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12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她完全可以选择日化的, 毕竟有现成的配方在那摆着,而且这是消耗品,市场稳定。
    但这样就没有意思了。
    苏市这边的研究所已经和福市的824合作,同样是日化生产,加上原本的国有企业,再多就没必要了。
    当这家名为千年科技有限公司刚开始, 人并不多, 毕竟设备、材料什么的全都要重新搞, 但是订单并不少。
    有黎司越公司那边的,也有研究所给的,虽然有些单子不大,甚至要求还挺高的,但维持这家工厂运作也足够了。
    史佳瑞正好可以将自己研究的一些小玩意做出来。
    只是她没想到,自己会突然就怀孕了。
    说实话,她和黎司越结婚好些年了,对孩子并没有说特别着急。
    史佳瑞觉得自己还早,不用急着要孩子,但有时就是这么意外。
    既然有了,那就生下来,其余的事情,就先往旁边放一放。
    十月怀胎、坐月子、带娃养娃,占据了史佳瑞太多的时间。
    她根本就没办法在现实中研究什么,只能夜里的时候进入实验室,在里头学习研究。
    倒是有些新的想法。
    照理说,史佳瑞这种特殊情况,应该进入特殊部门进行研究工作的,但那都不是她擅长的,走不了太远。
    所以,她觉得自己还是保持这样,时不时上交点新刷新出来的资料上去。
    至于能研究出什么来,那是研究员们的事了。
    说真的,不用再去学习别的领域,去烦恼有没有做错方向,操心会有什么后遗症等等,这真的挺劳心劳力的。
    所以,回归家庭,对她来说也是另一种放松,嗯,带孩子的时候种点花花草草啥的,挺好的。
    都是些简单好种的植物,不用她怎么操心。
    但史佳瑞在脑中实验室看到关于食用菌的资料,忍不住就想起了大石大队当知青那几年的事儿。
    再选一两种植物在脑中实验室推演?
    这年头一提起来,史佳瑞就没忍住了,让黎司越托人弄了些种子来。
    “小宝,帮妈妈把收音机打开。”史佳瑞手里拿着两个小花盆,使唤儿子道。
    “好的,妈妈。”一个粉雕玉琢的男孩子“噔噔噔”跑到桌子旁,爬上椅子,按下了收音机的按钮,并熟悉地调到广播台。
    “咦,是钱阿姨的节目呢。”小宝惊喜地叫道。
    史佳瑞听到熟悉的声音,笑着说:“是的,她主持的《一起讲故事》今天开播,我们支持下。”
    小宝趴下椅子,跑到史佳瑞旁边,“妈妈,妈妈,这回你种的什么?”
    “包菜和花菜。”
    “可是它们能活吗?接下去天气就变冷了。”小宝担忧地说,“幼苗熬不过去的。”
    “我特地培育的耐霜雪的品种,应该可以。”
    是的,史佳瑞觉得在北方冬天吃蔬菜瓜果太难了,她就只能研究南方冬天的蔬菜,看能不能在北方种植。
    为此,她重新做了个仪器,在脑中实验室不知道试验了多少回,终于让她找到了一种。
    “哇,妈妈好厉害!”小宝拍着手,很捧场地说道,“我以后要跟妈妈学习。”
    史佳瑞忍住笑:“你不是要跟爸爸学习怎么造计算机和电话吗?”
    “我可以一起学啊!”小宝挺起小胸膛,“我已经会认好多字了,爸爸出的数学题我都会做。”
    “我们小宝真厉害。”史佳瑞空出一只手摸他的头。
    “那是!”小家伙抬起下巴,一脸自豪。
    黎司越打开门进来,就看到一个小炮弹朝自己冲过来。
    他弯下腰把小宝抱起来,对史佳瑞说:“我回来了,中午不在家里吃,我们出去吃饭。”
    小宝伸手去抓黎司越的头发,“爸爸,你头发上有叶子。”
    黎司越把手里的纸袋子放在桌上,“佳瑞,我买了点糖炒栗子,来吃点。”
    “好,我泡一壶茶配着吃,比较不干。”
    黎司越带着小宝去洗手,然后给他剥栗子,看着小家伙吃得香,眼里浸满笑意。
    史佳瑞给两人各倒了一杯茶,笑着问:“怎么想到中午出去吃?”
    “一家新开的饭店,听说味道不错,带你们出去尝尝。”
    “那可真让人期待。”
    黎司越笑看着她,生了孩子之后,她调养了好久,气色总算好很多。
    之前他就一直担心她的身体,也做好没孩子的准备。
    有了小宝后,他请了保姆、阿姨照顾,但史佳瑞真的不喜欢家里有陌生人,所以只请了两个阿姨,定时来打扫卫生啥的。
    一家三口穿戴整齐后出门,吃完饭后,就带着小宝去动物园玩。
    小家伙不知道随了谁,性格活泼开朗,嘴巴也甜。
    只要是他喜欢的,他们总是尽可能去满足他。
    晚上钱爱华打电话来的时候,听说这事很是羡慕,她也想带儿子去动物园玩,但是她工作太忙了。
    史佳瑞跟她说了说话,正准备记录下自己最近关于两种蔬菜的研究。
    小宝就抱着两本书过来,要她给讲故事,她只好放下笔陪他。
    黎司越处理完工作,看着窝在一起的母子两人,嘴角忍不住弯了弯。
    等小宝睡着,两人开着台灯,各写着各自的东西,然后聊一聊最新的科技更新,以及一些社会现状。
    华国将科研主力都放各种军备等大方面上,毕竟西方还在虎视眈眈。
    改革开放后,民间看着发展得挺好的,但都是引进派,对华国的本土同类型发展会造成冲击性。
    比较明显的,就是能发现一些国有单位的效益下滑得厉害,不少发不出工资。
    “当初824的路子还是走对了,工厂效益好,研究所就有充足的资金继续研究,也有能力对工厂的产品更新换代。”
    史佳瑞点头:“这确实是,毕竟我们国家还穷,能力有限,没法照顾到所有的研究单位。”
    “我听我妈说,一些外国组织就专门盯着我们国内那些比较差的研究单位,准备买断正在研究的资料什么的。”
    “这事我们也知道,也报上去了,但你也知道,总有些为利益动心的。”
    黎司越眉头皱了下,“那些研究人员,我找人安排了,只要人在,那些资料还能继续研究出来。”
    “一些技术方面,国外并不见得比我们先进,说不定还是我们走在前沿。”
    史佳瑞笑了,“这确实是。”
    不说别的,就说大石大队那边的食用菌种植,如今已经扩大到两个县的乡镇农村都在种植。
    有几个教授就带着学生在那边专门研究,毕竟食用菌的市场还是很广的,出口、国内销售。
    “就算暂时落后了,我也相信我们能追上去,五年、十年、二十年,总是可以的。”
    史佳瑞认同黎司越这话,只要他们这个国家还有人,就不会放弃。
    她知道国家为什么把精力首先放在国家防卫上,若不是当年,国家研究出了蘑菇蛋,成为了一个有核国家,他们就要成为下一个被扔蘑菇蛋的国家了。
    两人聊着聊着,史佳瑞就忍不住跟他说起自己在种的两种蔬菜。
    黎司越想了想问她:“想过在农作物上深入吗?我看过你那个机器,可以大批量生产。”
    现在虽然不要各种票证了,但实际上,各种经济作物什么的还是不够的。
    储粮不够,总是叫人忧心的,特别是现在边境的摩擦不断,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有新的大范围战争爆发。
    就算没战争,也会有各种天灾,手中有粮心中才不慌。
    “我也想过,但是这个机器,不是我来用,怕是要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才能得出想要的结论。”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实验不是要经过千百次的研究的?说不定你觉得没用的,会有特殊的用途呢?”
    “而且人多力量大,它能发挥的作用或许会超越你的想象。”
    “也行吧,那我们把这个机器改造一下,若是能够和电脑结合在一起,会更方便使用。”
    史佳瑞知道,让别人来用,这完全就是一个随机的概率,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一无所获,肯定会很沮丧。
    她想到了原来世界的事,为了粮食自由、粮食安全,这个仪器给出去,或许农科人员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或许他们可以在农作物培育上走出另一条路来,不至于被某些种子卡脖子?
    于是,两人就着这事商议起来,关于这仪器的生产、授权等深入聊了聊。
    作者有话说:
    第122章 试用
    史佳瑞和黎司越对这个仪器进行了改造, 主要零件都交由千年科技生产。
    生产出来的仪器,是黎司越去安排的,首选f市的农科院,那边跟824熟悉, 且有合作, 很快就有研究人员感兴趣。
    这事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这短时间内,史佳瑞种下的包菜和花菜,也都吃得差不多了。
    她特地把几个盆栽放到外头窗台,接受风吹雪打。
    它们的生长状态跟脑中实验室模拟的差不多,就是生长速度慢了点,个头比较小。
    但总体来说,它们的味道还挺好的,有点甘甜,小宝还挺喜欢吃的。
    史佳瑞特地留了几株开花留种。
    春天来了,还有点冷,不过小宝想要出去玩, 史佳瑞想了想, 决定带他去公园转转。
    只是她没想到, 这趟出门,还能碰上一点小意外。
    华国目前的治安是有些差的,但京市作为首都,还是相对安全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