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把这一些一家家送了,别人家里自然也有吃食做回礼,虽不贵重总是新意,纪舜英见着小院四处妥当,屋角下还种得两盆兰草,除了差个女主人,再不差什么了,他弯弯嘴角:“把这兰草挖了去,种上茉莉花。”哪知这一挖,挖出了个木偶人来。
    ☆、第275章 白切水晶肉
    挖土的是青松,纪长福年纪大了,叫他看个门收个信还成,这些个体力活,是再不成了,他是跟过纪老太太的老人了,纪舜英对他也礼让几分,青松绿竹两个,虽是少爷的书僮,可也不指使他,倒是长福叔长福叔叫个不住。
    那土结实的很,一铲子下去,那土竟没松动多少,这两丛兰草生的极好,青松原是不舍得挖出来的,读书人不是说什么君子如兰,怎么到得少爷这儿,偏偏喜欢起茉莉花儿来,这会儿又不开花,等到明年春天挖了再种上茉莉也是一样的。
    绿竹比他有眼色些,瞪他一眼:“少爷叫挖就挖,都官老爷了,有些脾气也是该的。”纪舜英虽是从七品,可他是翰林院的,还是圣人亲点的,连庶吉士试都没考,这一科除一甲那三个,只就纪舜英开得这个先例了。
    纪长福也是脸上有光,他侍候了八九年的少爷,可不是有大出息了,他在纪家很是扬眉吐气,只想着把差尽心给办好,往后若是升了官,可不得置大宅子,若能把儿子一家也拉出来,那可是妥妥享福了。
    叫老妻把看家的本事拿出来,这时节也不吃大热的东西,买了猪肉来白煮了切片儿吃,再切上一盆猪耳脆,配着颜家送来的荷叶酒,置了一桌子菜,说是一桌,也都是寻常吃食,纪舜英倒很满意,拿面饼卷了猪肉吃。
    纪长福很是过意不去,原来是在外头求学,吃的差些那是没法子的事儿,可少爷都当官儿了,就该跟家里似的,可他们也没钱请厨子,只好吃这些粗菜,纪舜英却吃的多,不等青松把兰草挖出来,他已经吃了半碟子猪肉了。
    那土是一层层刮下来的,越是铲不动,越是奇怪,青松把那兰草一扒开,看见底下根上都烂了,这几天又没下雨,正是三伏天里,土却并不干,青松费了老大力气,他先还想着把这兰草种到自个屋前,一看底下叶子烂了,干脆拔了起来。
    这兰草看着也不似生了多深的根须,连铲带挖,这才把它挖出来,出了一身大汗,喝一碗绿豆汤这才又挖起另一棵来。
    好容易两棵都挖了,想着干脆把土翻一翻,看看是不是土不肥,茉莉种下去要是死了,又得再挖一回,哪知道底下的土却软得很,一铲子下去,还当是碰到石头了。
    旧宅子里挖出东西的事儿,青松绿竹都听说过,这一铲子这样深,说不定房子主人还真有东西埋着,绿竹过来帮忙,两个人七手八脚的挖出一个盒子来,赶紧把这东西给纪舜英看。
    盒子就是寻常的盒子,还更精致些,上头描着花,已经褪了色,黑地大红花纹的,又长又窄,上头也没带锁,可拿在手里一掂,就知道里头不是贵重东西,轻飘飘的,盒子只怕还更重些。
    青松绿竹两个都有些失望,还想着挖出金玉来,说不得也能发一笔财,纪舜英不是个吝啬的人,若是得着东西,说不准儿还能赏些下来。
    哪知道这盒子一打开,青松“吧唧”一声坐在地上,软着腿儿站不起来了,口里呼呼喝喝:“这这,这是个什么东西?”
    他这一惊叫,倒把纪长福两口子打厨房引出来了,纪舜英是少爷,自然没有一桌吃饭的道理,却也不要他们侍候,叫他们自个儿下去吃饭,纪长福还给青松绿竹两个烫了面条,正凉着面,等他们来吃,听见院子里喧哗起来,赶紧出来看。
    纪舜英打开这盒子,冷不丁抽得一口气儿,红匣子里装着个木雕人偶,说是一个又像是两个,纪舜英想拿起来细看,叫绿竹嚷了一嗓子:“少爷使不得!”
    纪长福也进来瞧见了,又是一口冷气,这东西似人非人,一对手一对脚,却有两个身子两个头,纪舜英看得会子,知道这是甚个东西了。
    有双联瓶就有双人偶,双联瓶是婚嫁的时候陪送的喜器,因着难烧而价贵,讲究的人家,在女儿出嫁之前,都要给陪送一对儿双联瓶的,摆在房里既添喜意又显财力。
    看着这人偶竟也这番模样,纪舜英心里打一个突,听见绿竹嚷起来,沉着声音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说着就要去拿,还是纪长福年纪大些,说了些使不得:“这东西总不是个好物,少爷有乌纱官帽挡煞气,可这东西能不碰还是别碰。”
    拿了帕子包住了,这才拿起来,这木偶分明是一对新人模样,男穿绿女着红,若说是新人,也能算是新人,这个男的身上还是从七品文官官服,上头雕画的细致,跟纪舜英挂着的那件,一模一样。
    女的凤冠霞帔,还雕个脚出来,两个人都没刻脸,巴掌大的东西,却邪性的一家子都骨头发寒,长福婶赶紧念了一声佛:“看看,这上头可有刻着姓名八字儿。”
    妇人总能知道一此地,天桥下边专有打小人的,这宅子是买来的,只知道里头原住着京官儿,外放出去了,才空出来,这匣子甚时候埋的,又是谁埋的,谁也说不清楚了。
    这屋里的五个人,心里也都是有数的,谁埋的?还能是谁埋下的,怪道这房子这样齐整呢,墙是粉过的瓦是补过的,连门上的黑漆都是重新上过的,地下的青砖也铺的厚厚实实平平整整,除开少些器具,真是贴了门联就住下了,再想不到窗台下边还会埋着这东西。
    纪舜英把这联体的小人翻过来看一回,又把匣子也找一回,没见着生辰八字,黄氏也是留着后手的,自家宅子里的,埋些甚她都逃不开干系,外头的,你能说这是哪个年月埋的,纪舜英要是敢嚷出来,她就敢去告他不孝。
    长福婶又是念得一声佛:“少爷,这东西起出来,赶紧烧了好。”她双手合什念得几句,青松绿竹俱都没了主意,纪长福叹一口气:“少爷,烧了罢。”
    又想着往后得叫浑家看紧了,但凡是那家子送来的东西,头一样要紧的就是吃食,都能埋下这东西来,往后还不定要干出点什么来呢。
    纪舜英却把这人偶放进匣中:“看看院子里可还有旁的。”青松一激灵爬了起来,才还觉得手脚无力,这会儿使不完的力气,饭也不必吃了,拿着铲子把各处种着植物的地方都给挖上一回,绿竹也是一样,连纪长福都开始在屋子里头找起来。
    “少爷,咱们要不要请人来看看,这东西怎么埋的总有个说头。”说话的是纪长福,他到底有了年纪,揭过去不提埋的人,只想着把东西找出来。
    青松跟绿竹两个少不得凑在一处把黄氏骂一回:“狠心烂肺的,咱们少爷做了官儿,诰命难道不是给她的?”
    暗暗又啐得一口,又想起大公鸡跟黑狗血来了,无端端抱只黑狗来放血总有些骇人,买只鸡来又不惹人眼,把这法子一说,竟连纪长福都应了,还叫青竹赶紧去买来,公鸡阳气重,这些个东西能挡一挡。
    纪舜英倒叫他们逗笑了:“我不信这个,若真有用,我哪里还能好端端的坐着。”心里又想着,若不是因着明沅,这东西还不知道要甚个时候才能挖出来。
    可这鸡还是买来了,就养在厨房边,圈了个小竹篱笆,这只公鸡趾高气扬在里头踱步,兴致高起来还打鸣。
    家里各种挖过都不见有东西埋着,青松绿竹摆了竹子茉莉进来,挨着围墙种下竹子,在窗台下面种上茉莉,连土都换过了。
    长福婶赶紧给观音烧香,心里想着定是菩萨保佑,说不得少爷真是个有官运的,往的飞黄腾达,到底是跟过老太太的人,又想着,若叫老太太知道黄氏行这等事,还不定怎么发落呢。
    来来回回跑了几圈,这才把事儿料理了,几个人面面相觑,厨房里的饭食原是热的,这会儿冷了也没心思再热,就着冷面饼子吃了猪肉,一个个都吃的满嘴是油,晓得这事儿无处可说,干脆全都不提了。
    这个木偶纪舜英并不曾烧掉,也不曾扔出去,就这么搁着,青竹觉着渗人,去玉皇观求得灵符贴在上面,还问:“少爷,这东西留着作甚。”
    纪舜英微微一笑,翻过一页书道:“有用,有大用。”
    ☆、第276章 罗汉酥
    黄氏置下这个宅子,还不曾想着要在里头埋东西,她瞧见纪舜英就想着自个儿断了他的状元路,那师婆事儿是办成了,人却走了。
    师婆是卷款跑路,到了黄氏的心里,却信她是真个怕报应到身上,躲走了,可这报应的事儿,可不是走了就能躲掉的。
    每见着一回纪舜英,黄氏就是一阵儿心惊肉跳,看着他穿了从七品的官服过来行礼请安,黄氏眼睛都不敢看他的脸,她原来就多思,后头再添上了多病这一条,人已经瘦成了竹杆,再怎么补也回不到原先的圆润。
    因着夜里多思多梦,一个月没几日能睡上个整觉,夜里总是惊梦,非得喝了安神汤药,才能支撑个半夜,到天蒙蒙亮,她就又醒了。
    这样吃不下睡不好,脸盘渐渐透出黄气来,眼下一片青灰,看上去比曾氏还更没精神,她这付模样,纪怀信原来存着的怜惜,感念她变好了,成了慈母,也只能在她房里头坐一刻,转头又讨了个新人进门。
    说是讨,不过是挑个容色好些的丫头,当了个妾,屋里人本来不少,俱叫黄氏一个个打发了,只留下生养过纯馨的刘姨娘。
    纪怀信新抬的这个,黄氏半点儿也没在眼里,她早就对纪怀信没了指望,搂着钱看着儿子过下半辈子。
    把纪舜英挪出去住,也是黄氏的主意,她是一眼也不想看见这个儿子了,处到仇人的份上,她自家也悔过,早知道就该把他惯上天去,如今出息的是纪舜英,不慈的倒成了她。
    可这窟窿越是填补就越是大,她这会儿也想不起来是怎么就要咒他的,先是想着叫他倒霉,最好是连着倒霉,可哪知道他气运旺,他人没事儿,老太太却先一步死了。
    这下陷进去出不来,能死一个老太太,他怎么不死?他怎么没事?该死的是他,若是没了他,这辈子可不安安稳稳顺顺当当。
    黄氏吩咐管事去十方街看房子,对着纪怀信又还是那一付慈母的模样:“他这样来回,可不辛苦,外头有个宅子,他要上差也方便些。”
    这房契上写的可不是纪舜英的名字,纪怀信还摸了五十两银子出来,五十两够干什么?还当是在锡州?五十两就能办下像样的屋子来了?这院子虽不大,也有两进,屋前有凉棚屋后有井台,样样齐全,里头还得置家具,这些个算一算她又贴补进去百来两。
    纪舜英有了官身,她不能似原来那样轻慢,曾氏死了顶头的婆婆,又想跳出来兴风作浪,万不能叫她捏着把柄,买院子的时候还带了一个曾氏的人去,看着交割了房款,后头的修葺却是黄氏派了人去的。
    她原是想着这屋子不差什么,便不修也是能住人的,纪怀信问得一声可有粉过院墙,黄氏心里立时不乐起来,这口气忍着撒不出,倒想着那师婆说的话来,这两个都是有来历的,可恨没打听出那活土匪是个什么来历。
    置了宅子还有诸多杂事要她料理,一样样的回上来等她吩咐,黄氏原来不过不耐烦,等到问新屋子里可要种些什么,她忽的想起师婆给她的娃娃来。
    这个联体的木偶人,做得新人模样,便是黄氏专为着等明沅过了门用的,那时候且还不知她有来历,做这个不过是恨屋及乌,想着若是她进了门,纪舜英有个什么,那就是她克夫。
    这些个东西,黄氏也有耳闻,埋得久些,日子长了才能成气侯,这木雕的小人,是师婆做过法的。先把生辰八字写在黄纸上,经念烧化,拿这灰这雕了漆,刷了第一层,一共九道漆,上一道念一回咒。
    师婆说的活灵活现,只要埋在地里,等着两人在一块时,就能发动,黄氏不信也信了,到这时候再也不疑其它,又是银子金子的撒出去。
    把这对木偶翻出来,指使了嬷嬷,说要种兰草,叫人挖开坑,再叫人歇下用饭,悄摸摆上去,填上一层土。
    屋子是好的家具是全的,进去还能折腾什么,往后成婚得在纪家,可也得跟着去料理纪舜英的衣食,到时候那兰草跟木盒子长在一块,神不知鬼不觉。可她再没想到,纪舜英会为着明沅挖了兰草种茉莉。
    纪舜英起出这东西来,倒还安稳着当差,他的差事是修国史,也不是叫他来写来编,只把前几卷看看可有错漏处,跟着抄抄书而已,日子过的很是清闲。
    这日下了差,往十方街逛了一圈儿回家,换下官服,穿上常服回纪家去,进门先是给曾氏请安,还给她带了罗汉酥,曾氏看着他便笑,问得会子话,听见纪舜英话里都是些老大人,说对他颇为照顾。
    年纪大的读书人,看着个年轻上进勤奋的,怎么不喜欢,他这点子年纪,且还有得好熬,同僚间不眭,也惹不到纪舜英身上去。
    曾氏听着点一回头,转脸就叫厨房加菜,又道:“赶紧看看你母亲去,她这一向身子不好。”一家子初时都当黄氏是装病的,等她病久了,又都认作她身子确是不好,自打老太太走了,一年倒要吃半年药。
    纪舜英应得一声,往黄氏房里去了,若是平日里,黄氏身边的嬷嬷定要回说黄氏歇着,没力气见他,可因着东西才埋下去,她也心虚,黄氏也想看看这东西有没有派上用场,反把他请了进去。
    又是上汤又是上点心,这暑天吃的是绿豆汤,端上来里头还搁了冰,小小几颗冰珠子,在汤碗里晃晃荡荡的,一口含了满嘴凉意。
    黄氏靠着榻,做个虚弱模样出来,看着纪舜英喝汤吃点心,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一回,见他面色如常,心里松一口气儿,看来确得等到那活土匪进了门,这东西才能灵验。
    嘴上又问他些吃住如何,当差辛不辛苦的话:“你也别常在外头住,若是差事清闲便回家来,你的屋子,也是日日都扫尘的。”
    纪舜英弯一弯嘴角,笑了,手里还握着汤匙,喝了最后一口绿豆汤,把瓷碗轻轻一搁,摆到桌上:“还没多谢母亲替我安排这些琐碎事。”
    黄氏扯着脸皮一笑:“这孩子,说这些也太外道了,你在外头住着,不比家里头舒服,再不办好了,我怎么安心。”
    纪舜英还只笑:“屋子各种都很好,长福叔还买了些茉莉花种到窗台下。”一面说一面看了黄氏一眼。
    黄氏脸上骤然变色,原来就是黄脸盘了,这会儿煞白,顿得一会儿抖着声儿道:“倒不知道你喜欢这花儿,陈管事还说院子里种着好兰草,我特意不叫人挖了,早知道就先替你种好了。”
    她看着纪舜英,心里惊疑不定,他是知道了?还是不知道?那地方该挖得很深,便是再把上头的花叶拔了,也不该看见里头的东西,肚里安慰自己,可看纪舜英的眼色到底不同,身边侍候的嬷嬷也是脸色发白,主仆两个对视一眼,恨不得去起开看看,东西还在不在。
    纪舜英也不多说话,说得这一句,就退了出去,黄氏捂着心口,手一伸,嬷嬷赶紧过来握住她的手:“太太,太太别急,我看少爷的脸色,定是不知道的。”
    黄氏却唬得面无人色,身子不住颤抖:“他知道了,他一定是知道了,好端端的作甚提起种花来,这是有因由的,定是有因由的。”越说越是害怕,指了门口:“去看看,去看看他往哪儿去了,是不是去找老爷,你去看看!”
    一把推了嬷嬷,连惊带吓,人颤个不住,身下竹编的凉席叫她的指甲划出长长一条道来,丫头们不明所以,叫嬷嬷把眼儿一瞪,给瞪了出去,又是揉胸又是拍背。
    黄氏满面惊惶,嬷嬷没了法子,问一声丫头大少爷去了何处,丫头回说是回了自个儿屋子,嬷嬷这才扶了黄氏的他肩:”太太,太太。”连叫了两声,她还不回神,叫道:“大姑娘!”
    把在闺中的旧称都叫了出来,黄氏扑簌簌的落泪,嬷嬷道:“大姑娘不怕,大少爷回去了,他不知道。”
    听见纪舜英回了自个儿屋子,黄氏缓过神来,若是知道了,断没有不拿出来的道理,他必定是不知道的,才安定了会儿,又反口:“我看他像是知道了。”一把抓住嬷嬷的手:“人,人挑了没有?”
    嬷嬷还似她小时候做了噩梦那样替她揉拍,嘴里哄她,看着她如今这付模样,想着原来玉兰花一样的脸,眼圈一红,差点儿就要淌泪:“安排好了,等过一段日子,就把人送去。”
    黄氏缓缓吁出一口气来,心口还烧得发慌,不由又多问了几句:“人生的如何?可是按着那个活土匪挑的?”
    嬷嬷点了头:“是按着那样子寻的,模样好的价贵,这么个丫头花了五十两银子,倒能买上十个了。”说着拍拍她:“太太不急,正教规矩呢,总要调教的可人疼了,才好往那儿送。”
    黄氏露出个隐秘的笑来,埋娃娃不过是第一步,纪舜英那儿总没有她的人,哪个爷身边没有丫头侍候,他也到了年纪,那个活土匪,若叫黄氏来看,除了生的伶俐些,一无是处,一百样里也就生得好这一条了。
    男人哪个不动花花心思,纪舜英既喜欢她,那就挑个长得像的,一个还得等上两年再吃,一个就近在咫尺,哪个男人能守得住,等那个进了门,叫她眼看着前头一个跟她长得像,还有了宠,心里又该怎么想?
    ☆、第277章 乞巧酥
    纪舜英回纪家之前,先往十方逛荡了一圈儿,他还记得许诺了明沅要送她堆纱花儿,既忙完了,便往十方街边这些个铺子担子上去寻可心的,挑最合适的买了送给她。
    往担子上看了一圈,有牡丹有芍药这样大团富贵的,也有玉簪葱兰这样细巧可爱的,偏只没有茉莉花,若是她簪一把在头上,再配上茉莉香,光是一想,就叫他忍不住弯起嘴角来。
    他身上还穿着从七品的官服,却当街买花儿,大姑娘小媳妇哪一个不飞眼过来看他,年轻轻的文官儿,生得眉目端正,带着书卷气,往担子边一立,连担主的生意都红火起来了。
    那担主见他看了一圈儿也没看上眼的,问一声:“相公要甚,只要是花,小老儿都能扎。”纪舜英看他一眼,确是他担子上的纱花儿样子最多,那担主怕他不信还道:“排草豆娘五毒,只要小相公说出来,都成。”
    纪舜英听他这样夸口,问道:“茉莉花能不能扎?”
    小老头笑了:“能扎,只那朵儿小,费功夫,又卖不出钱去,这才不上担子,相公若要,明儿来取,只多饶些钱罢了。”大花卖的价贵,用的纱料竹骨多,一朵做出来既快还能卖得出钱,这些个小花非得一簇簇才好看,越是小越是费眼睛,又不比桃花卖得好,这才少人做。
    纪舜英摸了钱出来:“这是订钱,替我扎一匣子,若是扎的好,往后就在你这儿买了。”他从钱袋里抓了一把,总有五六十文,给了这老头儿:“若是明天不成,晚两日也行。”
    那些个挑花的姑娘也有偷眼看他的,这会儿正热闹,门楼铺子正是待客的时候,黄昏下立着这么个买家,光看两眼也值得了。
    可他这么细的挑花,说不得就是买回去给娘子的,各各看一回,叹口气儿,见他扔下钱便走,相约着出来的便扯着袖子念上两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