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40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厮骨头还硬哩!”王指挥骂道,拧小鸡一样拧起他来,又按着他的脑袋,强行给自己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提起他一扔。“砰”地一声,那汉子的脑袋便把薄薄的糊着纸的雕窗撞了个大窟窿,整个人都飞了出去。
    外面“扑通”一声响,那厮落水扑腾起来。
    王指挥跳上甲板,指着水里“哈哈”大笑,回头对秦惊鸿道,“你出来看落水狗!”
    案上的几个汉子抚掌笑道,“王兄英雄了得!”
    王指挥大声道:“不是老子们在河北提着脑袋拼杀,你们早给契丹人抓去来了!还装模作样个鸟!”
    王指挥返回船舱,将那娘们拧了出来,一手托住她的腰身,听得一声尖叫,他已跳上岸边。
    终于有个兄弟问道:“咱们搞出这一出,不会有事罢?”
    王指挥笑道:“又没出人命,有个屁的事。那厮出来寻欢作乐,连个跟班也没,瞧不出多大的官。谁敢动禁军指挥使?大不了赔点钱了事。”
    “王将军说得也是,您已是指挥使。”
    王指挥拽着小娘,和几个人一起进了池边的一间屋子,找张圆桌坐下来,又起身取了一把琵琶塞在她的手里,说道:“唱支曲,给兄弟们定定神。”
    那秦惊鸿一脸苍白,吓得直抖,抱着琵琶哪里还唱得出来?
    王指挥恼道:“唱!”
    秦惊鸿身体一颤,忙开口唱道:“薄罗衫子金……金泥缝,困纤腰怯……怯铢衣重……”琵琶声随之弹得凌乱不堪,两行清泪已滑落脸上,声不成音。
    不多时,忽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砰!”木板被一脚踢开,外面披坚执锐的一队士卒涌了进来。
    王指挥却神情自若地坐着。
    那秦惊鸿看了门口的人群一眼,又看王指挥,继续弹唱。
    在琵琶声中,更多的戴甲之士进来了。接着一个青袍文官大步走进来,展开一张纸:“看清楚了,堂尊亲笔签押朱砂牌票!来人,全部拿下,违抗者,以下犯上之罪,杀!”
    “哈哈!”王指挥站了起来,在自己的脖子上作了个劈的作用,“来,往这里砍!老子让你杀!”
    忽然一枝樱枪捅了过来,王指挥大腿上一痛,血已浸湿袍服。他没有管捅他的士卒,只是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后面的青袍文官,那文官的衣服颜色来看,级别不一定有他高……不过朱砂牌票的签押者确实是个大员。
    王指挥吃痛,一条腿支撑不住单膝跪地。
    另外几个武夫见状,老实地没有反抗,等着被绑了。
    这时,那青楼女子伤感的词仍旧在房中回响。
    ……此事先是惊动了王指挥所属虎贲军第一军军都指挥使李大柱。李大柱去开封府要人,但开封府要军司另外三人的签押公文,李大柱没法拿到这东西,因为另外三人分别是兵部、枢密院、军器监的文官。
    李大柱此时属大都府,既不能调人、也不能调兵;只有一半的统兵权,另一半在兵部官员手里……任命、罢免、处罚中低级武将也不是李大柱说了算,得四人共同商议,其中兵部和他自己二人有直接否决权(统兵);二人不能达成共识,则上奏枢密院裁决。
    李大柱与那王指挥熟识,不愿意坐视不顾,当即去殿前司找李处耘去了。
    殿前司已经不复办公,李处耘等人正在衙门里清理卷宗,分别存到枢密院、兵部等衙门去。
    李处耘当下十分惊讶:“开封府竟能用刀兵伤禁军指挥使?”
    史彦超听罢也侧目。
    李大柱道:“腿上挨了一枪,径直五花大绑进开封府大牢了。”
    在场的原殿前司大将皆尽默然。
    李处耘听罢李大柱的禀报,恼道:“东京天子脚下,这厮一个指挥使,嚣张作甚?”
    李大柱道:“兄弟们这不跋扈习惯了,那换作以前,他不过就是闹个事……”
    “不必管他。”李处耘道,“开封府无权对禁军武将用刑,他们会主动把人交给军司。”
    李大柱不断求情。他是虎贲军老将了,李处耘也抹不开情面,沉吟片刻道:“我现在也不能管他们的事……写封信给开封府少尹,但不保证有用。”
    “一定有用,一定有用!”李大柱忙拜谢。
    史彦超冷冷道:“大将的名头似乎不中用了,不过李将军是皇亲贵族,那开封府少尹还是会给面子的。”
    一旁的袁彦道:“世人势利,一朝失权,马上就不同了,今后咱们地位更低。”
    李处耘却好言道:“也非如袁将军所言。”
    “哦?”袁彦道。
    李处耘道:“若要打仗,用的还是你我。若无仗打,咱们这等人在东京平白握着兵权,有什么用?无事拿着兵权,想法子就能调动禁军精兵,国家岂能稳靠?”
    袁彦若有所思。
    史彦超道:“幽州已复,若不干辽国,别的地方杀鸡焉用牛刀?”
    李处耘沉吟道:“陛下灭南唐时,种了棵树,叫‘帝国之树’。”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我与官家谈论时,听过官家的意思,帝国乃扩张臣服大片地方,才叫帝国。”
    众人听罢沉思不已,觉得李处耘所言很有深意。
    杨彪道:“官家爱怎样就怎样,他也没亏待咱们。”
    袁彦劝道:“杨将军此言差矣,咱们要是没用,文官不欺到头上来?一口气忍了也罢,可若是咱们没说话的份,文官真能替咱们作想?今后咱们至少得有上朝议政的对待,不然肯定有憋屈的事!”
    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开
    那王指挥受伤一事,连郭绍也听说了,但不是大臣上奏,他从皇城司王忠口里听说的。
    郭绍实行兵制革新的初衷,是用几个衙门监督、分散武将的权力;但负责训练、带兵作战的决策仍旧是武将……这也是他要想要以火器、骑兵战术为核心,进行军事组织改变的设想。
    但现在看来,制衡难免就有争斗,想所有人都懂事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郭绍依旧忙活着将革新进行下去。现在他正主持军队重新整编……原有二司(殿前司、侍卫马步司)四军;现在取消了二司之后,将统编为三军。
    所有禁军骑兵统编虎贲军。禁军步兵、骑马步兵、内河水军为控鹤军,陆军分左右二厢(只是建制,厢一级没有机构);控鹤军另有内河水师,原侍卫马步司的水军人马。
    另有一军,是“蛟龙军”,目前拥有两个港、三艘海船。分别是江宁港和登州港,人马只有三只海船,编为蛟龙军第一舰队,韩通挂名第一舰队都指挥使,不过现在他没管实事,人太少没啥好管的,多领一份俸禄。
    虎贲军军旗依旧用老虎刺绣图案;控鹤军军旗是一只鸟,主大旗都是红色;蛟龙军军旗是龙,黄色打底……三军中,地上跑的野兽,天上飞的飞禽,水里游的水怪,都有了。
    郭绍成日在前殿忙活,后宫倒是没什么事,愿意离开的都走了,主要是万福宫那些人。
    ……春天的阳光很好,贤妃李月姬与她宫里的矜持在外面散步,在一道走廊上一边享受阳光,一边观赏春暖花开的宫廷美景。
    她身上颜色鲜艳的罗裙,与树上的花朵相映成辉,十分秀丽。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宦官嘀咕道:“瞧她那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后来了!”
    李月姬抬头看去,便见一个高个丰腴的女子带着一众宦官大摇大摆地迎面走来,那女子的眼睛几乎是望着天的,神态果然非常张扬,再加上身边弯着腰走路的宦官,姿态反差十分明显,让那女子看起来十分强势。
    “她是谁?”李月姬皱眉问。
    身边的人小声道:“京娘。”
    李月姬又问:“什么身份?”
    “没什么身份,连个嫔都不是,在内侍省管事,很有点权,不过身份算起来也就属于宫妇宫女一类。”
    一个宦官却小声提醒道:“官家很宠信她的。”
    李月姬一听眉头皱得很深,她在夏州是郡主,平素都是别人让着她。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已算忍耐了,但还没到对一个做奴的人忍让的份上!
    两拨人越来越近,李月姬挺直身子,径直往前走。
    “哟,李贤妃。”京娘倒是主动招呼,不过那口气哪是见礼,不说把自己摆在了平等的地位,听起来好像还略高似的。
    李月姬冷笑着看着她,心道:难道还要我一个皇妃给你让路?
    京娘站了一下,明白了李月姬的意思,便挥了一下手:“给李贤妃让路……”
    李月姬见她的举止神态,心里已是憋着一口气。自己什么身份地位的人,谁都能欺负上来?本来只想忍让一下安生些,但人见你好欺负就会得寸进尺!欺人太甚了!
    不料这时,让在一边的京娘又冷冷道:“有些人好吃好喝的什么也不做,还闲得慌出来瞎晃悠占道。”
    李月姬顿时气得快吐血了,铁青着脸指着京娘道:“我去哪,碍着你的事啦?”
    京娘掩嘴笑道:“话都说不清楚,还想和人吵架……哟!你还想动手?可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本事。”
    李月姬一阵眩晕,手都哆嗦了,嘴上又想不出该怎么回敬,她以前本来就不常说汉话,只能算还会。她气道:“岂有此理!连党项人也有贵贱尊卑,反倒中原皇宫没有了?你以下犯上,来人……”
    “谁敢?”京娘回顾左右,她的个子本来就比普通女子不止高半个头,气质又强势,气势顿时压得连李月姬这边的一众人都静悄悄的埋着头。
    李月姬回头道:“你们这些人?你,刚才不是说她和皇后似的?”
    京娘看向那宦官:“你是好日子过腻了?”
    宦官“扑通”跪倒在地:“奴婢不敢……”
    李月姬愕然回顾左右,顿时觉得只有一个在面对这个悍妇,怒道:“这皇宫难道竟是这个奴婢做主?”
    京娘冷冷道:“你说谁是奴婢?真把自己当个人物哩,你就是朝政国策的一件物什,你瞧不起我,以为我瞧得起你?”
    李月姬指着她,想了想道:“咱们到皇后跟前说,就不信这么大的皇朝连点规矩都没有!”
    京娘却露出了笑容:“行的,悉听尊便。”
    李月姬转身就走!这宫里很多地方她还不熟,但皇后住的滋德殿,三天最少要去一次问好,她走得很熟。
    一个宦官追上去小声道:“那京娘不好对付,听说连官家的圣旨都敢违抗!官家让她去侍寝,她断然拒绝说不是嫔妃、没道理侍寝,官家没怪罪,却说给她封一个嫔妃不完了……”
    李月姬皱眉道:“皇帝为何如此宠信她?”
    宦官沉吟片刻,一本正经道:“难道是因她的奶大?”
    李月姬脸上微微一红,骂道:“刚才你干嘛去了?”
    宦官一脸委屈道:“娘娘可得宽恕咱们,您和她作对没事,奴婢们一不小心就被整了,还没地儿伸冤!这种事,得您拿出气势来,然后奴婢们才有胆子,别人打狗是看主人的……大伙儿谁不想看娘娘得势?咱们服侍娘娘,出去也腰板也直一些,平素用度也能好得多。”
    一众人来到了符二妹那里。符二妹正在教皇子认一二三,听到李贤妃来了,便叫奶娘把孩儿抱走,在正殿上入座,叫李月姬把委屈说出来。
    这时张氏和杜氏也来了,问皇后安好,于是几个女子也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
    符二妹不住安慰李月姬:“我从没把李贤妃当外人,平素待你如何?”
    李月姬委屈得几乎要哭出来:“皇后倒是待我好,可一个奴婢欺负我,您得为我做主……”
    张氏看不下去了,在一旁提醒道:“皇后娘娘,若不能阻止李贤妃要求您出面,便只能为她出头了,把京娘叫来。”
    符二妹觉得张氏是从前朝过来,对这种事经验丰富,便言听计从,说道:“去把京娘叫来问问罢。”
    她旁边一个在屋子里还带着帷帽遮着脸的女子应声出去派人了。
    不多时,便见京娘被带进来了。京娘见到符二妹,一脸淡定的微笑,微微屈身道:“拜见皇后。”
    符二妹道:“京娘坐下说话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