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彩凤见他说的是赵家妹子,并没有再说那肉麻兮兮的彩凤妹妹,也就忍了。
    杨氏和许氏今儿是去了赵地主家打短工,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地主家虽然现在不必从前,但还是赵家村最大的地主,这会儿又正是玉米收成的时节,所以杨氏和许氏去赵地主家收玉米去了。
    三人一行刚刚过了小桥,瞧见李阿婆正从他们两家人的方向走来,李阿婆和宋家关系还算不错,见许氏和杨氏两人一同回来,脸上便笑出了花来,只上前道:“宋家嫂子、赵老大媳妇,这天大的喜事也不说一声,还白让我为你家二狗操心,我今儿回了一趟我娘家,我娘家的弟媳妇还让我给我那侄女做媒,我原想着二狗不错,还是个秀才,没准以后还能中状元呢,才起了个心思,你们两家倒是连栅栏都拆了。”
    杨氏听李阿婆这么说,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宋家和赵家中间隔着的栅栏,都已经好些年了,从来没动过,怎么可能拆了呢?
    “李奶奶,你弄错了吧?我们今儿出门的时候,那栅栏还好好的呢,怎么可能会拆了呢?”
    “我怎么会弄错呢,我刚从娘家回来,才经过你们两家门口,你们两家不光栅栏拆了,中间还按了一个好玩意儿,这会儿子二狗正在上头边看书边舂米呢,好些小孩子没瞧见过这东西,都在那边看热闹呢。”
    杨氏一听了不得了,这李阿婆说的头头是道,没准就是真的了,可这事儿她还没同赵彩凤直说呢,怎么着栅栏就先拆了呢?许氏这会儿心里倒是偷偷的高兴,眉梢都透出了喜色来,只问道:“我家二狗边看书还边干活?真有这样的事情?”
    宋明轩在念书方面,其实还是有些天赋的,若不是从小私塾的先生说他必成大器,宋家也不会砸锅卖铁还供着他。可乡下人家,全靠劳力过活,以前宋老爹在的时候还好,有个有劳力的男人,一家老小的生活也有个依仗,现在宋老爹不在,许氏一个人其实真的很是吃紧。可眼见宋明轩就快要去考举人了,她也不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许氏心里头早已经想好了,等宋明轩考过了这一科,若是能考上举人,那自然是最好的,皆大欢喜。若是这一科没中,以后家里还能不能供他,还两说呢。毕竟如今宋明轩是家里的顶梁柱了,他也要承担起他的责任来,阿宝也要靠他养大。
    “可不是呢,二狗真是争气啊,一边看书还不忘了干活,几个小孩子在那边叽叽喳喳的吵,他只当没事人一样,我瞧着这光景,今年他准能高中!”赵家村多少年都没出过举人了,这要是能出一个举人来,全村的人都跟着张脸,李阿婆说到这里也眉飞色舞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也算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吧……
    ☆、第 18 章
    赵家和宋家两户人家,都是后来分家之后,从祖宅里分出来的人家,所以并不靠在村里头,而是在靠近村口的地方,门口正好有一条小溪,小溪上两座桥,一座是往村里头去的,另外一座正好是往村外头去的。所以赵家村往来的人都要从赵家和宋家门口过。
    赵彩凤当初想把这个舂米对放在门口,为得就是让更多的人瞧见,只要瞧见了,大家觉得好,势必会去找钱木匠做,这三村八里的,也就只有钱木匠这一个木匠,到时候钱木匠的生意好,她也就有跟多的利钱可以收。
    果不其然,这东西才在家里头按了小半天,村里头的孩子就都觉得好玩,过来看热闹了。当然这其中赵武也是功不可没的,他只去小溪边上放牛的地方吼了一声,那些贪玩的孩子们便丢下牛往赵家来了。
    宋明轩原本是打算趁着许氏不在家,舂一些麦粉出来,晚上等许氏回来了好做些汤饼吃的,可谁知道他还没舂几下呢,赵家村的这些毛孩子就全过来看热闹了。
    好在宋明轩在这群孩子中间是极其有威望的,谁叫他是秀才呢。
    这群孩子对宋明轩也是很害怕的,因为但凡是上过私塾的,爹娘在训话的时候总会说:“有本事也考一个秀才回来,让你爹娘长长脸。”因此……宋明轩在孩子们中间有着绝对的震慑力,再调皮的孩子,在他面前也忍不住文静了几分。
    “宋大哥,这是啥玩意儿,你这样用脚蹬来蹬去的,不累吗?”孩子们都是属猴的,看了半天早已经跃跃欲试了。宋明轩这会儿也早已经被吵得看不进去书了,只从舂米对上下来,看着那几个孩子道:“不然,你们也上去试试?”
    那几个孩子虽然皮实,终究还是怕弄坏了这种新玩意,便推了推站在一旁的赵武道:“小武,这是你家的东西,你先上。”
    赵武站在一旁早也已经看红了眼,听大家这么说,便够着木棍子,踩着那个踏脚,身子往上一用力蹬,小身子就整个上去了。
    他身子比较轻,稍稍用了一下力气,见前头的木杵并没有翘起来,便索性咬牙将身子整个挂在木棍子把手上,双脚用力往下一蹬,那木杵果然就敲了起来。赵武心下一喜,稍稍送脚,木杵便噗通一声往舂臼里面砸了下去。
    小孩子们见赵武跟一个瘦猴一样,都能使动这东西,便纷纷都上来试了一试,除了几个实在身量太小,人都够不上去的之外,大多数孩子都能轻而易举的把这个舂米对用起来。
    这会儿外头人多,赵彩凤不便出去,省得一露面又要被几个调皮的孩子喊赵寡妇,索性就呆在后院里头,拿着针线纳起了鞋底。做别的东西,以赵彩凤现在的功力还有些困难,不过纳鞋底倒是还能做一下的。
    赵彩凤隔着门缝往外看了一眼,只怕过不了多久,钱木匠就该上门送银子了。
    且说杨氏和许氏两人听了李阿婆的话就分外的疑惑,所以一路上就走的快了许多。等回到自己家里头一看,满院子的毛孩,一个接着一个玩起了他们家院子里的新玩意儿。杨氏走进院子一看,原来和宋家院子里隔着的那一条木栅栏果真是没有了。
    许氏眉梢透出一丝笑意,悄悄的回了自己家,瞧见宋明轩正在窗户下看书,边开口试探道:“怎么和赵家院子隔开的栅栏没了?你瞧见了没有?”
    许氏哪里不知道这拆栅栏的事情还是宋明轩自己提出的呢,许氏只知宋明轩是及其重礼数的人,这种事情他必然是很在意的,如今他一声不响的在房里看书,深怕是赵家自作主张,反而让自己儿子心里不自在了,所以才特意过来小声询问。
    “那栅栏都烂了,所以就拆了。”宋明轩为了这事情,今日一整天多少有些不安,如今见许氏又来问他,心里便越发心烦了起来,只侧着身子,随口回了一句。
    许氏瞧宋明轩这样子,分明就是动气的样子,越发觉得是自己猜对了,只笑着道:“人家都已经先把墙拆了,你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彩凤是个好姑娘,你能攀上她,是你的福分呢,别心里头不知足了,你若真不服气,就好生加油,考个举人回来,反正这事情如今也还没有挑明,到时候你中了举人,心气高了,想要找更好的姻缘了,我也不拦着你,横竖丢得是我的老脸。”
    宋明轩见许氏越说越离谱了起来,只气呼呼道:“我哪里有这样的心思,娘你也太看扁了我,我如今不接纳彩凤妹子,是因为如月才刚去了,我心里过意不去,便是我和如月并没有夫妻之实,她总在我们家住了这一场,我也不想对不起她,替她守上这一年,也是个礼数。至于彩凤……”宋明轩顿了顿,一时却不知说什么好了。他总觉得赵彩凤自从这场变故之后,性情有些改了,可究竟哪里改了,他也说不清楚,只因为之前两人各自有婚约,从未多说过半句话而已。
    许氏本就是用了一番激将法,想逼着宋明轩把心里话说一说,如今见宋明轩这么说,只忙不迭继续问道:“彩凤怎么了?”
    宋明轩想了想,缓缓开口道:“彩凤妹子已经遭遇了不幸,如今也不过才过去一两个月,只怕也还需要淡一淡,况且如今我只是一个穷秀才,有什么脸面去求娶她,还不如等些时日,若是侥幸能中个举人,再来求娶她,到时候也好堵了那些背地里刻薄她的那些人的嘴。”
    许氏万万没想到,这几日看似宋明轩还同往日一样看书识字,其实心里头早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听他把这一席话说了出来,只笑着道:“我的儿啊,你有这样的想法,真是再好不过了,眼下赵家既然已经把栅栏给拆了,你又何必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呢?”
    宋明轩见老娘还在误会这事情,终于也忍不住开口道:“娘,这栅栏是我让拆的,不是彩凤让拆的。”
    许氏一听,只睁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道:“什么?是你让拆的?你让拆你干嘛还挂着一张脸?害我白担心一场。”
    “我让拆着栅栏的时候,彩凤妹子也在场,可她似乎并不知道这拆栅栏的意思,我是怕她万一知道了,以为我们老宋家故意坑她,所以才担心呢!”宋明轩是读书人,向来崇尚光明磊落,所以今儿一整天为了这事情都神不守舍,只觉得有见事情在心里头搁着难受,便一天没个好脸色。
    许氏只哈哈笑道:“算了吧,这赵家村的人,有几个人不知道这拆墙的意思?你彩凤妹子能不知道?她只是脸皮子薄,不好意思说罢了,再说你再不济,那也是个秀才,没准她心里也有这意思呢,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就省省这心思,好好念你的书去吧。”
    杨氏回到家里,见赵彩凤安置好了舂米对,做好了花卷,又把赵彩蝶收拾的干干净净在炕上睡觉,顿时就觉得浑身轻松了不少。瞧着几个毛孩子还在外头玩那舂米的东西,只笑着问道:“这东西钱木匠给做好了?”
    赵彩凤今儿心情不错,见杨氏回来,便想起了钱木匠要收赵文做徒弟的事情:“娘,有个事儿要跟你说呢!”
    杨氏见赵彩凤眉飞色舞的,心里便估摸着到底什么事情能让赵彩凤这么高兴,难道是因为这栅栏被拆了的原因?杨氏心想,若是赵彩凤这么欢喜这栅栏被拆了,只怕和宋明轩的婚事大抵也不会太反对了。
    “你说吧,我听着呢,到底是什么高兴事儿,也让我跟着一起乐乐。”杨氏接过赵彩凤手里的鞋底,纳了起来。
    赵彩凤便起身打了水去洗手,她微微翘起食指,瞧着自己的这双手,她这双手上连老茧也没有几个,就说明其实以前在家的时候,杨氏也是很心疼赵彩凤,极少让她出门干农活的。
    杨氏这样一个女的,要养四个儿女,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况且赵文还是一个脑子不好的,并不能帮衬多少,若以后赵文真的跟着钱木匠学手艺,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是钱木匠说,他想收个徒弟,觉得二弟不错,让我问问娘的意思。”
    杨氏正纳鞋底,闻言只愣了片刻,复又抬起头,直着眼睛问道:“你说什么?钱木匠要收二老当徒弟?你莫不是听错了吧?把老三听成了老二?”
    赵彩凤只摆摆手道:“老三倒是想拜师呢,只可惜钱木匠看上的确实是老二。”
    杨氏显然被这天上砸下来的馅儿饼给砸晕了,半天没什么反应,过了片刻才道:“不是我看不起你二弟,他平常自己都管不好自己呢,如何会学木工?钱木匠若是一时兴起,真的收了老二当徒弟,以后可是要后悔的。”
    赵彩凤也是真服了杨氏了,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她还能往外推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  宋秀才:昨天一个留言也没有,我被作者大大打一宿= =
    苏苏:你没魅力所以小天使都不留言,给我跪搓衣板……
    宋秀才吸鼻子下跪,小声的:那还不是你我把写太………………烂…烂……(被拍飞,以上回音)
    ☆、第 19 章
    杨氏的顾虑,赵彩凤一开始也是有的,但是她一会儿也就想通了。
    首先,钱木匠看着并不像是坏人,并没有要坑蒙拐骗的样子;其次,赵文虽然脑子不好使,其实说白了只是脑子发育不健全,还处于儿童时期,但是很多东西,小孩子学起来没准比大人还快些;第三,赵家如今已经穷成这个样子了,赵文确实也要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下,将来也可以自力更生。
    赵彩凤把这三点都分析清楚了,杨氏看了一眼谁在炕上的小儿子和小女儿,只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也不能照顾他一辈子,弟弟妹妹还小,如今我也只能靠你们两个了。”
    赵彩凤拉着赵文坐在一旁,问他:“二弟,明儿你跟着钱大叔去学木工,你愿不愿意?”
    赵文想起早上钱木匠在院子里做木工活的时候,弄的满院子的刨花漫天飞,一下子兴奋的直点头,他向来话说不清楚几句,但是点头摇头都很利落。
    杨氏伸手摸了摸赵文的头顶,柔声道:“你要是真去了,那可要上心学,钱木匠一个人习惯了,你要记得给他烧茶煮饭,你是当学徒的,不能懒散,明白吗?有什么不懂就开口问,别什么都憋在心里,有人欺负你,你就忍着,只别再哭鼻子了,你都是大人了。”
    赵文一个劲的点头,杨氏见他很听得懂自己的话,便也松口答应了。
    这时候天色也不早了,赵彩凤打了一个哈欠,去后院打了水洗漱。
    到外面院子里的时候,瞧见宋明轩正坐在那石墩子上看书,这时候晚上天气还是有些冷的,他披着一件粗布麻衣,就着月光看书,身形萧索。
    赵彩凤想了想,只望自己家堆牛粪的地方走过去,捡起一整块的牛粪,跟扔飞盘一样扔了过去,正好就落在那石桌的正中央。宋明轩吓了一跳,抬起头便瞧见赵彩凤站在隔壁的院子里。
    赵彩凤看见宋明轩这股认真劲儿,就想起了当年自己备考高考时候的光景了,便深觉有些同情,说话的口气也好了不少:“天气冷,月亮又暗,点上牛粪既可以取暖,还可以照明,岂不是一举两得,难道你是嫌弃这牛粪太脏了?其实说句不中听的话,咱平常吃的那些五谷杂粮,哪一样没浇过这些玩意儿?”
    宋明轩原本就已经要被赵彩凤给说服了,可生生败在了这最后一句上头。他抬起头,脸颊有些僵硬的看了赵彩凤一眼,这分明是一个容貌秀丽的姑娘,怎么每次说话都能直白到让人无法招架呢。
    赵彩凤见宋明轩的脸色似乎有些变了,也不知道自己又说错了什么,就拉了拉衣服,转身回房去了。
    第二日一早,天才蒙蒙亮的时候,昨天在赵家玩过舂米对的两个孩子就带着各自的父母来赵家看新玩意儿了。听赵彩凤说着东西是宋明轩想出来的,纷纷都夸奖宋明轩聪明,只说念过书考上了秀才的人,就是不一样。
    赵彩凤又介绍了那两家人去找钱木匠,等杨氏吃过了早饭,和许氏一起去赵地主家打短工之后,赵彩凤这才挽了一些从镇上买的白面,又添了几个鸡蛋,带着赵文往钱木匠家去拜师学艺去了。
    这时候正是河边上最热闹的时候,几家媳妇都在河边上洗衣服。赵家村也就屁点大,一些小事情不消个半天功夫,全村的人就都知道了,比如赵家和宋家拆了栅栏这事情,今儿一早全赵家村的人就都知道了。
    水根媳妇这时候正跟另外几个刚过门的小媳妇一起在河边洗衣服,见赵彩凤提着篮子,带着赵文往这边来,便笑着道:“这几天赵家可热闹了,听说昨儿钱木匠给她家做了一个什么秀才舂的东西,可以让人站着舂米的,今儿她又出门,也不知道做什么去。”
    这时候李阿婆的孙媳妇翠花开口道:“我听我家太婆说,赵家和宋家中间的木栅栏都拆了呢,我听我太婆的意思,是说他们两家只打算两家凑一家呢!”
    这时候水根媳妇又笑了起来:“两家凑一家,怎么凑?寡妇也能凑一起吗?”
    “你傻啦?这彩凤和宋秀才不正好一对儿吗?”
    “宋秀才能要个寡妇?”水根媳妇也疑惑了,水根媳妇和如月是一个村的,从小也算是和如月玩到大的,听翠花这么说,只摇头道:“宋二狗不会这样不是人吧?如月才死几天呢,就勾搭上隔壁寡妇了,这男人,还有一个是好东西吗?”
    赵家村的人虽然知道宝哥儿不是宋明轩的种,但是如月在宋家住了那么长的时间,他们料定了宋明轩跟她之间肯定是有了苟且的。所以听说这两家如今拆了栅栏,便又当成是天大的事情说了起来。
    “怎么就不能要寡妇呢?”那边王家媳妇也搭腔道:“实话告诉你们,我那堂叔家的小叔子对彩凤也有几分意思呢,前不久给小姑子张罗差事的时候,还想着彩凤呢,只可惜人家不领情,当场就回绝了,我那时候还觉得奇怪,这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她咋不要呢,原来是抱着秀才爷的大腿了。”
    这话说的几个人都哈哈笑了起来,水根媳妇却没笑,心里只咯噔一下,感情这赵彩凤守了望门寡还有那么多人心心念念的念着呢,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了。
    她正想说自家小叔水牛也是这心思,只听王家媳妇继续道:“不过依我看这事儿也成不了,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怕就算我那小叔子提出天来,我那堂叔和堂婶也不会答应的。”
    水根媳妇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便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候水牛牵着牛从桥那边过来,正瞧见赵彩凤挎着篮子往这边走。水牛瞧见赵彩凤,整个人都呆呆傻傻的。赵彩凤知道她是孙家的小儿子,其他的就不太知道了,但是从原来的记忆中,赵彩凤依稀得知这孙家似乎和赵家不太对盘,所以两人狭路相逢,赵彩凤便站在桥头,等他先过去。
    水牛赶着牛往这边来,桥这边的小溪边上有着肥美的水草,整个赵家村的牛都往这边来吃草。谁知道水牛到了桥头,瞧见赵彩凤之后却不走了,直着眼珠子看着赵彩凤,过了片刻才开口道:“你就打定主意要嫁给那个穷秀才了吗?他虽然是个秀才,可是家里头穷得叮当响,还有一个拖油瓶的儿子,你何必非要嫁他呢?”
    赵彩凤一听这话,差点儿就直接炸毛了。
    这时候桥下小溪边的几个年轻媳妇也只相互使眼色:“水根媳妇,那不是你小叔子水牛吗?她拦着彩凤的去路这是做什么?”
    水根媳妇抬头一看,可不就是水牛正挡着道呢,她心里早就知道水牛有这念想,要不是婆婆一个劲的拦着,只怕早就要请了人去赵家提亲了,如今把赵彩凤堵在路口,这算是个什么事儿呢!水根媳妇毕竟对婆婆有几分害怕,生怕水牛做出什么事情来,到时候这河边的洗衣服的人可都瞧见她这个嫂子在场呢,这要是不拦着,回去准会被婆婆数落。
    水根媳妇便扔了手上的衣服,站起来喊:“水牛,你把牛放好了就快点回去,你哥还等着你下地呢!”
    水牛瞧见有人喊他,只偏了偏头,见是自己嫂子,也不理她了,只又上前一步,拦着赵彩凤道:“你怎么不说话呢,我哪里比不上那穷秀才了,以前你有婚约,我争不过也就算了,如今我可不怕了。”
    赵彩凤睁大了眸子上下打量了一眼水牛,长的人高马大的,皮肤黝黑,脸上神色看着有些呆滞,大眼睛浓眉毛,嘴唇有些厚,倒确实是赵彩凤心里相像的农村人的长相,只可惜……她看见这样的人就觉得浑身难受。
    赵彩凤往后面退了两步,一不小心就踩了赵文一脚,赵文虽然是个傻子,但也能看出这水牛来者不善,便挡在了赵彩凤的跟前,梗着脖子喊:“水牛,你让开!”
    水牛压根没把赵文当一回事,直接嬉皮笑脸的对赵文说:“赵老二,以后我当你姐夫如何?保证以后咱们村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你!”
    赵彩凤听了这话就越发觉得来气,这世上还果真有这样不害臊的人!
    赵彩凤把赵文拉到了一旁,抬起头看着水牛道:“我爱嫁谁嫁谁,什么时候轮到你在这边瞎掰掰?我什么时候说我要嫁给宋二狗了?你们这样随便造谣算是个什么事儿?怎么如今我守了望门寡,一个都想来落井下石了?”赵彩凤故意抬高了声线,让河边上那群女的也听见她的话。虽然她对这些闲言碎语并不觉得怎么样,可是每次瞧见杨氏一脸抱歉又忧愁的样子,赵彩凤也是不好受的。
    这时候水根媳妇早已经走了过来,听赵彩凤这么说,便单手叉腰,单手指着赵彩凤的鼻子笑骂道:“你们赵家和宋家的隔墙都拆了,难道我家水牛说错了吗?你一个望门寡的寡妇,不安安分分的守着,如月才死了几天,你就勾搭过去,你还有理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写起骂街我就觉得挺精神的- -,咳咳,难道我已经开始迈向老妇女的行列了么……
    ☆、第 20 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