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即便她心中觉得是周昊害死了周妟,还是要扶持他帮衬他,因为她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周昊见她冷静下来,躬身施了一礼。
    “母亲既然醒了,想来是没什么事了,既然如此,孩儿便告退了。”
    说完转身便退了出去。
    离开周夫人的宫殿之后,周昊的小厮皱眉道:“世子为何不与夫人解释清楚呢?”
    “二郎君的死跟您根本就毫无关系,当初也是他自己任性妄为派人刺杀珍月公主,才惹来了这么多麻烦事。”
    “您刚才那样说……只怕夫人对您误会更深啊。”
    周昊笑了笑,只是这笑容不带什么温度。
    “她若信我,便不需要我解释。”
    也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若不信,解释再多又有什么用,在她眼里不过是欲盖弥彰罢了。
    小厮闻言轻叹一声,想开口劝慰几句又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好低头沉默不言。
    周昊朝着自己的宫殿一步步走着,脚步沉稳,飘落的雪花时不时从头顶的油纸伞边缘飘落进来,落在他的脸上,带着丝丝凉意。
    他们这些从大燕回来的人,说是对自己的生身父母都已经生分疏离,但无论心中如何冷硬如刀,或许都还存留着些许孺慕之情吧?
    因为在大燕时备受欺凌,所以心心念念地想着要是能回到自己的母国就好了。
    回到母国,就有疼爱自己的父亲母亲,就不用受这些欺负和羞辱了。
    可是,一直养在外面的,和始终在自己身边承欢膝下的,到底是不一样。
    不……也并非都是如此。
    周昊此刻忽然想起了魏祁。
    听说他的父母都对他很好,因为觉得幼时亏欠了他,所以反而加倍弥补,恨不能一股脑的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真幸运啊……”
    他喃喃一声。
    小厮没有听清,抬头问他:“世子说什么?”
    周昊摇头:“没什么。”
    …………………………
    严冬即将过去的时候,赵国忽然在与大燕交界的边境增兵五万,一再骚扰燕国边关。
    大燕为防城池有失,只得集中兵力对抗赵国,没有多余的心思再去攻打周国。
    周国趁此机会增兵三万前往连城,誓要将失去的城池夺回来。
    然而却被魏国的斥候打探到,他们实际上只有不到一万人马虚张声势的朝着连城赶来,其他人都转道去了另一个方向。
    按照舆图所指,他们前往的地方是……
    “淄玉关。”
    魏祁指着舆图说道。
    淄玉关是魏国的关隘,后面紧连着魏国的几座城池。
    这里一旦被攻破,后面的几座城池也势必难保。
    “周国之前不是攻打那边没攻下来,已经撤兵了吗?怎么这回又过去了?”
    有人皱眉道。
    “之前没打下来,不代表这次也打不下来。”
    魏祁看着舆图面色凝重。
    “周国撤兵后,咱们驻扎在淄玉关的兵马也撤走了不少。”
    “但是周国撤走的兵马现在随时可以再过去继续攻打淄玉关,咱们的兵马若要驻扎连城,那么能调过去的就十分有限。”
    “之前的两万周军加上新增的这三万,淄玉关……怕是撑不住。”
    “可是……淄玉关又不像连城这么重要,他们为什么不来夺回连城,而去攻打那里呢?”
    有人不解地问道。
    “因为周国急需一场胜利。”
    楚瑶在旁轻声开口。
    两个月的相处下来,魏国将领对于她参与到军情商议中已经见怪不怪,闻言只是安静地听着。
    楚瑶看着舆图,面色亦是不大好。
    “连城及周边诸城固然重要,但咱们都驻扎在这里,周国想要夺回去也并非易事。”
    “之前数月时间,魏周两国交战,周国一直处于劣势,倘若再久攻连城不下,军心势必低迷。”
    “所以与其和咱们硬碰硬攻打连城,不如去攻打更有把握的淄玉关,用这次的胜利鼓舞军心。”
    原来如此……
    先前问话的人点了点头。
    “那咱们赶紧给淄玉关送个信过去吧,让他们早做准备,顺便从其他地方调些兵力过去?”
    另有人说道。
    “不行。”
    魏祁摇头。
    “淄玉关附近能调去的兵力有限,就算去了,也抵不过周国的五万大军。若是强行调兵,只会造成其他地方防卫空虚,给周国可趁之机。”
    “……那怎么办?”
    魏祁看了一眼楚瑶,见她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知道她与自己想到了一起,沉声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咱们撤出连城,回防淄玉关。”
    “什么?”
    一语毕,房中众人皆是满脸惊讶。
    “这怎么行?咱们好不容易攻下连城,就这样再还给周国?那之前岂不是白打了?”
    “是啊,而且淄玉关与连城相比,明显连城更重要。虽说国土不容有失,但是……若相较而言的话,连城的价值肯定是远高于淄玉关的。”
    淄玉关虽说与连城一样串联着几座城池,但这些城池并不繁华,周边更没有连城这样肥沃的土地。
    如果两个地方只能守住一个,任谁看也该是守住连城才是。
    众人不明白魏祁的意思,不解之际,却听楚瑶再次开口。
    “世子此举,乃是为了淄玉关百姓。”
    “咱们大魏将士军纪严明,无论攻下哪里,都严令不许骚扰当地百姓,更不允许屠城这样的事发生,但是大周不会。”
    “周国被咱们接连夺去鳐水关连城等地,周王次子更是死于两国之争,周王定然对咱们魏国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拆其骨啖其肉。”
    “这次他派来领兵的将领更是周国赫赫有名的凶将厉万荣,可见其杀心重重。”
    历万荣又有万骨将军之称,取“一将功成万骨枯”之意。
    此人最好屠城及坑杀战俘,落到他手里的敌军乃至敌国百姓,死伤十之八九。
    如若让他攻下淄玉关,淄玉关中将士及其后守护的数万百姓,势必会惨遭屠戮。
    楚瑶抬头看向房中众人,沉声道:“淄玉关的确没有连城重要,但是我大魏的百姓却很重要。”
    “我们退出连城,周国就算重新把连城拿回去,也不会伤害这里的百姓,但是对我们魏国的百姓,他们却不会如此客气。”
    “你们和你们的将士中不乏有家眷驻守在淄玉关,或是居住在后面的城池之中,若是让他们知道咱们为了守住连城而放弃了淄玉关,他们今后又如何死心塌地的为我大魏效力?”
    房中众人沉默下来,虽然觉得她说的都对,但心中难免还是有些不舍。
    “那咱们……就这么把连城又还回去了?”
    这也太亏了。
    楚瑶笑了笑:“还是要还回去,但来了一趟,总不能什么都不带走。”
    众人见她一脸不怀好意的样子,纷纷竖起了耳朵。
    下一刻就听她说道:“将连城及周边诸城的所有粮草兵马全部带走,另外张贴告示以高出往常两成的价格向周围百姓收粮,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粮食运回我魏国。”
    “我要他大周兵马回来之后……无粮可食,无马可骑,无兵可用。”
    反正战乱年代,收来的粮食不愁放在那里没地方用。
    而周军回来后要等下一批粮食成熟还要大半年之久,这半年他们吃什么?只能从别的地方往这里送。
    这粮食运送途中费时费力不说,还有消耗,对大周而言又是一笔损失。
    众人想到这里眸光一亮,但旋即又有人提出:“公主,这收粮是需要大笔银子的,等户部的银两批下来,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何况……何况以高出两成的价格收,能不能批下来还不一定……”
    “不用等,”楚瑶笑道,“这笔银子,我来出。”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以为她在开玩笑。
    但楚瑶脸上的笑意却仍旧从容镇定。
    “当初周世子买药的三万两黄金,我还放在三叉古城没动呢。”
    三叉古城离这里不远,很快就能把这些黄金送来。
    房中又是一阵静默,旋即响起一片忍俊不禁的笑声。
    用周国的银子买周国的粮食送到魏国,这还真是一点儿都不亏。
    第97章 愚民
    收粮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众人从议事厅出来,路上还在议论着楚瑶自己出钱买粮的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