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奇怪之外,还有震撼。不用说,沈大人的震撼更多,都快把他震得不知身在何处。
    半晌,他回过魂,油然生出一个心思,袁家的小姑娘,不是我家的人吗?
    刚才他还笑话儿子做事不稳当,没有孙子就定孙媳妇。现在听说加寿小姑娘能到太子膝下,沈大人后悔顿生,想必然是个难得的好,儿子才急吼吼的要先下定。
    沈大人就更不愿意离开,他今天是一定要见见不可。
    没多久,钟家老爷们和南安侯回来。
    亲戚们从门口就把他们簇拥上,而长辈们也不拘礼节,有这喜事出现,还管什么礼节,都想早听内幕,也迎到门口。
    看看,却只有他们回来,门外再没有车马轿行李。
    不等问,能知道亲戚们着急心情的钟大老爷喜气洋洋地就解释开来:“大喜事情,中宫娘娘做主,加寿孙女儿亲事定到太子府上的英敏小殿下。”
    “那人在哪里?”沈大人问出来。
    他不问还好,问过钟家老爷们和钟恒沛笑得嘴都合不上。沈大人翻翻眼,我知道你们喜欢,但麻烦赶紧地回答我。
    大老爷笑得没法子说话,二老爷喜上眉梢回话:“中宫说加寿孙女儿福大运大,她要养活,回过皇上,收拾偏殿,这就不出宫了。”
    “啊?”沈大人和一干子钟家亲戚一起稀罕,然后沈大人更多出一层不痛快,这是我家的人呐,我们家先定的。
    可他哪敢明说,他倒能敢和太子殿下去说理吗?就接着往下听lt;script type=quot;text/javascriptquot;gt;reads();lt;/scriptgt;。
    有女眷们为老太太来的,忠勇王府的老王妃,是接到老太太给曾孙女儿要红包的信来的,还真带来一大兜子钱,她为老太太喜欢,但这个人现在哪里,她笑着问过,钟家进宫的男人们又笑得把嘴张多大。
    好半天,三老爷满面含笑回话:“姑母本来是说回家来见亲戚,加寿,哈,加寿……”他在这里卡住,这不是急人吗?
    好在南安侯钟恒沛接上话,笑着说全:“加寿初到生地方,揪住姑祖母衣角不放她。中宫说长辈慈爱不可缺少,允姑祖母和袁亲家太太留宿宫中,陪伴加寿呢。”
    这生得可真是个加寿,像是不但加寿,而且加禄加福全在她身上。不少人的心里闪过这话,沈大人也不例外。
    这还有什么可呆的,沈大人想我这是注定要扑空。看来以后要见,得有能耐进到深宫中才见得到。
    他走得有点儿灰溜溜,也不再觉得儿子荒谬,没孩子就敢定人家女儿的亲事。
    掌珠也在这里,见不到祖母,也就回去。玉珠也是一样,和常四公子坐上车,挑着眉笑谈宝珠的女儿有福气,也回家去了。
    留下的亲戚们,招待酒饭,听南安侯府的老爷们吹吹进宫的牛,贺喜一回。
    第二天,明旨下来,礼部准备纳彩,对太子嫡子重视不同,要准备好些日子,所以袁夫人和老太太不用就出宫接着,还在宫里陪伴加寿。
    ……
    又过上三天,掌珠还沉浸在外甥女儿定亲的喜讯中。她看着手中的帐本子,这是宝珠给她又送来的几船草药。
    掌珠的铺子,在和宝珠合伙以前,但和宝珠合伙后,宝珠送来的草药好,价儿又合适,既不占姐姐便宜,也不平白的吃暗亏给自己,亲姐妹也明算帐,掌珠是满意的。
    感激,对掌珠来说并不太多。
    这些,与她的母亲也不无关系。
    她的母亲邵氏,性软懦弱,不见得是心里有正确感激的人,但嘴头上说的全是软话。软性子的人,逢人就哈腰嘴上说好话的人,心里未必是正当地感激。
    正当的感激,是不卑不亢的。
    最早看透邵氏的,也有她的女儿掌珠。掌珠烦上来,认为祖母应该照管儿媳孙女,有必要对她事事害怕。认为宝珠虽是大房,但掌珠是长姐,家里一切以自己为尊才是。
    和方明珠让方姨娘耽误一样,掌珠也让母亲耽误。方姨妈和邵氏这样的母亲,不占少数儿。
    她们对孩子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孩子们,包括观念。所以她们也不能说有错,因为她们给孩子们,就是自己用于生活中的那些。
    她们,又是谁耽误的呢?大千世界组成陆离,就是个性不同的碰撞和相处。但好在,该是什么人,终究是什么人,哪怕走弯路,也还是往自己想去的方向而去。
    就像宝珠起初不愿嫁王孙公子,结果呢,还是嫁给袁训。就像掌珠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姐妹和气,但现在呢,她享受到太多姐妹的好处,掌珠由衷的为加寿定亲太子府而开心lt;script type=quot;text/javascriptquot;gt;reads();lt;/scriptgt;。
    真心的开心,往往带给当事人自己的,先是愉悦。
    快乐这种事情,不是指望别人带来的。而是主动带给别人的,自己才更快乐。
    掌珠一面想着没见过面的小加寿,在心里夸她。一面手里面,把帐本子交给上坐的侯夫人:“母亲看过,这就让人去发卖。”
    分出去二房三房四房,这个家就全是掌珠的。她的铺子也就过明路,并不隐瞒侯夫人。这铺子有宝珠一份,掌珠就怕侯夫人讨要钱。
    头一个,侯夫人没有查帐的理由。第二个,她真的打听,掌珠可以把分给宝珠的多说几份,私房银子还是她的。
    侯夫人满面堆笑接过帐本子,随意一看,就还给掌珠说好,还和掌珠继续说袁家的亲事。“几时你把那孩子接到家里来,大老远儿的进京,媳妇你是嫡亲的堂姨母,不请她可是不对。”
    短短几天,太子府上亲事轰动京城,文章侯夫妻也自不会怠慢。掌珠说好,侯夫人就说不打扰她回房,她的丈夫文章侯还在等她。
    见夫人进房,文章侯对她也堆出满面的笑,和侯夫人见掌珠一样。文章侯笑呵呵:“媳妇说几时请袁家姑娘?”
    文章侯想了好几天,从接老太太那天,在南安侯府听到喜讯后,就没事儿琢磨,这小姑娘,了不得,厉害啊。
    一周多的小姑娘,又能有多厉害?
    但这门亲事太过出人意料,亲戚府上全是一片称赞声。
    对着丈夫的满面笑,侯夫人心想媳妇水涨船高,我这当婆婆的也能多见丈夫几个殷勤。文章侯为人也风流也没正性子,但对家里女眷,他是守古板旧礼的。
    轻易的,不和掌珠多说什么,当公公的款儿拿得十足。再来呢,掌珠当上家,就把兄弟们全分走,手段压得二太太四太太无话可回,文章侯也怕媳妇,有事儿只让侯夫人去说,这就对夫人百般的温存。
    侯夫人乐得享受,坐下来,接过丈夫送上一碗茶,喜滋滋儿的告诉他:“掌珠说好,说等小姑娘宫里玩够了,总会想起姨妈,她一想到,就接回家里来招待。”
    这话倒不是掌珠搪塞,而是掌珠也不能到宫门上到请见加寿不是,只能指望老太太提着,别把姨妈抛到明年也不见才好。
    文章侯听过,能理解掌珠想法,但他有个主意:“这样等着不是办法,亲戚门上,论理是进京应该来见,但媳妇呢,也不能去闯宫门。这样吧,你再去告诉她,我让人往钟府里去,小姑娘养在宫中,他们总三天两天里要去看看吧,让他们帮着提一声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