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么红学研讨会?关省政府什么事?德江尽折腾这些幺蛾子,也值得你大惊小怪?”王明劈头盖脸便喝骂开来。
    他是蔡行天的老跟班,在省政府一向和蒋天生打对台戏,郑有才是蒋天生的腹心,掌管着省政府办公厅,正是王明的心腹大患,此刻寻着机会,他自然要狠狠敲打一番。
    郑有才和王明明里暗里斗法已然不知多少回了,对王明他自不像对蔡行天那般畏之如虎,见他喝骂,震恐的脸上竟迅速平静下来:“情况是这样的,因为德江发现了红楼梦原稿手抄本,并且获得了文化界的一致确认,德江市政府便借着这个良机,打算举行第一届文化研讨会,并对外发出了邀请函,很快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预定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不仅有社会各界知名学者,专家,教授,还有文化部的领导,据悉,文化部常务副部长刘春来同志已确定参会,除此外,还有曾经担任过中央重要领导岗位工作过的老同志也确准前来参加,其中便有我党的元老苏明玉老同志。”
    第一百八十八章三箭(下)
    郑有才话到这里,众人才彻底重视起这个文学研讨会了,与会的专家学者在这些省级高官面前算不得什么,可文化部的常务副部长要来,这已然预示着今次的文学研讨会是国内的文化界的一场盛事。
    更让人惊讶的是,还有党内的老同志参加,寻常老同志参加也就罢了,竟然还有苏明玉这种级数的。
    说来,这位苏老先生从未担任过党的高级领导职务,甚至连中央委员都不曾任过,可就冲他和领袖那众所周知的关系,以及党内资历老得几乎要和南老、季老这一干老同志相较高下,蜀中省委就不得不重视了。
    蔡行天暗自嗟牙,他真没想到一本红楼梦,会被那家伙玩出这么多花样!
    “红学研讨会,亏他想得出来,可你再是研讨,能把南老首肯的事给推翻了!”
    蔡行天心头冷笑,当下二话不说,抓起笔记本和钢笔,推开座椅,也不冲众人打招呼,抬腿就走。
    哪里知晓蔡行天方行到会议室门前,又是一道黑影撞了过来,险些撞在他身上,多亏来人及时看见了他,伸手抓住了门框,硬生生停了身体。
    可饶是如此,一场会,被突然而入三次,便是泥菩萨只怕也到了暴走的边沿。
    蔡行天一张本就乌黑的老脸,骤然间血色冲涌,好似随时都要燃烧。
    来人是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春芳,主管着省台和党报,算是宣传领域的重量级人物。
    李春芳险些撞着蔡行天,吓得一张脸都变了颜色,眼见着蔡行天神色极度不对,到了暴走的边缘。心念急动,赶忙道:“报告蔡书记,喜讯。天大的喜讯,德江方面又引进了一笔巨额投资。金额大概过亿!”
    在李春芳想来,得了这个好消息,蔡书记该转怒为喜了吧,哪里知道他话音方落,蔡行天的胸膛便剧烈起伏,嘴角隐隐溢出白色唾液。
    还是曹卫国见机得快,赶忙掏出一个小黑瓶,从里面倒出两粒白色的小药丸。飞速送到蔡行天嘴边,又递上茶水,助他服下,折腾了好一会儿,蔡行天倚在座位上,面色才恢复了正常。
    突然的惊变,惊呆了所有的人,蒋天生道:“蔡书记身体不适,暂且散会吧。”
    大局底定,蒋天生对薛老三简直佩服到了骨子里。三箭齐发,便是如天巨幕也被他射出个大洞来。
    尽管李春芳的话没有说完全,但蒋天生已经想通了全盘情况。很明显,这红楼梦手稿便是薛老三精心布置出的大戏,要不然天下还能有这么巧的事吗?
    刚要调他离开,蜀中就爆出了红楼梦手抄稿问世之事,再者,即便是真有如此之事,那所谓的红楼文学研讨会,以及那过亿的天量投资,是仓促间便能决定的?
    摆明了是那薛市长隐而不发。留下的巨大伏笔,可以说。所谓的火电厂上马之争方一开始,那家伙便胸有成竹。
    眼见着蔡行天被折腾得半死。蒋胜天也无意痛打落水狗,便想早早散了会,好全面了解德江目前的情况。
    怎么说这过亿的投资以及那个注定轰动文化界的红学研讨会,都有他蒋某人某人大展拳脚的余地,他必须尽快弄清究竟,准备完全,以期早早地进入状态。
    却说蒋天生挥手让散会,才缓过命来的蔡行天却不乐意了。
    他摆摆手,努力坐直了身体,沙哑着嗓子道:“春芳同志,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你细细说来。”
    李春芳迅速整顿了下思绪,尽量压抑着嗓音里的兴奋,以最平和的语气将这惊天动地的大手笔道将出来。
    原来,此次的过亿投资并不是单纯的外商投资,而是云锦区政府联合外商进行合股投资。
    云景方面以蜀香王香料厂为民事主体,年投资两千万,三年总计六千万元的巨额投资,再加上云锦湖边的一万亩沙石地,五千亩荒山,占据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其他两家投资商,一位是翠屏——云景风景区的投资商李、陈二位老板,以每年一千万巨资入股,三年总计三千万。
    另一位便是港岛新兴的著名财团长江实业,每年投资两千万人民币,三年共计六千万元。
    共同占据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在德江打造一个共和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其中以红学会召开为背景的大观园,便是今年该影城的主打项目。
    话至此处,薛老三的秘手已然全部揭开。
    其实,自打董捷带领的红楼剧组,下到德江时,他心念便动了。
    彼时,他想的是将京城那个大观园搬到云锦来的可行性。
    倘此议成行,那云锦则新添一个产业,且该产业还能和翠屏——云锦风景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也算禁锢了不怀好意的邱跃进的手脚,让其在他薛某人限定死的框架内活动。
    可待后来,他全盘接手德江经济工作之后,虽然借助抄拿小金库,小幅度的裁减冗员,稍稍维持住了局面。
    然,诸如市纺织厂,红星机械厂等国企大厂的生存危机,却时时入他心间。
    要解决国企大厂的生存危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狠下决心,一刀两断,此等方法,前世那位铁面老总已经采纳过,要想到这个点子不难。
    可时移势易,如今才什么年代,所有制的问题还是禁区,薛向不会傻到去作那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
    他能想到的办法,无非是尽量精简国企大厂的人事危机,裁弱存强。
    可如今的国企工人端的都是国家饭碗,你裁汰老弱,总得有地方安置,若是没处安置,动辄上千职工,便能牵扯出上万人来闹腾。
    所以,这步棋,薛老三要走,则必须慎重,他要给老池子放水,就得挖出新池子蓄水。
    是以,彼时,市服装厂和红星机械厂的两位老厂长,来找薛向寻求解决问题办法之际,薛老三只说了,先用市府拨给的二十万元,稳定厂里的局面,此外,还要两人秘密编制裁汰名单,精选优秀员工留任。
    其实,那时,薛老三心中的一盘大棋,便开始布子了。
    当然,全德江国企老厂,不止市服装厂和红星机械厂,不过是这两家规模最大,才被提溜出来,作了典型。
    薛向做过精密统计,全德江还值得挽救的国企,要全面裁汰的话,至少要提供五千个新岗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