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63章
    你才犯傻从炕上滚下来呢!
    要不是看在自家主子的面子上,那小厮真的很想喷小柳子一脸,可惜他没这个胆子,偏因着地龙翻身乃是事实,愣是憋得他满脸通红。等他家主子排队上完便所回来后一瞧,挑眉诧异的问道:“你傻了?”
    小厮:…………总有一天我要攒够了钱赎身!!
    深吸了一口气,小厮尽可能平静的道:“少爷,昨个儿夜里真的地龙翻身了。您要是不幸的话,大可以往街面上去瞅瞅。咱们这几条街倒还算是幸运的,只倒了几件柴房。听说城外塌了好多房舍,那些人大冷天的受了伤还没地儿去,老可怜了。”
    唐书生方才是因着刚睡醒,脑子有些迷糊,这会儿洗漱完毕后也清醒了过来,知晓自家小厮绝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的,当下略一沉吟,便道:“那为何我一点儿感觉都无?可是情况不严重?”
    哪儿不严重了?忒严重了好吗?!
    也就是他们这一片都是小康以上的人家,年年都会修缮房舍,因此才没有太大的损失。可饶是如此,像什么柴房、杂物间倒了塌了的也是寻常。再远一些的街面上,情况就严重多了,至于城郊那就更不用提了。
    小厮张了张嘴,到底还是没将心里话说出来。他能怎么办?那是他主子,总不能照实说——主子您跟您那仨朋友都睡得跟猪似的,莫说他们这房舍坚固了,就算真塌了怕是也不带醒的吧?
    心里头怂得慌的小厮,最终仅仅是委婉的提议道:“少爷,要不咱们下回再来考?甭管怎么说,地龙翻身那也是不祥之兆啊!”
    听得这话,不等唐书生开口,一旁的小柳子就忍不住喷道:“那多好啊!顶好其他的举人一个个都跟你那么怂,回头就咱们几人去考,包揽头甲前三!”
    上完便所刚出来的大柳斜眼瞥了自家蠢弟弟一眼:“就算今年只有四人赴考,那你也是二甲。”
    小柳子好悬没被这话给噎死,偏他仔细一盘算,还真别说,就他们四人里头,甭管咋考,他绝对是垫底的那个。当下,他也懒得争辩了,冷哼一声自顾自的洗漱去了。
    没多会儿,刘婶过来送早饭了。
    随着周芸芸的月份渐大,刘婶基本上已经不往前院来了,多半时候都是待在后头的。不过,一日三餐并两顿点心还是照做不误,每次都是掐着点儿送到前头茶水间来,再由小厮送到书房里。
    深受打击的小厮垂着头出去拿早饭,抬眼一瞧却见刘婶依旧中气十足的,仿佛压根就没受到昨个儿夜里地龙翻身的影响,登时一阵恍惚——难不成真的是他犯傻从炕上摔下来了?
    “刘婶,你知道昨个儿夜里地龙翻身了吗?”
    “那当然,我又不傻。”放下早饭,又将盛满了奶茶的壶坐在炉子上,刘婶头也不抬的道,“你甭担心,这宅子早两个月才刚翻修过,我亲眼瞅着少奶奶她娘家阿奶把工匠们往死里逼……别说塌了,就是裂了一小条缝,那老婆子都能把人活活撕了。”
    小厮是孟家乔迁之日跟随他家主子唐书生过来拜访的,早以前虽也曾来过几次,可那会儿他身为下人都是待在门房里的,压根就没细瞧过这宅子的情况,更不曾目睹过周家阿奶的飒爽英姿。
    因此,他有些懵。
    懵完之后就好了,说白了他也只是怕死,得知肯定没啥问题后,所谓的不祥之兆也就不那么吓人了。再说了,他家主子那么精贵的人都不怕,他怕啥?
    然而,饶是再三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在时隔五日又一次地龙翻身后,他还是吓哭了。
    ……
    周芸芸也很烦恼,尽管知晓所谓的地龙翻身仅仅是最为普通的地震,可多多少少还是会影响到心情的。
    头一次也就罢了,发生在深夜里,那会儿她正睡得昏天暗地的,要不是次日一早刘婶无意中提及,她都不知晓还有这种事情。可第二次,却是发生在下半晌,那会儿她正窝在被炉里磕瓜子看话本,冷不丁的就天旋地转,也亏得她这人属于慢性子,当时只顾得上傻傻的看着一碟瓜子晃晃悠悠的撒了一被炉,等回过神来之后,地震早已平息。
    这是……余震?
    仔细回忆了一下前世仅有的关于地震的小知识,周芸芸本人从未经历过这些,再说她当时忙于生计,还真没精力去关心这些事儿。唯一的印象就是当年新闻铺天盖地的汶川地震,然而,她只记得地震中的那些感人事迹,对于震前震后的预防抢救……
    完全不记得了。
    好在地震之后一般都会有几个小小的余震这一点,周芸芸还是知晓的,且通常情况下,余震的威力并不会大于头一次地震。也就是说,除非她自个儿运气不好,刚巧余震发生时正在做危险的事儿,不然就这房舍的抗震能力,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还是很低的。
    感谢阿奶!!
    要知道,周芸芸先前只想着内部装饰,压根就没意识到要给房舍加固修缮,也是周家阿奶因着经历了先前大青山发大水的事儿,想着自家的青砖瓦房那么坚固,不一样被掀掉了房顶,好悬没给直接冲塌了。吸取了前次教训的周家阿奶愣是拿出逼死人不偿命的架势,把这宅院依着垒城墙的方式,造得那叫一个坚固耐用。
    这不,瞧瞧其他人家,柴房之类的是最容易倒塌的,正房里裂几条缝,或者掉些瓦片等等,或多或少都造成了损失,唯独孟家这头,连书架都是钉死在墙上的,甚至书架上的那些书籍也因着数量太多塞得太多,它压根就掉不下来啊!!
    回头,周家阿奶就拎着儿子、孙子过来瞧她的好乖乖了,照例把俩不招人待见的玩意儿丢前院,她只独自一人寻好乖乖说话解闷。
    既是说话解闷,那就不得不提傻儿子那败家婆娘了。
    还真别说,周芸芸正显得无聊呢,手头上的话本子倒是不缺,可这玩意儿看多了也没劲儿,关键她本身就不是一个爱看小说话本的人。先前还在县城里时,她倒是一心盼着将来到了京城后,定要好好逛一逛,有钱又有闲,当然应该好生享受人生啊!
    谁能想到她这么早就揣上了呢?
    下意识的抚摸着已经显怀了的肚子,因着吃好喝好,周芸芸看着白胖了不少。也亏得她提前准备了孕妇装,全是大裙摆的设计,虽说走动起来不是很方便,可穿着舒坦呢。
    “……往后我要是再瞧见你大伯娘,一定不骂她败家娘们了,她可劲儿的败活家当,满打满算也就四千两银子。傻儿子那败家婆娘哟!买个美人儿就花了两千两金子,你说就是个金子打的美人儿,也不该那么贵啊!”
    周芸芸心有戚戚然,上辈子她不太懂古代的物价,看古装电视剧里动辄吃顿饭花个几百上千两的,还没啥感觉。等穿越后,她才愕然发现,古代金银的购买力是很强的。
    旁的不说,就说先前在县城那头置办的小院子,不过才花了百余两银子。至于如今住的这个宅院,那倒是贵了很多,可那也没法子,京城原就不是区区小县城能够比拟的,况且他们这儿地段虽略偏了些,却架不住周遭都是中等以上的人家,再有就是四进的宅院本身就贵。
    可饶是如此,这么好的一个宅院也不过花了近三千两银子。那些个一顿饭吃掉几百上千两银子的……大哥您上辈子是饕餮吗?
    撇开上辈子颅内有疾的编剧不提,可以肯定的是,祁家大少爷那败家婆娘也是病得不轻。
    正这般感概着,周家阿奶又开口了:“前阵子地龙翻身可是吓到你了?”见周芸芸摇了摇头,阿奶格外的欣慰,“我就知道我家好乖乖没那么容易被吓到,又不是那等子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傻狍子!对了,傻儿子给了我好些上等的毛皮,我叫人做成了厚毯子,回头你在各屋里多铺上几层,万一有个磕磕碰碰也好垫着些。还差什么你说,阿奶给你弄去!”
    周芸芸格外感动的瞅着阿奶,刚要说几句感性的话,却听阿奶又道:“反正你每次说的小玩意儿,回头一准能赚大钱。好乖乖别客气,尽管说!”
    道理是没错,可您就不能先让我感动感动吗?
    抹了一把并不存在的眼泪,周芸芸认真的想了想,遂道:“阿奶,你还记得以前大嫂做的抱枕玩偶吗?对了,还有那啥……婴儿床?床头摇铃?手推车?”
    最多三四个月就要生了,周芸芸觉得自己应该对肚子里的孩子好点儿,早教婴儿玩具什么的也该蝴蝶出来了吧?
    ——反正不用她动手!
    ☆、第164章
    对于能赚钱的买卖,周家阿奶永远都是不嫌多的,至于如何将周芸芸鼓捣出的玩意儿卖钱,乃至卖大钱,那就是她和祁家大少爷该考虑的问题的。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提上议程——买人。
    即便最初是有些不舒坦,可都这么久了,周芸芸也习惯了。当然,这里头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她是买主而非被卖者,若是后者恐怕接受起来就没那么坦然了。
    尽管本朝律法里规定了主家不可以随意打杀卖了身的下人,可这里头的“随意”又要怎么界定呢?一般来说,只要没出人命那就不是个事儿,即便真的闹出人命来了,基本上随便捏个过得去的理由糊弄一下,也没人会刨根究底的。
    这种默认的世俗规矩对于卖了身的下人来说自然是极为不公平的,可对于主家而言,却是省心不少的。
    周芸芸详详细细的说了自己的要求,身子骨健康强壮是最起码的,手脚勤快办事利索也是必须的,再有就是不一样非要小姑娘,只要能干得动,三十多岁的女子她也是要的。
    至于人品问题,这个只能等日后相处过程中慢慢看了,左右这年头买卖人口是很寻常的事儿,真要是觉得不好,再转手卖了也无妨,横竖也不过是多损几个钱。
    “……成,我记下来了。”周家阿奶将周芸芸提的要求牢记在心中,想了想又道,“买人就该像你这样,能干勤快才是最最要紧的,哪像傻儿子他婆娘,非要找长得好看的下人。你说说看,她是不是缺心眼儿啊?”
    “呃,阿奶您说的是。”周芸芸只略一停顿,就从善如流的附和起了阿奶的话。左右她也不认得傻儿子婆娘,对她来说哄阿奶高兴才是最最紧要的。
    果不其然,有了周芸芸的附和,周家阿奶很是高兴。再忆起方才周芸芸提到过的小玩意儿,她更是志得意满的打算回去就大干一场。
    可别小看了玩具市场,甭管在哪个年代,女人和小孩都是消费的主力,这要是在乡下地头,多半人家都只能图个温饱,那自然是另当别论了。可这儿是什么地儿?京城!!
    京城这一块,最是不缺有权有势的人了,周家阿奶琢磨着,到时候她要寻些手艺上佳的匠人,把玩具往景致奢华打造。这穷人家是肯定买不起的,可要赚钱本来就该寻富贵人家,那什么金啊玉啊,反正就是越贵越好,顶好能做成身份的象征,形成攀比之风才是最妙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周家阿奶很快就告辞了。
    不出三天,她又上门拜访了。
    这一回,周家阿奶没带上俩不招人待见的货,用她的话来说,傻货就别耽搁她孙女婿进学了。不过,周家阿爹和大金虽不曾过来,却是另有其他人来。
    六个待卖的下人。
    周芸芸瞧着排排站在自己面上的女孩或女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自在的。倒是周家阿奶,只忙不迭的帮着介绍,瞧着特有人牙子的风范。
    “这俩是姐妹花,大的十五,小的十一。从西边逃荒过来的,说是家里人全死光了,也没啥傍身的手艺,就想着自卖自身。旁的都成,我先前也已经考验过了,独一个要求就是姐俩不想分开。”
    “包头巾的那个是个守望门寡的,还没嫁呢,男人就死了,娘家不能退聘礼,就叫她跟牌位成了亲。夫家那头养了她三年,这不孝期也过了,就索性卖了她。对了,她有十九了,先前在夫家干了很多活,啥都会。”
    “她也是寡妇,死了男人,夫家留下她生养的几个孩子,倒是把她卖掉了。有二十六了,干活是绝没问题的,被夫家折腾了十来年,啥学不会呢?我挑她是觉得她能带孩子,先前生了好几个,各个都养大了。”
    “这个是叫来当奶娘的,上个月刚下了个崽子,要是你打算留下她的话,回头先叫她喂着自家崽子,省得没了奶水。等到时候你生了,再叫她进来伺候。哦,她二十,前头已经生了个闺女,叫家里人送人了,这回倒是个小子,可家里穷,养不起。”
    “最后这个,才七岁,我瞅着怪机灵的,跑个腿儿传个话儿绝没问题,干活也没啥,先拣些轻便的干着,等再养个几年,满十岁了啥活儿不能干?”
    ……
    周芸芸面色复杂的一一扫过这些人,都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话还真是没错。在旁的地儿或许没这么明显,可人牙子手里的人们,几乎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故事。
    不过,周芸芸很清楚这会儿还真不是滥用同情心的时候,毕竟就算她不买,那些人的命运也不会变好的。反而要是出钱买了下来,日后若想帮扶一把倒是简单多了。
    认真的盘算了一阵子,周芸芸先是拒绝了奶娘。一来,她的身子骨调养得很好,想来下奶也不是问题。二来,这是她头一个孩子,素日里她也清闲得很,真心没必要请人奶孩子。
    姐妹花她也不打算要,主要是年龄略有些尴尬。一个十五,一个十一,听着仿佛还挺小的,可事实上这年头流行早婚,她自个儿也是十五岁嫁的人,买了这俩,回头婚配也是麻烦,毕竟孟家可没小厮。
    余下的三人,周芸芸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都留下来,试用个半月一月的,若是不好再退回去。
    对于周芸芸的做法,周家阿奶倒是挺认同的,尤其奶娘一事,她本来就觉得没啥必要,还是无意间跟傻儿子提起的时候,才知晓京城这一块流行请奶娘奶孩子,她当时还觉得奇怪呢。试想想,要是穷人家,倒是一天到晚忙事儿了,可那也没钱请奶娘呢。反过来要是富贵人家,见天的在屋里歇着,连孩子都要别人看?当然,没奶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可周芸芸瞅着就白胖白胖的,肯定能下奶!
    亏得周芸芸不知晓周家阿奶这会儿的想法,不然一准跟她急。
    这皮肤白皙是因为近段时间真的没怎么出门,哪怕锻炼也是从这屋走到那屋,况且冬日里本身就没啥太阳,想晒黑都没门。至于胖,说真的她也不算胖了,顶多就是肚子大,可哪个孕妇是精瘦精瘦的?真要是这样,周家阿奶该着急上火了!
    回头送走了周家阿奶,周芸芸瞅着跟前这仨,随口跟她们唠起了家常。
    闲聊了几句后,周芸芸就基本上摸清了仨人的脾性。
    仨人之中有两人是寡妇,也不知道是因为卖了身的人中寡妇占比例较多,还是单纯的因为周家阿奶对寡妇有同情心,反正这俩瞅着还挺干净整洁的,周芸芸瞧着挺顺眼。
    俩寡妇里头,十九岁的那个名唤雀娘。其实说白了,她还是个小姑娘,望门寡就是没成亲就守寡。只是她到底算是嫁过人的,且没出嫁前在娘家也没少干活,过门之后更是被夫家蹉跎了三年。用周家阿奶的话来说,啥活儿都会干。
    二十六岁这个,没说娘家的闺名,只道素日里旁人都唤她作李嫂子。先前生养了好几个孩子,且在照顾孩子之余还把家里家外都料理得极为妥当,周家阿奶临走前特地提点了周芸芸,叫她把李嫂子留在跟前伺候,甭管是如今照顾她,还是将来照顾孩子,都好。
    至于七岁的小姑娘,名唤芷兰,看得出来是个机灵的孩子,且一言一行不似小门小户。一问才知道,她原就是养在大户人家的,只是因为主家谋到了外放的实缺,远行不方便带这许多人,便低价发卖了好多,她就是其中一个。
    周芸芸琢磨了一会儿,让雀娘跟着刘婶去做事,至于李嫂子和芷兰则都留在她身边,前者主要是管着她房里的事儿,后者基本上就负责逗趣解闷。
    除此之外,周芸芸也让刘婶去后头抱厦归整出一间房来,往后刘婶每日就可以去前院同刘叔住一屋,至于雀娘、李嫂子和芷兰同住一屋即可。倒不是她舍不得房屋,而是抱厦的空屋子就是一整条盘炕,三人住着也不嫌挤。
    吩咐好这些事儿后,周芸芸就有些困意了,略一洗漱便歪在被炉上歇觉。要不怎么说被炉舒坦呢?暖烘烘的,既能坐着也能躺着,只是在睡着之前,周芸芸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但愿前头孟谨元他们别因为太舒坦而忘了做学问。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柳家两兄弟并唐书生,都打心眼里觉得孟家真好啊!好吃好喝好住的,从书房到便所再到卧房,全都是暖烘烘的,不用出门挨冻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连吃喝都有人送到屋里来,别提有多舒坦了。
    尽管埋头苦读的日子略有些辛苦,可想想即将到来的春闱,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了,孟家添了人这件事儿,周芸芸先前跟孟谨元提了一嘴,他倒是没啥意见,就是吩咐别招娇贵的人进来。
    这话虽说得委婉,不过周芸芸还是听懂了。听懂了之后她就在心中腹诽,只道自己又不是傻儿子婆娘那蠢货,哪里有主动往屋里招揽美人的?这已经不是脑子进水的问题了,简直就是脑子里进了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