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59章 后悔药
    明芃再不曾想到,有一天能跟纪舜英两个相对坐着谈论这嫁不嫁的事,她并非不曾想过,小女儿情怀总想过相悦时谈起这些,却全然不是她想过那十七八种情境之中。
    许是红烛帐里,许是琉璃灯下,两个耳鬓厮磨夜半私语,再没想到会是在松风晚霞之中,旖旎情思尽去,只余心头一片清明,说这一句,把杯里的酒一口饮尽了,梨花湛白是今岁新岁,却饮出一点经年的苦意来。
    梅季明怔在在场,他涉过千山万水回来了,他想的这个人还未嫁,可等他开了口,她却又不应了,他一双眼晴在她面上来来回回的转,想从眉间眼间寻一点她口不应心的蛛丝马迹来。
    她总是有会骗人的,从小一处长到大,家里又有那许多姐姐妹妹,小女儿的心思梅季明看得许多,独明芃骗不过他去,只消看着她的眼睛,她自己就撑不住要笑,笑完了再随手拿个什么事物砸到他身上。
    好的时候是一把花,花汁染得锦衣,真把她惹恼了,连着毛笔砚台都能往前眼扔,墨砚沾了袍角。他过腻了这样的日子,出去转了一圈,心底到底还是想念的,若不然也不会回来履行诺言,哪知道不过是在水路上头拐个弯,竟拐的这样远,拐的再也回不来了。
    梅季明一眼就知明芃不曾骗她,他原是想笑,可眼眶却湿起来,第一回彻底明白,旧时光景再回不来了,不因为她等不起嫁了别人,只因为她不想嫁了。
    梅季明一时竟说不出是哪一种更叫他心里好受些,她说的这样平常,他头一次在她的面前张口无言。
    他心里都想着了,想着她要发脾气使小性儿,让她等了这样久,要打他要骂他要使东西砸他,他都一动不动的受着,哄着她气消了,性子平了,就接她下山去,还为他穿嫁衣挽长发。
    梅季明经得除名也知道世事,在明陶跟前还作过保,明岁就下得场去,博一个官身回来,好叫明芃面上好看,他知道她必是不在意的,可皇后的妹妹嫁个白身,却不是扫了她有脸面。
    等有了官职在身,就带她外放出去,那六卷仙域志,他一页页细细看了,有些连他自个儿都忘了,却叫她录在其中,还替他写了批,有的是疑问,有的是评断,更多是感叹,想亲眼见一见那处风光,他便想着要带了她去,访得山川书成锦绣。
    明芃见梅季明怔怔坐着不动,倒奇起来,她早就想过,表哥心中根本没她,答应娶她不过是为着家人定下的盟约,如今他已不是附逆,那许多的好人家姑娘等着说亲,他又何必做得这付模样。
    眉心微微一蹙,到底还是松开来笑了:“表哥要不要……”她想给彼此之间找一个台阶,两边都不至跌得太重,哪知道还没开口,就叫梅季明给截断了。
    她皱眉,他的心就跟着起褶,她笑开,他却不曾放松:“你不肯嫁给我了?”两上丫头赶紧退了出去,避到外院等着,各有隐忧的互看一眼,这事可怎么善了。
    明芃知道不说明白是不成了,这同她想的又是相去甚远,见过了饮杯茶,心意互明,就此罢休,往后相见还是表兄表妹,她也还想去陇西看望外婆舅姆,何必非得寻根问底,把那些个尴尬事摊出来说。
    可见梅季明目光灼灼的模样,她心底叹口气:“不是不肯,是我心里不愿意了。”明芃扭过头去不看他,相伴八年,先是不通情字,等明白了心意,知道家里有意凑成一双,她动了念,他却没有,岁岁朝夕换了个你情而我不愿来。
    她这话已经算得明白,声音又轻又细,还有些少有过的温柔意味,可听在他耳朵里便似炸雷,撕开个口子,直指人心,到说不愿意了,才想明白他有多愿意。
    “是不是,是不是为着这个和尚?”心里的恐慌变作醋意,他宁可明芃是故意叫他饮醋,也不愿信她是真的对他半分也不在意了,话才出口,就又后悔,只看眼神笑意,就知道她不是喜欢了那个和尚。
    明芃脸上骤然变色,胸口狠狠起伏两下,手撑着石头桌子冷笑:“山水为家,闲云为冢,我只当表哥是个大雅之人,是我配你不上,不成想,你到底是个俗物,是你配不上我。”
    梅季明再想收回已是不及,明芃转身掀了帘子进去,把门窗一阖,再不看他,只从窗边透出声来:“酒也饮了,表哥自便罢。”
    屋里没点蜡烛,门窗一下,只有窗框透出些光亮来,明芃原是气的发抖,而后又笑,可不如此,再没想到有一天,能从他的嘴里说出这些话来,连梅季明都能这样想了,旁人可不也是如此。
    梅季明吃她这一句,坐在石桌前良久,久到丫头进来催晚饭,他往窗口望一望,里头黑漆漆的不曾点灯,走到窗边轻叩一下,她并不回声,他便道:“我知道了,这就下山去,你出来用饭罢。”
    明芃靠着床柱呆坐到此时,把他这句话嚼了一会,到得此时才落下泪来,碧舸兰舟两个悄悄进屋点得一盏灯,跟着明芃久了,知道这事最戳她心窝子,可怎么着也想劝一劝她:“姑娘,表少爷都来了……”
    明芃拿指尖拭了泪,阖了眼不出声,只怕亲娘也是这样想的,他都回来了,他都认错了,他都开口了,那就应了他,就好似母亲说的那样,后头的总不如前头的强。
    可这是多少个日夜,一句小女儿拿乔就能全作了云烟不成?她睁开了眼儿:“收拾些随身衣裳,明儿去叫个滑竿来,我们下山两日。”
    昏沉沉睡不着,松涛原是助眠的,此时一浪一浪拍过来,把前尘往事全淘了出来,明芃到后半夜才将将睡过去,第二日天大亮了,这才醒过来,打开窗户,却见窗户缝里夹着一枝红枫叶。
    “姑娘起来了,我同拾得师傅说过了,咱们要下山两日。”也是秋景盛时已过,再往后草木凋零,要等着落雪才能作画,拾得还要画佛像,看了一山秋色,他也该动笔了。
    梅氏只当梅季明回来必是好消息,一看明芃竟没跟着,怕女儿捏不住梅季明的性子,叫他知道错了便罢,真个磨没了耐性,人就又走了,转过来安慰了他:“叫她缓上两日,缓过这两日也就罢了。
    “她便是怪我,也是该的。”只此一句,再不多言,还是头一回替她设想,若是直言她不愿嫁,颜家可还不翻了天。
    第二日明芃下得山来,梅氏的嘴巴都合不拢了,拉了她道:“这是何苦,他一求不得就二求,二求不得到三求,总要有个三顾茅庐,娘连东西都预备好了,让他再往山上去,你倒急巴巴的下来,还是叫他拿捏!”
    手指头点一点她,面上还在笑,明芃无话可说,只对母亲笑一笑:“我想,见见姐姐。”梅氏点了点头:“是该见见你姐姐了,他是男人不好开口,你们姐妹有甚不好说的,替他求个体面的差事来,往后也是你的体面了。”
    立时送了信进宫,明蓁听说明芃回来了,她既非命妇便不能上表求见,传了口谕下去,说是想她得紧,召了她进宫见一见。
    明芃还是回过时穿过锦衣,这番又在再换上,面上敷得粉点得胭脂,戴了一套十三厢花好月圆的金首饰进得宫去,一路都受着优待,领她进去的小宫人,连头都不敢抬,腰弯得低低的。
    明芃这是头一回进宫,家里那点考量,她不是不知道,就算先头不明白,后来也明白了,一路到了交泰殿,阿霁领了晗哥儿学走路,一路伸手迎着他:“来,来。”
    晗哥儿往地下一趴,仰着脖子就要哭,嘴巴还没张开来,宫人就围了上去要抱,明蓁自水晶帘子后头道:“由着他摔,毯子这样软,哪里就摔痛了他。”
    明芃原该行礼的,还没跪下就叫明蓁快步出来拉住了她,把她拉到内室,上下打量她一回,心底暗暗吃惊,她记着的还是明芃才自梅家回来时的模样儿,不意她竟长得这样高了,才要抚了她的手,就觉出不对来,翻过手掌一看,眼泪都要淌下来了,明芃哪里还是养尊处优的手,手上全磨了茧子出来。
    “怎么成这个样子了?”明蓁眼里含泪,心头止不住的酸涩,要早知道妹妹成了这模样,那时候就不该顾着家里,只叫她嫁了梅季明,等上两年什么好起来了,再授个官职,日子怎么会过成这样。
    明芃抽了手回来:“秋日里满山是柿子栗子,自家动手去摘才有意思,我还酿了酒烘了柿子饼儿,味道比山下买的,要好上许多呢。”
    明蓁只怜惜的看着她,自觉没能为妹妹做些什么,心里后悔,不等明芃开口便咬得唇儿:“你想往哪儿去,若是梅家表弟不愿科举,学宫学馆还是成的,且叫他逍遥便是。”
    明芃摇一摇头:“他同我,再不相干了,姐姐不必费心,我来不是为着这个。”两只手抚一抚裙上的褶皱,抬头看向明蓁:“我知道姐姐不说,是有姐姐的难处,我都明白的。”
    明蓁猝不及防,好似那点私心都叫明芃看了个透,她一时接不上话,明芃反倒伸手去握她,拍拍她的手背:“我再不愿嫁人,只问问姐姐,有个不嫁的妹妹,姐姐可抬得起头来?”
    明蓁紧紧攥着妹妹的手:“胡说,你不嫁,就这辈子这么着了?”梅氏说过几回,就怕她惹出事来,一家子跟着没脸,皇后的娘家出这样的事,可不叫明蓁为难。
    明芃听她这样说,抿得嘴:“我知道了。”
    明蓁急急拉了她:“你知道甚!”缓缓吐出一口气来:“你可是打定了主意?”眼见着明芃含笑点头,又深吸一气:“我来跟娘说。”
    ☆、第360章 拌新芽
    明芃再没想着明蓁能一口答应,她垂了头绞了裙带子,若说不怨,也是假的,可那点埋怨早就随风散了,听见她答应了心里总算好受些。
    隔得会子轻声道:“我愿替姐姐舍身出家。”明芃一双眸子雾蒙蒙的,好似在发梦,她想得许久,除了这个法子,再没旁的能行得通。
    明蓁怔怔看着她,明芃人是黑瘦了,却精神得很,一把好头发插戴着十三厢也不觉得薄,乌溜溜的泛着光,可她却笑盈盈的同明蓁说她要出家。
    “自小长在宅门里,竟没见过大千世界,不能按着闺女的身份出门,当出家人也很好,母亲见不着我,慢慢儿也就淡了。”她还似那个发梦的神气,说完了却眨眨眼睛:“我知道不能够。”
    要么就是嫁衣出门,要么就是缁衣出门,再没有第二条路能给她走,明蓁听见拍她一下:“又混说个甚!”
    明芃吃一记打,脸上还在笑:“我有样东西要送给姐姐,原来你册封的时候不曾送上贺礼,如今全做完了,想一想还只有你这儿合适。”
    一箱子的丝布,明蓁叫太监展开了一片片挂起来,竟是全六卷仙域志的玻璃纱绣屏,明蓁自来不曾见过这个,总有百来幅,徐徐展开铺了整整一宫室,有山有水有鸟有兽,有繁花有落叶,有落瑛有积雪。
    太监宫人把这些按着季节分开了展开来给明蓁看,明蓁原想劝她的,就是不嫁梅季明,也还能嫁旁人,此时一看叹得口气儿:“只你不后悔就是。”
    要梅氏点头,哪有这么容易,她每每进得宫来,总要在明蓁跟前倒上一缸苦水,家里大女儿作了皇后,小儿子娶了翰林家的女儿,只有一个明芃没有着落。
    原来不出去交际倒还好,总归只在家中,纪氏不会说,袁氏倒是想说的,她这张嘴越是年老了越是不饶人,可在梅氏跟纪氏两个跟前,她根本开不出口来,梅氏也没把她放在眼里。
    自梅氏受封了一品诰命,往来家中的夫人太太便多了起来,这个国公夫人那个侯爷夫人,先是在明蓁处见上一面,彼此算是照过面了,等对方送了节礼来,她再按着回礼送过去,再到外头去请宴,她倒是有心的,可也不能次次都叫纪氏坐陪。
    还有请了梅氏过府去赴宴的,请的是梅氏,更不能带了纪氏一道去,颜连章身上此时还未得官职,纪氏不过是个五品诰命,原来府中交际是够了,坐在侯爵夫人一品二品当中,到底不相宜,她去了两回,便不愿再去。
    颜连章原是想叫她先交际起来,听见她说坐中少有人把话头递过来,她自不能多接口,颜连章便安慰了她,怎么着这一回,也得谋个实差:“我已经有数了,许还得是往穗州去。”
    纪氏不去,梅氏自个儿坐在上首,见着一屋子奉承她的官夫人,嘴儿都张不开,得亏着梅氏的身份摆在那里,能过府交际的,自都不是常人,见着这一位,三两句话就知是在哪个调门上的,赶紧把闺阁之中学的那点诗词全翻了出来,刮肚搜肠的同她搭上话。
    梅氏倒不是特意显摆,只想一想这位的出身便知道,还有叹的,陇西梅家说出才子的,再不知道竟还出才女,梅氏只笑着点一回头,梅家的女孩子嫁前同嫁后,再不是一番模样。
    知道同颜家连不上亲家了,又想着要跟梅氏联联姻,皇帝可是到如今都没理那叫他充盈后宫选妃的折子,把那挑头的,自以为是替皇帝着想的人,派了个监工的苦活计。
    明芃再是个香饽饽,这样的人家也怕上赶着叫人笑话,递了两次话头,梅氏接了一回,跟着又说侄子回来了,原来听过旧闻的,知道颜梅两间要结亲,只因着废太子才耽误了,便不再提起了,转而打听起了颜家还有哪一位没出阁的姑娘。
    颜家这三房,叫人摸了个底儿朝天,明琇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可颜连章起复就不会低过四品,颜丽章纵然下一科中了,那也是拍马不及的,明漪虽比明琇小几岁,还没到说亲的年纪,却早早被提了起来,还有到颜家作客,当面就问起来的。
    梅氏正苦于无话跟那些个夫人太太们说,她满肚子的诗书文章,闺阁之中少有人能及,浅说些诗词还罢了,非得同她说得这些,连半碗水都没有,她怎么听得进耳朵去。
    纪氏不好坐陪,她这个隔房的伯娘倒能把侄女叫了来,明漪正是讨人喜欢的年纪,有了她在,光是说小儿辈的话就有一箩筐,倒不必再想着怎么跟这些个夫人太太交际了。
    因着这事儿,袁氏又把梅氏骂了一回,暗地里直咬牙,明琇明明还更大些,怎么就不知道提拔她,非得叫个毛丫头出来。
    明漪先时还不敢十分说话动作,等见着几个夫人太太们对她都极其和蔼,也敢显出些活泼相来,梅氏先不过拿她作个笺子,说十分喜欢这个侄女的,往常家里有个热闹,俱都要来,回回叫了她来,竟勾出一点慈母心肠,想着小时候明芃也是这个性子,若是在自个儿身边长大,也不会左成这样。
    明漪受过宋嬷嬷快三年的教导,旁的不论,规矩却是再挑不出错来的,几位夫人家里也有女儿的,过了门一道玩耍,明漪便叹她一个人读书无聊是很,不似她们这样常久聚在一处,梅氏便笑:“这有什么,叫你们太太送了你去就是。”
    明漪脸盘微红,倒觉得尴尬,嘴里吱吱唔唔答不上话来,还是那家子姑娘母亲点了头:“又不是甚样难事,我吩咐一声也就是了。”
    颜连章还没起复,两个儿子倒已经入了监,凡四品以上官员可以讨一个恩监入国子监读书,颜连章这份自然是要给官哥儿的,还是纪氏笑一回:“沣哥儿总归大些,也该叫他先去才是。”
    开口要个恩监不过是一句话的小事,都不必报到明蓁那儿去,下面审核的官员就给报了,他做得这事儿,皇帝夸了他一句,上上下下哪有不体察圣意的,颜家办事,便没有不便宜的。
    就连着纪舜英谋外放也是一样,他的出身倒是够了,只资历不足,再没有一出翰林院就上五品的,他自知顶着名头出去坐了高位难以服众,跑官时说得明白,只求个能干实事的,从六也好,正七也罢。
    圣人上辈子到最后也没个儿子能承大位,强了一世又如何,那几个长成了的儿子俱看不顺眼,回回想到明蓁就心痛难当,越发待女儿好起来,一个长公主抵得几个皇子,还给了她开国公主的尊荣,可到撒手要走了,就怕自家死后有人敢待女儿不好,给了她一把征战时杀敌的剑作信物,便是如此还拉了她的手眷恋难去,口里念着明蓁,是阿霁替他阖了上眼睛。上辈子没能给的,这辈子一气儿全给了。
    一家子因着明蓁得了实惠,除开颜丽章这个白身,连后头澄哥儿沣哥儿都想好了,只要科举出仕,总有不太差的位子好加塞。
    算一算从上到下没沾着光的,就只有明芃一个,明蓁请了梅氏进宫来,连宫人都遣到外头,只留了梅氏在屋里,梅氏撬不开明芃的嘴,也不知她跟明蓁说了些甚,原就想择日问一问明蓁,这会儿满面带笑:“二丫头给季明求了个什么官职?”
    她还当明芃是替梅季明求的,还说了一桩趣事告诉明蓁:“这两个孩子,原来是焦不离孟的,这会儿到好,一个宅子住着,竟不碰面了。”
    明芃一回来,梅季明倒要出去,叫梅氏给拦住了,袖子掩了口:“面对面见着都要相互问安了,这真是要成亲了,竟还羞起来了。”
    明蓁叹得一口气儿:“家里的喜事先放一放罢,她不想嫁了。”明蓁说到这句皱皱眉头,话才出口,就见梅氏揪着衣领一付喘不过气来的模样,她赶紧挨过去替她揉心口。
    梅氏呼呼哧哧喘上几口,拉了大女儿的手抖起来:“她,她是不是真跟那个和尚有了首尾?”一面说一面哭起来,天大的丑闻,往后一家子都不必再作人了。
    明蓁不知拾得的事,听见和尚两个字心头咯噔一下,缓一缓才敛住神:“娘可真是,说什么呢,妹妹不是不想嫁给表弟,她是不想再嫁人了。”
    梅氏连番叫两个雷砸中了,眼前只冒火星,家里为她做了这许多,一句不嫁,就全完了?恨得直想捶床板,拿袖子掩了脸去:“冤家呀。”
    若是明芃自家同她说,她怕是当小女儿撒娇作痴,口不对心,叫梅季明好好的哄一哄她也就罢了,既是明蓁对她说,那这事儿十分里有九分作得真了,她哭得会子,抬起脸来:“你,你可应下了?”
    明蓁蹙了眉头,可不是应下来了,她自家觉得亏欠了明芃,若不是合伙瞒了她,依着她的性子,山长水远也跟着梅季明跑了,未尝不是一段佳话,可当时哪里敢,半个污点也不敢有,先帝就是个疯子,哪个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发疯?
    到底是亏了心,她屋里挂得这些当壁帘,丈夫一进来就见着了,他自来不是文人性子,却也看得啧啧两声:“哪个献上来的,给你这屋子添了许多活气,很该赏。”
    明蓁愁眉不展:“是我妹妹绣的,她今儿进宫求我,求我,叫她这辈子不嫁。”一面说一面走上去拉了丈夫的袖子:“我许了她了。”
    明黄袖子上那条团龙绣的张牙舞爪,他正想着船运马场的事,手稿里那下西洋真叫他有些心动,听得这句,漫不经心的点头:“不嫁就不嫁,你既喜欢,就叫她走山访川,把这些都画下来。”
    他对这个顺妃,面目是极其模糊的,她的眉眼确有几分像,亲姐妹怎么会不像,颜家怕也是打着这个主意,才把她送进来的,想着开枝散叶,若能生下孩子来,到底也算是流着颜家血的。
    这事儿明蓁是默许的,可他却知道,这一个比宫里余下的加起来,还更伤了她的心,只要生下孩子来,给了她带也是一样,他听见梅氏这样劝说女儿,总归嫁不出去,进王府,可不比去旁的地方要强。
    他自窗户缝里看见明蓁的脸,一刹时脸色雪白,手指头在洋红毯子上虚空着抓了几下,留下一道轻微刮痕,阖了眼儿应下了,他从不曾见过她脸上有这样的神色。
    明蓁来求他,说是给妹妹一个安身的地方,好过她真个绞头发做姑子,他答应了,应完了就出征去,等回来的时候,明蓁竟给他生了个儿子,走的时候月份浅,行军先还接着家书,后来困顿城中,便接不着信了。
    他大喜之下,更忘了府里还有这么一个人,还是登极之后,要册封府里的女人们,这才把她封了顺妃,赐下宫室,许她一人独居,这一住,就住到了最后,等他死了,她就是顺太妃。
    这辈子跟明蓁已经有了孩子,往后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宫里连别姓的女人都不会再有,何必再有一个姓颜的。
    皇帝挥了手,下旨叫她替明蓁诵经祈福,底下一阵愕然,想不通皇帝是作甚下了这样的旨意,有心思活动的,只当是这些日子往颜家跑得勤快了,叫皇帝想起外戚这两个诛心的字来。
    颜家门前立时清净了,明芃也清净了,梅氏怎么拦得住,她自宫里回家,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梅氏立时病了,躺在床上再不理小女儿,一个字儿也不肯跟她说,连门都不许她进,还派了人再把她送到山上去。
    明芃收拾了东西就往山上去,梅季明不远不近的跟了她,她回了梅家小院,他就找了那个破败的道观住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