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6章
    赵彩凤一双小手被宋明轩握在手中,不得不说,宋明轩的手掌柔软干燥,掌心还微微的温热,只有握笔的中指指节那边有一些老茧。
    这时候牛车又停了下来,正好留给了两人话别的时间,宋明轩红着脸颊,将赵彩凤的一双手牵得牢牢的,半点没有要松开的迹象。
    “你要是真去京城,记得牢牢跟着李大叔,千万别乱走,不然你还是别去吧,京城人那么多,万一你走丢了那可怎么办呢?”
    宋明轩看着赵彩凤,一脸不放心,经过这几天的朝夕相处,宋明轩已经完全把赵彩凤当成了“我儿媳妇”,所以这种分别,更有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赵彩凤轻轻的抽了抽,见他还握得挺牢的,也就随他去了,“你放心好了,我保证绝对不乱走,我就是想去瞧瞧,这不还得先去见我娘呢,万一我娘不准去,我就不去了。”其实赵彩凤心里清楚,杨氏是拦不住自己的,但她也不想让宋明轩纠缠不清了,后面李大叔和李大婶还看着呢。
    “那可说定了啊,还是等过一阵子,我温习的差不多了,一起去吧,到时候也好有个照应。”宋明轩只拧眉道。
    赵彩凤细细的品味了一下宋明轩的话,一起去……想得倒是挺美的。
    “你放心吧,在家好好看书就行了,少操这些闲心了,小心我回来检查你功课。”赵彩凤说着,用力把手一抽,朝宋明轩挥挥手:“你快回去吧,还有完没完的。”赵彩凤说完这一句的时候,忽然心里头也跟漏跳了一拍一样,顿时就觉得有几分失落。
    车子动了起来,缓缓的行驶在赵家村的村道上,赵彩凤看了宋明轩的身影越来越小,只又往他站在的方向挥了挥手,让他赶紧回去。
    宋明轩却像是一根石柱一样,半点儿没反应的钉在那边,目送赵彩凤离开。一旁的赵武见了,往赵彩凤脸上看了一眼,确认道:“姐,我姐夫舍不得你走呢,你还是别去京城了,早些回来陪姐夫吧?”
    赵彩凤只瞪了赵武一眼,伸手在他脑门上戳了一把:“说什么呢!谁是你姐夫?他是邻居。”赵彩凤说完,忽然也觉得自己有些中气不足的样子了,顿时脸颊有些发热,只扭头不跟赵武理论,心里却有些嘀咕:我怎么可能喜欢上那木头呢,我又没有姐弟恋倾向,不可能被他摸了摸小手就这样了吧?
    赵彩凤越想越觉得脸红,只拿了一块包头巾把整个脸都包了起来,前头李大婶见了,便朝着李大叔那边推了一把道:“我说你把车赶慢一点,这风大别把彩凤的脸刮伤了,她将来可是要做状元夫人的。”
    赵彩凤听了,只觉得耳朵根都红了起来,但是奇怪的是,居然一点儿也不觉得反感,心里甚至还有了一些小期待,这下……可真的是完蛋了。
    把赵武送到了河桥镇,赵彩凤才知道杨老头家的面条摊子又开始营业了,杨老头这几天精气神不太好,杨氏和杨老头照顾着面条摊,索性生意倒是还不错。
    留了李家夫妇在面条摊吃了一顿便饭,赵彩凤开口道:“娘,李大叔还要往城里去,我打算跟他一起去一趟京城里。”
    “你去京城做什么?这过去还得五六十里路呢,这个时候去,今天晚上也进不去了,还得在城外讲究一宿,你一个姑娘家的,怎么好去呢!”牛车速度慢,按照这个速度,到京城城门也关了,少不得要在城外住上一宿的。
    “牛车不给到城里,我每次都是把东西送到城外的酒楼老板家,然后搭着他们家的马车,一起进城结账的,晚上他们家地方大,倒是能让彩凤将就一晚上,只是她是个姑娘家,让人知道了也不好。”李大叔是赵家村最热心的人,这忙是肯帮的,但是也要和杨氏说清楚。
    “李大叔都说了,我穿这一身衣服就跟个小厮一样,我就说我是李大叔的侄儿,想上京城谋个营生,谁能当我是个姑娘家,我就是想去看看,京城到底是怎么样的。”
    “京城还能是什么样的,听你爹说,京城里头就是人多,一眨眼就给走丢了。”杨氏看着赵彩凤,一脸的不同意。
    “人多才好呢,你看姥爷这面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也就百来个人吃面,这要是去京城,只怕做一个早市都不止这么多人了,要是做一个早市就够一家人营生了,姥爷他们也就不用起早贪黑的了。”赵彩凤可不敢说自己上京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要去给宋明轩找房子,要是说了的话,没准杨氏还就乐意了,但是一想到两家人都睁眼看着他们俩成事儿,赵彩凤就觉得有些别扭。
    “丫头,你还打算把面摊开到京城里去啊?好志气,不过我听说要在京城里头做生意可不简单,还要交什么银子。”李大叔在城里头跑的多,比较知道行情。
    赵彩凤想了想,李大叔所谓的交银子,应该是类似于摊位费一样的东西,只是那银子落到谁的口袋里,这就不知道了。反正现在还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总要去了才能打听到一些□□的。
    “这事儿怎么听着还是觉得不靠谱呢,他叔,最近京城里太平吗?”杨氏显然有些游移,但还是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
    “京城能有什么不太平的,天子脚下,那是最太平的地方了,况且听彩凤说,她还要去给宋家那小子看看房子,说要是等秋闱的时候去住呢,这会儿都六月份了,再不去找,好房子差房子只怕都没了。”
    赵彩凤见李全还是把这话给说了出来,顿时脸上表情就僵了,可没想到杨氏一听,顿时两眼放光道:“原来还为了这事儿,早说嘛……”
    赵彩凤耷拉着脸,心想:娘啊,我这闺女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今已经比不上你那看上的小女婿了吗?
    “我主要还是想去看看能不能在京城做生意的!”赵彩凤义正词严的说,“顺便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住下,毕竟他去考试得小半个月呢,不是一天两天那都可以凑合。”
    杨氏见赵彩凤故意要解释一通,只当她是怕羞了,笑着道:“那你去吧,银子可带够了?出门在外可要注意着身体。”
    赵彩凤一边吃面一边点头,杨氏忙了好一阵子,也坐下来吃面,这才瞧见赵彩凤手背上被烫伤的地方。
    “这是怎么弄的?”
    赵彩凤看着那地方已经结疤了,大概过几日就会掉了长新皮,便也没怎么在意,只随口道:“不小心被蜡烛油烫到的,都快好了。”
    杨氏心疼道:“怎么这么不小心,留下了疤痕可就不好看了。”
    那边赵武吸了一口面条,只插嘴道:“姐夫说了不嫌弃!”
    赵彩凤眼明手快的那筷子打了赵武脑勺一记,瞪眼道:“说了不准再叫姐夫,再叫我拔了你舌头。”
    赵武吓的连忙就低头啃面条,那边杨氏倒是笑的甜蜜蜜的,深深觉得终于给女儿找了一个好姻缘。
    填饱了肚子,赵彩凤带着几件换洗的衣服,跟李大叔一起去了上京的路途。从河桥镇到京城大约四五十里路,因为是在天子脚下,所以这里的官员也很会做面子工程,一路上都是修筑一新的官道。
    赵彩凤从自己的地理常识判断,这里大约应该是在京郊一带,但是地名和现代的地名完全不一样,所以她也不太清楚,如今的京城和现代的北京是不是同一个城市。但是从这里老百姓的饮食习惯来看,应该是在北方。
    李全一边赶车,一边向坐在一旁的赵彩凤介绍着这边的各个村庄小镇,一路上经过了不少京城大户人家的田庄。
    此时正是六月初,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看着一片繁荣。李全只笑着道:“彩凤,咱们幸好离京城还远一些,像近的这些村子,自家都没什么土地,全都给京里的大户人家收去了,祖祖辈辈只能当佃户。”
    赵彩凤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古代阶级差异实在太大了,如果上帝给她第二次机会,她一定要求上帝让她穿越成统治阶级。
    李全一路上指了几个庄子,分别是哪些人家的,赵彩凤都一一记了下来,两人又走了一段比较难走的山路,快到城外的时候,太阳刚巧就下山了,正好赶到了京城外的十里庙。
    十里庙是城外最大的一个小镇,镇上的很多百姓都长期在城里,剩下的都是一谢老弱病残,有点像留守村庄的感觉。
    酒楼的老板姓黄,在长乐巷口开了一个八宝楼,打着闻香下马的招牌,生意很好,十里庙是他的老家,这边每日里候着小厮,把从城外运进来的新鲜食材送到酒楼去。
    李全见地方已经到了,便招呼赵彩凤下车,想了想又道:“彩凤,既然你说是我的侄儿,那就不能叫彩凤,得换个名字才行。”
    赵彩凤想了想,取名还不如捡现成的,便道:“用我弟弟的名字,叔你就叫我小武好了。”
    ☆、第47章
    黄老板家在十里庙也是大户人家,是远近闻名的地主,至于为什么会到几十里之外的赵家村收菜,主要还是因为京城周边的物价太昂贵了。且李全办事牢靠,脑子活人又老实,所以一来二去,只要李全过来送菜,黄老板都是照单全收的。
    赵彩凤和李全卸了菜,小厮就带着他们两人去了前院的一处倒座房门口,那小厮开口闭口都是全叔,想来和李全比较熟悉。赵彩凤站在李全边上,矮矮的个子,皮肤雪白。因为衣服宽大倒也没显得胸口有什么大料,斜背着一个布包站在那边看着也挺不起眼的。
    李全便向那小厮介绍道:“我侄儿小武,来京城找活干的,今儿跟我一起在这儿将就一晚上。”
    小厮朝着赵彩凤脸上瞄了一眼,笑着道:“全叔,你可真是好福气,前几天老爷回来,还说店里要招活计呢,我原本是想去的,无奈家里老娘还病着呢,脱不开身。”
    李全笑着道:“那感情好,明儿一早我把东西送了,问问你家老爷的意思。”
    “这还用说吗?全叔你跟老爷什么交情了,再说这小兄弟长的多俊啊,老爷能不喜欢?”那小厮和李全寒暄了几句,就先走了。
    黄家只给住的地方,并不招待吃喝,索性赵彩凤走的时候,杨氏塞了几个面窝窝给她,赵彩凤又带着水囊,就着凉水吃了一个面窝窝,也就饱了。
    天黑的很快,赵彩凤看了一眼,那一排倒座房倒是有好几间,虽都空着,但只有一间房的房门是可以开的。虽说她胆子不小,又觉得是村里的长辈也无所谓,但真要是住同一间房里,还是觉得别扭的很。
    赵彩凤正要开口,李全先笑着开口道:“丫头,你就在这儿睡吧,我去门外看着车,这大晚上的,要是来个小毛贼,那我可白跑一趟了。”
    赵彩凤方才见那小厮和李全熟门熟路的样子,就知道李全是惯住这儿的,再说这大晚上的,黑灯瞎火,那贼就算要偷东西,也不可能只偷几箩筐的蔬菜,所以赵彩凤认定了李全这是在避嫌呢。
    赵彩凤进了房,拿火折子点了桌上的一盏油灯,瞧见角落的炕上放着两条被子,不过那被子实在是看着让人觉得有些犯恶心,应该是往来的菜贩子都在这儿过夜,所以人人都用这两条铺盖。
    赵彩凤想了想,自己是不可能让他留下来住的,除非自己住外头,可外面黑洞洞的,她也实在不敢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叔,你把被子拿去吧,我睡房里不冷。”
    李全瞧了一眼那铺盖,也大约明白赵彩凤不冷的原因了,不过姑娘家有些娇气是正常的,更何况赵彩凤这还不能算是娇气,顶多算是有些小洁癖了。
    其实在赵家村人的眼里,赵彩凤还算是个娇养的姑娘呢。不说别的,就赵家村的姑娘,有几个是从来不下地的呢?
    可偏偏赵老大疼极了赵彩凤,从来没让她下过地。赵家村别家的姑娘,到了她这年纪,有几个不是被晒成黑里俏的,偏赵彩凤还是细皮嫩肉的。所以大家骨子里对赵彩凤都有那么些妒忌,如今正巧遇上了这样的事情,赵彩凤被冠上了望门寡的名头,大家才会拼了命的抹黑她。
    李全以前没少受赵老大的照顾,所以对赵家是很关照的,瞧见如今赵彩凤虽然娇养,但还是想出来看看这股子拼劲,也很是赞赏,所以就对她格外关系些。
    “那行,那我就睡这房门外,你晚上把门拴上就好,这儿半夜会有狗叫,别惊着你了。”
    赵彩凤点点头,放下身上的斜挎小布包,转身去抱那铺盖,手还没接触到东西,就已经被那一股子汗臭味熏得赶紧闭气了。
    赵彩凤想起宋明轩说三年前进京赶考的时候睡的是通铺,顿时觉得要是换了自己,只怕先就被熏死了,也别去考什么举人了。
    兴许是这一路上累着了,赵彩凤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天才刚亮,外面就传来的敲门的声音,赵彩凤赶紧把头梳好了,带上了小厮们寻常带着的小毡帽,开门让李全进来放铺盖。
    两人就着院子里的一口井洗了个脸,赵彩凤装了些井水到水囊里,没过多久,便有一个和李全差不多年纪的人过来,喊了李全道:“李老大你来了啊,今儿我事忙,没空和你们一起进城了,你自己赶着马车去吧,晚上关城门之前出来就行了,我让荣发在这边等你。”
    李全只忙应了,带着赵彩凤去外院,见几个小厮正在往马车上装东西,见李全出来,便招呼道:“全叔,这儿还有两筐甜瓜,老太太命田里刚摘的,带过去给几个少爷小姐吃。”
    “行了,有什么东西要捎带的,全带上吧。”李全清点好了东西,让赵彩凤坐在前头,紧了紧手中的缰绳,开口道:“那我就去了,要是我回来晚了,记得给我留门。”
    那小厮只一个劲点头应了,别提有多热乎了。赵彩凤便笑着道:“叔,你可真混的开呀,别人家的小厮还对你这样热络。”
    李全哈哈笑了起来,马鞭甩的噼啪做响,笑着道:“你以为那小厮没贼心眼?上回我带着我家大姐往城里来,被他给瞧见了,从今往后就这么热乎了。”
    赵彩凤扑哧笑了出来,原来是要认了做老丈人,那就怪不得了,不过说起来,李全家的大姐儿好像也是有十三了,古代人就是嫁人早,闹的赵彩凤每次都觉得思维跟不上。
    越靠近城门口人就越多,因为最近京城比较安生,所以守城的侍卫也都没啥精神,其中一个侍卫瞧见李全驾着马车出去,只笑着招呼道:“李大叔又来了,最近走的可勤呀。”
    李全停下马车,笑着对那人道:“可不是,这才入夏,地里头东西多,对了,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带来了,一会儿直接让你娘去八宝楼的后厨取去。”
    那人千恩万谢,只连连点头道:“那好,一会儿中午轮休的时候,我亲自过去取,这几天老婆快到日子了,一家人都去了宝育堂里待产了,家里头没人,我这东西也要送过去。”
    赵彩凤听着也挺好奇的,等他们进了城门,赵彩凤才问道:“那个宝育堂是不是就是隔壁村那个谁开的给女人生孩子的地方?”
    “可不是,人家的命可好了,当了宝善堂的少奶奶,又开了宝育堂。这真是人比人得死,货币或得扔啊!”李全这话虽然说的够委婉,但赵彩凤如何不知道这其中的意思,同样是个乡下丫头,人家已经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的巅峰了,赵彩凤却还原地踏步,举步维艰。
    赵彩凤皱着眉头,茫然的看着满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有一种井底之蛙的感慨。
    可是,她怎么可以服输呢,她怎么说也是现代穿越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如果不能干出一番事业,那岂不是给千千万万的穿越女蒙羞?
    赵彩凤深呼一口气,鼓励自己:赵彩凤,你行的,总有一天京城会有你的立足之地,你就算没办法迎娶高富帅,至少同样可以走上人生的巅峰!
    和李全一起去了八宝楼,赵彩凤再次庆幸宋明轩没有听李全的介绍,直接住到这八宝楼的柴房里头来。原来这八宝楼正位于花柳一条街的长乐巷上,听李全说,站在八宝楼二楼的阳台上一眼望去,能看便这长乐巷的美人……
    要是宋明轩住在这样一个地方备考,他能考的上,除非两种可能,第一:他是天才,第二:阅卷的考官都是蠢材。
    赵彩凤在八宝楼上转了一圈,馆子算不得十分大,但是楼上楼下宾客满员,据说在这里吃饱了进去嫖,比在里面边吃边嫖便宜些,所以这地方的生意也特别好。
    李全知道赵彩凤并不是来找活干的,所以索性也没问店里招小二的事情。赵彩凤趁着李全和掌柜的去结账的时候,跟店小二聊了起来。
    “小二哥,京城这地方,哪里的房子便宜些?”那小二听着并不像京城本地口音,既然在这儿有落脚之处,总能说出个地方来。
    “您要是在我们这儿干,老板倒是包吃包住的,住的地方就在这条街后面,离这里不太远。”那小二哥瞧着赵彩凤长的白白净净的,就很有好感,十分想吸纳成工友。
    “我不是来应征的,我就是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地方,有房子出租,可以让人住一阵的?”
    “你是打算在京城租房子?”那小二哥打量了赵彩凤一眼,很诚恳道:“小兄弟,不是我瞧不起你,这京城可不是随便住的起的地方,就你这一身衣裳,也就只能去讨饭街试试运气了。”
    赵彩凤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宽大的、洗的发白、带补丁的衣裳,也觉得店小二说的有些道理,可她真不是来讨饭的,于是便道:“我是有正紧事儿要办,不是来讨饭的,好歹得有片瓦遮头才行!”
    ☆、第48章
    赵彩凤后来听店小二解释了一番,才知道店小二口中的讨饭街并不是乞丐聚集地,而是一个外来贫困人口集中地。那边住的大多数都是外地来京城投亲的外来户,有很多人是到了京城才知道亲戚家已经不在京城了,又没有盘缠回老家,就暂且在那边安顿下来的。
    那条街虽然听起来龙蛇混杂,但其实就是穷人一条街,还有很多进京赶考的穷秀才会在那边租房子,听说有考了很多年都没考中秀才的,干脆在那边办起了私塾来,教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认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