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丞相的宠妻 第22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的孩子,她的骨肉,她的一切!
    “娘娘,头出来了,用力,再用力!”稳婆大喜,叫喊道,“娘娘,再用力啊!”
    君执听罢这欢喜的呼喊忙站了起来,百里婧的神色越发坚定,忍着蚀骨锥心之痛,少倾,在稳婆等人的协力下,终于如释重负,她的骨肉与她分离,来到了这世上。
    “陛下,娘娘,恭喜,是个小皇子!”稳婆将孩子抱了起来,众人忙着剪断脐带,端盆拿水,人人脸上皆是喜色。
    百里婧脱力地躺在那儿,全身都已汗湿,听见稳婆的话,伸手扯住了君执的手:“孩子,我看看……”
    君执这时已僵住不能动,他的身子自方才稳婆说“头已出来”时已经不稳,他的手冰凉,连他的妻拉住他,他也没回应。
    因他一直盯着稳婆怀中的孩子,孩子身上的血迹被擦干净,他眼睁睁瞧着稳婆的脸色由喜转惊吓再到惶恐,最后跪了下去:“陛下,陛下,小皇子浑身青紫,无啼声,也……也无气息……”
    外间的太医甚至北郡药王个个全神戒备,自皇后有孕,身为医者一早知晓其中会有变故,连他这个父亲也一早知晓,他的孩子凶多吉少,独龙榻上的皇后不知。
    多残忍的父亲。他用孩子换得他的妻多活了八个月,可又陷她于如此境地。
    大帝惯常喜怒不形于色,连昔日先皇驾崩,大帝也不曾落泪悲痛,此等铁石心肠也为人所诟病,成全他冷血之名。
    可此番,他却哽得连运起内力吐字发声也不能,他的手僵硬地回握住百里婧陡然一颤的手。
    为时却已晚了,百里婧听见了稳婆的话,顾不得刚生产的身子,要自龙榻上爬起:“你说什么!我的孩子!孩子给我!”
    君执矮身,一把将她抱住,对稳婆道:“该死的混账!孩子没事,去请神医来瞧!”
    百里婧想起可怖的梦境,想起梦境里的晏染,想起开膛破肚的血迹,这陌生境地,这遍地生人,她一个刚生育的弱母,可以求谁保护她的孩子?她又可信谁?
    数月来万千的信任,都崩塌在孩子出事的这一瞬。
    百里婧不肯让君执抱,她狠狠揪住他的衣襟,完全忘了他是一国之君,她只是惶恐,连哀求也带着疯狂:“求你,求你去看看我的孩子,让我看看!求你!别让他们把孩子抱走!”
    北郡药王这时已听见传召入了殿来,宫人早已将纱幔放下,北郡药王独能瞧见君执坐在龙榻旁,虚弱的百里婧满脸狼藉、汗水地扯着君执的衣襟。
    稳婆颤抖着将浑身青紫的孩子抱给北郡药王。
    北郡药王见到疯狂惊恐的百里婧,犹如见到当年的晏染。生产的这一刻,时光倒流回十八年前,彼时无依无靠的晏染,绝望定比她的女儿更甚。
    抱着怀中没有任何气息的婴儿,北郡药王对上了君执慌乱的眼。
    这位年轻的皇帝十六登基,未至弱冠已名扬天下,未至而立已令西秦震慑九州四方来朝,以至所有人都忘了,他才不过二十五岁。
    他也只是初为人夫、初为人父,担着失去妻子失去孩子的痛楚,不发一言,抱着他的妻,仰仗着身为长辈的医者,他的一生都押在这个孩子身上。
    孑然一身的君主,可怜的年轻的父亲,北郡药王至此才起了一丝怜悯之心,他未将孩子抱出殿外,而是朝百里婧走去,手上已有动作,出声道:“别怕,孩子没事,生产之时婴儿浑身青紫只是憋了气,待老夫给它推一推,暖一暖身子,定会好起来。”
    他说着,当着百里婧的面做他所说的诊治推拿,百里婧在君执怀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他的动作,她不敢动,不敢喘息,一句话也不说,死死咬住嘴唇。
    大约过了一刻钟,殿内众人大气都不敢出,百里婧身子太虚,早已撑不住,君执搂着她的肩膀,让她靠在他怀里。
    “呀哇……”孩子忽地发出一声不清晰的啼哭,青紫的小手和小脚颤了一下,动了。
    啼哭声沙哑,小手小脚挣扎得让人心疼,百里婧这时才崩溃大哭,她仰头去看君执,发现他的眼睛也是红的,他担心,可他不能哭,只拍着她的背安慰。
    “孩子……”百里婧伸出手。
    北郡药王完全明白她的心思,他还是搓揉着孩子的四肢,将他送到了百里婧怀里。
    百里婧接过孩子,一眨不眨地注视着他的所有,这个刚刚与她骨肉分离的挚爱,虽然他不能睁眼不能说话,只是哭,可这哭声比世上一切声音都要动听。
    他的手、他的体温……
    百里婧忽然将孩子裹紧,这么冷的天,她担心他冷。
    “陛下,娘娘的身子虚弱,得御寒保暖,换身干爽的衣裳,不然会落下病根。”北郡药王道。
    “是啊,娘娘。太子殿下安好,娘娘自个儿的身子也紧要。”稳婆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说话声都抖了。
    百里婧如何放心将孩子交给旁人,可她如今自身难保,为了孩子好,她不得不放手。
    她没有理旁人,只看着君执,她只相信君执:“你会照顾他,对吗?你是个好父亲。”
    君执摸着她的脸,望着她又信任又不确定的双眸,应声道:“当然。”
    他张开手臂,试着去抱孩子,可他从未抱过婴孩,他第一次抱起的婴孩是他的儿子,他在臂弯里小心翼翼地搂着他,动作显得那样笨拙。
    他听着他的啼哭,本能地低头晃动着身体去哄,孩子的手太小,太小,孱弱地轻轻抓住他的一根手指。
    哦,老天,佛祖,这是他的儿子,他和她的血脉,他在这世上不得不去爱的小人儿,弱小,虚弱,却又重过万千生灵。
    君执忽然发现他的眼睛很涩,他转头望向他的妻时,他的妻眼神已由惊慌转为柔和,她静静地依赖地注视着他。
    “君倾。”百里婧笑了一声,声音低得像是呢喃,“他的名字。”
    倾尽我的所有,倾尽世间繁华,你是我的这一生无法割舍的挚爱。
    ------题外话------
    咳咳,无良作者憋了很久终于写完这章,贺群里月色姐姐喜得千金小棉袄,我家小帝毕竟还是哥哥哒~
    ☆、第326章 大结局1:遗诏
    西秦皇后诞下龙子,自出生之日起便被立为太子,东兴、北晋皆遣使来贺。
    为防两国使者起争执,西秦费了些心思,将两国使者隔开,以同等礼数相待。
    东兴使者折返盛京,将此事奏与景元帝:“陛下,西秦结交之意虽不减,但以同等礼数待北郡府叛臣,便是承认了北晋立国之举,再不肯相助东兴平定北郡府之乱。”
    然景元帝缠绵病榻已久,近来更是力不从心,听罢使者奏禀,也只能无力点头。
    西秦兵强马壮,本乃九州诸国之首,昔日肯与东兴结交,不过为联合抗击突厥南侵。如今北郡府自立一朝,与东兴划江而治,西秦如何肯插手两国纷争?
    “西秦大帝虽年轻,却并不鲁莽,东兴、北郡府两相对峙,于西秦最有益,他在东兴内乱时也不曾插手出兵,如今三国分治,更不会贸然相助东兴了。”景元帝说完这些句子,已是咳得止不住,形容憔悴不堪。
    高贤忙躬身上前:“陛下,您该歇着了。”
    大殿内冷清,龙座下不过站了些重臣,景元帝的目光扫过一众旧臣和新提拔上来的冷生面孔,最后目光落在了太子百里御身上,叹道:“众爱卿,如今太子协理朝政,寻常国事自与太子相商。太子年幼,还望诸位爱卿多加辅佐。”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朝臣齐齐跪下时,景元帝在高贤的搀扶下离了龙座,往寝殿去了。以圣上龙体来看,东兴大厦将倾,朝臣皆忧心忡忡。
    景元帝入了寝殿,忽地顿住脚,高贤矮身相问:“陛下?”
    景元帝望着窗外的萧瑟之景,叹道:“高贤,前些日子朕去皇后的陵寝,却未曾去探望婧儿……”
    高贤忙道:“老奴这就……”
    景元帝摇头,离了高贤的搀扶,一步一步缓缓朝御座走去:“不知为何,朕总觉得婧儿只是远嫁,一座衣冠冢怎能就定了她的生死?这些日子,朕总梦见她,从小到大的模样,粉雕玉琢的小人儿,冲着朕笑,在朕怀里哭……怎的就忽然离朕而去了?”
    舐犊之情到了深处,徒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隐痛,然景元帝到底是历经磨折的帝王,眸中无泪面上无痛,只腰背越发弯了下去。
    高贤步步紧跟,担心他有了闪失,又不敢不答话,斟酌着道:“想是婧公主也十分想念陛下,陛下对婧公主的疼爱实乃自古未有,若是婧公主知晓,也必不肯叫陛下伤了龙体。”
    景元帝坐上御座,微微失神:“当年西秦大帝来请婚,朕曾写下一封允婚书,若婧儿活着,不知她是否愿意和亲西秦……远嫁在千里之外,终好过天人永隔,朕再不舍得,也会舍得……”
    高贤无法回应,默默陪侍左右。
    精神不济的景元帝忽地开口:“高贤,研磨。”
    “是,陛下。”高贤应下,只见案上已铺了一张明黄圣旨,高贤心下有数,今日朝堂之上无甚要事,陛下病弱之际写下圣旨,这是要留遗诏的意思了。
    如今大兴由太子协理朝政,国事自当托付太子,无非是由何人辅政罢了,作为服侍了景元帝几十年的老奴,高贤是最可靠的心腹,他几乎能完全体察景元帝的心思。
    然当高贤将玉玺交于景元帝时,无意中瞥见圣旨后段,心下不由地一阵怆然。
    “陛下……”高贤轻唤道。
    景元帝将遗诏卷起,藏于漆木匣中,才将木匣合上,喉咙便是一甜,竟咳出一口血来。
    “陛下!”高贤大惊,忙朝外唤道:“快传太医!”
    东兴景元十八年冬月,景元帝再不曾坐朝,朝事皆由太子百里御打理。
    太子励精图治勤勉治国,很快其敬重朝中老臣之名传至民间,百姓皆道太子虽年幼却颇有帝王之风骨,大厦将倾之时,给了大兴以希望。
    “司徒将军,左相大人,请留步。”
    这日散朝,太子独叫住了两人。
    司徒赫回身,静默等待百里御说话,而同被叫住的左相墨嵩身子却隐约发抖,恭敬地弯下腰道:“老臣在,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着杏黄色蟒袍的百里御放下手中奏折起身,笑对墨嵩道:“左相似乎很紧张,本宫以左相同司徒将军为心腹,有要事相商,左相大人大可不必担心天降祸事。”
    太子百里御是何出生,面貌与何人相似,这已成不可说之秘密。然不可说并不表示无人知晓,这世上还有谁比左相更清楚百里御的来历,又有谁比左相更担忧百里御的喜怒用意?
    “谢太……太子殿下抬爱,老臣谨遵太子殿下旨意。”左相的姿态放得太低,恨不得跪着说话。
    司徒赫亦是局中人,再不复往昔嬉笑怒骂,他冷眼瞧着百里御温和的笑脸,耳边听着左相噗通左相的心跳和喘息声。
    百里御说着,已走至墨嵩身边,道:“嗯,有左相这句话本宫就放心了。左相大人也知道,父皇的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虽有太医时时照拂,本宫也不甚放心,谁也料不准明日会有何变故。本宫虽年幼,却也知有备无患的道理……”
    拐弯抹角地说了半天,见左相的额角已有细密的汗珠流下,百里御这才入了正题:“故而本宫打算重修西郊皇陵,以备时需,不知左相怎么看?”
    左相墨嵩一听,忙不迭地双膝跪地:“吾皇万岁,太子殿下,老臣不敢乱言!”
    百里御捏了捏指上套着的戒子,唇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道:“左相大人言重了,心腹之臣,当察本宫之意。皇陵乃我百里皇族百年后栖身之所,本宫的祖父高祖皆安眠皇陵之中,修缮皇陵乃是卫国之举,难道左相大人以为不妥?”
    左相说一句错一句,只得表露忠心:“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是老臣愚钝!未能替太子殿下分忧!”
    “不,左相大人可以为本宫分忧。”百里御似乎就在等左相这句话,伸手扶起左相道:“左相大人快请起,本宫有一事还需左相大人相助。”
    “太子殿下言重了,为君分忧乃老臣之幸。”左相颤巍巍道。
    百里御收回手,以一种深不见底的无辜眼神望向左相,笑道:“修缮皇陵之重任,本宫不放心交于旁人,听闻左相膝下几位公子皆是青年才俊,已故的大公子更是深藏不露,敢为人所不敢为,如今民间商贾还在感念他的谏议之举,可惜他已不在人世。故而本宫想请左相家的二公子三公子负责皇陵修缮一事,有两位公子相助,本宫才能安心。不知左相意下如何?”
    “……”左相已经哑声,接话是错,不接话更是错。
    “左相大人,难不成本宫请不动府上二位公子?”百里御轻轻一笑。
    左相忙又跪下:“不,不敢,老臣替二犬子谢太子殿下抬爱。”
    “既然左相答应了,本宫就放心了。”百里御不再看左相的脸色和他的反应,转头对静默的司徒赫道:“司徒将军,古来修皇陵,多有怕苦怕累逃逸之徒,还请司徒将军调配军中将士作监工,若有敢不从皇命徇私偷懒者,杀了干净。”
    这最后四字轻飘飘出口,像在谈论书中文章般随意,可百里御是太子,他的话等同圣旨,无人敢不从。
    在左相的颤抖绝望中,司徒赫单膝跪地,应声道:“是。”
    以东兴如今之形势,已无力再讨伐北郡府叛臣,加之景元帝缠绵病榻,朝中多有不稳,故而东兴与北晋止战,全力休养生息,将国之重任渐渐交于太子百里御之手。
    腊月年关,东兴盛京城未见半片雪落,修缮皇陵的工匠在寒风中忙碌,持刀的将士换班巡逻,以森冷的刀锋维系皇陵的宁静,死一般的宁静。
    左相府墨洵、墨觉二人冻得瑟瑟发抖,却不准擅离半步,有一只可遮天的手正在收紧,预备毫不费力地将他们这些昔日宿敌碾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