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完了,他就打算走人,虽说时间还早,可早点儿干完活儿早点儿回家嘛,他跟他娘又没话题可聊。
    可俞母拽着他的胳膊不让他走。
    “你说,你哪里来的钱?对了,要多少钱?你这个败家玩意儿!!”
    “三贯钱,我媳妇儿嫁妆里的压箱钱啊。”到了这会儿,俞家老二到底还是回过味儿来了,主要是俞母面上憎恶的神情太明显了,他再怎么没眼力劲儿,都摆到明面上了,还能不懂?
    当下,他沉了脸:“我媳妇儿怕我做河工太辛苦,虽然我没管她要钱,可她二话不说立马开箱子给我取钱。只不过她的钱不够,我又跟满娘借了点儿。对了,妹夫也是拿钱抵了徭役的,咱们两家都没钱了。”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赵玉兰娘家属于殷实人家,打小就给她攒了嫁妆,加上她娘家情况特殊,临出门子前又额外添了一笔,所以区区三贯钱还是难不倒她的。
    之所以哭穷,也是因为俞家老二这人心眼子多,用老话说,就是颇有些小聪明。一看他娘这脸色不对,再一听这话头,立马就转了话锋。
    趁着他娘还未回过神来,他又道:“阿娘啊,我是真没钱了,这媳妇儿的嫁妆钱,按说我是不该拿了,还有妹夫家,满娘是我亲妹子没错,可她到底嫁出去了,是人家的人了,我这当哥哥的没说伸手帮衬一把,还给她添麻烦。唉,也亏得妹夫人好不计较,不然呀……阿娘,你要是趁手的话,借我点儿银子呗。咱们就算分家了,那不还是一家子吗?我宁愿欠你的,也不想欠妹夫的。”
    “我这可都是为了大哥啊!为了咱们这个家啊!不然你说我往深山老林里一躲,谁能找到我呢?这钱,不就省下来了?阿娘,您可不能不帮儿子一把,儿子都穷得快要当裤子了。”
    “阿娘?阿娘!!”
    俞家老二深情的呼唤着他娘,然而俞母却是恶狠狠的瞪向他:“没钱你装什么阔?不就是服徭役当河工吗?先前你不是也去过吗?承嗣都跟我说了,这回没上回那么辛苦,工钱还给得足足的,你为啥不去?你说,为啥!!”
    呵呵,为啥?因为不想丢了小命呗。
    冷着脸瞅着他娘,俞家老二忽的就不想说话了。没错,这就是承嗣娘,是俞承嗣的亲娘,有他什么事儿啊?昨个儿回家以后,在晚饭桌上说了这事儿,满娘和玉兰立马就担心坏了,哪怕她俩其实并不大清楚这里头的事儿,也齐齐的开口问有没有法子可以不去,得知能用钱抵之后,更是长出了一口气,满娘还问他钱够使吗,万一不够,她和展易先帮着垫上,毕竟命可比钱重要多了。当然,玉兰也紧接着开口了,只道她有嫁妆钱,足够了。
    他妹子,他媳妇儿,当然还有他妹夫,都在为他着想,偏偏就是眼前这个人,生了他养了他,却从未真正的将他放在心坎上过。
    “……你知不知道你大哥那头正缺钱用?他要上明德书院去,好不容易才弄来了名额,钱都花出去几十贯了,就差这最后一口气了。你呀你,不知晓帮一把还尽添乱。这要是你去服徭役了,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你这个败家玩意儿!”
    俞家老二漠然的立在原地,他败家?从小到大,除了吃喝嚼用之外,他败过啥玩意儿了?衣裳都是粗布的,不穿破不带买新的,就算是破了,那多半也是缝缝补补接着叫老三穿的。鞋子多半都是自家编的草鞋,棉鞋是一年又一年直到完全不能穿了才丢掉。
    就这样,还败家玩意儿?
    正要冷笑着开口,偏生他眼角瞥到了忙着劈篾的俞家老三,到了嘴边的话又叫他给咽了回去。
    他是无所谓,横竖都已经躲到了深山里,大不了往后少下来几趟,再说他本身也不是个能吃亏的性子,可老三呢?万一缺钱缺得很了,真叫老三去当河工了,那可咋办呢?老三那性子,搁在村里还要被人家挤兑笑话,要是放他出去干活,还不叫人整个儿吞肚子里?
    当爹娘的不心疼,他这个当二哥的还舍不得呢!
    偏生,家里五个儿女跑了四个,他就算想拐走老三,也不可能。咋办呢?他可以不管俞大伯家里怎么折腾,可老三是他亲弟弟,他实在是不忍心。
    冷不丁的,他灵光一闪计上心头。
    “阿娘,我给你指条明路。”兄弟姐妹五人里头,俞家老二跟满娘交情最好,又心疼木讷的老三,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他毅然决然的将锅往外甩,“你不是缺钱吗?去找秋娘啊!”
    俞母正不停的数落着,猛的听了他这话,登时懵了:“啥?你说啥?”
    “秋娘啊!阿娘你仔细想想,咱们几个儿女里头,哪个过得最好?我和满娘家里都没钱了,要是有钱,还不早早的置办田产了?三弟就更不用说了,他是连一文钱都没有的。大哥那头,你说他缺钱,那秋娘呢?她不是嫁到了富贵人家吗?应当有钱吧?没钱也没事儿,她有嫁妆!”
    要不怎么说俞家老二大聪明没有,小聪明一堆呢?不单无师自通了甩锅技能,初次使用就已经如火纯青了。
    见俞母还在发愣,他赶紧再接再厉:“嫁妆这玩意儿,那就是女人的私产,跟夫家没关系的。我媳妇儿那是心疼我,才拿了压箱钱出来,可秋娘不一样啊,她嫁的是富贵人家,怎么可能贪图她那点儿嫁妆钱呢?你去寻她,跟她借点儿银子周转周转,也不是不还啊,等大哥他当大官了,一准还啊,连本带利的还啊!”
    “对对,等承嗣当了大官啥没有啊!”俞母终于回过了神来,顺着俞家老二的话往下说。
    俞母一接话题,俞家老二立马就来劲儿了:“可不是吗?这门亲事还是大哥帮着说合的,对吧?是大哥还是大嫂来着?算了,甭管是哪个,反正她原本就一个乡下农家的丫头片子,哪里能认识镇上的人?咱们家送她去享福了,叫她嫁了户好人家,再说这钱也不是给家里用的,这不是……啊,那个,大哥啊!”
    “是是,没错,就是这样。”俞母连连点头,“你大哥说了,只要他能上那个明德书院,读个一年半载的,等明年秋日里科举那会儿,他一准能考上举人。到时候,他就能当上大官!这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呢!”
    俞家老二:…………没听懂。
    听不懂不要紧,关键是他娘已经被他说服啦!!!
    眼瞅着他娘已经进入了白日做梦的状态,俞家老二脚底抹油赶紧开溜,临走前还不忘再坑秋娘一把:“那个,我说阿娘啊,你要去赶紧去啊。秋娘原本是高攀了人家,可回头要是能有个举人亲哥,腰板也硬呢!去去,赶紧去,别误了大哥的正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嗷嗷嗷我跟你们说哇!!!
    蠢作者昨天更新完都已经睡了一觉了,结果我家基友夺命连环扣把我从美梦中唤醒,原来是#d23expo#在微博刷屏,据说现场还放了复联3的预告和花絮。基友说,我家基神确定没死在雷神3里,继续在复联里浪着呢。我一激动,就嗷的一声起床开了电脑追直播,然而并没有视频直播,有的只是现场观众的微博文字直播……
    _(┐e:)_
    有文字直播也好啊,于是蠢作者一边刷微博一边码字,打算给我家基神多攒些人品,一不小心就追到了天亮,再一看,不知不觉间写了有一万字。果然,信基神得永生。
    不想定时晚上更新了,反正放在存稿箱里它也不会下崽。更吧更吧,大家看得开心点儿,久违了的万字更啊,帮我家基神攒点儿人品的同时,顺便把更新时间调整为原先的早上八点。
    明天早上八点贱!ヾ( ̄▽ ̄)bye~bye~
    #我爱loki!#
    ps:感谢那些在现场还不忘微博直播的好人,好人一生平安,期待有现场视频流出来,我觉得我要是看了视频,还能再战五百年!!
    ☆、第61章
    第061章
    俞母这人的确是偏心眼儿,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她也不是完全没脑子,再说了, 所谓的偏心也是分档次的。
    兴许在俞家老二看来, 他娘仅仅是俞承嗣的亲娘, 然而事实上, 俞母还是挺疼自己这个二儿子的。再胡闹, 再混账,那不也是自个儿亲生的吗?况且长子俞承嗣打小就外出求学,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 俞家老二是顶替了长子的位置的。
    真要论个高下的,俞母所出的三儿两女里头,俞家老二是当之无愧的排行第二。第一是俞承嗣, 第三则是木头桩子俞家老三, 至于俩闺女,客观一点说,俞母哪个都不在乎, 并不存在她心疼满娘还是秋娘的问题。
    闺女嘛, 迟早都是要嫁出去的, 一旦嫁出去了,那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心疼做啥?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了?
    因此,在听了俞家老二一番劝说后,俞母心下一衡量, 很快就有了决断。
    她如今是急缺钱用,目的也是赶紧弄到钱,一边是没钱的亲儿子,另一边则是有钱的出嫁闺女,孰轻孰重不是一目了然吗?
    下定了决心后,俞母是连片刻工夫都不曾耽搁,同家里支会了一声,就匆匆离了村子去了平安镇。
    熟门熟路的去了俞承嗣家,俞母敲开小院的门后,见长子并不在家,也懒得同儿媳妇儿说道什么。事实上,对于这个城里的儿媳妇儿,俞母并不满意,在她看来,她的承嗣值得最好的一切,这儿媳妇儿娘家倒是不赖,可样貌身段却平凡得很。说句实在话,连秋娘的一半都不如,也就是仗着穿戴好一些,显得有气派罢了。
    懒得理会儿媳妇儿,俞母只径自开口问清楚了石家的位置后,便毫不留恋的转身离开了。
    先前秋娘无论是定亲还是成亲,都是由俞承嗣俩口子安排的,俞母除了听从吩咐给秋娘添了点儿嫁妆外,旁的一应事情她都不曾沾手。也因此,哪怕闺女已经嫁了,她却连闺女家的大门往哪边开都不知晓。
    好在平安镇不算大,石家又是镇上出了名的家族,俞母得了儿媳妇儿的指点,中途又寻了个路人仔细问了问,没费太大劲儿,就寻到了石家宅子。
    镇上到底不比乡下村子,体面讲究的人家住的都是二进乃至三进四进的宅院,平日里大门几乎都不开,只开侧门供下人出入。
    石家搁在县城、府城里真心称不上什么大户,可在平安镇这一亩三分地上,确确实实称得上望族了。尤其他们家近百年不曾分家,即便不算仆从,单是家人的数目也够惊人的了。也因此,等俞母真正来到石家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一进二进的院子,俞母见得多了,她以为秋娘嫁的富贵人家,最多也就三四进宅院这种的,万万没想到,石家竟是占据了整整一条街。当然,石家并非位于闹市区,相反他们家住得还挺偏僻的,哪怕尚未完全出了平安镇的地界,也是在镇子外围了。
    可就算再偏僻,那也是占据了整整一条街面啊,俞母都不敢想象,石家究竟有多大,里头又有多少进院子和房舍。
    在外头愣了半晌,俞母终是回过神来了,这会儿最紧要的就是跟秋娘要到钱,旁的什么都可以暂且不理会。抱着这样的目的,石家当然是越富贵越好。
    想到这里,俞母鼓了鼓勇气,走上前去。
    尽管石家算是平安镇里的望族,不过平心而论,石家并非仗势欺人的那一种。尽管正门极少开启,可侧门却几乎日日开着,且旁边还有门房守着,甭管是哪个前来,都会客气的问候几声,若有正事,也会邀到门房里歇会儿喝杯茶。
    秋娘嫁的是石家老二,辈分可不低,尽管她是继室,可继室也是三媒六聘进门的,哪怕她出身乡下,家中很多仆从都在私底下笑话她的身份,可明面上的礼数定是不会少的。
    一听说来的是二太太的娘家亲娘,门房立马将俞母请了进来,一面招呼她喝茶吃点心,一面派未留头的小童去后头传话。一刻钟后,传话的人回来了,将俞母引到了一旁的偏厅里就坐,重新上了热茶点心,只道二太太很快就会过来了。
    见石家这般做派,俞母心下五味杂陈,颇有些既自得又酸涩难耐,毕竟她先前可从未想过,秋娘能嫁到这种人家来,还真是享福了。
    及至秋娘被丫鬟引着进了门,瞧着遍身绫罗绸缎、头上戴着各色发钗、面上还带了妆的小闺女,俞母一时间只觉得酸气上涌。
    早知道秋娘的日子过得这般好,她何苦去逼二小子呢?兴家那小子再胡来也是她的亲儿子,与其逼死儿子,还不如早早的过来寻闺女要钱。瞧瞧,她这小闺女嫁得多好啊!
    “秋娘,我今个儿过来是有正事儿寻你,你先叫下人出去。”即便自认为理在自个儿这边,俞母还是很在意颜面的,这跟亲闺女要钱无妨,可要是叫下人看到了,她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好在,这只是小事儿,秋娘虽然有些不解,却还是依样照做了。
    紧接着,俞母就道明了来意。
    秋娘的面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
    沉默了半晌,秋娘低声道:“阿娘,不是我推诿,实在是我手头也不方便,别看石家家大业大,可管家的人又不是我,我哪儿有钱呢。”
    石家老太太还在,哪怕年前略有些不好,可家里人精心照顾着,好药好汤水的伺候着,竟也叫她熬了过来。这老人家,严格来说也没什么致命的毛病,就是冬日里不好过。可既然熬过了冬日,一旦开春转暖了,这病也就轻了不少。也亏得今年冬日不算冷,开春又早,到如今老太太已经差不多康复了。
    而事实上,就算老太太走了,管家的活儿也轮不到秋娘。
    他们家是这样的,管家分为内外。管外头的管家是男子,也就是由家仆担任的;管内里,也就是后院的,则是长房,秋娘的大嫂,或者大嫂的长媳。
    一句话,这里头压根就没秋娘的事儿。
    “啥意思?秋娘你啥意思?”俞母一下子拉下了脸来,即便秋娘好声好气的解释了石家内院的情况,可她依然没听懂,或者说听懂了也不会体谅的,“不管家怎么了?我是叫你跟石家要钱了?我跟你说,咱们老俞家再怎么样,这脸面还是要的,能伸手跟亲家要钱?”
    不跟亲家要钱,就跟她这个已经嫁出去的闺女要钱?
    秋娘只想呵呵她娘一脸,可惜的是,她没俞家老二那般豁得出去,因此也仅仅是脸色略沉一分,却仍是强压着火气耐着性子劝说道:“阿娘,您也体谅体谅我,这大户人家的儿媳妇儿不好当,我这不是……”
    “别废话,我就是问你要嫁妆钱,扯那些有的没的做啥?你可别跟我说,他们石家抢走了你的嫁妆?真要是这么着了,我就算上县衙门也要告他们!”
    “没……”秋娘急了,一把拽着了激动不已的俞母,连声道,“阿娘你别急,你听我说。”
    “说啥?还有啥好说的?别以为我不知晓,你那些嫁妆可是过了明路的。单是石家给的聘礼,就差不多有一百来贯钱了,还有我给你的陪嫁,你大哥大嫂给你的添妆,你自个儿说说,这里头有多少钱!”
    那可是嫁妆啊,甭管里头是什么组成,嫁妆就是嫁妆,哪怕娘家那头一文钱没添,里头全部都是夫家给的聘礼,那也仍然是女子的嫁妆。说破天去,那嫁妆都是属于女子的私房,即便今个儿被休弃了,或者和离了,那嫁妆也是可以一并带走的。
    俞母一口咬定她要借的就是秋娘的嫁妆,这跟石家可没啥关系,事实上,很多人家嫁闺女的时候,都是将闺女夫家那头下的聘礼直接吞没的,美其名曰养闺女钱。
    所以,俞母她后悔啊,早知道秋娘这般小气,她当初就该直接将石家下的聘礼没下了,一文钱都不用给,难不成石家还敢悔婚?再想想满娘,当初不单没花一文钱,还赚了一整头鹿呢,对了,满娘之后还给家里送过鱼送过肉,哪里像秋娘似的,纯粹就是个小白眼狼!
    “你就直说吧,给不给!”气上心头,俞母索性也不提“借”这个字了,当然她原本也是这么想的,盘算着先把钱借到手,等俞承嗣将来当上了大官,难不成石家还会同大官要那点儿小钱?只是她先前万万没想到,跟秋娘借钱竟是这般艰难。
    “你直说吧,借还是不借?”俞母黑着脸逼问道。
    只这般,秋娘也没了好气,可她毕竟没那么大的胆子跟俞母对抗,索性垂下头一声不吭。
    见秋娘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俞母简直就是气不打一处来:“好啊好啊,我竟是养了一只白眼狼!家里费了那么多心力才给你挑了个门好亲,不单没扣下一文钱的聘礼,还跟里正家借钱给你置办嫁妆,结果呢?你还有点儿良心没有?今个儿不是家里出事管你要钱,是你大哥!你大哥大嫂对你那么好,你怎么就那么没良心呢?”
    听着俞母越说越大声,秋娘的眼皮跳了跳,终是没忍住开了腔。
    “阿娘,你以为我过得轻松吗?我相公是对我不差,可我有四个继子,其中三个都娶了媳妇儿生了儿女,我天天面对一群儿媳妇儿和孙子孙女,他们还老觉得我是从乡下来的,就算嘴上不说,可我也看得出来,他们就没一个是瞧得上我的,都等着看我笑话呢!”
    其实,别说儿媳妇儿等人了,就连石家的家仆暗地里也没少笑话她这个二太太。捧高踩低那是人之常情,尤其容易出现在人多是非多的大家族里,毕竟她除了有个好相貌和年纪轻之外,实在是没啥能拿得出手的。
    至于嫁妆……
    “你觉得我的嫁妆很多吗?全是死物啊,一丁点儿的进项都没有,花一点儿少一点儿的。前些日子不是过年吗?当长辈哪个不给小辈儿压岁钱了?还不能给铜板!老太太就不说了,跟我同辈的大嫂和三弟妹、四弟妹、五弟妹,她们一出手不是金锞子就是银锞子,你叫我咋办?”
    上百贯钱的嫁妆,看似很多,实则也就那样。起码跟石家其他的儿媳妇儿、孙媳妇儿比起来,是完全不够看的。再一个,石二他们一共五兄弟,除了石二娶了三回妻外,其他四房都是原配。也就是说,她们的晚辈皆是亲的。
    这当奶奶的,给亲孙子孙女发点儿压岁钱有啥好心疼的?不过是左手倒右手,再说过年了多点儿喜庆也是好事。
    可秋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