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丞相的宠妻 第7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话匣子一打开,墨问便只需听着。
    “母后对我失望了,木莲要嫁人了,怎么办,我的身边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我曾经答应过要给木莲好一点的归宿,现在她做了墨誉的妾,心里也许在恨着我……为什么我明明想要把一件事做好,最后却什么都做不到呢?母后说木莲只能做妾,母后让我以后都不准……不准再入宫……”终于说到最痛的地方,百里婧哭起来,声音哽咽:“我该怎么做才不会错?我要怎么做才能让所有人回到从前那样?”
    她用手臂挡住眼睛,自嘲地笑:“好没用,这两个月总是在哭,哭有什么用啊……可是,眼泪太不争气……”
    一直温凉的大手拉开她的手臂,墨问的唇覆下来,落在她湿漉漉的眼睛上,顺着眼泪划过的痕迹往下吻去,吻过脸颊、鼻子,最后停在她湿润颤抖的红唇上,不带掠夺地一点一点啄吻,彼此的呼吸缠在一起,百里婧被动地承受着墨问给予的所有安抚,睫毛颤抖地闭上了眼睛。
    不排斥便是默许,这已经是个很大的进步,墨问听罢她方才的哭诉心有所动,这些亲吻并非在做戏,小心翼翼不带欲望,为了扫除障碍他煞费苦心,不惜将他的妻也算计进去——
    木莲上了墨誉的床,以他的妻的强势个性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不会让墨誉白白占了便宜,怎么也会讨要一个名分,就算正妻不成也必然是个侧室。墨誉做了这等苟且之事,名声大坏,他的妻自然会越发厌恶他,叔嫂之间的脉脉情缘一刀斩断,再没了回转的余地。木莲做了墨誉的正妻或侧室,自然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呆在主子身边寸步不离,为人妻妾要守妇道,出行皆有下人跟着,她也再不能明目张胆地随意出入给他惹麻烦。
    一举多得。
    虽然让他的妻痛苦,但他自认已经做得很客气很为她考虑,否则,以他过往的个性怎么可能还留着木莲活蹦乱跳给自己留下隐患。
    但是,他算计的不错,木莲是细作,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便只能苦忍,只能以借刀杀人或者暗中运作的方式来对付他,因为这样那样未知的原因,她不敢告诉他的妻任何事实,连他的身份可疑也半句不敢透露。
    人人都有死穴,抓住了便好对付了,不知道法华寺藏经阁内的经卷失踪,会让何人镇定不得……好戏还在后头,谁都跑不了。
    心中沟壑千里,面上不动声色,只尽情享受温存的时刻,他的妻在他怀里,他从未觉得如此踏实,想要告诉她,人生的坎许许多多,不管什么年纪都可能碰到,这些年他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坎坷,多想用自己的过往教会她该怎么做,哭泣并不可耻,也不代表不够坚强,哭够了爬起来继续走……
    但,一个病秧子何来这种种过往?墨问这个身份,越来越成为束缚了,一时半会却又挣脱不得……他设计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同样身在局中。
    最终,他还是什么都不能对她说,只能以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所有的障碍,查清楚让她困惑也让他不解的种种谜团——其实与他并不相干的那些事。
    待墨问的唇吻到百里婧的左耳,呼吸已经粗了,环着她的手虽没有出格的举动,却在她的腰上越收越紧,隔着薄薄的衣衫,百里婧察觉到他手心火热。她的耳根敏感,一碰她就一缩脑袋,墨问的唇贴在她的耳边,没再继续吻下去,温柔地揽她入怀,在她背上轻拍着,像哄孩子般耐性十足。
    静谧的夜,简陋的小屋,古朴的床,温柔且良善的夫君,她在他怀里,也在他心里,如果除却过往所有的不如意,她的婚姻,至少算是幸福的吧?
    “墨问……”百里婧的脸贴着墨问裸露的胸膛,轻轻唤了他的名字。
    “婧……儿……”他哑着嗓子艰难地回复,一喊出口便是一阵咳嗽,他失语的唇只能叫出她一个人的名字。
    百里婧伸出双臂环住了墨问的腰,闭上眼睛喃喃道:“好好活着,别离开我。”
    药香萦绕在鼻端,有安神的功效,百里婧很快入眠,墨问却毫无睡意,修长而苍白的手指抚着她的左侧脸颊,无声地叹了口气。
    深夜时分,一道黑影潜入偏院,轻功绝顶,连看守在偏院月洞门前的禁卫军也不曾发现。然而,任黑影如何穿行,始终走不出迷幻的桃树林,似乎有人用奇门遁甲之术设下了屏障,不许任何人入内。
    进不得,只好退,轻而易举地退了出来,黑影伫立在小溪水旁看着天上的一弯新月,思忖着那个可疑的男人越来越不可思议的身份——武功高深莫测,擅长奇门遁甲,之前的言行举止沉着淡然,举手投足毫不张扬,他让他们所有人看得到的有几分真假?这偏院里又藏着多少秘密?
    巡夜的人来来回回,自从护城河畔的劫杀案后,禁卫军便常驻相府西厢,保护婧公主和婧驸马的安全,方才是趁着换班的时候潜入其中的,现在要离开,必须得等下一次的换班。
    靠在隐蔽的假山石上,黑影摘了脸上的黑巾,露出一张清丽的面容和一双染了愁绪的眼睛。
    这些年呆在婧小白的身边,着实有些吃亏,人人都因为婧小白的美貌而忽视了木莲,再绝色的人遇到那般倾国倾城的相貌,必然败下阵来,偏偏那拥有倾国倾城貌的人从不知自己好看成了什么样,整日价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全然不把自己的相貌放在眼里,岂非让天下所有的女子都要恨她?不过,也许全天下的女子都恨着她,那人自己却稀里糊涂。
    这就是婧小白。
    木莲苦笑了一声,背后的石头太凉,她以拳头抵着唇闷声咳着,几日前她被黑衣人算计所中的毒味道特别,她今日别了林岑之后曾去药店问过,那种气味是由一种西域的奇花提炼而成,异常罕见,并非江南所有,如果黑衣人是病秧子的同伙,他们究竟来自哪里?要见主人,本来异常困难,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惹来一身的麻烦,如今,倒是有了一个绝好的借口——
    她要成亲,念在师兄妹多年的情分上,大师兄、三师兄总可以来瞧瞧吧?
    呵呵,如此看来,她要嫁人这件事,总算有了一丝好处。
    ……
    “哎呀,小狐狸,赫将军,让你们久等了,我来晚了!”
    戍时,黎戍匆匆忙忙从宫里赶到碧波阁,刚在雅间的桌前坐定,才发现桌上的菜才动了一点,笑眯眯地吧头上的乌纱帽摘下来,交给了身后的小厮,卷起袖子道:“嘿嘿,爷总算没白疼你们,知道等着爷一起吃!来来来,快点吃吧,饿死爷了!”
    司徒赫喝着酒,淡淡地笑,凤目异常平静:“谁穿着官服就来赴宴的?换身衣服要多久?要是弄丢了顶戴花翎,你等着挨板子吧。”
    “挨板子也不过如此,砍头也就眨眼的功夫,爷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是不是啊赫将军?”黎戍欠揍的冲着司徒赫傻笑,明显就是在笑他挨的那一百军棍,一副得瑟的死样。
    小狐狸坐在司徒赫对面,默默地低头吃东西,细嚼慢咽的,听到这,问道:“大哥,谁是猪?”
    黎戍被菜呛着了,回过来马上拿筷子敲她的脑袋:“吃饭!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
    “大哥,我昨天就已经及笄了,再也不是什么小孩子了!”黎狸抬起头,底气十足地说道,自觉声音过大,偷偷瞅了司徒赫一眼,又立马低下头去。
    :
    ☆、第131章
    “大哥,我昨天就已经及笄了,再也不是什么小孩子了!”黎狸抬起头,底气十足地说道,自觉声音过大,偷偷瞅了司徒赫一眼,又立马低下头去。黎戍被她这声斩金截铁的宣誓震住,伸手乐呵呵地摸了摸黎狸的头,笑道:“哈哈哈,是啊,我家小狐狸都及笄了!”立马变色,大力地一捏她的脸颊,哼道:“及笄了在大哥眼里也是个小丫头,话真多!快点吃!”
    “哦。”黎狸揉揉被捏痛的脸,却异常听话地没有反驳,乖巧而斯文地埋头吃饭。
    黎戍给司徒赫和他自己都倒了杯酒,端起来,笑眯了眼道:“赫将军,您老人家一直吝啬得很,这可是这些年来你头一遭请客,想喝你的酒真不容易,来,小的敬你一杯!”
    司徒赫执起酒杯干了,笑道:“国舅府也不差这些酒钱吧?若真是没酒喝了,那盛京第一酒坊的公子不是你相好的么?什么美酒喝不着?”
    “嘿嘿,赫将军,你这是嫉妒小的我啊,还是嫉妒人家第一酒坊的杜公子?发现爷魅力无穷了吧?”黎戍笑得贱贱的,颇有些得意,喝尽杯中酒,畅快地“咝”了一声,奇道:“嗨!这酒不错!我说,碧波阁的老板娘是不是瞧不起爷啊,平日里怎么不见这种好酒?这些年都不曾喝过,爷得找她来问问!”
    司徒赫执起酒壶为他添了一杯,笑他的没见识:“这是北郡府进贡的‘忘忧醉’,陛下赏赐的,听说后劲大,酒量不行的两杯就倒了。”
    黎戍睁大眼,愤愤地又喝了一杯道:“我就说嘛,天下间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你们司徒家,我家老不死的再怎么有钱也买不着‘忘忧醉’啊,不公平,唉,真不公平!”
    说是这么说,愤然归愤然,黎戍的眼神里却不带半点嫉妒,坦荡之极,吃了会儿菜才问:“今儿个是怎么了,想起跟爷喝酒来了?”
    黎狸在一旁吃着东西,听着他们说话,没插一句嘴,间或给黎戍夹菜,不一会儿的功夫夹了三次,觉得过意不去似的,又为司徒赫夹了一块酱肘子,见黎戍和司徒赫都看着她,黎狸赶忙解释道:“呵呵,这菜蛮好吃的,大哥,你……你们尝尝啊。”
    她说着,头快埋进碗里去了,胸前垂着的长命锁碰到桌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司徒赫一晚上没怎么吃菜,只是喝酒,低头看着碗里的酱肘子,虽然黎狸极力推荐,他却还是没动筷子,回答黎戍道:“明天我要回西北边关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临行前再同你喝两杯吧。”
    黎狸手中的筷子“啪”的一声掉了,又引来二人的目光,她尴尬地弯腰去捡,起身后呵呵傻笑道:“我……我去让小二换双筷子。”
    黎戍皱眉:“小狐狸,这么多事!快去快去!”视线随即直射司徒赫:“你说你要走?昨儿个入宫见了皇后娘娘,明儿个就要走?边关的战事我不懂,莫不是出了什么乱子?”
    司徒赫的凤目平静,一大壶的忘忧醉已经被他喝掉大半,他的声音平稳不见波澜:“犯了错连降三级,却还呆在京城贪图享乐,父亲已经向陛下呈了奏折,让我回大西北戴罪立功。”
    他又笑:“习惯了大西北的风沙,竟觉得对盛京的水土有点不服,整日价不大舒服,连‘飞沙’养着养着都胖了,再这样下去,兴许再不能日行千里,所以,早点回去也好,人和马都得磨一磨才是。”
    司徒赫一个人自顾自说了许多,黎戍听着听着将酒杯往桌上用力一掼,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司徒赫,你要走就走,解释个屁啊!生你养你的江南,住了那么多年还说什么水土不服!别当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上次从‘小倌坊’里头出来我还以为你好了,从此不犯糊涂了!呵,这会儿就算约了爷出来喝什么‘忘忧醉’也解不了你的忧,你想跟那个死丫头道别你就找去左相府便是,她还真能不见你?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肯见你?!”
    听到这,司徒赫的脸色也变了,起身道:“黎戍,你太牵强附会了,不过是道个别,你想太多了。等你等了许久,这会儿天都黑了,我得回去收拾收拾,明日一早就得出城。”
    黎戍哪里拦得住他,司徒赫三步两步就跨出了门槛,转身看到黎狸靠在门边,娇小的身材,红色的衣衫……他的脚步未停,却在路过她时轻轻说了声:“再见。”
    黎狸的视线一路朝司徒赫的背影追过去,她酝酿了一整个下午的心情,不敢说出口的隐秘心事,只来得及做一些遮遮掩掩的小动作,还不曾与他多多相处,这个红衣黑发的青年便温柔地对她说了再见。
    突然,“噼里啪啦”一阵乱响震醒了黎狸,她跑进雅间一看,她大哥已经趴在了桌上,乌纱帽撂在一旁,那个装着“忘忧醉”的酒壶摔碎了,里面滴酒不剩。
    第二天,天刚亮,司徒赫与一队亲卫兵便上了马,自元帅府出来,直奔城门。清晨的盛京从沉睡之中醒来,集市上的百姓们一点一点热闹起来,逼近城门时,司徒赫听见了身后的马蹄声,回过头去,见一道红色的身影正向他奔驰而来,他欣喜若狂,立刻拉紧缰绳,胯下坐骑“飞沙”嘶鸣一声,急急扬蹄停下。
    亲卫队的队员们好奇地看过去,队长周成看到他家将军弯起了唇角,甚至快要驱马相迎,但是,当那道红色影子越来越近,轮廓越来越清晰,他家将军的笑容却一点一点淡去,眸子里一片黯淡,原本欢喜的颜色全部消失。
    不是婧公主。
    不是婧小白。
    是一个很像她的女孩子。
    身形、衣着、骑马时的横冲直撞,都很像。
    但,只是像而已,并不是她。
    黎狸的枣红马匆忙停在司徒赫面前,她没下马背,一张脸被风吹得通红,急急喘着气道:“赫将军,我……我大哥喝醉了,不能来送你,边关路远,你一路小心,还有,沙场凶险,你……多多保重。”
    她结结巴巴地说完,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递过去:“这,这是我……我大哥送你的生辰礼物……”
    司徒赫黝黑英俊的面容不见波澜,凤目没有焦距似的定在那份生辰礼物上,没有接,调转马头道:“替我谢过你大哥,再见。驾!”
    不愧是良驹“飞沙”,眨眼的功夫便奔出了数里外,踏出雷霆一般的声响。
    十几个着军装铠甲的将士在官道上奔驰,五月的城郊一片郁郁葱葱,空气中却扬起一片尘土,迷了人的眼睛。
    黎狸就在这一片蒙蒙的灰尘里目送那个年轻的将军远去,不曾眨一下眼睛,他的玄铁铠甲,他的大红披风,他的英俊面庞……每一次见面都给了她不同的震撼,这样一个刚硬威武的将军,英姿飒爽,情深意重,满足了她对于伴侣的所有期许。
    许久之后,待马蹄声远去,尘土散尽,黎狸才将礼物收回怀中,驱马回城。她来送他,不是大哥让的,是她自己偷着跑来,礼物也不是大哥送的,是她自己偷着送的。
    他不收也没关系,她还做得不够好,日后再送也不迟。可是,去了大西北,他要多久才回来?她的耐心和恒心要如何让他知晓?会不会,他一辈子都不回来了?
    黎狸骑在马背上,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逛着,再没了初初从浮游山回盛京时的冲撞劲儿,迎面遇到一驾马车,挡住了她的去路,她刚举起鞭子准备质问,有只纤手撩起了帘子,帘后露出一个女人美丽的脸庞。
    黎狸看到那人,顿时微讶:“落表姐。”
    车厢内的女子额前垂着一颗银锁珍珠,笑容温婉:“狸狸?这一大早的,你怎么在这儿?”
    黎狸心里乱乱的,当然不肯说实话,但她也不会撒谎,遮遮掩掩道:“哦,我……我随便逛逛。娘还等着我吃饭呢,落表姐,我不陪你聊了。驾!”
    说着,便调转马头,从另一条路上走了。
    百里落觉得奇怪,看了看黎狸方才来时的方向,问身边的人道:“这条路,是去哪儿的?”
    “出城,北上。”
    “出城?”百里落秀眉一蹙,疑惑不解,喃喃自语道:“出城做什么?”
    她刚放下帘子,马车重新开动,便听到街边有人在议论:“今儿个一大早我瞧见有将军出城了,那黑马跑得真快,将军的红披风眨眼就不见了,不知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听说边关乱的很,每年突厥人都要南下肆虐,幸好盛京偏南,一时半会儿不会被战事波及啊。”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家两个儿子都在大西北,保家卫国匹夫有责,就算战乱到不了盛京,也不能……”
    盛京的百姓们有点见识的都喜欢私下里议论国事,百里落听罢豁然开朗,红衣黑马的将军,除了司徒赫再没别人,莫非,黎狸念念不忘的心上人正是司徒赫?
    百里落忽然弯起唇角,如果真是这样,倒也有趣了。
    “公主,到了。”
    侍女春翠的声音从帘外传来,马车再一次停下,百里落在春翠的搀扶下走下车厢,抬头,望着头顶处的匾额,上面写着,“如归酒楼”。
    “公主,他们都到了,正在楼上等您。”
    百里落上了二楼,果然看到三个人正在雅间里候着她,其中两个她认识,分别是曹、安两位大学士的公子,年纪轻轻,衣着华丽,而另一位则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着朴素的青衣,气定神闲。
    三人见她来了,都站起来,曹公子对那中年男人道:“木先生,这位就是落公主。”
    那中年男人恭敬地行了个礼。
    百里落亲切地笑:“无须多礼,这位是……”
    安二公子一边请百里落入座,一边介绍道:“哦,这位是木先生,家父的好友,也是位颇有才华的高人,他曾游历过名山大川,将各地的风土人情秘闻轶事编辑成册,取名《木老叟游记》,这书近几年来一直在坊间流传。小生想,既然落公主对山川志如此有兴趣,又恰逢木先生路过盛京,便请木先生来当我们这次修撰图书的参谋。又突发奇想地与曹兄商量,不如请落公主一聚,兴许能解落公主长久以来的疑惑,也算是全了落公主对小生的器重之情。”
    听到赞美之词,木先生捻着胡须,笑道:“不敢不敢。”虽然谦虚,可语气却颇悠然,十分成竹在胸。
    百里落大喜,忙起身行礼道:“还请木先生多多教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