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俞母摇了摇头:“哪能呢,我是来瞧你大哥的。”
    “那我就不耽误您了,您先忙?”
    看着同以往不大一样的闺女,俞母迟疑了一下,似是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瞧了一眼闺女身旁的女婿,俞母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冲着他们点了点头,想着以后找机会再同闺女聊聊,转身往大儿租住的院子去了。
    ……
    ……
    会在镇上碰到女儿女婿,俞母也很意外。不过她一心惦记着大儿,别过满娘后,就径直去了俞承嗣租住的小院。
    俞母来得巧,正好碰上俞承嗣打算出门往私塾去。因此,她只道:“我把东西搁下就走,不耽误你做学问。”
    “无妨,阿娘你慢慢来。”俞承嗣心里头惦记着满娘那事儿,想着先生一贯看重他,就算晚个一刻半刻的也不会责怪他,索性重新关了院门,去屋里同他娘说话。
    刚要开口,俞承嗣就注意到他娘带来的东西里头,除了那篮子格外眼熟的鸡蛋外,还有好些个野味,登时纳闷了:“这些是哪儿来的?”
    “你妹夫给的。”把自家老二昨个儿赌气上山寻人的事儿简单的说了一遍,俞母又提了一嘴方才碰上满娘的事儿,她倒没旁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大儿,满娘如今过得很好。
    就是俞母不主动提起这事儿,俞承嗣也想问个清楚,如今提了,他自然顺势问了下去。
    问问好端端的家里怎么就连三十贯钱都拿不出来了,问问妹子咋就说卖就卖了,再问问这事儿可还有挽回的机会不成。
    俞母一一答了,最后道:“承嗣你只管好好念书做学问,别操心这些有的没的。”
    “阿娘!”俞承嗣一脸的苦笑,“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都不提前同我支会一声?你可知道,我这边已经给满娘寻了一门好亲事?若成了,满娘就能嫁到镇上享福了。”
    见他娘一脸的不以为然,俞承嗣又道:“我给她寻的是一户耕读之家,本人是秀才公,他家祖上还出过举人,家里有藏书万卷,良田百亩,还有一个三进的大宅子。”
    “这样的人家能看上满娘?”俞母奇道。
    “因为那人先前娶过一房媳妇儿,这回是续弦。可就算是继室填房,也是明媒正娶的,还能比山里的猎户差?”
    俞母却道:“猎户挺好的,你妹夫是个本事人,我说要鹿,他多半天工夫就给我送来了。满娘嫁了他,天天都能吃上肉。”
    听了这话,俞承嗣一时没了言语。好在他很快就转过弯儿来,满娘这事儿既然已成定局,再后悔也没用。也怨他太大意,先前是觉得八字还没一撇,这才没跟家里通气,平白失了一门好亲。
    幸好,他还有个妹子。
    “阿娘,小妹还好吧?”
    “快别提她了,我才知道她是个惯会做样子的,离了满娘,做啥啥不像,连打个火都要我手把手的教,愁死我了。你说,这往后可咋办呢?”
    “这不正好?干脆别叫她做活儿了,趁着年岁不大,好生养养,回头嫁到镇上来享福。”
    俞母被噎了一下,她先前也同俞父说过这事儿,俞父的意思是,叫她别这么宠着闺女,娘家没教好,往后去了婆家更受罪。没曾想,到了俞承嗣这边,倒成了正正好了。
    琢磨了一下,俞母试探的道:“你是打算叫她代满娘嫁给秀才公?”
    “这怕是不成。秋娘年岁还小,人家可等不了两年。可镇上好人家多的是,没了那家也还有别家。阿娘你只管叫小妹养着,针线活儿倒是可以做些,其他粗活重活趁早别学了。”
    生怕他娘多想,俞承嗣急急的安抚道,“我知晓这么一来,阿娘就要辛苦许多。到时候我高中进士,一定给阿娘求个诰命,再买一二十个仆妇,叫阿娘下半辈子都舒舒坦坦的当个老太君。”
    这话俞母极爱听,当即忙不迭的答应了下来。
    忽的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儿,俞母忙道:“承嗣,你都已经二十了,不小了。我是想着,要不先给你说一门亲?横竖考状元也不是一两年的事儿,不如先生个大胖小子叫你娘我乐呵乐呵?”
    说真的,俞承嗣还真未必有把握今年考上秀才,至于状元什么的,完全没影儿的事儿。因此,他只点头道:“也成,不过我瞧不上村里那些人,回头我托人寻摸一下,阿娘你就等着娶儿媳妇儿抱大孙子吧。”
    得了满意的回答,俞母终于安了心,盘算着等老大的亲事定了,老二老三也可以相看起来了,快的话,指不定明年她就可以抱上大孙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我自己锁的,因为早上那章怎么看都不顺眼,又重写了一遍,并不是**抽了_(┐e:)_
    ☆、第6章
    第006章
    这厢,俞母和俞承嗣谈得和乐融融,那厢,别过了俞母的展易和俞小满也兴致满满的将余下的东西一一购齐。
    大件的东西,展易都打算自个儿做,一方面是因为省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展家山洞位于深山老林里,实在是不方便搬运太大件的东西。
    不过,其他的日常用品,却是打算尽可能在这一趟置办妥当的。
    尤其是油盐酱醋。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禾这玩意儿山林里头多的是,茶的话,俩人都不爱喝,除此之外却都是需要的。
    因此,在别过俞母后,俩人依着先前的盘算,径直进了油坊。
    小镇里的油坊可不单单就卖油,也兼卖粗盐、酱油等寻常调料,当然品种不多就是了。
    像油,只有素油和荤油两种,素的三十文一斤,荤的则要贵一倍。因瞧着俩人是真心想买,伙计特地取了勺子打开油罐子舀给他们瞧。
    俞小满上辈子极善厨艺,就算不能同大厨相提并论,可在亲戚朋友之中却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对于食材和调料还是颇有见解的。她凑上前定睛瞧了瞧,又仔细闻了闻,就确定那所谓的素油其实就是最寻常的大豆油。至于荤油,瞥一眼就知晓是猪油了。
    尽管吃得起荤油,不过俞小满还是挑了素油,一口气买了三十斤,店家附赠了一个灰扑扑的粗瓷坛子。
    虽说买下了大豆油,不过俞小满其实并不算很满意,她最喜欢的是花生油,偏这里没的卖,无奈之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买是买了,俞小满心下还是将这事给记下来了,想着来年开春以后,就在自家山洞旁开垦些田,到时候多种两垄花生,收获之后直接榨油吃。至于山上的土地究竟适不适合种花生,则完全不在俞小满的考虑之中。
    有指尖灵泉在手,她连人参都种过,还怕种不活花生?别逗了。
    买了油,俞小满又走到一旁去看其他的调料。
    兴许是因为这家油坊太小了,油只有两种,其他调料的品种也一样少的可怜。
    粗盐、细盐、酱油、米醋,别说茴香、肉桂这种金贵调料了,竟然连糖都没有。不过,俞小满一想到集市上连这些都没有,也顾不上挑剔,每样都买了几斤。
    至于葱蒜姜这类调料,集市上倒是不缺,甚至都不必特地来集市,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区别只在于多少而已。
    买了调料,俩人又跑了卖炭的地方,不过却只买了两斤炭,打算回去试过以后,若是用的好,再让展易往镇上跑一趟。
    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这一趟买的东西太多了,再说一冬天量的炭,也绝不会是一个小数目,还是下回再说吧。
    米也一样,都只能下回再说了。
    之后,俩人逛完了集市,顺便还将镇上为数不多的铺子都逛了一遍,零零散散的又买了不少东西,盘算着棉花胎该是弹好了,这才折返回去,取了东西,准备打道回府。
    因着早间问过牛车回村的时间,俩人便拿着大包小包一堆的东西往镇子口走去。
    时间倒是不早不晚,牛车上已经坐了大半的人,只余最后两个位置。展易见状,忙上前把了钱。
    跟来时不同的是,去的时候牛车中间堆满了东西,可即便如此,这些人所有的东西加一道儿恐怕还没有展易和俞小满买的多。因此,他俩一过来就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俞家卖女的事情早已在村子里传开了,因着俞家有个读书人,明面上倒没什么闲话,可背地里说什么的都有。
    多半都是一边瞧不上卖女的俞家父母,一边又觉得他们赚大了,对于俞小满则是又同情又幸灾乐祸。
    没法子,谁叫俞小满是村子里出了名的美人胚子呢?
    早先就有不少人看上了她,却碍于俞家比自家殷实,加上俞小满样貌太过于出挑,惹得人家只敢私底下想想,没一个敢真的上门求娶的,就怕求娶不成反对奚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多下不来台呢。
    谁曾想,如花似玉的美人儿竟被许给了山里的猎户,以一头鹿的代价。
    这事儿传开后,甭管先前有无想法,都忍不住扼腕叹息,纷纷道,早知如此一定上门求娶,绝不便宜了展易那小子。
    且这事儿还有个后遗症,那就是俞家次女秋娘的亲事。
    尽管秋娘年仅十三,可村里的姑娘素来早嫁,再说不是还可以先定亲,等晚两年再成亲吗?
    因此,尽管这两天还没人登门求娶,可私底下不止一家盘算着如何替自家儿郎娶到俞家次女。
    横竖貌美的长女连山里的猎户都能嫁,那样貌略逊一筹的次女嫁到自家又如何?再差还能差的过山民?
    可怜秋娘还不知晓,不单是村里的殷实人家,连家徒四壁的穷鬼都在肖想她。
    也因此,当众人看到俞小满完全不似自己猜想的那般可怜时,目光自然不善了。
    俞小满倒是发觉众人都在盯着她瞧,可一想到原身活了十来年出门的次数却不超过两个巴掌,就直接没往心里去。脸都认不熟,还有啥好说的?
    正准备坐上牛车时,俞小满一眼瞥到旁边有个凉茶摊子,忽的想起出发时灌满的水囊已经空了,她倒是可以悄悄的往里头灌水,可这不是得寻个过得去的由头吗?
    略一迟疑,她没有立刻坐上牛车,而是同展易支会了一声,拿了一文钱去讨水。
    凉茶摊子上一碗大叶子茶就要一文钱,不过俞小满至始至终也没打算要茶,毕竟她的指尖灵泉味道偏向于甘甜清凉的地下泉水,跟略苦涩的茶水味道差了十万八千里。因此,她只跟茶小二讨水,意思意思的付了一文钱。
    就在此时,有一人从镇子外头杀气腾腾的走进镇子,却是俞家老二。
    凑巧的是,这会儿俞小满正在凉茶摊子后头给水囊灌水,而展易则在弯腰归整今个儿的战利品。
    两边谁也没有瞧见谁。
    ……
    ……
    俞家老二气啊!
    一觉醒来,野味儿全没了!!
    早知道这样,就不该在昨个儿晚间秋娘提议吃肉的时候拒绝。可那会儿,俞家老二想的是挺晚了就别折腾了,再说天气凉得很,哪怕没腌制过,也能搁上好几日,横竖野味儿也不会跑,何必呢?
    结果呢?!
    他的野味儿居然全长腿跑了!!!
    俞家老二不傻,家里又没进贼偷儿,那就一定是自家人干的,瞥了一眼自家老爹和小妹,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他还算能忍的,一直等到他娘从镇上回来,才黑着脸问野味儿的去向,谁知他娘满不在乎的表示,念书费脑子,所有的野味儿都叫她提到镇上给他哥进补去了。
    呵呵。
    老大要念书,那他还要干活呢!凭啥都给老大吃了?他就问凭啥?!
    俞母当然回答不上来,所幸俞家老二原也没指望他娘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问清楚野味儿的去向后,他就丢下家里的活儿,风风火火的来镇上了。
    一到镇上,俞家老二马不停蹄的直奔他哥住的小院,他知晓这会儿他哥肯定不在家,因此也不着急,就蹲在门口等着,横竖私塾放的早,再多片刻他哥也该回来了。
    兴许是太阳晒在身上太暖和了,又或者是逃掉了今个儿的活计太舒坦了,俞家老二等着等着就眯着眼睛睡过去了,直到俞承嗣回家看到这辣眼睛的一幕,才伸手把他推醒。
    对于俞家老二来说,一睁眼看到自家大哥真心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不过他很快就想起了自己的来意,没给他哥开口的机会,他就一个箭步窜进了院门,直奔正房。
    俞承嗣能怎样?
    哪怕他一看到自家蠢弟弟就犯头疼,可那还是他亲弟弟。既然不能直接把人轰出去,那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又怎么了?”俞承嗣头疼的将院门关上,转身回到正房,一进屋就看到他弟两眼冒着绿光的盯着他娘早上送来的野味儿,登时暗叫不妙。
    无视他哥的问题,俞家老二直接爆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