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潼吃了汤药有些犯困,先还看着儿子练字,眼睛微微一眯,只一片模糊的红色,石榴花的红渐渐氤开来,从泛着活气的红变作了暗红,好像血渍凝成的斑。
    她倏地惊醒过来,只当自个儿是大动,却不过睁了眼儿,松墨还问她是不是要茶,又给她掖上软毯子,连东角那扇窗户都已经关上了。
    她是觉得喉咙口连唾沫都咽不下去,当着纪氏的面吃了一个奶油卷子,刀割似的疼,想是夜里惊梦又出了汗,湿泠泠的睡了,着了风寒,叫云笺煎了姜汤来,满满饮了一碗,全身发热发汗,这才觉得好受了些,这可两碗汤一灌,甚个东西都吃不下了。
    她跟郑衍早早就分桌吃饭了,先是郑夫人不想看见她,只当叫她独个儿用饭是打她的脸,哪知道她变着法儿的点菜,明潼一手管着府里的帐,下人哪有不听她的。
    郑夫人气个半死却全无办法,儿子身上这个奉恩将军还是看着她的面子给的,已经拿捏不住她了,倒不如就分开来过,彼此眼不见心不烦。
    郑夫人知道儿媳妇有钱,可着劲的伸手要,她要来的,一多半儿补贴了郑衍,今日包船游秦淮河,后日又带了两个小娘去爬山,做上几首酸诗,相互吹捧几句,成日里吃得醉熏熏的,回来倒头就睡。
    原来嘴里念叨的郑家的荣光,叫他全抛到了脑后去,丹书铁券早已经连上头的铁色都不记得了,知道上进无用,干脆放荡,他手上有钱钞,生得又俊秀,自有女人乐意奉称他侍候他,再不必去看明潼的冷脸。
    他吃得醉了,也不是没来闹过,心里不顺心,借着酒劲儿撒出来,夜里明潼睡着,他进了家门就往这头拐,到了东院连连拍门,东院里早就落了锁,守门的婆子在里头软应几句,又说夫人病着睡下了,郑衍还不肯走:“病?她哪一日不病!”
    明潼叫吵醒了,捂了额头坐不起来,五月的天还没换薄被,伸手出来拉一拉被子,呼出几口气来,只觉得喉咙口痛得厉害,手心微汗,怕是发热了。
    喊又不想喊,她一醒,一屋子丫头又要来问她外头怎办,干脆不起身,等了好一会儿,郑衍拍门拍得累了,这才又清净下来,她还没坐起来,先听见窗格一声响,抵住窗子的插梢滚到地上,一声脆响。
    明潼伸手到枕头下边,指尖碰着冰冷的把手,那人却迟迟没有靠近,就这么站了好一会儿,等窗子再关上,明潼睁开眼儿瞧见床边柜上多了一杯茶。
    第二日郑衍就摔了马,还不曾迈上马去,那马打了个滑,身子往前一仰,郑衍滑了下来,把腿给跌伤了,请了跌打大夫来,绑上两块木板,明潼立在门边看他一眼,说一句侯爷养好身子,转身便走。
    夜里撑着精神等吴盟来,他果然来了,明潼额角一抽一抽的疼,看他一眼,还没开口,他就坐下了:“怎么?断一条腿,你不满意?”
    ☆、第383章 枇杷蜜
    明潼额角一跳一跳的疼,风寒叫姜汤压住了,不曾发出来,这会儿却也不好受,昨儿夜里又没捂出汗来,裹了袄子坐着,还觉得手脚冰凉,身上一阵阵的发冷。
    屋里头一股姜汤味,桌上铺着全是帐本,光盘算就有两把,绣桌上一把,罗汉桌的矮脚桌上一把,烧出来的炭条削尖了装在空笔管里,纸上俱是炭条写的字,倒比笔墨更得用些。
    五月的天儿,便是吹进来的风也是暖风,可明潼依旧觉得头昏沉沉的,叫丫头放了帘子,一重重的纱跟绉绸把屋子里挡得半丝风儿也吹不进来。
    她似是听不真切,隔了好一会才动一下手腕,把袄子裹紧了些,嘴巴张了张,却没问出来,似这样的事,他也不是头一回了,明潼越发弄不明白他到底想要什么。
    他是跟着新皇自藩王起的老人了,高官厚禄不在话下,原来就是锦衣卫,便是当不上指挥使,当个副手总是够的,明潼还想着等新帝登极他便不会再来,哪知道隔得半年,他竟又来了。
    门窗挡他不住,他趁夜进来,先还叩三下窗,后来就似入无人之境,等明潼求了明蓁给慧哥儿指个名师启蒙的时候,宫里把他派了来,说是文定侯能文能武,筋骨从小打磨起来,不能堕了祖宗的名头。
    她求师傅的事阖家皆知,郑夫人不识得他,郑衍也觉得他有些面善,只想不起在哪儿见过,倏地回过神来点着他半晌说不出话,明潼叫他一声吴先生,他还真笑眯眯的应了。
    郑衍还没往那上头去想,他见明潼竟求了这么一位师傅来,连着往东院来了好几回,叫她还求了明蓁去,把这个师傅换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是她请了来的,要送走,求明蓁也是无用,明潼先还当是皇帝还要在郑家找些什么,这才派了吴盟过来,转念一想又不对,该拿的都拿了,总不能把郑家的老宅子挖地三尺,看看地下还埋着什么罢。
    她活了两世,男女之间所知的也不过就是欲,跟太子是讨好,跟郑衍是敷衍,哪一种都叫人心生厌恶,身量未成就已经当了女人,这档子事儿半点也没觉得美妙,自有了慧哥儿,再没叫郑衍碰过,不独是郑衍,哪个男人她都存着厌恶。
    那把剪子,先是藏在她的梳台抽屉里,跟着又藏到了枕头底下,可吴盟却没碰过她,看着她的时候,那双眼睛意味深长,明潼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她生的不坏,便是在宫中也算得美人里头出挑的,这样的目光她却没见过,打废太子那儿没见过,从郑衍的眼睛里也不曾见过。
    明潼久久不开口,吴盟就这么站着,支棱着腿儿,悠闲的望她,还给自个儿倒了杯茶,不用茶托茶盖,两只手捏了薄杯,细细吹了,啜饮一口,闻那一点松针香,她的屋子里,自来没有花香,除了松针就是佛手,清冽里带着苦意。
    “我有什么好?”明潼咳嗽一声,哑着嗓子问道,她并不自骄,可若到此时还想着旁的,那也太虚了些,她知道吴盟做这些是为什么,却不明白他到底觉得她哪里好。
    吴盟大约是喜欢她的,她早就知道了,她没想着挑破,等成王作了皇帝,他自然有钱有权有女人,到时候不必她开口,他自个儿就走了,没想到他还会回来。
    明潼知道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知道别个是怎么看她的,她不是个讨人喜欢的人,温柔这样的词勾不上,硬要往她身上加些女德,也只有端方这一样,可她深知,端方是绝计讨不了男人喜欢的。
    就是纪氏,早些年在面对着颜连章时,也有小女儿态,她上辈子的小女儿态全给了太子,这辈子仅有的一点,也用来骗郑衍。
    世上她所爱的只有母亲弟弟,弟弟还排在母亲后面,再后来就加了一个慧哥儿,而爱她的,她不必数也点得出来,觉得她哪儿都好的,就只有母亲一个。
    吴盟叫问住了,他也答不上来,也许明潼不记得他了,可他却记得明潼,自第一眼见她的时候起,那一年落大雪,他陪着还是亲王的皇帝去颜家,那时候他已经跟成王好些年了。
    见识过他的抱负,惊异他竟还有这样柔情的一面,骑在马上,顶着雪往颜家去,成王一向拿他作不解事的孩儿看,别人不敢问的,他倒敢问上一句,问他怎么不挑个不落雪的天气来,成王眼睛望着前头,见着颜家的大门笑了:“一刻,也等不得了。”
    他自幼便目力过人,虽也用刀,可最厉害的是眼力,成王进得堂去,他就等在外头,石峰上一点灰影,他就知道里头藏着只麻雀,再一扫,后头还有一双眼睛。
    他起了一点玩心,轻手轻脚绕到她身后去,都把那麻雀掏下来握在手里了,她竟还不知道他在,像他猎过的野兔子,等她回头,他就知道,她不是野兔子,她是一只野狐狸。
    身上裹着丫头仆妇穿的斗蓬,鞋子却是揉制的皮子,底座还刻了莲花,在浅雪上压出淡淡的印子来,雪一落就又没了,回身的时候斗蓬随风扬起一个角,露出里面嵌着闪缎的斓边,光华灿烂,这一地的雪怎么掩盖得住。
    不过一瞥,他自然明白身份,流民里的孤儿,被相中不过因为一双眼睛利害,往后生死且不知,哪里还谈什么成家立业。
    第二回见她,她在跑马,梳了高髻,通身锦绣,马背上骄傲明媚,让他隔得这远也能从人群里认出她来,可她是装的,看着再真,也是假的,她是逃命的狐狸,恨不得断尾求生。
    第二面,他再想忘,就忘不掉了,这时候依旧没有资格,她谋嫁的是那个戴着玉冠的世子爷,娇笑浅嗔全是给了他的。
    到第三回,他是锦衣卫,而她是郑夫人,鼎鼎有名的文定侯郑家,连外面这团锦都要烂光了,她却偏偏嫁了进去。
    再接着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他既不想作高官,也不要锦衣玉食,成王仿佛看穿他的心意,只要是事关于郑家的,就没有派过第二个人来。
    “你冷了,是不是?”他本来只想说第一句的,加上后面一句,不过想跟她多说几个字,她看着一动不动,却在发抖,人已经僵了,吴盟动一动嘴唇,还想再说什么,却只一箭步上去,把她从罗汉床上拎起来,一把搂住了,扣着她的脖子,迫她抬头。
    卷了她的舌头用力的吸吮,分明是苦的,是药是姜,又冲又涩,等她出声,他就又温柔起来,捧了她的脸,揉着耳垂,揉着她后脑勺上凸出来的骨头,指节摩挲着,恨不得把她整个揉进怀里。
    美梦不过顷刻,接着被她狠狠咬了一口,最软的舌头,咬出血水,明潼闷哼一声,还想用力,嘴里发苦的不知是姜汤还是旁的。
    明潼急急退开一步,身上冒汗,嘴里喘息,手上牢牢握着的剪子到了他的手里,他伸出舌头来舔一舔伤口,眼睛还盯着她,忽的笑起来:“你哪儿好,我也不知。”
    说完退到窗边,翻身上了房顶,猫儿似的不见了踪影,明潼软坐在床上,身上又发热又发冷,裹了袄子还不够,把被子也翻了出来,紧紧裹成一个茧,却又觉得喘不过气来。
    第二日起来,身上烫得的似火烧,面颊嘴唇全都烧火了,尤其一双唇,分不清是留在上面的血渍,还是烧起来的火星。
    慧哥儿隔了帘儿来看她,明潼叮嘱他好好习字,慧哥儿点头应下了,又道:“娘乖乖吃药,吃了药就有糖块吃。”
    明潼喝尽了药,却不必含糖块,慧哥儿轻轻呀了一声,跟着告诉明潼,吴先生磕了嘴角,破了一块皮,今儿连他奉的茶也不吃了。
    明潼扯着嘴角笑了一下,慧哥儿还想进来端汤,叫丫头给劝了下去,她掌心发烫身子沉重,松墨扶起来饮下一杯枇杷蜜水润喉,靠在枕上她还想看帐,松墨叹了口气劝道:“姑娘,歇歇罢。”
    明潼摇一摇头,云笺进来了:“二姑娘知道姑娘病了,给姑娘送了些燕窝来。”这二姑娘说的是郑辰,她满了孝嫁出去,这一回没依着郑夫人的意思,嫁的是个小官人家,这才尝着了当家作主的好处,明潼给她预备的嫁妆,怎么花销也够了。
    她点一回头,到底挨不过困意,这两天是到季盘帐的日子,底下的管事做了帐送上来,她也要看个大概,还想强撑,小篆往青金石瑞兽香炉里头添了一块安神香,没一会儿明潼眼皮就阖了起来,人歪着睡了过去。
    夜里吴盟又来了,这回明潼没醒,桌边还放着空药碗,他靠近了伸手摸她的脸,掌心里的茧子刮上嫩生生的皮子上,她微微动了下眉。
    看着她,又不知道拿她怎么办好,要是她肯,也没什么大不了,可她花了这许多功夫才有今天,怎么肯呢?
    这场风寒到石榴花开败的时候,才好了起来,慧哥儿拿了一只大风筝进来,那风筝比他的个头还大点儿,举在头顶飘了进来,素白一张,看不出甚个模样,明潼问他是什么,他笑盈盈的:“是祛病气的。”
    还怕明潼不明白,又加了一句:“师傅说了,放高剪了它,病气晦气全没了,我做给娘的。”哪里是他做的,他不过帮着糊了个边儿,削竹骨,扎风筝,俱是吴盟做的。
    明潼看着儿子黑亮亮的眼睛,摸了他的头,抱他上了赐闲楼,在赐闲楼上放高了风筝,就用那把剪子,把风筝线给剪断了。
    ☆、第384章 小馄饨
    明沅收到了纪氏的回信,既不叫她拒了金夫人,也不能就此答应了她,明沅正犯难,金夫人却没再提起,只发了帖子来,请她观莲节前去吃喜宴,不是金玉的喜宴,反是金珠的。
    金玉的婚事一定,金珠越发尴尬起来,她已经十七了,前头死的那一个埋到土里也有两年了,家里一直拖着不给她说亲,一是那家子也还没死绝,怕惹出甚个难听话来,按着金夫人的意思,还是那家里头挑一个,可嫡支竟没有未议亲的了,总不好夺人夫婿,这才作罢,另寻他人。
    二就是金大人水涨船高,从二品的布政使,想结亲的人家把门坎都踩薄了一层,家里的女孩儿要嫁人且得挑个更好的。
    蜀王的小儿子拖到弱冠未结亲,金大人的孙女儿也正当年,两个配成一门亲,原是好的,不论往后如何,一个辅国将军总跑不了,生了孩子出来也姓了国姓,再降也有奉恩都尉。
    原来蜀王府这门亲是想定给金珠的,不意换成了金玉,一样是金家的姑娘,与两家无妨,可金珠的事就越发难办了。
    金家的姑娘,在蜀地是绝计不愁嫁的,再是年纪大些,死了前头那个未婚夫,只要她还姓金,姿态摆的低些,总有人上门提亲。
    金珠的婚事,金夫人甩了手不管,全交给了儿媳妇,她原来倒是受了宠爱的,无端闹了那些事出来,嫡母跟着没脸,还叫妯娌踩了一脚,哪里还肯用心替她挑,不打也不骂,给她挑了知府家的二儿子。
    从王府女眷掉到四品官家的女眷,金珠一口气儿还没缓过来,竟是定下亲事,急急就要嫁了,嫡母冰了一张脸看她:“这已然算是好的,若是家里女孩儿多,哪里还轮得着你。”
    金珠伏在床上痛哭一回,再哭也是无用,两边一齐办喜事,东西流水一样的搬到金玉的屋子里去,因着是嫁给宗室,蜀王府还送了一颗东珠来给她嵌在凤冠上。
    金玉才知道消息,惶惶然过来同姐姐剖白:“怎么也该是姐姐,怎么就落到我的头上来了,这可怎么好,我怎么能进王府。”
    金珠这会儿也不哭了,她没见过蜀王那个小儿子,倒是听说丰神俊秀,不让潘玉,这会儿看着金玉着急慌张的模样笑了一笑:“我看妹妹合适,比我合适多了。”
    叫丫头从柜里取了一付金头面来,这时候才明白,原来家里给她添了这许多东西,不光是为着补偿她这两年拖着不定亲的苦闷,是有心将她嫁的更高些,此时后悔也是晚了,整套楼阁群仙的金首饰,里头一块嵌了一颗金刚石,原是她的嫁妆,此时拿出来送给了金玉。
    金玉涨红了一张脸,连连摆了手不要,口里说着姐姐折煞我,却倒底是接了,金珠听见她说折煞便笑:“一家子的姐妹,哪里说得这出这话来,不说宝儿还来给我添妆,我们两个自小到大没红过脸没拌过嘴,这份情宜,这一套首饰怎么比得上。”
    金玉嘴唇微动:“看姐姐说的。”面上还笑,可王府的日子怎么难过这些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来了。
    明沅跟明洛一道来金家吃酒,她们俩个算是贺客,黄昏来接新娘子,金夫人非早早就请了她们去,明沅明洛自也预备了首饰给她,东西都抬出去了,只余下一抬描金箱子,里头装的俱是来吃酒的夫人给的添礼。
    明沅谁都不曾说过,就是纪舜英那儿,她也没吐露金家姑娘是哪一位姑娘,此时面对金珠也作不知,给她添了个宽边镯子,明洛给她添了个小柄如意。
    喜房里漫天漫地都是红,事儿办的急,东西却一点儿都不粗糙,床上桌上椅上榻上,俱都铺设着子孙万代的绣帐绣罩,光是这些个,就不是两三个月里寻常人家能办出来的。
    门前摆了喜筐,里头全是打着喜字的铜钱,就叫喜钱,讨个吉利,明洛看着就吐吐舌头,还道金大人是清官,真上清如水明如镜,这些又从哪儿来。
    金珠端坐在床上,绞了面画了眉,口脂点得樱桃也似,头上身上披挂着,累累垂垂,裙子是拿满幅的金线绣的,衣裳倒比凤冠还压人,光看裙衫,她头上那点珠翠,就显得有些轻了。
    明洛拉过明沅看一回,夸两句新娘子漂亮,金珠抬了眼儿看看明沅,冲她笑一笑,开口道:“颜家姐姐陪我说说话。”
    明沅心里奇异,面上笑意更深,挨过去才刚走近,金珠拉了她的手:“我原先对不住姐姐的,今儿同你道了恼,就能安心上花轿了。”
    不意她竟坦诚说出来,离得这样近,明沅面上的神色瞒不过她去,金珠垂了头:“姐姐真是厚道人。”
    等外头贺喜的进来,她便不再说,明沅便道:“这一天又累又渴,预备些一口酥,吃起来方便些。”这些早早就准备好了,也不等她此时来说,金珠还是道了一声谢,外头金玉金宝进来了。
    都要出嫁了,闺中再不和睦,也还是姐妹,金宝儿给她添了礼,她最得金夫人的宠爱,手上好东西多,原来的添妆就是一对儿嵌了七宝的镯子,这会儿给的是个鸳鸯摺丝珊瑚宝石的坠领,她的东西出了手,金玉的那一个就不怎么显眼了。
    金宝儿说了句恭喜姐姐,金珠回了一句多谢妹妹,金玉到了跟前,她也点头谢过,一屋子人来人往,见着金玉都知道她好事将近,恭喜完了金珠,又再恭喜她一回。
    明洛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一个,想着明湘出嫁那时候,咬得唇儿:“得亏着咱们不那样儿。”连她都觉出这姐妹三个并不亲近,就是原来亲近的,这会儿也再不会亲近了。
    贺过了新娘,就到花厅去吃茶,明洛已经显了怀,明沅日子还浅,丫头小心扶着,到了花厅,金夫人正摸牌,她手气不好,牌打得也乱七八糟,可在牌桌上却没输过,是以最爱的消遣就是打牌双陆,凡跟赌字儿沾了边的,她都喜欢。
    连着孙女儿嫁人,也在水阁里摆了桌子出来,招手叫明沅也下场来,明沅拉了明洛坐陪,她学是学了,可着实技艺不佳,这场面得换明洛来,要么就是明芃,下棋双陆叶子戏,就没有她不精通的。
    “不常玩的手气才好呢。”金夫人把自家面前的份子推了一半给明沅,没一会儿功夫,又赢满了,她笑个不住:“今儿办喜事,你们几个都让我。”
    明沅倒赢了金夫人几把牌,又吃蜜酿红丝粉,今儿喜果喜饼是再少不了的,明沅吃着送上来的汤圆馄饨,馄饨裹得龙眼大,里头馅儿倒足,除开金夫人那份是素的,余下的俱是鸡汤煮的,水阁里一时无声,全听金夫人讲故:“这汤圆是团团圆圆,这个馄饨嘛,就是混混沌沌,没这两样过不得日子。”
    外头香花宝树,临着水阁的池心还摆了一对对十八枝的莲花灯,夜里点起来光华万千,别个都叹金府富贵,金夫人偏不应:“你们看着费银钱,这可是要办两回事的,咱们家老三也要出嫁,扎一回用两回,不费。”
    金玉的嫡母就陪在后头给金夫人端茶,闻言只是笑,半句也不敢多话,金夫人不当面给她没脸,这些日子却很是远了她,叫她有苦也诉不出来,妆委屈罢,婆母不吃这一套,可她实是委屈的,哪里知道养了这么多年,养出这么个来。
    只当自家争了好的去,还不一样一场空,进了门还更尴尬,金家除了出一个女儿,再想旁的可都没有了。
    金夫人吃了小馄饨小汤圆,推了牌告一声罪,说是年老觉多,要往后头歇歇去,走的时候却拖了明沅:“通判夫人,烦请扶我一把。”
    明洛顶上明沅的位置摸起牌来,明沅跟着金夫人进了内室,还猜想着她怕要旧事重提,家里既没应又没推,金夫人这里实不好回话。
    金夫人却不曾再提起,只叫她陪坐,吃些个点心素食,知道她有了身子,笑着点头:“纪通判我瞧过,是个好孩子。”她这年纪当祖母也确是够了,说得高兴,叫丫头拿了她年轻时候戴的首饰出来,说是旧的,可金夫人家里确不是富贵出身,这东西还是为着给明沅才新打的。
    “倒不敢收这样重的礼,四姑娘也该妆扮起来了,给了她戴也是好的。”明沅提到了金宝儿,金夫人便露出点笑意来,上上下下看了明沅一眼,轻轻叹了一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