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笼中雀 第3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傅祁州从里殿出来, 赵钏听见熟悉的脚步声一回头,映入眼帘的就是傅祁州从额间流下来的鲜血,惊得他白了脸, 急忙躬身迎了过去:“陛下!”
    傅祁州看了他一眼, 漫不经心道:“回吧。”
    赵钏不敢多话,从这里面出来,破了头流了血, 是谁打的还不是清楚明白。
    但他瞧着傅祁州这神色, 似乎没有把这当回事, 也没有生气。
    他皱了皱眉, 他跟在傅祁州身边的时间挺长了,但傅祁州这性子是有些难捉摸, 你觉得他是这样的, 过些天好像又不是了, 前些日子李翾遇刺, 咳血, 他除了上朝处理政务,有空便往这慈宁宫里跑, 开始的时候只觉得是孝敬,但慢慢地, 他就察觉出一些不对劲来了。
    现在李翾身子好了,傅祁州也爱往这东慈宁宫里跑,皇宫宫里, 妃嫔殿里, 他好像都是走个形式, 也不知是应付自己还是应付惠太后。
    赵钏心里有些忐忑, 他在外守着, 里面发生了什么导致傅祁州被打了,他脑补了一堆,万一惠太后问起,他还得扯个谎。
    正发愁时,傅祁州道:“若太后问起,就说朕梦游嗑伤了。”
    “奴才明白。”
    傅祁州走后,白苓匆忙进屋,见李翾沉着脸站在窗前,目光阴冷的望着外面。
    “主子,您还好吧?”
    白苓说着走到了李翾身侧,“今日出宫,陛下已经知道了,顾公子的身份,他也知道……”
    听着白苓的话,李翾深吸了一口气,沉沉的闭上了眼睛,良久才幽幽道:“哀家知道了。”
    白苓看着李翾,脸色凝重,眼神中充满了不安,李翾掀开眼皮,眼底一片清冽,好像刚才的烦躁从未来过一般。
    她看了白苓一眼,柔声安抚道:“怕什么?这才到哪里,收拾一下,梳洗就寝了。”
    白苓的不安,李翾当然明白,那些大臣了写那么多折子,傅祁州都不听,但凡傅祁州与她传出一丝流言来,她跟前无子,又还年轻,那帮人能把傅祁州拉下皇位吗?不会的,只会想着如何处决了她,将她千刀万剐,到那个时候,他们会忘记傅祁州以往所有的荒唐,只当她是祸根!
    这样的下场,她怎么会想不到?
    早做打算就是了。
    *
    万府老宅寿安堂内,老太太独自用了晚膳后就在前院凉亭内坐着等万之褚,他回府时已经很晚了,一踏进府便看到了亭子内坐着的老太太,他疾步走了过去。
    如今已是初秋,白日里有太阳尚还暖和,但晚上起露凉,着了凉又逢换季,最易生病。
    “祖母。”
    老太太听见他的喊声转过身子来,漆黑的眼眸在昏黄的灯光里泛着暖,她笑道:“回来了。”
    “嗯。”老太太应着问道:“要坐会儿吗?”
    万之褚摇了摇头,伸手去扶老太太:“回屋去吧,起露了,当心着凉。”
    老太太说:“这个季节,正舒服呢,不冷不热,你吃了没有?”
    他回:“吃了。”
    老太太笑了笑,“吃了什么?”
    “吃了碗馄饨。”
    “和六娘子?”
    他轻轻的嗯了一声,老太太唉哟一声,拍了他背一掌,“她来寻你了,你就带领着她在老街口吃碗馄饨?”
    万之褚有些尴尬,懵了片刻,只听老太太道:“是不是一会儿就吃完了,吃完她就回去了?”
    他没有说话,老太太又问:“没有再吵架吧?”
    “没有。”
    “没吵架就好,慢慢来。”
    万之褚应了一声,扶着老太太慢步朝寿安堂走去,犹豫了许久他才柔声道:“祖母,我冤枉了她,让她受了很多委屈。”
    他的声音很轻,像是风一吹就碎,让老太太心痛不已,还没说话便又听万之褚道:“我觉得我不能等,直觉告诉我,我要是这样等下去,她永远也不会回来。”
    老太太听着他这话便是知道,万之褚的心里肯定是慌了,见了李棠这一面,不但没有一丝往日的温存,两人之间还有了陌生感和疏离感。
    万之褚定是觉得,再这样下去,李棠会彻彻底底的忘了她,开始新生活,往后余生与他无半点干系。
    当局者迷,若是能够那么轻易就忘得一干二净,那李棠曾经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给他做了妾。
    想着那日李棠同她说的那些话,她就知道,万之褚若想以后和李棠有未来,那必须将熬过去。
    但这才到哪儿?他就慌了,就怕了。
    “那你想要如何做?”老太太问道。
    万之褚沉默了片刻,“将她接回相府。”
    老太太顿住了脚步,侧过身子望向他,“然后呢?”
    听着这话,万之褚心头一滞,然后他能看到她就在身边,他会对她好,他会弥补自己犯下的错,李棠会原谅他的吧?
    看着他迟疑的神色,老太太问:“你觉得,接她回相府,是你更开心?还是她更开心?”
    万之褚心道,她都不愿意回来,被他强制带回相府,怎么可能开心?
    “只要她不开心,那你们就永远都好不了,你想想你是想要短暂的心安还是想要以后和她能够携手共度余生?”老太太问,万之褚咬紧了后牙槽,腮绷子紧绷着,他就不能都要吗?看着他这样,老太太踮起脚尖轻轻的拍了拍他的头,“我的傻孙儿哦。”
    “你觉得六娘子爱你吗?”
    “或许吧,她人好,对谁都很好。”
    老太太皱了皱眉,显然是不满意他这话,沉声道:“你觉得她到了你的府上是因为她如今无依无靠了?而你又位高权重?”
    “她很会藏心思,猜不透的。”
    “哎……”老太太叹了口气,柔声问:“你这想法就不对了,她没有了你能活吗?你看她现在,比给你做妾好还是坏?”
    “她有铺子有庄园不缺奴仆不缺银子,便是连交好的朋友都是品性好对她好的,除了没有国公府六娘子太子妃这些虚头衔,她一个人岂不得快哉?为何要入你府?她是从国公府出来的姑娘,若是要攀附权势,以她的姿色,公府侯爵她都踏得进去。”
    看着万之褚苍白的脸色,老太太道:“就算是国公府没了,六娘子也不会没有骨气,可她为何会忍着世人异样的眼光,到了你跟前?”
    “除了爱着你,还能有什么原因?”
    “你不妨再想想,她曾爱你什么?想好了,想通了,再去把你们的那些误会解决了,只有将过去的误会都说开了,释然了,你们才有机会重新开始。”
    那天晚上,万之褚一夜未眠,李棠曾爱他什么?他回忆着过去,想起自己身上的一堆臭毛病,想起了她一边训他一边又纵容他,恍惚的想起某一年秋收时她去庄园收账,他随着她去,便在庄园住了几日,深秋的夜里凉但星月明亮,躺在屋顶上好像伸手就能摘星。
    她裹着小被子就这样看星星看到了半夜都还不愿意去睡,那天夜里,她好像说过羡慕他。
    他当时浑不在意,没把这话当真,在他的眼中,她要什么有什么,而他一个被抛弃的人一无所有,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但现在想来,她那话,不是羡慕他拥有了什么,而是暗指其他。
    他爱她,她的优点有一箩筐,似乎她身上就没有哪一点是不好的,可他呢?想破了头好似也想不到几点,便是如今好似也还是一样,越想越气馁。
    早上起来整个人都有些颓,老太太瞧着他那样眉头紧锁,但装作没看到只说道:“过来吃早膳,吃过早膳后我得去一趟相国寺,你陪我去。”
    老太太说着是去烧香祈福,万鸿堃如今还躺着养伤,安顿好万鸿堃,安氏还有三房的周氏陪着老太太一起了去了相国寺。
    入了寺庙,一行人上香叩拜,刚拜完转过身竟看到了赵夫人和其婆母贺老夫人。
    安氏见人率先招呼道:“夫人也是陪老夫人来上香吗?”
    赵氏笑道:“是的,太巧了,没想到还会在这里遇到你们。”
    安氏道:“这就是缘分。”
    贺老夫人看着老太君,慢步走了过来,“老姐姐,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老太君看着她的腿,迎了过去:“是有些日子了,你腿可好些了?”
    “好多了,摔着一下,我还以为要站不起来了,得亏我这媳妇,每天伺候着,求了不少次菩萨娘娘,这下能走了,过来上住香。” 贺老太太说完,老太太道:“好福气还在后头,得养好了,莫留下根子。”
    “好得差不多了。”
    周氏站在一侧,帮忙搀扶起贺老太太,说道:“娘,我们去后院厢房坐会儿吧。”
    老太太笑盈盈的看着她点了点头,一行人前往早安排好的厢房里歇息。
    这一坐,老太太抽了签,却不是上签,慧圆大师替她解了签文,老太太心情凝重。
    老太太一生无女儿,她要过那个砍便需要认一个女儿回来,她求的是长久,便要认一个赵氏女。
    提到赵氏,贺老太太望向赵氏,慧圆又看了看赵氏的手相对了俩人生辰八字,就那么定了下来。
    老太太又提起曹湘和万之褚定亲之事,慧圆说:“曹四娘子姻缘还未到,万公子非她良人。”
    这话,俩家人还没有回道府邸,便传开了,一是老太君认了赵氏为义女,二是万之褚和曹湘结亲不妥!
    大师的话,传出去众人也只觉得这就是命,非人为。
    但回去的路上,老太太却是心情沉重,慧圆在她离开时又单独同她说了,万之褚姻缘坎坷,若过得了坎那便会一生顺遂,若过不了那便是生死难料。
    第42章
    ◎你去请六娘子,让她来吃酒席◎
    老太太知道, 万之褚同李棠之间不会容易,她已经在从万之褚身上着手了,无非就是希望两人以后能和好, 平平安安。
    她万事自信, 所以,她从未想过这俩孩子到最后会好不了。
    如今听慧圆这么一说,不经打了一个冷颤, 世间事, 最怕的就是自以为算无遗策。
    若是将来万之褚最后改变了, 而李棠那边出了什么意外, 可能这些日子所有的努力都会一夜间又回到了原点,甚至可能更糟。
    枉费工夫还越来越糟的事情, 她不会办。
    老太君认了赵氏为义女, 万府还请寻了先生看了日子时辰, 给各府递了帖子, 要办酒席。
    期间赵氏又入了一趟宫门, 见了曹皇后。
    见母亲再来,她询问道:“事儿成了?”
    赵氏道:“成了。”
    “老太君那边找了个由头, 母亲我要成为老太君为义女了。”
    赵氏乐呵呵的说着,曹蔻哭笑不得, “怎么回事?”
    赵氏说:“老太君无女儿,大师要找她认一个女儿,恰好我们遇上了, 一看竟然很合适, 你祖母说很好, 就俩老太太同意, 我也点了头, 我还同你外祖母说了一声,都同意。”
    “是母亲去找的老太君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