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若不知道,学校国际生宿舍楼背后竟有一家深夜营业的粥店。
    小店干净整洁,店面太小,便向外扩展,延伸到爬满牵牛花的矮院墙旁边。
    已是六月下旬。
    屋内闷热,两人选了露天的座位,木桌木椅,挨着葡萄藤架,架子外一排小盆栽:太阳花,绿萝,小雏菊……
    抬头可以透过葡萄藤望见夏季墨蓝色的夜空,星星一颗颗一点点,杜若看见了北斗七星。
    景明点了菜,待服务员走了,看向她。
    他看了好一会儿,才问:“在看什么?”
    “星星。”杜若说,低下头来。目光与他平视。
    距那晚过去二十多天。
    这些天两人忙于工作,倒是第一次像此刻这样从“公事”中抽离出来。
    杜若拨弄着手指,又抬头望了下天,说:“北京的星星太少了,还是山里的星星多。满天都是,像在黑纸上撒了一层金粉。”
    景明也抬头看一眼,说:“城市空气不好。新西兰有个特卡波星空小镇,就是你说的那种效果。”
    “你去过?”
    “嗯。”他揉揉鼻子,别过头去打了个哈欠,是真累了。
    “很困吗?刚才应该直接回宿舍睡觉,不该跑来吃饭。”杜若说。
    景明刚打完哈欠,眼睛湿湿润润的,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杜若抿紧嘴巴,低下身摸摸脚踝。
    “有蚊子?”他歪头朝桌底看。
    “好像是小飞虫。”她问,“你去过很多地方?”
    景明叫服务员点了根蚊香过来,道:“没事儿的时候就到处走走看看。”
    她手指揪着桌布上的流苏玩:“我以前以为你很爱玩儿,没想到,其实比很多人刻苦。”
    景明没正面接这话,只道:“看来你对我的偏见挺不少。”
    杜若依然固执:“有些也不是。”
    他哼笑出一声,但似乎懒得解释或辩驳,是真累了,没太多说话的兴致。
    服务员端上来两碗白米粥和几叠小菜,海带丝、榨菜、拍黄瓜、煮花生。
    景明揉揉眼睛,稍稍坐起身,往粥里夹着小菜,问:“prime这种高强度工作,受得了吗?”
    “还行。”她点点头,困困地摸摸眼睛,“你挺拼命的。”
    “因为是喜欢的东西。”
    “看出来了,你很喜欢机器人。”能花那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做一件事,必然是深刻的喜欢。
    “从小就喜欢。”
    杜若吃着海带丝,想起他是少年天才,好奇:“契机是什么?”
    他略略回忆了一下。
    “好像是三岁多,我爸带我去美国,他的一个教授朋友家。他家有一辆很炫酷的玩具大小的汽车,满屋子跑。我觉得很神奇,当时就把它拆了,”因为困乏,他声音不大,有些疲惫,却很认真,“我想看看里边到底装了什么东西。为什么它能跑,能转弯,能发亮,能呜呜叫。拆开之后觉得更神奇,细小的金属片,电线,元件,一个挨一个,整齐有序地排列组合,像一个个小士兵。有人说那是艺术品,我却觉得它有生命,尽职尽责履行创造者交给他的一切。”
    杜若听他描述,微微失神。那种感觉,她完全懂得。
    她看着他,没说话。彼此的眼睛却将那份感同身受表达得清清楚楚,无需多言。
    “你爸爸没教训你吗,拆了人家的车?”
    “没。那个教授很喜欢我,教了我很多。”他不再多谈自己,“你呢?”
    她正舀起一勺白粥放嘴里,含糊一声:“嗯?”
    “为什么选传感控制专业?”
    她抬起脑袋,诚实道:“我上大学前其实不知道这专业是干什么的,只是因为老师说好找工作。”
    “现在呢?”
    “很喜欢啊。”
    “为什么?”
    “那一刻是……”她回忆一下,说,“有次在实验室里做传感器。做之前特别认真地学了,花了好大的精力做好,它小小一个,在我手心里。”
    她抬起手掌比划,他一瞬不眨,看着夜幕衬得她小脸莹白,她眼睛里光芒闪闪,星星一般,
    “我摸摸它的头,它就亮了!就是那一瞬间觉得,付出的一切都会有回应。你给什么,它就还你什么,绝不辜负。”她动容地轻叹一声,“为什么叫传感器呢。有感应,心有灵犀,这名字真好听。”
    他极淡地弯了一下唇角,不难想象她这样的人会为那个输掉的机器人而难过了。
    殊途同归啊。
    他喝一口粥,又问:“大学之前呢,有没有什么爱好,从小到大。”
    “爱好,说不上……”她捂着脸别过头去打了个哈欠,才说,“但我会配化肥农药,会种菜养鸡,还会爬树。”
    景明愣一下,突然噗嗤一笑,差点儿呛住,又笑出了声来,是真的觉得好笑。他扶着额头笑个不停,笑得肩膀直抖。这下,困意是完全褪去了。
    “笑什么?真的。”杜若道,“我和你的生活环境差别太大,从小到大接触的东西很少。”
    他笑着摇头:“没说你是假的。……听上去很好玩。”
    “一点儿都不好玩,又累又枯燥。”杜若揉揉眼睛,“哦对了,要说爱好,唱山歌应该算。以前走山路太无趣,就唱歌,听回声在山沟沟里荡来荡去,特美。”
    他来了点儿兴趣,盯着她,眼睛亮亮的:“那你唱一句。”
    “不行,我们那儿山歌是唱给情郎听的。”
    这话一脱口,气氛有那么一丝微妙。
    他直视着她,目光深深,像是本身具有力量和热度,但只是一瞬,便克制地移开。仿佛只是幻觉。
    她也不再多言,低头下去,塞了一口白粥进嘴里。
    夜深了,没有风。
    那燥热感,挥之不去。
    第42章
    自加入prime, 杜若的能力突飞猛进。
    那天在宿舍, 她看见邱雨辰的作业, 随口跟她讨论了下。
    邱雨辰震惊不已:“你怎么知道?”
    杜若:“何望教我的啊。”
    队里各个学科的高手实在太多,每个都能当她的老师。
    其他人就不说了,光是景明就够她挖掘许久。
    和他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 她才真正了解“天才”这两字的意义。和机器人相关的各个学科他都懂, 且精通,想法还天马行空,总能给各组的人提供突破点。几个组之间的交叉领域他也运筹帷幄,游刃有余。
    由于传感系统的信号输出与控制系统的信号接收要进行对接,杜若几乎每天都得跟景明打交道, 就信号形式进行讨论,他的提点常让她豁然开朗。
    可她也并非只进不出。
    月末, 她带着改良版的感应系统去景明面前交作业:“老大,感应系统成功瘦身。”
    彼时景明正坐在电脑前忙着程序对接,随口说了句“好”,看都不看她一眼。
    杜若站在桌边没动。
    景明察觉, 抬眸,看她半晌, 问:“要表扬?”
    “没。这么简单的事,不需要表扬。”她拉了把椅子过来坐下,眼睛亮亮的, 道, “不过, 我有个新想法,要向组织汇报。”
    他极淡地勾一下唇角,并没太在意,看向屏幕:“什么想法?”
    “我想在里头多加一个感应程序。”杜若微趴在桌边,说,“如果感应到前方、侧前方、或身旁有竞争对手,车辆便尽力加速追赶。当然了,速度过快会难以操控,可以把这个追逐过程控制在几十秒内。怎么样?”
    这下,景明转过脑袋来看她了:“不错。”
    杜若欣喜:“需要组里汇报讨论吗?”
    “不用。批准了。”景明说,很是不在意的语气,“加个程序进去就行。”末了,又说,“我们本来就想在赛车大脑里添加一部分人工智能,让它稍微有些自主意识。你提出的情况就是其中一种。”
    杜若是知道的。
    prime成立之初的目标就不止于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更想在车脑内赋予高等的人工智能。
    她愈发期待赛车造出的那天了。
    这么想着,她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他目光又移过来:“看什么?”
    “为什么你什么都会?”
    “什么叫什么都会?”
    “传控你懂,机械你懂,计算机你还懂。你都什么时候学的?”她问。
    景明:“可能在你上政治课的时候学的吧。”
    杜若:“……”
    她表情立马垮下去,白他一眼,起身就走。
    他笑起来,伸手拉她:“我开玩笑的!”
    这一伸手,原本只是想拦一下她手臂,却不小心抓到了她的手。
    男生烫烫的手指在她手心一挠,她心随之一颤。
    他也愣了下,女孩的手小小的,软软的,有点凉,手板心却因天热而有些汗湿。
    他立刻松了手,她也迅速抽回手,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座位上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