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说没生儿子的女人处处矮人一头,就是没有儿子的周青林也越发让爹娘兄弟瞧不上眼了。
    也所以这次去京城没有带上他们。
    想到她侄女往后的生活,刘氏仿佛整个人被抽空了一般,浑身没有一丁点力气。
    张菊知道婆婆此时正在烦心刘莲芝的事呢。
    她心里高兴极了。
    想到那个贱女人今后要过得苦日子,张菊嘴角忍不住微微翘起,怕婆婆瞧见了又要数落她,是以她忙转过头,假装打了个哈欠,用手捂住了满是笑意的嘴。
    这时,堂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从里头陆续走出几个步履蹒跚的老头子。
    这些都是族中的族老,今天聚到一起就是为了商议周富贵捐族田和办族学的事的。
    乍得知这样的好事时,族老们兴奋得不得了,昨夜都未能好好睡上一觉,都想着要如何规划一番。
    所以今儿一大早几个老家伙就聚到了一起。
    现事情都已商议妥当,只等晚上叫齐了族人,然后把他们的安排告知大家伙就行了。
    想着日后族里后辈的出息和多出几十亩族田的收益,族老们原本蹒跚的步伐都好似轻快了许多。
    看到人都走了,刘氏抬眼看了看自家老头。
    周向东的脸色不太好,还在为刚才刘氏闯进堂屋的事生着气呢。
    刘氏也没敢吭声,转身指挥媳妇们去灶间端饭菜,冬日大多数农家都只吃两顿,故早饭一般都吃得比较晚。
    等饭菜都上了桌,一家人围桌吃饭自不必提。
    作者有话说:
    喜欢本文的仙仙们请收藏文文哦,谢谢谢谢!
    第2章 、周青林与储物空间
    周青林一直都相信这世上是存在平行空间的。
    所以早在十几年前,他就陆陆续续用自己的积蓄开始往随身携带的储物空间里搬运各种东西了。
    但凡能想到的他都去买了来,只等着自己将来老死穿到了另一个空间后,储物空间里储备的这些物资能让他继续过上无忧的生活。
    虽然自己还不知道这平行空间是啥个样子,也不知道这些物资能否跟着他一起过去,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地不放弃。
    凡事有个盼头总归是好的。
    何况自己一个单身汉,无儿无女的,手头留着这些钱也无用。
    他是不会让“人死了,钱还没花完”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的。
    周青林是教物理学的。
    大半生的精力都花在了搞科研和育才上,为国家培养出好多优秀人才,个人也拿了好多奖项,对自己这几十年的成就他很满意。
    虽已到了古稀之年,懂得养生的周青林却依旧耳聪目明。
    每天,吃过早饭后,他都会靠在葡萄架下的老榆木圈椅里小憩一会儿,煮一壶普洱,手捧着书卷,品茗茶香。时不时还会有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入耳,暖风阵阵吹过,平静又怡人。
    如此惬意的日子真是千金不换。
    本以为往后余生都能如这般舒舒坦坦地过下去了,可惜事与愿违。
    在一次他下台阶时不小心踩空后情况就有了转变。
    有高血压的老人最怕摔倒,周青林也不例外,虽然当时得到了及时救治,可身体还是出现了可怕的后遗症。
    他的腿脚变得不利索起来,双手也开始不听使唤了,抖啊抖的。
    医生说他和拳王阿里得的是一样的病,帕金森综合症。
    这是世界难题,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很难根治。
    平时虽能用药物控制一二,但他终归不能照顾好自己了。
    一向事事要强的周青林此时也变得有心无力起来。
    唉,生活总有千万种方法让你不得不低头。
    于是在学院领导的第十八次登门劝说之后,周青林终于心有不甘地收拾了自己的生活用品住进了市里的养老院。
    院里的人都爱叫他老周头,听着挺亲密的,可周青林不喜欢,总感觉把自己给叫老了。
    虽然他已七十有六,可他年年二十三岁的心态让他觉得自己还能再抢救一下。
    别的大爷大妈都会有家中小辈来探望,不是儿子就是孙子,不是女儿就是儿媳妇,只有他周青林,除了几个学院领导,就再也没有其他探望的人了。
    周青林至今都没有结婚。
    小时家境不好,为了挣学费,一到寒暑假他就四处打零工,工作后他的精力又都用在了搞科研上。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余的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里了。
    做实验搞研究,熬夜和通宵更是常有的事。
    他觉得潜心学术才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哪还顾得上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啊。
    于是就这么耽搁着耽搁着,后来就一直没有成家了。
    所以每次看到其他老人和家中小辈们亲亲密密共叙天伦的场景,周青林心里就只剩下羡慕的份了。
    特别是隔壁老王家的曾孙女,那娃儿才两岁多一点,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红红的脸蛋就跟个大苹果似的,一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小梨涡,那小嘴巴可甜了,每次一来就先乖巧地把大家挨个叫上一遍,小声音甜甜糯糯的,让人听得心都要化了。
    周青林不止一次的在想,这宝贝娃娃要是自己家的就好了。
    虽对自己的这一生从来没有过后悔,但如有来生,周青林还是想过一过空谷幽兰般的田园生活,有妻有儿,养鸡养鸭,返璞归真自得其乐。
    最近他感觉自己很容易累,稍微动动就能出一身虚汗,饭量少了许多,牙齿也有些浮,吃东西时嚼着都觉得费劲,消化也不好,老觉得胃有些发堵。
    人老了就是这样,打败自己的往往不是心态,而是力不从心,收了收心神。
    周青林打开抽屉,剥了两片消食片放到嘴里嚼着。
    想到自己已有好些日子未打开储物账册看看了,在以前,这可是他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
    唉,乱糟糟的生活让他已经快失去自我了。
    周青林闭上眼睛,然后用意念把存储在脑海里的那本账册缓缓地打了开来。
    这储物空间是自己在睡梦中得来的,他到现在还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
    就是某个晚上他在梦境里看到了好多个连在一起的仓库,他来回穿梭在其中,醒来之后他就在自己的脑海里感受到并接收到了它们。
    好像这储物间本该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那么不可思议又理所当然。
    虽是储物空间,但它却是以一本账册的形式体现的,人不能进到里面去,所有物品的进出都只能在账册上用自己的意念来完成。
    这本账册共有十一页,每一页都对应着一个小仓库。
    每次往仓库里添加进去一件物品。
    那么对应页面上会自动地登记上该物品的名称和数量。
    反之,如果从仓库中取出物品,那么该物品就会自动从账页上减少或消失。
    经过多次的操作,账册的存取功能已经被他运用得得心应手了。
    每次采购回来的物品,周青林都会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摆放到储物空间的每一个小仓库里。
    食品,日用品,药品.....
    经过十几年的填充,如今这本账册都记录得满满当当的了。
    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各种酒,白的、红的,具体有多少瓶他也没盘点过。
    都是他以前出差时从各地搜罗来的。
    其实周青林本人并不喜欢喝酒,收藏这些纯粹是个人爱好而已。
    再用意念打开第二页,这里则记录着各式布料。
    提花织绸二十匹、印花丝绸二十匹、桑蚕丝十匹,这些都是去苏州旅游那年买的。
    因为买得多,他是直接去丝织厂拿的批发价。
    为了掩人耳目,他还特地租了一间临时小仓库,然后让厂家把他买的绸布送到仓库里,接着他再把它们一一都移进了储物空间里。
    神不知鬼不觉地。
    后来他又如法炮制地购进一大批素色细棉布和印花棉布。
    还有到新疆旅游时购买的两大包压得实实的未脱籽棉花,一包足有两百多斤。
    在来养老院之前,周青林把家中收藏的几百本书籍也都收到了储物空间里。
    许多精致的摆件他也没落下。
    还有爷奶过世前留给他的那一对银的龙凤虾须镯,说是留给他们未来孙媳妇的。
    在米国访学的那一年,他随大流地学会了用木仓,也购置了许多木仓,周青林特地在储物空间辟出一间小仓库来摆放这qzdy。
    木仓对男人有着致命的诱惑,周青林也不例外。
    余下的几间小仓库里面堆放的基本都是吃食。
    在周青林无意中发现储物空间有永久保鲜功能之后,他就购置了大量的粮油米面,火腿肠和方便面这些必备品自是不能少的。
    还有爱吃的水果,就连自己最喜欢啃的旺旺雪饼也买了好多。
    其实周青林也不知道哪些才是正确选择,他只是把自己能想到的都买上一些,他也不知这些东西最终能不能派上用场。
    但自己是四几年生人,也算是经历过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人。
    所以周青林觉得不管走到哪里粮食和盐都是必需品,多储备些肯定是没错的。
    他还去乡下农人家里买了几千斤红薯,还有十几麻袋的稻谷和好几十袋玉米。
    想着有了这么多吃的,以后自己不论走到哪里都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了。
    之后周青林又陆陆续续地添置了好多药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