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翠娘回头,就看着两人亲密的背影,二弟妹似乎说了什么话,娘笑着轻轻地拍打了她一下,她心里很是难受,又是这样,为什么总是将她排斥在外?难道她就不是杨家人吗?
    当然,她也不傻,知道伤了小妹,娘是肯定会生气的。
    只是,她宁愿娘狠狠地骂她几句或者打她一顿,也比现在这样无视她好。
    对于早上的事情,赵翠娘是真的很后悔,她怎么就会会没脑子地去推小妹呢?看来以后的日子肯定会很不好过的。
    收回视线,转向院子里抱着儿女的公公和相公,她心里才稍微开心了一点,春树和小花儿很讨喜,而她是他们的亲娘,想到这里,腰板直了一些,沮丧的心情也振作起来。
    杨家村的村长是和举人老爷一起来的,他们一出现,就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热闹的院子是立刻就安静下来,杨天佑和县学的学子们纷纷站立起来。
    杨春花也在打量着面前的这尊活生生的举人,他们家现在的贵客。
    青衫长袍,苍苍白发用青玉簪子固定,面容苍老,身体却站得笔直,气质温和儒雅,是个很有魅力的老爷爷。
    只是,那双饱含沧桑的眼睛告诉杨春花,这位举人老爷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人生或许并不像她家人推崇的那般光辉和美好。
    “村长,杨老爷。”杨大栓和杨铁柱父子俩人尽量控制着不让自己显得太过激动,不过,他们说话时颤抖的语气早已经出卖了他们。
    “大栓哥,你这样叫,我可就不敢进门了,”杨举人看着两人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还有铁柱,像以前那样,叫我二叔就可以。”
    杨大栓和杨铁柱看向村长,有些不知所措,实在是没有想到高高在上的杨老爷会如此地太平易近人,跟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至于二叔这个称呼,杨铁柱回想起来,他很小的时候还真的是这么叫的,只是看着面前完全陌生的人,这两字他真有些叫不出口,他真心觉得高攀不起。
    杨大德说是跟杨举人一起来的,实际上两人只是半路碰上的,一路上没怎么说话,他也摸不清杨举人这话是客气还是真心的,所以,完全给不了杨大栓父子俩提示。
    杨春花看着这样的场面有些无语,果然,她这个小豆丁肩上的担子比想象中的大,这样明晃晃的大腿怎么能不抱。
    “咿咿呀呀”稚嫩的声音打破尴尬,杨铁柱低头看着闹腾的女儿,赶紧哄道:“小花儿,别闹啊。”
    “啊啊哦哦,”杨春树没有半点犹豫地跟上妹妹的脚步,十分欢快地叫着。
    “这就是我的两个侄孙,侄孙女?”杨举人的笑容更深刻了一些,看着两个讨喜的娃娃,然后伸手将杨春花抱了过去。
    原本还有些担心的杨铁柱,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就将举着的手放下,谁让他家小花儿此时在对方怀里笑得格外开心呢。
    “啊啊哦哦,”杨春树的叫声没有停,扭动着小小的身子,挥舞着四肢,眼珠子看着自家妹妹。在他的心里,举人老爷是极其聪明的人,怕露出破绽的他,这个时候,一定要紧跟着妹妹学的。
    至于前世这个举人老爷是在今天去世的,他想,结局应该已经改变了,毕竟,现在已经是中午,他记得很清楚,村子里的人说过,杨老爷是这天早上就死了的。
    杨举人笑呵呵地看向杨大栓怀里的孩子,“你也要我抱?”
    “咿咿呀呀,”一个月的相处,杨春花对于哥哥的行为还是很了解的。
    果然,杨春花立刻就回应亲妹妹的声音,叫得是一模一样的开心,妹妹笑他就跟着笑。
    杨举人低头看了看他怀里的孩子,又看了看对面的那个,笑得更加开心,“我可一下子抱不了两个,一会再抱你啊。”
    “杨老爷,要不还是我来吧,你别看这孩子小,可沉着呢,抱久了手会酸的。”杨铁柱见举人老爷这么喜欢他女儿,心里很高兴,脸上的笑容跟着自然起来。
    不过,想到对方是贵客,杨老爷回村子这两年,基本都不出门,村子里的人说,是杨老爷身体不好,在家里养病,所以杨铁柱,怕累到他才会这么说的。
    “那等手酸了再说,”杨举人舍不得放手,看着抓着他手指玩的妞妞,积压在心里多年的抑郁消散不少。
    杨天佑在一边看着,见他爹和大哥依旧在院门口寒暄,感觉到日头越来越辣,终于没忍住走了过来,站在杨大栓身边,竭力让自己笑得自然一些,“村长叔,杨老爷,里面请。”
    杨大栓和杨铁柱一听这话,脸都有些发红,若不是有外人在场,他们都想给自己一个巴掌,他们这样将客人堵在门口算什么事情。
    “对呀,快进来,进来坐。”杨大栓补救道。
    “恩,”杨举人抱着杨春花,看向杨天佑,跟着往里走,身后的下人将吃酒的东西送到枣树下,自然有学子帮忙记录下来。
    “你是老五吧?”
    “是,杨老爷。”杨天佑回话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恭敬起来。
    “你都长这么大了,要叫二叔知道吗?”杨举人笑容满面地说道。
    杨天佑点头,红着脸有些紧张地叫了一声。
    “告诉你的那些同窗,今日我只是来吃酒的,让他们明日到我家里去,我每人只回答三个问题。”杨举人笑着说道。
    杨天佑惊喜地看着杨举人,然后恭恭敬敬地弯腰,执书生礼,诚恳地感谢,“多谢二叔。”
    “恩,”杨举人受他这一拜,“去陪你的同窗吧。”
    杨天佑高高兴兴地离开,村子里的人见杨举人走进来,似乎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拘谨得很。
    叫他的时候,不是杨老爷就是举人老爷,杨举人看着,听着,在心里叹气,离家二十多年,这一张张的面孔,年轻的他是没有印象。
    可稍微上了些年纪的,他都能想起对方的名字,回忆起在杨家村时发生的许多美好的事情,即使是平凡的打闹,现在想起,都无比的开心和怀念。
    “大德哥,不管怎么样,我都是杨家村的人,自小在这里长大,可以说这里的人都是我的乡亲,你们杨老爷,举人老爷这么叫着,说实话,我心里真的是很难受,你们这明显就是不当我是杨家村的人啊!”
    ☆、第17章 举人二蛋
    杨举人最后的那一声感叹,让杨家村人的心都跟着在颤。
    这话虽然是跟村长杨大德说的,可他并没有压低声音,在安静下来的院子里,村里的许多人都能听得很清楚。
    “不是这样的,明志,”杨大德慌忙解释,连将杨举人的名字直接叫出来都没有发觉,“你误会我们了,我们怎么可能不当你是杨家村的人,你不知道,我们有多高兴村子里有你这么一个出息的人。”
    “是啊,是啊。”
    杨家村所有的人都跟着点头,表情是跟村长是一样的激动,脸上明晃晃地写着,我们绝对没有那意思,你千万不要误会。
    窝在杨明志怀里的杨春花在心里翻白眼,这位举人老爷难受可能是有的,但绝对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如此也能看出她的家人有多淳朴,她的乡亲有多憨厚。
    杨明志扬起笑脸,大声地说道:“那大家以后就不要叫我杨老爷,举人老爷了,以前怎么喊的现在就这么喊。”
    杨大德这次很确定面前的举人老爷并不是开玩笑,而是出自真心,同样笑了起来,比起以前足不出户的举人老爷,他更喜欢现在这个和颜悦色的杨明志。
    “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客气了,大栓,赶紧的,前面带路,我们进去说话。”
    “是,是,村长,明志,快进去。”杨大栓叫着杨举人的名字时,还是有些僵硬。
    以前在一块玩的时候,他们叫的可不是明志,而是杨二蛋,他想,即使是杨举人说以前怎么喊就怎么喊,估计也没人再这么叫他的。
    一行人进堂屋的时候,里面只坐着两个人,是杨家村里面年纪最大,也是辈分最高的两个。
    一是村长的大伯,已经七十岁的杨长寿,另一个是杨大栓隔了两房的二伯,杨长喜,五月的时候,刚办了六十六岁的大寿。
    看见他们,不管是杨举人还是村长,都恭恭敬敬地打招呼。
    杨长寿的耳朵已经听不太清楚,所以,他们说话的时候,会将声音拔高,两个老头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最后将视线移到有些陌生的杨举人身上。
    “大哥,这是二蛋吧?”杨长喜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杨长寿也不能肯定,看着有些像,于是试探性地叫了一句,“二蛋?”
    “哎!”听到熟悉的称呼,杨举人的眼眶有些发红,一边点头一边很用力地回答。
    此时,有了对比的杨春花,觉得她这名字已经很不错了。
    原本还有些尴尬的杨家村人见杨举人没有半点不喜地答应,一下子就觉得他亲切了不少,在堂屋内挤着坐下后,一个个开始问话。
    “明志,京城什么样的?”
    “你见过皇上吗?”
    “那里的人吃的东西跟我们一样吗?”
    杨举人笑着一一回答,当年的他去京城时,心里所想的何尝不是跟村子里的人一样,只是,去了才知道,那个地方也就那样吧。
    等到众人的好奇心都满足得差不多时,杨举人将话题转到两个孩子身上,村子里的男人一个个看着杨铁柱的目光里都带着羡慕,这可是龙凤胎,而且都活了下来,杨家恐怕要走运了。
    杨铁柱被人羡慕着,厨房里的赵翠娘也同样如此。
    “翠娘,你现在可算是苦尽甘来,这龙凤胎,可是咱村子里的头一份。”
    “那可不,要不然举人老爷能来?”
    “是啊,这福气可大发了,我刚才偷偷看了一眼,举人老爷一直抱着你家闺女就没松手,肯定是很喜欢的。”
    赵翠娘脸上带着笑容虚应,眼里的得意怎么也掩饰不住。
    吃席的时候,杨举人带着几分不舍地将杨春花交给杨铁柱,杨春花知道,她和哥哥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在杨家村人的眼里杨家的酒席算是很不错的,在气氛很是热闹的吃吃喝喝后。
    县学的学子最先离开,这样大热的天气,各家的马车依旧停在村子口,他们顶着烈日由杨天佑送过去。
    虽然对于娇贵的他们来说这一段距离很是遭罪,但若是把马车叫到杨家门口,被杨举人看见,很有可能会认为他们没有诚意,拒绝明天的请教,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第二批离开的是村子里的人,除了留下帮忙的,其他的村民都带着老人孩子回家,杨举人也在这一群人之中。
    接着就是杨大栓家的亲戚,范氏,王氏,李氏,周氏娘家的人还有韩大鹏的父母,他们离开的时候,带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一匹布和一筐鸡蛋。
    赵翠娘看着范氏硬是将东西塞到他们手里时,笑容有些僵硬,这是欺负她没有娘家人吗?
    接下来的大半个下午,都是在女人们洗刷,男人们归还东西中度过,等到收拾得差不多后,范氏将所有的剩菜留下够他们家晚上吃的,其余的全都分给了帮忙的和杨大栓的三个弟弟家。
    等到一切归置妥当,杨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热闹高兴之后,就剩下一个字,累。
    “好累啊。”王氏坐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说道。
    杨家人看着她夸张的模样,习以为常。
    “没事吧?”倒是杨金柱关心地问着身边的周氏。
    周氏摇头。
    “老四,你扶着你媳妇回屋歇会吧。”范氏开口说道,虽然周氏基本上什么也没做,可她有五个月的身子,还是注意些好。
    杨金柱刚准备点头,王氏再次嚷嚷起来,“哎哟,不行了,娘,我头晕眼花,有些想吐,也要回去躺会,相公,快扶着我。”
    “我累着呢,你能不能别闹了。”杨铜柱没好气地说道,她累什么,一整天都跟着娘,搭把手的事情能有多累,这婆娘,肯定是又想偷懒。
    杨大栓想着接下来也没什么事情,又顾念之前王氏回娘家借银子的情分,即使他同样知道老二媳妇就是想要偷懒,“行了,老二,你扶着你媳妇回房休息吧。”
    自家爹发话了,杨铜柱自然点头,只是,这也让李氏和周氏心里都有些不满。
    杨铜柱起身,见王氏倒在椅子上,像是睡着了一般,嘀咕了一句,“真是猪,这样也能睡着。”
    然后,有些不高兴地伸手,直接去拍王氏的脸,冰凉的温度吓了他一跳,再看她整张脸,连嘴唇都没有半点血色,有些慌了,“爹,娘,她好像有些不对劲。”
    在杨铁柱怀里昏昏欲睡的杨春树,一听这话,就把眼睛睁开,心里冰凉,难不成他真的是灾星,杨举人逃过了这一劫,却换成了二婶?
    ☆、第18章 亲爹发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