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一世死于李从义之手,这一世无论如何,她一定要小心此人,绝不能重蹈覆辙。
    三日后,休整补给好的车队再次上路。其后十几天的行程风平浪静,没有什么事发生。
    不过路途中,李五倒是又撞见了达木赫几次。
    对于她此前的示好,他既没有表现出好感,也没表现出厌恶,见到她依旧跟见到陌生人一般,连多看一眼都不会。
    这一日车队在一个林间停下休息,李五陪李十一去树后面解手,十步外一群骑兵围坐着正在进行掰腕子的比赛,一片哄闹。
    李五瞄了几眼,一个三十多岁的粗壮魁梧汉子干脆利落地将对手撂倒,引得满场喝彩,胜利者振臂高呼,斗意十足地绕着场地走了一圈:“还有谁?还有谁!”
    这时,一人踉跄着被推了出去。
    众骑兵看清被推出来的人,齐齐哄笑起来,那壮汉看到那人也大笑了起来,朝他比了一个下流的姿势,走到比试的石头边盘腿坐下,再次轻屑地朝他勾了勾手指。那被推出去的小个子顶着众人的嘲笑,一声不吭地走到石台边坐下,正是达木赫。
    两人架起手,交叠握住。壮汉根本就没把这个弱小的对手放进眼里,脸上鄙视的表情仿佛在说他一个手指就能把他撂倒碾碎。比赛开始,众人都以为结果不会有任何意外,只等着看笑话时,壮汉的表情却变得不对劲起来。
    两人交叠的手仿佛被冻住了一般,丝毫没有偏向。达木赫这边依旧是麻木淡然的表情,然而壮汉的脸却越憋越红,额上青筋爆出。又僵持了一会,交叠的手腕开始发生偏移,众人惊呼起来,那手腕竟是朝着达木赫的方向移过去。
    李五看到此情景也十分惊讶,想不到达木赫这总被人欺负的少年,力气竟然这么大。
    不一会,壮汉的手腕就被达木赫死死压了下去,根本无法动弹。
    对这意外的结局,骑兵先是全场寂静了一下,随即哄闹得更加厉害,齐齐嘲笑起那壮汉来。
    壮汉败在这么一个让所有人都瞧不起的毛头小子手上,脸上彻底挂不住了,暴怒地站起来,一脚踹翻达木赫,拳头直接向他脑袋砸去。明明力气很大的达木赫却好似根本不知道反抗一般,蜷起身子用胳膊护着脑袋任他殴打,毫不还手。
    李十一解完手出来:“姐,你看什么呢?”
    “没什么,走吧,回去了。”回去的路上,李五真有点琢磨不透这达木赫倒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凭他那把子力气,也不该任人欺负不还手,难不成他不仅是个哑巴,智力也有问题,是个傻子?
    车队休整了半个时辰继续上路,晚上在一个小县城歇了下来。这县城太小,驿站就是一个棚子,根本收容不下车队以及五百骑兵。李天元索性将驿站附近的民宅都占了,将里面的百姓赶了出去。
    对他的行事作为,李继勉微微皱眉以示不满,但没有提出异议。必竟这次赴京的主事权在李天元手里,这五百骑兵也都是他的人,听他的调遣安排 。
    李继勉明白,李制将他的部下全送回代州,还将他一撸到底跟着李天元赴京,为的就是好好整治整治他,敛一敛他的脾气,所以这一路他只能听从李天元的安排,没有任何决定权。
    李五收拾着百姓空出来的房子,准备晚上过夜。李继勉走过来道:“小五,你一会去找李天元,让他挑个有力气的士兵给我,以后专门伺候我,省得我每次都得去兵营叫人,麻烦死了。”车队驻扎的时候,骑兵队因为人数众多,一般扎营的地点会离车队有大半里地的距离。
    李五整理床褥的手停了停:“只要力气大就行了吗?”
    “嗯。”
    李五想起了白天见到的那一幕,心里起了一个主意。
    她跑到李天元屋外道:“小五有事求见大人。”
    李天元正在屋内跟部将说事,也不是什么要紧事,门没有关,见着李五乖巧站在门边行礼,笑道:“这不是阿勉的小书童吗?进来吧。找我有什么事?”
    “小公子让我向大人讨个有力气的骑兵,以后专门伺候小公子。”
    “就这点小事啊,没问题。普密,你现在就去兵营里挑个人过来,别挑那些刺儿头啊,挑个听话乖巧的。”
    李五忙道:“小公子已看中一个人,叫达木赫。”
    “达木赫?”李天元重复了一遍,表情微妙,“阿勉要这个人?普密,我的骑兵里有达木赫?”
    “是的,将军。”普密是千夫长,对随行的五百骑兵十分熟悉,“他是突厥俘虏,很小的时候就做为奴隶送到军营干活了,一次太守大人巡视大营,正好有马受惊发狂,几个人都制不住,他冲了出来将马驯服。太守大人见他骑术不错,就去了他的奴籍,把他挑进了骑兵队里。”
    “那行,达木赫就达木赫,阿勉挑了他就是他了,你带他去兵营领人吧。”
    “是。”
    小五忙道:“谢大人。”
    第021章
    李继勉看着眼前个头还没自己高的少年,微微蹙眉。
    “我让你找个有力气能干活的过来,你挑这么个小子,能干什么?”
    “我白天见他跟别人掰腕子,一个八尺高的壮汉都掰不过他。”
    李继勉脸色稍缓:“叫什么?”
    达木赫低头,李五替他答道:“达木赫。”
    “哑巴?”
    “小公子怎么知道?”
    李继勉瞥了她一眼道:“达木赫在沙陀语里是哑巴的意思。”
    李五:“……”
    原来如此,她还傻傻的以为达木赫就是他的名字。
    李继勉绕着达木赫上下打量了一圈,“哑巴挺好,不会多嘴。去,把那个大柜子给我移出去,我看了碍眼。”
    达木赫一声不哼地走过去,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帮忙地将那看上去足有三百斤的柜子直接扛了起来。
    李继勉眼神一亮,笑了起来:“看不出来,还真是个力士,很好,以后你就跟着我,只要你听话,我不会亏待你,也绝不会再有人敢欺负你。”
    李继勉说最后一句话时目光是看着李五的。
    这达木赫一身的伤,脸上青青紫紫,又是个哑巴,李继勉怎么能猜不到他在骑兵队的处境。小五这丫头肯定又是同情心泛滥了,借着他用人的机会把这小子叫了过来。之前是同情一个马奴,现在是同情一个哑巴,这小丫头还真是有意思。
    李五触上他看穿一切般的目光,赶紧移开视线。
    随着每日行进,车队离长安城越来越近,反而越是靠近长安的县城,越是荒凉破败,人口稀少,还不如路途中经过的一些穷困小县。几个月前成元水带兵围困长安城,这些临近县城都遭到了叛军洗劫。成元水性格残忍,军队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甚至有成元水的军队以活人入舂制成人肉军粮的传闻。
    李五看着眼前县城的荒凉场景,想到长安城的情况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当日长安城破,成元水下令屠城,虽然被部下制止,但他随即纵容入城的士兵大肆掠夺财物、奸`淫烧杀,更是放火烧了大明宫,一朝盛京毁于一旦。
    “小五,想什么呢?”
    “我在想长安城里现下是什么情形。”
    “听说成元水动用军队从附近城市迁移进去十万百姓。”
    “十万?”李五心中酸涩,“李幽在时,长安城人口足有百万,光皇城中的人口就超过十万。”
    五日后,车队抵到长安城外,远远望去,城墙已经塌了一半,是叛军进攻时毁掉的,还没有修建,只用土包垒在上面,看上去分外寒酸。
    “那是延平门。”李五被李继勉抱在身前骑在马上,望着那城门,低声道。
    李继勉看不到李五的表情,但听她的声音也想像得到她现在摆着怎样一张愁苦的脸,拍拍她的脑袋:“行了,别伤心了。”
    车队走到延平门下,两列拿着武器的城门守卫迅速从城门内跑出来,将李天元与李继勉一行人包围了起来。身后的五百骑兵见那些守卫手持武器,气氛紧迫,纷纷拔出弯刀。
    李天元见状大声喝止道:“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动。”然后冲着城门守卫道,“我乃代州刺史李制义子李天元,这是我弟弟,李继勉,我们代父入京觐见新帝。”
    一个身穿长袍的文官推开城门守卫匆匆走进来,急声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怎么能这么对待贵客,快,快收回兵器。两位李公子,在下鸿胪寺典客署,寺丞谭均,早已接到两位公子赴京的消息,在此恭候多时了。”
    守将冷着脸道:“成王有令,只许两位公子及随从入京,骑兵不允入内。”
    谭均道:“两位李公子,赴京使臣之兵不允入城这是历朝历代的惯例,还请两位李公子体谅,将这些骑兵留在城外,谭某一定会好好安置。”
    李天元皱眉道:“不行,这五百骑兵是为了保证我与阿勉的安全,万一入城后有人想暗害我们怎么办。”
    “李大公子说笑了,城中怎会有人想暗害两位公子。入了城,谭某会安排好两位公子的食宿,并保证两位公子的安全。”
    李天元带兵征战习惯了,让他跟军队分开,跟缴了他的兵权要了他的脑袋没什么区别,正要争执,被李继勉拦住。
    “天元哥,这五百骑兵本就是保证我们路上安全,如今到了目的地,也尽到职责了。就算能带入城中,有人想暗害我们,这区区五百人也无济于事。况且,咱们要是不肯,怕是吵到天黑也进不了这城门。”
    李天元转念一想,自己与李继勉进了成元水的势力范围,城内城外驻扎着成元水的十万大兵。若是成元水真起了歹念,区区五百骑兵确实也无甚用处。
    李天元将普密叫到身边叮嘱一番,让他在城外管着这些骑兵,又从骑兵中挑了十名武艺高强的人,这才跟着谭均入了城。
    进城后,路上行人寥寥,十分萧条的模样。比起老百姓,更多的反而是拿着武器匆匆跑过的一队队士兵。
    那些士兵见着谭均的轿子不仅不让,还直接将他推挤到路边去。
    谭均下了轿子,不得以立在路边让路。李继勉骑着马就立在他身边,俯下身子带着一点促狭的意思道:“谭大人,这些士兵连大人的轿子也不放在眼里,大人在城门外许诺的保护我等的安全,如何能见得?”
    谭均尴尬地拿袖子擦擦额头:“李小公子见谅,新帝刚刚登基,朝庭诸事渐举,我也是刚刚提升到寺丞的位置,这些士兵不认得我的轿子很正常。至于安全之事,李小公子不必担心,朝庭已拨了典客署三十侍卫,以保证典客署内外安全无忧。”
    李继勉嗤笑一声:“三十侍卫?能干什么?”
    谭均听出他话里的不屑,想到这两人在城外留着五百骑兵,自然是看不上他的三十侍卫,尴尬得脸皮不自然地红了红。
    因为李继勉俯下身子问他话,自然压着了坐在身前的李五,李五不舒服地用手肘捣了他一下。
    李继勉皱眉:“你干嘛?”
    李五终于可以直起背:“典客署负责外吏朝觐,诸蕃入贡时的招待住宿事宜,署内并无安排侍卫的前例,只有侍奉小吏。现在朝庭拨了三十侍卫,已经算是破例了。”
    李继勉听出她是在替这寺丞解围,揉着被她捣到的胸口,笑道:“原来是这样,是我这边陲野民没有见识,谭大人见谅。”
    谭均陪笑道:“不敢不敢。”
    这一路上军队不断,谭均带来摆排场的轿子屡被挤到路边。谭均索性也不坐了,让人抬着轿子跟在后面,他就跟在李继勉马边上,跟他边走边聊,向他介绍眼下长安的一些情况。
    从对话中,李五感觉得出来这谭均是个憨实忠厚之人,十分和善客气。听他自己说,他本来是典客署里品级最低的侍奉小吏,长安城破之时,没逃的出去,藏在家里,侥幸活过了乱兵烧杀劫掠的混乱时期。后来成元水找到新帝,并扶立新帝登基后,就开始四处拉人填充官职。他被人从家里拉了出来,原来的寺卿寺丞早都跑了,懂鸿胪寺职能运转的基本没剩什么人了,于是将他直接提拔成了寺丞。
    谭均十分坦陈地感慨道:“说实话,我这辈子也没想到我谭均会有当上寺丞的一日。”
    确实,若是太平盛世,一个九品侍奉小吏升到从四品寺丞几乎如登天一般,根本没有可能,但在乱世,一切皆有可能。
    谭均的情况就是现在朝庭大部分官员的情况,除了武将外,文官几乎都是这么填充起来的,这样才能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将李旦的小朝庭运作起来。
    因为路上要避让军队,一行人停停走走,走了一个时辰才抵达崇德坊。到了崇德坊时,街上行人众多,甚至有些拥挤,街道两边还开着一些店铺,看上去比其它地方热闹许多,士兵似乎也刻意避开这个街道一般不从这里经过。
    李天元道:“这里似乎比我们刚才经过的几座坊都热闹些?”
    谭均道:“两位李公子有所不知,认亲台设在这里的崇圣寺内,所以这里也是眼下长安城里最热闹的地方。”
    “认亲台?”李继勉听着这名字觉得好笑,“干什么的?”
    “当初成王进城,先皇带着李唐宗族都出逃了。现在新皇登基了,将那些宗族都召了回来,这认亲台就是接待和鉴定那些声称自己是李唐宗族之人的地方。”
    李继勉看了李五一眼:“真想不到,长安城还会设立这样一个地方,小五,想不想进去看看?”
    李五自然明白他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当即又表了下忠心:“成元水此前杀了大批李唐宗族,谁也不知道他将这些李唐宗族骗回来后,会怎么安置,还是跟着小公子安全。”
    李继勉闻言揉揉她的脑袋:“我越来越喜欢你这么识趣的小东西了。”
    插入书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