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了“光明磊落”匡策想不到更适合的词。
    匡策便觉得自己刚刚的心思不对,他敛了容,说:“不早了,该过去了。”
    言毕,已经先一步出了屋子。宁书默默跟上,落在了后头的宁棋仍旧笑着的脸庞却划过一丝狠毒的目光。采采和不盈立刻推着宁棋跟了上去,怎么着也不能让自家主子落了后头呀。就算……就算不能走到宁书的前头,至少同行嘛!
    丁纵站在院门口早已等候多时,瞧见匡策终于出了院子才要迎上去,又住了脚步。匡策身后两位世子妃跟着,他得避嫌。
    匡策远远看见了丁纵就微微点了下头。
    丁纵这才匆忙迎上去,在匡策耳边轻声说:“林家昨夜遭遇了暗杀。”
    “如何?”匡策脸色仍旧如常。
    丁纵吸了口气,说:“除了仍镇守在边疆的林小将军,林家其余二十一口无一生还。”
    新妇敬茶
    第39章
    坐落在安城的和王府,平时并没有主子们住。和王和匡策都是常年领军打仗的人,早就在边境修了别府。年初的一役大匡国大胜,边境一时太平。匡策和和王都是先后腾出手来,料理皇城这边的一干事宜。
    昨日成婚的时候,虽然和王便在首座,不过宁书被红盖头遮着脸。所以今儿个来敬茶才瞧见和王的模样,和王坐在上首,穿着随意的常服,看上去倒有些瘦弱的感觉,实在是和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形象有些出入。
    和王妃坐在和王身侧,此时正笑着看向一同进来的三人。
    早有妈妈准备好了茶,两位样子端庄的妈妈动作麻利的端着茶托分别走向宁棋和宁书面前。那茶托上是一个紫砂壶,并两个相同质地的紫砂杯。
    走到宁棋前的妈妈弯着腰将茶托向宁棋面前递了递。而另一个宁书面前的妈妈却只是站着不动。
    宁棋便斟了两杯茶。
    这妈妈这才举着宁棋斟好了两杯茶的茶托递给了宁书。
    宁书便懂了和王妃的意思,她便接了妈妈递过来的茶托走出来,跪在和王和和王妃的面前,高举了茶托,道:“儿媳替姐姐给父王和母妃敬茶。”
    “好孩子。”和王妃夸了一句,然后和和王一起饮了茶,然后将两个红包放在了茶托上。
    “儿媳替姐姐谢父王和母妃。”宁书举着茶托站起来,走向宁棋。
    宁棋的脸上挂着温柔的笑。
    之前站在宁棋身边的妈妈就接了宁书递过来的茶托,宁棋身后的采采收下了茶托上的两个红包后,那妈妈才收了茶托出了外室。
    另一个妈妈这时走到宁书面前,将另一个茶托递给她。
    宁书便也斟了两杯茶,恭敬地举到和王和和王妃面前,说:“儿媳给父王和母妃敬茶。”
    和王与和王妃同样喝了茶,然后在茶托上放了两个与之前完全一样的红包。
    跟着宁书过来的首秋替宁书将红包收好了,那个妈妈也收着茶托出去了。
    和王妃这就起了身,一手拉着宁书的手朝着宁棋走过去,她另一只手就握住了宁棋的手,说:“你们两个,我都是喜欢得很。以后可要好好相互扶持,管着这个家。若是策儿欺负了你们,尽管来我这说,母妃给你们做主!策儿?”
    和王妃朝匡策去看,却见他面上平静,却早已走了神,就不满地皱了眉。
    匡策朝这边看过来,笑着说:“是,母妃说什么都是对的,儿子遵命就是。”
    和王妃就宠溺地瞪了一眼匡策,回过头来继续和宁棋、宁书说话。左右不过问问带了几个丫头,人手够不够用,平时喜欢吃些什么,对王府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问的最多的还是缺不缺东西,若是缺了尽管开口。
    一起用过早膳之后,匡策跟着和王一起去了书房,和王妃却还是拉着宁书和宁棋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放她们两个回来,并且特别嘱咐了宁棋,如今伤着,疗理身子才是重中之重,身子没养好前,请安的事儿就先免了。
    又问了宁书手上的伤口会不会留下疤痕,还赠了些进补的名贵药材。
    和王妃对两人说的话并不一样,然而真正送到两处院子的东西却是完全一样,不差一丝一毫。
    让宁书和宁棋各自回去歇着以后,和王妃招了招手,心腹张妈妈就走了过来贴着她的耳朵把昨晚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说了。
    宁书回了自己的屋子才真真松了口气,这王府的规矩果然多。不仅规矩多,而且和王妃的暗示也是极明显了,她望着大红的床幔,就轻叹了一声。
    整整一日,宁书都在琢磨一件事——今天晚上匡策会不会来?
    第一:于礼,匡策今晚是必须去宁棋那里的。
    第二:宁书仍然不知道怎么面对匡策,想着他不要出现在自己面前才好。
    第三:一想到匡策要住在宁棋那里,宁书心里就不舒服。这无关情.爱。
    宁书想得通透,早就将这纷杂的思绪理得很清,左右不过这三条。然而就算什么道理都懂,也抵不过那种矛盾的思绪在心口萦绕相抵。
    用了晚膳,宁书便屏退了下人,独自一人坐在窗边,随手拿了一册诗集读起来。
    不经意抬首的时候,宁书才发现案头的红烛已经燃了小半——已经入夜了。
    宁书便将手里的诗集轻轻放下,走到床边,脱了鞋子钻进床幔中,又拉了被子将自己盖得严严实实的。还是有点冷,索性继续往被子里钻了钻,整个人窝成一团缩在被子里。
    第二日一早宁书起得格外早。
    首秋和午秋进来伺候的时候,瞧着宁书已经坐在梳妆台前了。
    “姑娘,你怎么这么早就起了?”首秋端着水放在一旁,将拧好的湿帕子递给宁书。
    午秋就在宁书身后给她梳发。
    “姑娘,姑娘!”关关从外面跑进来,声音里带着愉悦。
    午秋就瞪了她一眼,暗示她姑娘现在心情不太好。
    关关却不理会午秋的暗示,走到宁书身边笑嘻嘻地说:“奴婢刚刚在外院听人说世子爷昨儿没去东院,不在府上呢!”
    首秋和午秋对视一眼,悄悄将目光落到宁书身上。
    宁书低垂的目光就是一闪,她默了默,对关关说:“这里不是宁家,下次不要出去乱打听了。”
    “奴婢知道了。”关关笑着应下。“不过真的不是打听,是偶然听到的!”
    到了这一晚上,匡策仍旧没有回府。
    临睡前,宁书轻轻蹙了眉,明儿个可是回门的日子,不知道那人会不会回来。总不能又让她处处顶替宁棋,连回门还要替了两个人!
    到了回门这一日,宁书一早醒过来,就问首秋:“世子爷回来了吗?”
    “呦,寻我?”话毕,匡策已经跨进了屋子。
    宁书就站起来迎上去,刚想顶他一句,就瞅见他身上的衣服有些皱了,身上带着凉气,就连脸上都有了一层薄薄的胡茬。
    宁书便吩咐首秋去取匡策的衣服,又是吩咐午秋去准备一干梳洗的物件。
    做完这些,宁书才回头去看一进来就坐在椅子上的匡策,他一手托腮,合着眼。
    宁书本来还想问问他去宁家的事儿,瞧着他这副样子,想必是累着了,于是默默站在那里瞧着他。约莫着不过一刻钟的功夫,隐约听见院子里午秋回来的细碎脚步声。
    宁书就轻手轻脚走到门口对午秋伸出食指摆了个噤声的手势。
    等她一回身却见着匡策已经睁开了眼睛。
    “什么时辰了?”匡策皱了下眉头。
    “还早呢,要不要先去趟一会儿?”虽然的确到了该出发的时辰,然而宁书却如此说。
    “不用,”匡策已经站了起来,“走吧。”
    虽然还是未梳洗过的模样,虽然仍旧穿着发皱的衣裳,匡策的脸上已经完全没有了疲倦的模样。
    回门遇刺
    第40章
    原本宁棋的腿伤实在是严重,依和王妃的意思是让她在王府好好养着,这回门宁书也可代她。又怕宁棋多想,说了等她腿好了自是随时可以回宁家。不过宁棋还是坚持要回去,和王妃便也不勉强。
    三人回到宁家以后,一家人一起和和气气用了午膳,匡策就跟着宁家几个男人去了书房。
    而宁书和宁棋自然就去了后院。
    “苦了你了,这三日就折腾了两趟,腿疼不疼?”宋氏紧紧握着宁棋的手,看着她的目光心疼得不得了。
    宁老夫人也说:“回门不过是个形式,也不是非回来不可。棋丫头如今好好养着身子才是正事儿。”
    宁棋就低着头小声地说:“祖母和母亲是有所不知……”
    宋氏微微皱了下眉,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静静坐在一旁的宁书。然后摸了摸宁棋的头,问:“孩子,莫不是受了什么委屈?”
    宁棋却是摇头,低声说:“也只有借着回门的机会,我才能见到世子爷了……”
    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抿蠢低眉的样子像极了受到莫大委屈。
    原本欢欢喜喜的屋子人皆是一滞,宋氏抚着宁棋的手就是一僵。
    屋子里的主子们还是目不斜视的模样,可是那些伺候的下人们目光就悄悄地往宁书身上瞟。
    宁书仿若未闻,端端正正地坐着。
    宁画就笑着说:“二姐,王府规矩多不多呀,是不是吃的糕点都比咱们家精致呀?”
    “嗯……”宁棋想了下,说:“府上有一道七锦果子糕,真是用七种果子焙的,尝着极好。”
    宁画的大眼睛就亮了起来,惊道:“是嘛?可惜了我没这口福。”
    “你啊!”宁老夫人伸出手点了点宁画的额头,“就是贪嘴,像是咱们家亏了你吃的似的!儿媳妇得空吩咐下去,让厨子学学那劳什子果子糕,做他几屉送去四丫头那。”
    “祖母你笑话我!”,宁画嘟嘴撒娇。
    一屋子的人便又重新热闹起来,就连原本在一旁静静坐着的宁书也被宁画的嘟嘴撒娇的娇态引得莞尔。她不经意望向窗外,就见着大院门口那里有着一道身影。
    宁书收回视线就看着依偎在宋氏怀里的宁棋,她站起来,福了福身子,道:“我想回吟书斋看看,顺便把之前没读完的书带回王府去。”
    宁老夫人就点头准了。
    待宁书前脚走,宁画也告退了,宁老夫人就让宁棋随宋氏也退下去说她们娘俩的体己话了。宁老夫人猜着,宁棋该是有几屉的话要对她母亲说的了。
    宁书出了宁老夫人的屋子,院门口的人影已经不见了。她不动声色的回了吟书斋,江姨娘果真已经在那儿等着了。
    “可多还好?”江姨娘待宁书一进屋子就急急追问。
    宁书颔首,说:“姨娘不用为我担心了,在王府里一切都好呢。”
    江姨娘听她这般说微微松了口气,又说:“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别让家里人挑出来不是。虽说是嫁入王府了,可还是要靠娘家撑腰的。”
    宁书笑笑道:“姨娘你就放心吧,这些我都晓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