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家是河桥镇上的富户,祖上是地主人家,到了胡老太爷这一代,捐了一个乡绅,在河桥镇上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可惜胡老爷的儿子不成材,所以便找了梁大人这样一个女婿,没想到倒是投资成功了。梁大人虽然读书上也不是一把好手,但难得在官场上有些经验,十几年的师爷做下来,如今也混到了一个县令。
    有一个当县令的乘龙快婿,胡老爷就越发得意了起来,在加上儿子不成器,他也就渐渐不管儿子,只关着自己的几个外孙和孙子了。
    昨儿出了这事情,梁大人还当真没捡到好果子吃。在公堂上他是得了百姓的称颂,回到家里少不得跪了一宿搓衣板了。奈何这事情已经发生,也没有任何的回环余地了,胡老爷气的差点儿一口气提不上来,最后扯着声音喊:“那逆子……那逆子就让他死在外面吧。”
    这不今儿一早,梁大人还没去县府衙应卯,胡家的下人就把他给喊了过去。胡老爷一宿没睡,从头发到眉毛胡子,都好像比往常更白了一些。他闺女县太爷夫人服侍在一旁,看着梁大人狠狠的瞪了一眼,一副母老虎要发威去趋势。胡老爷喝了梁夫人递过去的药,挥了挥手示意她退下:“我和敬仪还有些话要说,你先出去吧。”
    县太爷夫人福身推了出去,胡老爷靠在床上,指着一旁的桌椅让梁大人坐下:“敬仪,我昨晚一宿没睡啊,阿福他不是个人,可那孩子是无辜的,我不知道也就算了,如今知道了,怎好让他再流落在外呢!”
    梁大人这时候也是头皮发麻,今儿一早就有人去县衙禀报,说是找到了豆腐西施的尸体了,眼下这光景一个人犯已经畏罪自杀了,胡福这事情,若是如实上报了顺天府,只怕活命的机会也不大,况且这时候正是他要升迁的时候,要是因为这个事情牵连了自己,更是得不偿失。
    胡老爷想了想继续道:“阿福的事情,你就听天由命吧,你科举屡试不第,好不容易能爬到这一步也不容易,我们胡家也算是靠着你在这河桥镇上有些名望,若不是你这么些年睁一眼闭一眼的,阿福也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这些我都看在眼里。”
    梁大人一向觉得老丈人是个非常严厉的人,且他年少是又依仗着胡家才有了今日,所以在老丈人面前一向都是毕恭毕敬的,如今听老丈人这么说,顿时觉得这些年在老婆跟前低声下气的都值了。
    “岳父您别这么说,我要不是您老,我哪里能有今天,上头的明诏虽然没下来,但是孔大人跟我说过,南边有个县不错,让我过去呆上几年,江南那可是鱼米之乡,我还想着带上您和岳母,一起过去住上几年呢。”
    胡老爷只摇了摇头道:“我这一辈子都在这河桥镇上过,也觉得不差了,江南虽好,终究是路太远了,况且你兄弟虽然不在了,我跟前还有几个孩子,只是如今倒是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办一下。”
    梁大人见胡老爷说的一本正经,也只一本正经道:“岳父请吩咐。”
    “那孩子,去年开庙会的时候我见过,确实跟阿福有几分相似,他们住在鸡笼胡同,难得出来,所以我们这边人没常见,若是见了,只怕这流言蜚语早就传遍了。”
    梁大人一边点头,一边问:“岳父让我做什么,尽管吩咐。”
    胡老爷便道:“你或者亲自去,或者派个人去,把那孩子接回来吧。终究是你兄弟的种。”
    梁大人只点了点头,心里也不是个滋味,虽然胡老爷白得了个大孙子,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喜事。
    “那行,那小婿这就去安排。”
    梁大人正要去出,外头老管家只跑了进来道:“老爷,那孩子来了!”
    胡老爷先是一愣,随机问道:“是哪个孩子?是那个吗?”
    老管家只一个劲点头:“可不是,就是鸡笼胡同杨老头家的那个,这会儿正在厅里呢,老太太已经亲自迎过去了。”
    原来这胡福家里娶了个老婆,也是出了名的厉害,且胡老爷又家教甚严,并不准让他三妻四妾的。所以这胡福在外头坏事做尽了,在家里却不敢半点的忤逆,相反还和梁大人一样,有些惧内。
    他虽外头有一个儿子,也不敢说,也不敢带回家,偏生他自己的儿子身子骨又不好,从小就是抱着药罐子长大的。所以出了这事情,他老婆刘氏哭得天翻地覆的,但胡家老太太还是忍不住迎了出去。不管是什么不三不四的女人生的,终究也是他们胡家的子孙。
    胡老太太出来一看,那孩子长脸方耳正,眉头黑密,看着很沉稳,虽然只有□□岁的样子,但一点儿都没有胆怯怕生的模样,站在堂上坦坦荡荡的,倒是有胡老爷年少时几分样貌,顿时心里就欢喜了起来,只忙喊坐。
    赵彩凤伸手摸了摸杨国强的头顶,只怕从今天起,他就该改名就胡国强了。
    这认亲的场景,赵彩凤也是两辈子才头一招经历,站在别人家的客厅里,终究有些词穷。那边宋明轩只开口道:“老太太,这就是胡大爷的儿子。”
    胡老太太昨儿没去公堂,自然不知道把他儿子揪出来的人就是宋明轩,见他送了自己的孙子回来,便只点头谢道:“你们坐吧,这孩子……”胡老太太又瞧了一眼杨国强,眼里是想亲近又不敢亲近的神色。
    赵彩凤也不想劝他去喊奶奶什么的,毕竟要让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接受完全陌生的人,还要一些时间。只是让赵彩凤没想到的是,她没开口劝,杨国强却自己跪下来,朝着胡老太太磕了一个响头,直气身子道:“老太太请受孙儿一拜。”
    宋明轩瞧见杨国强磕了头,只微微一笑。赵彩凤瞧见宋明轩的脸上的笑容,想起方才他们两个人走在前面,宋明轩一路都在跟杨国强低头说话,只怕这些都是宋明轩教他的呢。
    “快……快起来吧,我的乖孙儿。”胡老太太哪经得起这么一声,顿时眼中蓄满了泪水,说话的声音都颤抖了起来,只让丫鬟扶着亲自站起来,走到杨国强身边弯腰将他扶了起来问道:“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国强,国富民强的意思。”杨国强答的口齿清晰。
    这边胡老太太还没接话,就听见外头胡老也拄着拐杖走近了的声音,人还没瞧见便听他说道:“名字倒是取得不赖,也不用改了,以后你就叫胡国强好了。”
    胡老爷进来,仔细的把孩子打量了一遍,虽然清瘦些,但跟胡福当真是相像的很。胡老也抬起头看了一眼宋明轩,宋明轩中案首的那年,他还派人给宋家送过喜饼,胡老爷自己科举不成,却很看重这些能读书的后生,所以对宋明轩也是记忆犹新。
    “宋案首做状师倒也是一把好手。”自己的儿子不成人,也不能怪别人。胡老爷虽然难受,可还是打心眼里佩服宋明轩的。
    宋明轩见梁大人和胡老爷都在,只忙向两人行过了礼数。胡国强便开口道:“多谢老爷赐名。”
    胡老也看见胡国强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也知道他过的清苦,只吩咐下人道:“带大少爷去换一身衣服。”
    赵彩凤瞧见两位老人对胡国强都和颜悦色,心下也稍微放宽了一点心。只稍稍抬头给宋明轩使了一个眼色,这人也送到了,亲也认了,他们俩也该回去了。
    胡老爷见下人带着胡国强走了,只忙请宋明轩坐下,那边胡老太太虽然难过没了儿子,可新得了一个孙子好歹有些安慰,就跟着下人一起去看孙子去了。
    丫鬟送过了茶,宋明轩谦让了一回,仍坐下跟他们说话,赵彩凤便也只好跟着坐下,那边胡老爷便开口道:“宋案首此次可是要去京城备考了?”
    宋明轩忙拱手回道:“正是在家备考,预备过两个月进京。”
    胡老爷说着,只微微颔首,扭头吩咐了身边的老管家一声,那老管家便躬身推到了一旁的里间,不多时捧了一个红漆木匣出来,胡老爷只开口道:“我素来看重你们读书人,这几两银子,就全当是你送我孙儿回来的谢礼,应该够你上京的盘缠。”
    宋明轩一听,忙起身推拒道:“不不不,胡老爷,您太见外了,送令孙回来,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何况……”
    赵彩凤明白宋明轩这况且后面的意思,若不是宋明轩半路杀出来,凭杨老头和杨老太,谁能想到自己儿子是被人害死的呢?所以对于胡家来说,宋明轩肯定是没干好事的。如今胡老爷却还要赠他盘缠,他当然觉得受之有愧了。
    但赵彩凤却不这么想,人有难处那是正常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宋明轩这一科若是能金榜题名,那他就没浪费这些银子。几文钱憋死英雄汉这种事情,赵彩凤不想它发生在宋明轩的身上。便是在现代,家庭条件好的考生,也总是比家庭条件差的考生多一些优势的。
    作者有话要说:  先更一章看看排位,不掉就继续更。。。
    ☆、第38章
    胡老爷见宋明轩实在不肯收,也知道他素来是耿直谦逊之人,只怕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又瞧见赵彩凤也在堂上,两人既然一同前来,只怕也是关系不一般,便索性开口道:“这银子也不是给你一个人的,这位姑娘和你一起过来,自然也有她的一半。”
    赵彩凤正在想如何劝宋明轩收下这些银子,如今见胡老爷脑子这般灵活,也有了注意,便顺着胡老爷的话道:“没想到胡老爷是如此慷慨大量之人,那这银子我就收下了,多谢胡老爷。”
    胡老爷没预料这位姑娘如此爽快,可看她谈吐举止,又分明不像是贪财小人,便也只挤出了一些笑,只点头道:“那姑娘收着吧。”
    木匣子送到赵彩凤的手里,眼看着赵彩凤就要接过来了,宋明轩急了,可他又不好意思当着人面给赵彩凤难看,所以郁闷的脸都变色了。
    赵彩凤冷眼瞥过他的样子,心里顿觉得好笑,想激一激他,便故意开口道:“胡老爷放心,一会儿回去我就把一半的银子给宋大娘,告诉她这是胡老爷给宋大哥的谢礼,宋大娘一定会感激胡老爷的。”
    宋明轩闻言,果真是脸皮涨的通红的,他昨天在公堂上义正词严的时候都没这个样子,如今被一个小丫鬟弄的说不出话来,倒是让梁大人都觉得好笑起来。可一想到这宋明轩昨天害得他不得不大义灭亲,虽然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是回家跪了一晚上的搓衣板,梁大人也就笑不出来了。
    人也送到了,钱也收下了,赵彩凤便起身告辞了。宋明轩这时候又着急了,心想赵彩凤这人怎么这样呢,才拿了银子就要走了。可是见赵彩凤没有半点要留下来的意思,他也只好跟着起身告辞了。
    老管家将两人送到了胡家门外,赵彩凤手里抱着一个钱匣子,瞧着宋明轩那一脸不自在,顺手把那钱匣子往他的手里一撂,只开口道:“自己拿着吧。”
    宋明轩出了胡家大门,才算少了些尴尬,见赵彩凤把匣子塞了回来,只开口道:“你给我做什么,这不是你要的吗?”
    “对啊,是我要的,可这里面有一半,胡老爷说是给你的。”赵彩凤在前面走了几步,见宋明轩没跟上来,便转身看了他一眼,见他脸上还有这几分不自在,只笑着道:“我是女的,你的男的,就算这里面有一半是我的东西,让你帮我拿着,不算什么大事儿吧?”
    宋明轩只觉得无言以对,只好悻悻的捧着匣子,跟在赵彩凤的身后,两人一前一后走了会儿,宋明轩才开口道:“你收了人家的银子,转眼拍拍屁股就走了,这有失礼数。”
    其实宋明轩私下里觉得,对赵彩凤说这些没准她也不懂,一个村姑她能懂什么叫礼数吗?可这几天他和赵彩凤接触下来,又觉得赵彩凤并不像是没有礼数的人。
    “你懂礼数你就再回去呆着。”赵彩凤撂下一句话,瞥了眼宋明轩继续道:“这眨眼就要到中午了,你还指望他们留着你吃中饭呢?再说了,一会儿国强换了衣服出来,瞧见我们还在那里,心里肯定不好受。”赵彩凤总算明白了一点,智商高的人情商不一定高,像自己这样情智双高的人,那也是很少的。
    宋明轩听赵彩凤这么一解释,也觉得分外有道理,他在公堂上也算是巧舌如簧的,可是怎么到了赵彩凤的面前,好像说什么她都能反驳过来,完全没有丝毫战斗力了。
    赵彩凤见他不纠结方才的那个事情了,这才开始给他做心里疏导:“你别瞧我收这银子收的快,就看不起我,我这是帮你呢!”
    宋明轩只低着头不说话。说实话,他听见胡老爷说要资助他进京的时候确实也心动过,但是……再心动那也是别人家的银子,而他宋明轩必定是要凭自己的努力,去考科举的。他心里为了这个事情,甚至对于方才赵彩凤的做法,还有着一些鄙视,当然他是不敢说出来,也不敢表现在面上的。
    “你家里如今还剩几两银子,我虽然不知道,但肯定是不多了,如今正是你家最艰难的时候,有人雪中送炭了,你不要,也是对的……但是……”赵彩凤说道这里,就停下了脚步,等着宋明轩走过来,宋明轩也听的真切,正等着赵彩凤的后文,可见她忽然不说了,便开口问道:“但是什么?”
    赵彩凤眨了眨眼睛,带着几分灵动瞥了宋明轩一眼,只开口道:“你口口声声要让宋大娘和阿婆过上好日子,却要她为了你考科举这样劳心劳力的凑银子,你忍心吗?”
    被赵彩凤这么一说,宋明轩又觉得自己无言以对了,只听赵彩凤继续道:“对,你觉得这银子受之有愧,但是只要你努力上进,这一科能高中,那么胡老爷这些银子就没浪费,将来你中了举人,总有个进项,慢慢偿还就是了,非要拧着这几分的骨气,把家里人累出个好歹,算什么事儿呢?”
    不得不佩服赵彩凤的口才,这宋明轩越听,越觉得赵彩凤说的有道理,他方才明明也找了几个想要收下银子的理由,可到最后还是被自己给推翻了。
    宋明轩低下头,觉得有些惭愧。赵彩凤最喜欢看见宋明轩这副小鸡啄米的样子,大男孩一个了,平常严肃的跟个老夫子,被人一教训倒还有几分孩子气,赵彩凤觉得这样的宋明轩特别有趣,就跟得了中二病的学生一样,带着几分叛逆的执拗。
    “行了,这银子你好好捧着,回去赵家村,我帮你向宋大娘解释,一会儿你看看里面多少钱,若是有多的,就去文房店里面买一些好的笔墨吧,有句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赵彩凤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回可真是露了大馅儿了,这种有内涵有逼格的俗语,怎么可能是她这样的村姑会说的话呢!
    果然,从宋明轩的眼中,赵彩凤再一次看见了惊喜和疑惑,赵彩凤想了想,这事情越描越黑,于是只急忙道:“快走快走,姥爷家还忙着呢!”
    杨振兴平常人缘不好,鸡笼胡同里没几个人乐意跟他交往的,但是杨老头一家在这边住了好几十年了,大家对他们老两口都很敬重,且如今他们老年丧子,最是一件让人悲痛的事情,所以邻里之间来的人还不少。
    赵彩凤和宋明轩回去的时候,就瞧见杨老太在门口唉声叹气的,赵彩凤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只上去问杨氏,杨氏这才拉着她到角落里开口道:“方才有人带话来,你大姨说家里有事儿走不开,就不来送你舅舅下葬了。”
    赵彩凤也知道杨老头除了杨氏还有另外一个闺女,也知道那闺女似乎嫁的不错,但她并不知道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她那个大姨有什么事情,能连回来看一眼都走不开,这还真是应了一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杨氏脸上只淡淡道:“你那大姨也是寒心了,当年为了你舅舅,我和她两个人都没什么嫁妆,你爹还好,并不敢小看我,可你大姨那户人家并不好相与,这些年她好容易熬了出来,只怕是不想再和娘家有什么瓜葛了。”
    杨氏总是把别人想的太善心了些,这种事情就算以前再不对,人死了回来看一眼,那也是应该的。赵彩凤只想了想道:“娘你也别难过了,横竖姥姥姥爷还有我们呢,舅舅没了,咱以后带着姥姥姥爷一起过。”
    这句话并不是赵彩凤信口雌黄说出来的,昨晚她就想了半宿,对于赵彩凤来说,杨老头不光是她的姥爷,更是一个技术股啊!会拉面,听说以前还是厨子,开了几十年的面条摊还能养活三个儿女,就知道他的手艺肯定不错的。这样的技术人员,放在现代那可是要重金招聘的,况且如今老两口没了儿子,除了依仗杨氏,也确实没有别的出路了。
    杨氏听赵彩凤这么说,眼底早已经含满了感激与惊讶,她昨晚也为了这个事情心烦,作为女儿,她不得不奉养爹娘,可是杨氏自己也不容易,还拉扯着四个孩子呢,这要是再多一对老人,这后面的日子到底要怎么过,还真的要好好计较计较了。她原本觉得赵彩凤肯定不支持,却没有想到赵彩凤自己也有这个主意。
    “彩凤,你说的可是真的?你答应让姥姥姥爷跟我们一起过?”
    赵彩凤只点了点头道:“如今除了我们,姥姥姥爷能指望谁?再说了,我不是说了吗?我想学拉面的。”
    杨氏闻言,只一个劲儿的点头道:“好好,你这样上进,你姥爷肯定愿意教你的。”
    赵彩凤如今也不担心杨老头藏着掖着了,他儿子都死了,这手艺总是要找个人传下去的,赵彩凤唯一担心的事情,拉面是个体力活,她如今这细胳膊细腿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拉起来,看来得事先练一练臂力的好。
    ☆、第39章
    杨振兴的丧事办的很简朴,他这样死也不算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最让那些邻里同情杨老头两老的事,就是养了九年的孙子,一眨眼成了别人家的。杨老头为了这事情没少掉眼泪,虽然他们从杨国强出生就开始怀疑他的身世,可该照顾该喜欢的,他们也一样没落下,孩子毕竟是一家人的希望。但是出了这样的事情,一家人的希望也就全落空了。
    杨振兴的尸首在家里放了三天,葬在了镇外的坟地上。梁大人也派了手下的人送了抚恤的银子来,钱是小事,但毕竟也显示出县太爷的宽厚来。
    宋明轩因为这个事情,在河桥镇耽误了三天,等到第三天的时候,他虽然嘴上没说,但是赵彩凤也知道他归心似箭了。
    现在的日子对于宋明轩来说,那可精贵的很呢,少复习一天考试的时候就会多一分的风险。宋明轩想了想,也确实不能在耽误了,从坟地上回来的时候,宋明轩把胡老爷送他的匣子拿了出来,放在桌上,对围着的一家人开口道:“这银子是胡老爷当日给我们把国强送回去的谢礼,我和彩凤一人一半的。”
    赵彩凤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老实的人,那天她不过是帮着胡老爷让他把钱收下,没想到他就当真了。
    宋明轩打开匣子,见里头放着五个银锭子,每个总有十两银子重,总共五十两银子。五十两银子对于像宋明轩这样的家庭,那可真就是一笔巨款了!
    宋明轩显然也是被这里头的银子给吓了一跳,他平常笔杆子握的比较多,对这银子的重量却摸的不太熟悉,当时只觉得捧着挺重的,但确实没想到居然有五十两这么多。
    “这……”宋明轩看了一眼这银子,顿时就震惊了。他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还是整锭整锭的。
    “什么这啊那啊的,这银子可没我的份儿,你少在这儿说了,胡姥爷是如何给你这银子的,你不会不知道吧?”赵彩凤也是无功不受禄的性子,她虽然看着挺眼热的,但这银子是给宋明轩考科举用的,她再穷也不至于要这银子。
    宋明轩看着这么多的银子,一时有些失神了。
    “这银子是因为胡老爷听说你要进京赶考,所以嘱咐下人特意给你的,你不肯收下,胡老爷才改口说是给我们一人一半的,我不过就是顺着他的意思来,好让你收下银子罢了。”赵彩凤说完,杨氏和杨老头杨老太也都明白了。
    他们虽然看着这些银子都眼热,但绝不是贪财的人。况且这两日趁着赵彩凤和宋明轩不在的时候,杨氏已经把他们两个的事情告诉了老两口。杨老头最喜欢读书人,见宋明轩又长的一表人才,心里早就把他当一家人了。
    “傻孩子,这可是你上京的银子,快收起来吧,这两日你为了我们家的事情忙里忙外的,我还没空谢你呢,这会子你又拿出这些银子来做什么?”杨老头蹲在门口,那手里的烟杆在墙头磕了一下,慢悠悠的开口。
    杨氏也跟着道:“明轩,彩凤都这么说了,这银子我们不能收,你都拿着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