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丞相的宠妻 第19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啊,他从来都在她身后,他未曾离开过,哪怕苍生覆灭九州战乱,他都会护她,可命运不肯给他机会……
    韩晔深深地吸了口气,寒风灌进喉管……他的丫丫终是不在了,母亲父亲都不在了,韩家被弃于北郡府荒芜之地,他年幼的弟弟也早已死在十年前,孑然一身的晋阳王世子,除了复国大业,还能有什么指望?
    若是所亲所爱皆已泯灭,不如收起那些爱人之心和彻骨疼痛,将自己活成傀儡模样,从此……只问国运天道!
    韩晔星眸中的伤痛被风雪刮过,已然化为乌有,放眼望去,河山尽在脚下,他定会让史册记住他的名字……
    ……
    闭上眼,总有梦不分昼夜侵袭而来。
    “赫,昨日有小太监和我说,护城河畔好多人在放风筝,风真大,风筝飞得好高,咱们也去放风筝吧?”
    “赫,可以带上黎戍他们啊,比比看谁的风筝飞得高!”
    “你难道不会放风筝?赫,你到底会不会啊?我反正是不会。”
    “赫,那两个人在亲嘴,我都看见了的……”
    “赫,你去做大将军,我该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去北疆,一起做大将军吧?”
    “赫,最最讨厌的就是你了!”
    “赫,状元桥的烤红薯,你喜欢吧?天天吃烤红薯,天天都开心吧?天天都背我回去吧?”
    “赫,我知道你绝不会背叛大兴,不会背叛司徒家,我们以后都不要吵架了好吗?”
    “赫……”
    “赫,为什么不来找我,我太疼了,周围都是火,我被压在坍塌的药师塔下头,动不了,出不去,都是火,都是痛,你为什么不来找我?为什么不来找我?我一个人在这里,我找不到你……”
    睡梦中的人猛地惊醒过来,自床上坐起,大口大口地喘息。即便睁开了眼睛,他还是忘不了梦中的一幕幕——
    从他五岁时第一次逗弄尚在襁褓中的她,到他牵着她的手蹒跚学步,再到带她爬树下河打架,厮混成为盛京城四纨绔。
    从她长成少女懵懵懂懂地说要嫁给长得最好看的人,到她任性地一走了之去了鹿台山。
    从她不管不顾地带回韩晔对天下人宣布这是她喜欢的人,到她连招呼也不打便随意嫁了一个病秧子,他连她穿嫁衣的模样也不曾瞧见。
    从她处处护着夫君气他伤他逼他远走北疆,到她罔顾性命安危深入敌营,将他自突厥人的囚牢之中救出……
    多恨啊,司徒赫多恨婧小白。已经过去三个月了,赫找不见婧小白已经三个月了,他又梦见她唤他的名字。从小一直粘着他到大的婧小白,叫赫的时候声音和语气总和旁人不一样,永远不一样。
    梦里,她被火光吞噬,在一片废墟中哭泣,仍是他熟悉的眉眼,痛苦挣扎,茫然无助,只是唤他的名字,她叫他,赫,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头疼欲裂,喘息急促,司徒赫双手抱住头,眼中灼灼犹如火烧。
    三个月以来,一闭眼就看到她在哭,一睁眼却哪儿都找不到她,他已不知是该往梦里看她痛苦无助,还是该活在现实假装不知她已不在……婧小白再也不会在……
    埋头许久,司徒赫这才松开捏紧的拳头,借着朦朦胧胧的月光,望着那一方绣着海棠花的帕子……
    司徒赫忽地疯了般翻下了床榻,披衣便往外走。
    二月,当北郡府寒风凛冽,中原亦春寒料峭时,江南的春色已悄然而至,伴随着一阵阵布谷叫声,护城河畔的垂杨柳早已抽芽,一片新鲜的嫩绿色。
    盛京的海棠花开了,锦华宫前的那几株海棠开得尤其好,娇艳动人,明媚不已。
    去岁,婧小白自这里出嫁,他未能赶上。
    而此番婧小白离去已三月,她未曾与他道别,他便一直觉得她只是嫁出了宫去,仍旧与那个一无是处的病驸马住在城东左相府。
    他只是恼她任性鲁莽忽然嫁了,只要他不去左相府,她便会一直在那儿。
    他总是以为她还在,只是和赫闹了别扭,不肯妥协了先来见他罢了,待她脾气过了,总是要来找他的。
    走在长兴街上,他总是莫名其妙回头,四下张望许久,他听见婧小白叫他,赫,我走不动了,你背我吧,天天背我回去吧?
    婧小白,傻姑娘,赫愿意背你回去,多远都背你,你别藏着躲着,赫的眼睛不大好了,四下看了个遍,还是找不着你,你怎么还是如此不听话?
    直至走过长兴街,望见法华寺内的藏经阁,发觉藏金阁竟成了盛京城中最高的建筑,他这才恍惚记起,药师塔早已失火坍塌,据说,他的傻姑娘埋在了废墟之中,尸骨无存。
    长兴街市集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京城的百姓们经过了战乱,仍旧在讨生活,好像每个人都在,只有婧小白不见了。
    赫,赫……
    总是听到她叫他,总是回头,一步分作三步走,她从小烦他到大,他恨她为何不一直烦下去?
    当着一身布衣的黎戍寻到法华寺的菩提广场时,第一眼瞧见的是跪在菩提树下的熟悉身影。
    没有留疤的那半边脸英俊非凡,侧面轮廓如刀削斧砍般棱角分明,眼前这人是当年鲜衣怒马冠盖京华的司徒赫。
    然而此番司徒赫却并不是一身红色锦袍,戴孝且逢国丧,他着了一身黑衣。
    黎戍放慢了脚步绕过台阶走到司徒赫的另一边,眉头微微蹙起,那双有些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线——
    人的相貌会随着心境和阅历改变,昔日的翩翩美少年司徒赫,如今因脸上那道几寸长的伤疤而显得粗犷起来。
    又因心境无法开阔,思虑郁结于心,只过了三月而已,司徒赫的面庞苍老了许多。
    法华寺药师塔的坍塌,使得这座前朝名寺一时间香火尽断,甚至相传当日大火烧死了许多人,沾染了血光的佛家圣地已无法再给百姓庇佑。
    黎戍从来不信这些鬼神之说,刻意放重了脚步走到司徒赫身旁,笑嘻嘻道:“哟,赫将军,还在拜呢?天天儿的来这里拜,菩提树还能成仙啊?不如剃度出家吧,也省却了那些烦恼!”
    司徒赫闻言,仍未回身,只双手合十,对着菩提树深深拜倒,如此叩拜了数次方起身,他倒是从不会和黎戍计较什么,只是问道:“你来这做什么?”
    若仍是昔日繁华盛景,黎家一门权倾朝野,作为富贵闲人的黎大少爷哪儿去不得?
    可如今已今非昔比,黎家因犯上作乱被满门抄斩,唯一剩下的只有一双儿女,亦被贬作庶民,永不可为官为妃。
    当初黎大少爷在长兴街上搭了个戏台子消遣,想唱时便唱几句练练嗓子权当雅兴。如今这倒成了他在京中安身立命的本事,靠着每日登台做戏子谋些生计。
    在自个儿的戏楼唱戏与为他人的戏台子唱戏助兴,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因而司徒赫才有此一问。
    黎戍听司徒赫问起,脸色倒是丝毫未变,在外人瞧来,他是天下第一无良心之人——黎家被抄,亲爹死于非命,他由富贵沦落至此,却一滴泪也不曾流,每日仍旧插科打诨好不自在。
    哪怕看客们在他的身后指指点点,甚至当面嘲讽羞辱,他也能言笑晏晏连连称是。
    “赫将军好生没良心啊,从小到大就从没记住过我的生辰,哪一年都得我求着赖着才肯来捧场,后来干脆躲大西北去了,连捧场也再不必,真真没良心!今儿个还是打算装聋作哑呢?”黎戍笑道。
    即便他着一身布衣,却并不比着华服时失了颜色,“颓然”二字从不能与他沾上边儿。
    司徒赫的确记不得黎戍的生辰,听他这么一说,才隐约有了些印象。年少时,他们几个初次去往碧波阁找乐子那天,可不就是黎戍的生辰吗?
    在碧波阁里,婧小白瞧见了不该瞧的东西,也是那一日,婧小白傻乎乎地亲了他……
    司徒赫不自觉抿了抿唇,唇上却早已没了烤红薯的味道,婧小白,婧小白……
    黎戍见司徒赫双眼放空,似想起什么开心事微微笑了笑,笑容转瞬即逝化作更深沉的苦涩,他自然知晓他想起了谁。
    黎戍咬紧了牙关又蓦地松开,无声地叹息了一声,随后上前去,大大方方地揽住了司徒赫的肩膀,提议道:“赫,爷如今是庶民,虽蒙赫将军一直照顾,倒也不曾遭人落井下石。可爷如今落魄,也没银子去什么碧波阁,这生辰啊,也就不摆阔了,只邀你去喝喝酒聊聊天,如何?肯捧场吗?”
    此刻,若是有人瞧见黎戍一介布衣,敢将手臂横在堂堂司徒家少将军的肩膀上,恐怕要骂黎戍不知天高地厚胆大妄为——因司徒皇后所出的六皇子浮出水面,司徒家又平叛有功,如今成了大兴第一权贵,再无人撼动司徒家的地位。
    本就出身卑贱黎家,向来为人所不齿的黎戍,他怎的没眼力见偏偏自讨没趣勾搭司徒赫?
    “去哪喝酒?”
    然而,司徒赫并未有一分不适,更未推开黎戍的手臂,他只是淡淡问了一句。
    黎戍这下倒是正经了些,摸了摸鼻子沉吟道:“那地方嘛……我若是想进去,可还得靠赫将军您领着啊。”
    ……
    二月的郊外陵园,比之盛京城中更有春意,野草野花遍地,连婧小白的衣冠冢周围也覆上一层层的黄色紫色红色的小花儿。
    黎戍着布衣,短打的衣袖紧扣着手腕,束发的带子也很粗陋,看起来像是司徒赫的马夫或挑夫。
    黎戍抱着一只蹴鞠放在了婧小白的陵墓前,望着高高耸立的宽大墓碑上那几列字,黎戍再不肯读书,这些字还是认识的。
    “呐,婧小白,你说你的名字前头弄那么多称呼干什么?大兴荣昌靖公主……爷险些都认不出了。”黎戍单膝跪着,还是那副欠揍的嬉笑模样,若是婧小白仍活着,定是要瞪他的,可若细瞧,黎戍的眼神中分明透出难掩的痛。
    他回头望着司徒赫,道:“陛下为婧小白谥号为‘靖’,这倒是大兴国的公主从未有过的吧?”
    唯有帝王驾崩方有谥号,以记生前功过,死于非命的公主却也有了谥号,的确会被载入史册。
    若是黎戍不同司徒赫说话,司徒赫的目光兴许会一直盯着墓碑。
    这会儿见黎戍发问,司徒赫才算回神,脚步僵硬地绕过墓碑,去拔婧小白陵墓上冒出的杂草。
    婧小白死后并没有入百里氏的皇陵,景元帝专为荣昌公主修筑偌大陵园,与病驸马同葬。
    司徒赫不信婧小白已经死了,即便禁卫军在药师塔的废墟中挖了半月之久,挖出了木莲怀胎数月的尸首,也挖出了他赠予婧小白的那块蜻蜓眼雷石,可司徒赫还是不信。
    司徒赫不信婧小白已死,他可以继续去找,可以找一辈子。然大兴的百姓需要一个交代,过世的荣昌公主需要一个陵园。
    人还没有死,为何要为她立衣冠冢?她若是从别处得知,该如何心痛?
    这三月以来,司徒赫每每去往法华寺的菩提树下,总是祈愿,若是他的傻姑娘还活着,无论她是否有所依傍,请让他找到她。若她受伤、受苦,他愿以后半生的性命、以此生所有的幸福换她脱离苦海,折寿也好,死于非命也罢,他愿一命换一命,以身代死。
    可瞧着眼前这衣冠冢,司徒赫的绝望一层漫过一层,盖棺定论,代表着一生已过完。
    即便是婧小白的衣冠冢,司徒赫多希望陪婧小白躺着的是他。埋骨他乡也好,半生功勋随尘土也好,能与婧小白生死在一处,便是此生最大的夙愿。
    景元帝赐婧小白谥号“靖”,一面是应了婧小白的名字,一面有平定北郡府叛乱之意。婧小白因战乱而失踪,罪魁祸首有几人司徒赫不愿说出口!
    黎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未怀疑过婧小白的身世,同整个天下人一样……
    “来,喝一杯吧婧小白,我敬你啊,你和赫一样,都是没良心的,从来也不肯先贺我生辰,爷大肚,也就不勉强了。”
    司徒赫听见黎戍的声音,回头望去,见黎戍抱着带来的酒坛子仰头喝了一大口。
    这郊外的陵园占地不小,婧小白的衣冠冢内也有无数的随葬品,一直有不少官兵看守,以黎戍如今的身份想进是进不来的。
    司徒赫除尽了陵墓旁的那些杂草,折身走回黎戍身旁,同黎戍一般席地而坐,顺手接过他的酒壶喝了起来。
    黎戍眯着眼笑:“痛快啊赫将军,跟你喝酒我是从来不亏的,因为你实在,哈哈哈!”
    司徒赫轻抹了下唇角,凤目盯着墓碑,挤出笑来:“瞧瞧婧小白,睡着了才会这么安静。哪天醒了,又该吵得我头疼。”
    黎戍点头:“嗯,是聒噪,就数婧小白最聒噪,小时候总想封住她的嘴,奈何打不过你啊。现在她玩累了,就让她歇会儿吧。”
    司徒赫许是醉了,见墓碑忽地化作一道海棠红的身影,袅袅婷婷地立在那,他微笑,凤目柔情无限,对黎戍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轻声道:“嘘,别吵她,吵醒了要发脾气的,她打你我可拦不住。”
    黎戍很配合地捂住了嘴,小眼睛瞪得大大的,像是很害怕似的。
    从小玩到大的伴儿,就剩下两人还能喝喝酒聊聊天,可这酒也不知还能喝上几回——
    司徒家虽成大兴第一权贵,然而战争伤亡无数,司徒赫身上背负的是整个司徒家和大兴的重担,与庶民的黎戍之间如隔云端之邈。这是人所共知之事。
    黎戍同司徒赫安静地喝酒,悄声地说话,忽地听见背后传来一阵很大的声响,是车轮滚过地面的声音,且来的车撵必定沉重巨大,否则绝不会有此等力道。
    司徒赫同黎戍回头看去,见一辆明黄色的马车停在身后不远处,无论是车的装饰、马的配置或是随行的宫女太监,无一不昭示着来人的身份尊贵。
    黎戍同司徒赫对视一眼,二人心照不宣地猜到来的是谁。
    这时,一道身着素色常服的年轻公子在太监的小心陪护下走下了车撵,近旁的太监朝司徒赫黎戍喝道:“大胆,太子殿下驾到还不行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