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丞相的宠妻 第6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晔没有抬头,只是答:”父皇圣明。“
    景元帝沉思了片刻,道:”若是如此,不如朕下旨让人护送玥长公主回京休养,也好与落驸马共享天伦之乐,如何?“
    景元帝不会不明白,从北郡府到帝都盛京,要经历长途跋涉,险恶的山川、终日的颠簸,即便是普通人也要耗费巨大心力,若是一个病了的弱女子,经过这么长路途的奔波,即便到得了盛京,恐怕也剩不了半条命了。
    老狐狸,何其虚伪!
    韩晔敛眸,忙俯
    身道:”臣多谢父皇恩典,但母亲身子弱,怕是受不住这沿途颠簸,而且,多年来,母亲已习惯了北地的气候,若回了江南,恐怕一时难以适应。韩晔请求陛下准臣入法华寺药师塔,臣已在塔内为母亲亮起了长明灯,只需至亲潜心祈祷诵经七七四十九日,便可积无上功德。臣远在千里之外,无法随侍母亲左右,只能以这浅薄心愿为母亲祈福,求陛下成全。“
    他说得言辞恳切,据实以告,连药师塔内的长明灯、招魂幡他都毫不遮掩地全部告知龙椅上的景元帝,哪怕景元帝早已知晓。韩晔退一步再退一步,使自己看起来毫无秘密可言。
    这是合情合理的请求,景元帝含笑应道:”落驸马至孝,朕很欣慰,玥公主和晋阳王有这样一个好儿子,真让朕羡慕不已啊。虽说法华寺正在编修佛经,戒备森严,但驸马的一片孝心实在可贵,好,朕准了。高贤,拟旨,落驸马可持朕的御赐腰牌自由出入法华寺内药师塔,任何人不得拦阻。“
    韩晔颇为感动,忙叩谢道:”谢主隆恩!“
    景元帝微笑之余,又道:”过几日便是三年一度的武举,历年来都由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但朕知晓落驸马出身鹿台山,想必功夫了得,为了昭显我皇室风骨,让天下的举子瞧瞧朕的驸马何等英勇,朕想让落驸马与兵部尚书谢炎共同承办此事。“
    韩晔蹙眉,不明白景元帝是何用意,只能应道:”韩晔资质愚钝,怕辜负父皇厚爱。“
    景元帝端坐龙椅之上,朗声笑道:”朕的驸马,朕怎会瞧错?落驸马何必谦虚,就这么定了罢!“
    ”臣遵旨。“韩晔再无话可说。
    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韩晔才退了出来。
    以二十三岁的年纪去窥探那只老狐狸的心思,连一句话一个表情都得小心翼翼仔细揣摩,他笑着的时候是什么意思,他语调上扬时又是作何算计,时刻都得提防祸从口出,时刻都要注意是否会让人抓住把柄。
    你明白这其中滋味么?
    吃饭、睡觉、说话、走路,没有一时不在监控之中,没有一刻不提心吊胆,哪怕他活得再坦荡无畏,也要使自己变成一个谨言慎行寡言少语的清冷之人。
    真羡慕盛京城的那些纨绔,做横行霸道的市井混混也好,做上不了台面的戏子也罢,哪怕做一个夜夜被丢入”醉巷“中醉鬼,也好过身处他所在的冠冕堂皇的位置。
    ……
    在与百里婧擦身而过时,韩晔的眸始终直视着前方,将余光瞥见的海棠红身影忽略,脚步从容不迫,他身边跟着的是落华宫的小太监,引着他往御花园方向去。
    韩晔站在重重台阶底端,状似无意地回头一望,那个被众人簇拥着的小小身影已经到了紫宸殿殿门前,与他又隔了长长的触摸不着的距离。
    鹿台山上的那几年,他上山下山的时候她都陪着他,挽着他的手随他一起走,说是担心他一个人太寂寞,于是,那么长那么久的石阶走下来,她的腿功练得不错,不会像普通的女孩那样,稍稍走上两步就喊累。
    她总说,韩晔是她一生所遇见的最美好的人,她总是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她多么害怕失去他,可正是这个她眼里最美好的韩晔,给了她短暂的年华里最深沉、最难掩的痛。
    一日一日,一月两月,自他们在护城河畔分手的那时那刻起,她从未停止受伤,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人便整个消瘦了下去,也不复往日欢颜,现在连爬上那么短的台阶都需要两个人来搀扶……
    痛么?
    皮肉之伤是痛。
    鲜血淋漓是痛。
    而那看不见的、最深的痛早已沁入骨髓,撕心裂肺,只剩这一具残破的身体如同行尸走肉般继续前行。
    ”落驸马,落公主正在前头等您。“
    引路的小太监见他停下脚步,久久未动,声音低弱地开口道。
    韩晔的星眸海一般深沉无风无波,微微颔首应道:”嗯。带路吧。“
    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出嫁后都会冠以夫姓,只有皇家才如此奇怪,皇帝的女婿以公主的名字来称呼,以示恭敬。
    ”这只小兔子叫什么名字呢?嗯……收了这兔子当我们的儿子,韩晔是它爹,我就是它娘,它肯定要跟韩晔
    姓,不如叫它……韩小白?啊!不,不行,不能和我的名字一样,叫它韩小黑吧!“她一个人就可以絮絮叨叨很久。
    ”白兔子叫韩小黑,以后再捉到一只黑兔子叫什么?“他眼皮跳着,却还轻问。
    ”这个……扔掉!要不然,叫它韩小二,哈哈哈!“
    ”……“
    多希望,以我之姓,冠你之名,或者,让你的名字成为我身份的象征。
    ……
    韩晔走后,有太监上前,附耳对高贤说了些什么,高贤斟酌着对批阅奏章的景元帝道:”陛下,皇后娘娘今儿个一早上启程往西山的行宫去了,说是身子不大好,一边专心修佛,一边好生休养。“
    景元帝手中的朱笔停了下来,身子坐直,端坐在龙椅之上,素来含笑的面容沉敛下来,锐利的眸子闪过几分薄怒,可不一会儿功夫,他又将那怒压了下去,继续伏案批阅奏折。
    司徒珊,你再吃斋念佛也是无用,十年战场你杀了多少人,罪孽如何消得?一旦有了不顺心的事便离宫出走,朕已非昨日青年模样,还能经得住你多少折腾?
    ”陛下,婧公主和婧驸马来给您请安。“
    外头,当值的太监禀报道。
    ☆、第106章
    ”陛下,婧公主和婧驸马来给您请安。唛鎷灞癹晓“
    外头,当值的太监禀报道。
    景元帝抬起头,放下手中的朱笔,道:”让他们进来。“
    父女相见,墨问和百里婧请过安以后,景元帝道:”婧儿与你母后一样,素来喜爱习武,这次武举机会难得,若那日身子好些了,可以去瞧瞧,来自各地的举子们齐聚,想必十分精彩。“
    说罢,景元帝并没有等百里婧的答复,而是直视着墨问的方向,难得和颜悦色道:”从那日蹴鞠赛上来看,婧驸马的身子也非病入膏肓,大约是这些年独自一人闷惯了,才显得稍稍虚弱些。朕既然答应将婧儿嫁与了驸马,自然希望你们可以长久,宫中太医所开的方子若是无效,朕会为你遍寻天下的神医,。人活在这世上,说到底得自己成全自己,若是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也莫怪他人将你看低了,到时候,无论多少羞辱你都得受,明白么?“
    与司徒皇后的忽视和否定态度完全相反,景元帝的意思似乎是说,他并不排斥墨问,他甚至希望墨问能够与百里婧携手一生,只要他有这个命活下去。
    墨问自进殿起,手臂便一直环着百里婧的腰,他虽不健壮,但扶住弱小的她还是绰绰有余的。听到景元帝这番话,墨问心中颇为讶异,百里婧显然也是,偏头望了他一眼,墨问对她轻轻一笑,眉目温柔。
    他不会说话,无法应答景元帝,稍稍思索,墨问单膝跪了下来,态度极为恭敬。
    景元帝叹息道:”好了,朕还有奏章要批阅,这些家常话不说也罢。婧儿,你母后不在宫中,若是嫌宫里寂寞,便回相府歇着吧。小小年纪莫将身子骨熬坏了,即便不是我大兴国尊贵的的公主,就算是寻常女孩儿家身上有伤,也总是不好的。“
    父皇其实从不是一个感性的人,他一直扮演着帝国君主的角色,算不上多么慈祥温和,这似乎是父皇自她出嫁以来第一次语重心长地嘱咐她,而不是像母后一样带着诸多的叹息和苛责,逼她选,逼她放弃墨问。
    百里婧心有所感,也要屈膝跪下,景元帝抬手道:”别跪了,驸马也起身吧。日后好生照顾婧儿,你毕竟比她岁数大,要是她做的不好,尽管教她,皇家公主与寻常女孩儿没什么分别,有点小性子臭脾气也属人之常情……“
    听罢这些教诲,百里婧与墨问携手退出来,日头刚从东边升起,墨问心上竟泛起一种浅浅的触动。大兴国的现任皇帝登基的过程并不光彩,景元帝作为大兴国天佑皇帝的第四子,却在天佑帝驾崩后以卑鄙的手段夺了帝位,至今许多前朝旧臣始终认为,他是篡权夺位名不正言不顺的乱臣贼子。
    乱臣贼子也会有为人夫为人父的时候,哪怕对朝臣对百姓诸多敷衍,待自己的儿女总归不会铁石心肠。景元帝这番话竟似是有感而发,告诉他,人始终应该自己成全自己,墨问一笑,他又怎会不知?
    回宫的路漫长,马车缓缓行驶中,人一旦失了精神气便憔悴得不成样子,昔日健康生机无限的女孩,这会儿竟至于连坐都坐不稳,墨问揽着她,让她靠在怀里,紧贴着他胸口的位置,将平日用来御寒的披风盖在了百里婧身上。
    车厢有些晃动,她的脑袋几次撞得他生疼,墨问忙用另一只手扶住她的后脑,体贴地护着她。
    百里婧苍白着脸,开口道:”墨问,昨晚我梦见你开口说话了……“
    她是带着笑的语气,只是声音不大。
    墨问低头看着她,沉静的黑眸闪过一丝异常。
    ”你叫了我的名字。“她笑容更大,抬头望着他。
    墨问很想问,是不是很难听?难听到异常刺耳,再也不想听到第二遍?
    然而,他没问,俯身在她的唇瓣上印下一吻,彼此的气息间都夹杂着药香味,再谈不上谁嫌弃谁。
    墨问松开百里婧的唇时,她没有任何不适,她甚至都无法解释这些没有反抗情绪的正常反应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两个月前,墨问吻了她的手背,只是唇瓣轻轻一擦,她都忙不迭地想抽手。她完全不记得,墨问是怎样从手背、手心、脸颊、唇……一点一点把她的极限打开,给她适应的时间,让她这个碰不得的敏感身子接受他一天深一寸的侵犯。
    不等百里婧有什么过激的举动,墨问倒先不好意思起来,敛着眉,间或抬眼,颇
    为羞涩地看着她笑。
    百里婧被他这个不知所措的神情逗笑了,眉头疼得一牵,身子稍稍挪动,往他怀里靠了靠,一句话也没说。
    被”侵犯“时,甩手发怒是一种态度,不知所措是一种态度,无动于衷是另一种态度,习以为常又是一种态度。
    习惯太可怕。
    如果想把她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剔除,只能以新的习惯日复一日地覆盖。
    墨问勾起唇,他显然有这个耐性。
    马车停在相府偏门前,木莲在外头掀开帘子,搀扶百里婧下车。
    百里婧忽然在偏门前停下脚步道:”木莲,你替我去元帅府看看赫,昨天他的样子我放心不下。见了他,就说我已经没事了,让他不要担心。知道么?“
    木莲想说什么,但瞧了墨问一眼,只好点头道:”好,我去。婧小白,你小心一点哦,走不了就让他们弄顶轻轿来。“
    百里婧点了点头。
    木莲上了马车,朝城西的方向而去。
    墨问搀扶着百里婧走了两步远,发现她的腿一直在轻微颤抖,他按住了她的肩,弯腰将她抱了起来。
    ”墨问……“百里婧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着,双臂环住了墨问的脖子,这是她在清醒的时候墨问第一次抱起她。
    墨问低头对她一笑,沉静的眼眸中夹着不容抗拒,他的手臂并不算有力,但抱起她绰绰有余。
    百里婧没再继续要他放她下来,怕伤了他,只是道:”要是累,就放我下来。“
    墨问颔首,视线却直视前方,他走得并不快,但很稳。
    一路走下来,引起了诸多小厮和丫头们的侧目,纷纷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病弱不堪的大公子竟有这等力气抱起婧公主。
    入了海棠苑,墨誉正在那处读书,远远瞧见墨问走过来,放下书迎上去,竟发现百里婧在他怀中,身上盖着黑色的披风,虚弱不堪。
    ”大哥,她怎么了?要不要紧?“墨誉急问道,双手微张,大有从墨问怀中接过百里婧的意思。
    墨问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一步,避让开了墨誉的亲近。
    见到自己虚弱不堪的兄长,第一句问的居然不是他的身体如何,而是问他的怀中人。
    对待兄长的妻不以嫂子称呼,而只唤一个字——”她“。
    兄长还未死,好端端地活着,他竟想着越俎代庖替兄长照顾她。
    这三个细节,将墨誉心里的鬼完全暴露,墨问的心思何等细致,一瞬间,胸口起了一股无名之火,从头到脚熊熊燃烧。
    墨问的表情未变,墨誉未能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见他退后一步,以为墨问抱不动了,张开的双臂不仅没有收回,反而更紧张道:”大哥,我来吧。“
    墨问无法回答,倒是他怀中人察觉到他的神色有异,抬起头,冷冷淡淡道:”不用了。墨问可以。“
    从刚才开始,百里婧的头一直埋在墨问怀里,墨誉以为她睡着,这会儿听见她的声音,他那点显露在外的关切忙畏首畏尾地缩了回去,手臂收回,人也不自然地后退了一步,尴尬笑道:”大哥,你小心一点。“
    墨问抬脚便从他跟前擦过去,方才一路上的柔情蜜意,都叫墨誉这显而易见的举动给破坏精光。三年来,墨问在任何人眼里都是无用之人,因为同住西厢,离得较近,墨誉隔一段日子会去瞧一瞧他,比之相府内漠不关心的旁人,唯一真心待墨问的,只有这一个四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