一个听一个说,和美极了。
    得亏这些日常,唐婶儿的娘家姐妹都不知晓,不然自个儿天天被儿媳妇儿们气炸,人家却……心态迟早得崩。
    及至过了元宵节,唐红玫再一次估算了日子,红着脸跟婆婆说了这事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