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世安下巴仍枕在手背上,手放在桌上:
    “你猜?”
    这样的他,年轻又英俊。
    就像高中读书时,干干净净的大男孩。
    “……”
    李文森看了看表:
    “鉴于我们一周只聊一个小时,我觉得,我们的效率可以高一点。”
    “我也这么想,你每小时的价格昂贵到我承担不起,我当然要抓紧时间问一问我感兴趣的问题,比如……”
    陈世安弯了弯眼睛:
    “小小姐,你是单身主义?”
    他指的是她左手小指上戴的灰绿色戒指。
    戒指戴在这个手指上,意味着戒指的主人已经打定主意永不结婚。
    “我是。”
    她晃了晃自己的左手:
    “但这和你害怕血管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存在关系。”
    他坐直,脖子以下全是腿:
    “这么年轻就决定终生单身,博士,你害怕爱情?”
    “不,我不害怕。”
    “你还没有接触过爱情,为什么会害怕爱情?”
    他就像没有听见她的话一样,若有所思盯着她:
    “难道是你的父母不再相爱,互相背离,并抛弃了你吗?这就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孤身一人来到中国,还打算继续孤独终老了。”
    ……
    “我说了,我不害怕爱情,至于我为什么选择单身,这是我的私事。”
    李文森脸上没有一丝被冒犯的表情,只是平静地说: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你为什么会这么笃定,我没有见过爱情?”
    感情经历是极其私人的事。
    他什么会用这种肯定的语气说出来,他从哪里得到的信息,是猜测还是……
    “当然是猜的。”
    陈世安笑眯眯地趴回桌上:
    “你只用了平常人三分之二的时间,就读到了博士学位,这要求你一天至少学习十一个小时,难道用梦游的时间恋爱吗。”
    他勾了勾嘴角:
    “不过现在你有时间了,刚才就有一位男士请你看电影……”
    “……”
    眼看着话题又要被扯远,李文森收起记录本:
    “时间快到了,我觉得你的状态不太好,我们下次聊吧。”
    “等等。”
    陈世安按住她的手,仍然微笑着:
    “我们继续谈恐惧——刚才说到哪里来着?”
    “血管。”
    “啊,血管。”
    他愉快地勾起嘴角。
    比起厌恶,更像是享受:
    “我只害怕我自己的血管,别人的血管,无论是纵向切开,还是沿横截面切开,是连着躯体,还是一段血管,对我都没有影响。”
    纵向切开,横截面切开,连着躯体?
    李文森又瞥了一眼他放在桌上的档案……陈世安,二十七岁,父母从商,无业游民。
    她没有看花眼。
    他既不是医生,也不做研究。
    但为什么,会对血管描述得这么细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写出来的陈世安不够火辣,不够妩媚,也不够变态。
    一定是我听的歌不对!
    第24章
    李文森看了一眼时间,诊疗时间都是一个小时,现在离一个小时还差五分钟:
    “你以前,或近几年,是否有经历过一些与死亡相关的事?”
    ——恐物。
    潜意识把某件事物与自己真正恐惧的对象联系在了一起,简而言之,物体是恐惧的载体,而非恐惧本身。
    所有的失常,都有出处。
    针,是不信任的隐喻,而血管,是“死”的隐喻。
    ……
    天花板上欧式枝晶吊灯,光线婆婆娑娑,恰好他的眉间。
    “博士,你相信吗?”
    漂亮的男人下巴枕在手背上,眉眼弯弯:
    “我能记得十年里发生在我身边的每一件事,能记得这些事的每一个细节,我甚至能记得,每一个从我身边经过的人的脸。”
    开会用的办公室,窗帘是红色的,上面绣着大只黑色金鱼。
    金鱼游在花丛里,清晨新鲜的阳光透过,被染成暗红的、落日的颜色,金鱼就游在落日里。
    他望着她,眼角是某种,模糊而违和的笑意。
    “我记忆里有一个女孩,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时间。”
    他说,词语停在他唇角,组合成不可言说的句子,和不可言说的故事:
    “那是二零零六年,四月九号。”
    ……
    在曹云山还年轻的时候,他和李文森一起在美国哈佛大学念世界宗教和历史,有感于罗伯特-希克斯写的那本《南方的寡妇》,他每天花五个小时寻找资料,五个小时进行写作,耗费三年时间,写出一本比《牛津大字典》还厚的《北方的鳏夫》,细数从古罗马时代一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著名的鳏夫们。
    单从厚度上看,称得上是历史巨著。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过于偏激和愤怒的书,他只好倾家荡产,自费出版,最后低价卖出了三本。
    那时,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为了让曹云山不至于饿死在自己寝室里,李文森学习她养父的精神,每天友情赞助他一个煎鸡蛋,为他补充必要的能量和蛋白质。
    所以,虽然谈不上是朋友。
    但他们曾经,也是有过一个煎鸡蛋的交情的。
    ……
    “你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李文森和曹云山走回西路公寓的路上,天色已经半暗了:
    “在我们都穷得吃不起饭的时候,我省下自己的口粮,给你买了整整四百个煎鸡蛋,如果一个煎鸡蛋按照一美元计算……”
    “哪里来的一美元?”
    曹云山忍不住开口:
    “在美国,一打鸡蛋才一美元二十五美分,比中国的鸡蛋还便宜四分之三。”
    “因为我这是在回忆。”
    “价格和回忆有什么关系?难道你的回忆里鸡蛋一美元一个?”
    “心理学定律,回忆是被高估的,所以回忆里的价格也是被高估的。”
    李文森理直气壮地说:
    “你一个只知道hospital定律的数学狗不懂也是正常的。”
    曹云山:“……”
    这也行?
    他默默地收回了自己的论据:
    “是在下输了。”
    李文森:“再按照当时的汇率,差不多八点五的样子,相当于我一年里给你提供了三千四百块钱的鸡蛋,对不对?”
    曹云山:“……你开心就好。”
    李文森:“我平时做长线投资的收益率稳定在百分之十,如果我把这三千四百块钱拿去做投资,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三千五百块了。”
    “我觉得我需要提醒你一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