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沅见她缓过气来了,陪着吃了一杯,她并不好酒,也不似明洛善饮,这酒后劲足,她吃得两杯就面颊通红,明湘还劝:“你等会子还要拼果狮的,可别吃醉了下不去手。”
    明儿就是腊八,腊八粥是早早就预备起来了,家里还得熬上好些往流民所送去,城里的道观佛寺也都要开了寺门舍粥出去的,到得腊八,城里便再无饥馁,自城东走到城西,光是喝粥也喝得肚儿圆。
    到得颜家也是一样,除开往外头去舍,还得熬好了给下人分送,纪氏一早就叫了姐妹几个跟着,看着袁氏开了谷仓,下人婆子打仓里抬出五谷来,加上桂圆龙眼松仁预备熬腊八粥。
    这是往外头舍的,自家用的还更精细些,里头搁上二十来种的料,栗子杏仁葡萄白果菱角还有青红玫瑰丝,一样都不能少,一斗斗装好了盛出来摆上,洗干净往大锅里倒,拿小火熬上一夜,等到腊八早上祭祀祖宗。
    明潼明沅除了要跟着家里熬粥外,还得早早舀出来往婆家送的,既是往婆家送了让婆家尝尝手艺的,那便越发要精心了,这些事也不必她们来做,底下人便做好了,送去的时候说一声是我们姑娘的亲手做的便算。
    只上头的果仁儿得她们来摆,总得意思意思算是动过手了,这事儿且难不倒明潼,她在宫里年年都得跟着太子妃拼出十七八盘来,除了圣人那里要进,张皇后元贵妃也是一个都不能少,元贵妃挑剔花样,不是好的炫丽的她再看不上,她的那一份例来是要放金箔的。
    除了两宫外,还得往各宫送去,哪一处都不能不周到,除了果狮子还要找图案,什么松柏长青花开富贵,她回来这许多年,手也不曾生了,一年总要摆上一回。
    明沅便差着些,得亏九红是个手巧的,帮她把里头的果仁儿也雕成狮子样儿,专熬了出来送礼用,上面还拼了两大两小四只果狮子,熬了饴糖粘在一起,再蒸些个八仙人罗汉老君像这样的面塑,节礼便算办得很体面了。
    色色都办得齐全了,只等着腊八当天送出去,明沅听见明湘说,抿了嘴儿就是一笑:“我手不巧还有九红呢,差不了五姐姐这杯酒的。”
    明洛碰得一杯儿,吃了酒肉才算是真痛快了,她本来也不是非程家不可的,不成便不成,又不是嫁不出去了。
    姐妹们到此时还是和乐的,午间散了席,明沅裹了斗蓬到外头舒散,采薇九红开了窗户透风,羊肉养得再精细,下了锅子还是有一鼓子膻味,吃得这个锅子,小姑娘们夜里都往厨房要了四桶水洗澡用。
    纪氏那里如常,各种都没起什么是非的,怎么想到半夜里会打起来,她急着去看姨娘,就怕安姨娘再叫重罚一回,她可才能出院门,身上已经瘦得没肉了,看着细骨伶仃的,哪里经得住张姨娘的拳脚。
    玉屏只说打起来,又说安姨娘叫张姨娘压在地下,明湘哪里还能想到旁的,急急赶去了,还没进门就听见里头打砸东西,还有一股子糊味,竟是罩门边上垂的帘子叫烧了起来,若不是冬天屋里头烧炭都备了水,房子都要点起来了。
    安姨娘这一向在纪氏那头是不得脸,可再不得脸,纪氏也不会在吃穿上头苛待她,地上铺的桌床上盖的俱都是按时来换过,也不知道哪个打翻了烛台,烧着了帐子,还是几个丫头觉着不对,把水浇上去,若不然都要烧到张姨娘的裙子了。
    明湘不意竟打成这个样子,她喊了两声无人应她,往前想去劝的,安姨娘一句话叫她怔在当场半天回不得神,安姨娘把那句戳张姨娘心窝子的话又说了一回。
    明湘这才知道自己定了人家,定的还是原来看中明洛的程家,她先是一头雾水,等安姨娘半句也不饶人的争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的听了个七七八八。
    安姨娘的嘴里,自然是自家女儿温柔贞静,这才讨了程家哥儿的喜欢,张姨娘不好扯着明湘,便说安姨娘手段下作,狐媚子勾引人,听在明湘耳朵里,羞愤的恨不得能叫亲娘住嘴,程家哥儿哪里见过她,她又有什么地方使了手段。
    两个姨娘越说越不像,彩屏却不再拉了明湘离开了,来都来了,再走可不显得心虚,只拦了她不让她上前,若是她身上挨着一下半下的,事儿就更了不得了。
    等颜连章来了,明湘更是没有站脚的地方,不独是她,连着她来的丫头都怔在当场,哪知道这不声不响的,竟是已经定下亲事了。
    纪氏眼睛一扫,头一个看见明湘,她也不知道站了多久,听了多少进去,纪氏先指了彩屏:“把你们姑娘带下去,这也是她该来的地方?”
    她满面怒色,同刚才的气定神闲,只不似一个人,先说得这一句,又看两个姨娘:“下人们争闲气,她一个主子搅和什么,已经定了亲的姑娘了,还来沾这事儿。”
    这话一半是说给安姨娘听的,她得了信儿便到处去宣扬,没先想着往女儿这里通个声气,却去挤兑张姨娘,纪氏心里怎么不怒,她原来就想把这门亲事说给明洛的。
    依着明湘这么个性子,但凡是家里人口多些的人家,她便应付不来,最好是那人口简单的,婆母脾气好些,又没个大姑小姑能磨搓她的,原还想着替她寻访,哪知道颜连章问都不问一口应下来。
    事已至此,再想旁人也是无用,要她为着明湘跟颜连章硬顶,还得开罪了程家自此交恶,那是再不能够的,只好捏着鼻子把这口苦水咽下去,明湘也得着意调教起来,万不能由着她这么出门子。
    见她这模样知道她必是不知情,可就算不知内情,听见这事便不该搅进来,纪氏眼睛一睇,跟着明湘的几个丫头全都打了个冷颤,彩屏赶紧把明湘扶出去,明湘叫纪氏那一句话说懵了,被两个丫头架起来拖了出去。
    她一路白了脸儿,脚步虚飘飘的,心里一阵阵的翻腾,也不知在想什么,彩屏见她动静全无,抹了一把脸:“姑娘,姑娘你可别吓我。”
    还没到小香洲,人就半晕过去了,还是跟着的丫头叫了采薇几个,这才把人半拖半抬着送回了小香洲。彩屏拿了药油给她闻,明沅也不能不管,上手一把掐了人中,掐出个红印子来,明湘悠悠醒转来,半晌才抽了一口气,泪珠儿断了线的滚落下来。
    明沅听了两句,彩屏不敢直说,吞吞吐吐半掩半藏的说了两句,可柳芽儿却早回来了,她人小园子又熟,走了小道往落月阁去,拍开门跟小莲蓬一说,苏姨娘立即就叫院子里全熄了灯,凭着对面院里闹翻天,她只当没听见。
    连明漪都不在哭了,她缓过劲来趴在苏姨娘的身上一抽一抽的,苏姨娘搂了她,拿个布老虎哄她,嘴里咿咿哦哦,明漪已经会说些话了,等那头响了一声又一声,她便自己说道:“打雷了。”
    这头熄了灯,可人的耳朵却都竖着,知道老爷太太都过去了,苏姨娘心里念声佛,紧紧搂了女儿:“是,是打雷了。”
    柳芽儿也听了两耳朵才回来,几个丫头一听说,俱都惊的瞪大了眼儿,采薇最急,她知道明沅跟明洛最好,五姑娘人虽然爱占理爱挑东西,可自有来什么事也是最急公好义的,哪个不知道这原是她的亲事的,上房都透出这个意思来了,偏落到四姑娘身上,这两个姑娘往后可怎么处。
    先是想着这个,后头又想明沅,六姑娘夹在中间,又得两头受气:“这可怎么好。”几个丫头都不睡了,俱都披着衣裳在堂前等着,听见这话面面相觑,还未有解,那边明湘就叫人抬了进来。
    这一通忙乱,到天边泛白才算歇了下来,也不知道安姨娘张姨娘两个怎么发落的,明湘自醒了便怔怔落泪不说话,明沅陪着宽慰她,她先还不说不动,只盯着帐子上的缠枝花,明沅咬了唇儿:“这事儿赖不到四姐姐身上,四姐姐何必自苦。”
    明湘不听尤可,听的忽的一声悲泣:“你知道,我知道,又还有谁知道?”她哭的抽气两下,捂了胸口,心里一大半儿却在埋怨安姨娘,这样的事,避且不及,她非得闹得满院皆知,明湘先还仰了脸哭,落后双手掩住脸:“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五妹妹。”
    这话说得明沅无言相对,要劝她,她已经想到了最坏的那面,若说不至如此,可前头的消息她们俱不知道,两个姨娘怎么发落的更是半点音讯也无,这回可真成了死扣了。
    明沅抽了帕子给她试泪,又叫采菽到外头去敲一根冰棱子下来,天亮了就是家祭,再怎么也得出去,要是让袁氏看了笑话去,纪氏心头这把火可不烧得更旺了。
    她才拿帕子包了冰要给明湘冰眼睛消肿,那边卷碧来了,眼睛一扫见明沅夹袄只披在身上,里头的裙子还是睡裙,明湘也是一样,向着床里扭了脸不看她。
    卷碧脸上还是平日笑容,一字未提只作不知,笑一笑道:“太太让我过来一趟,叫姑娘们预备起来,前头家祭莫要失了礼数。”
    这才像是纪氏的行事,里头再闹,外面也不能丢了面子,明沅冲她一笑点点头,也似平日口吻:“知道了,你回给太太,我们已经预备起来了。”
    卷碧掖了手退下去,明沅一个眼色,采菽赶紧跟上姐姐的步子,等明沅又劝了两句,采菽却一脸尴尬的回来了,冲着明沅微微摇头,竟是一句都不肯透露,明沅回过神来,扶了明湘的背:“四姐姐不为着姨娘也要为着自己,天要亮了,赶紧妆扮起来才是。”
    ☆、第195章 腊八粥
    腊八家祭,祭拜了祖先还有门神灶神井神,这些个家宅神仙俱得要供上一碗腊八粥,今儿是祭百神的日子,除了宅神还有农神田官,最要紧的还得祭一祭虫神,各种想得到的都要搁上些粥果,再点一支香。
    几个房头的姑娘哥儿们俱都穿戴了出来,颜顺章打头,颜丽章最末,兄弟三个跟在颜老太爷身后,上得一柱香,又各有祝祷,梅氏纪氏袁氏三个也要跟着捧粥捧果,一个挨着一个递送上去。
    明陶明澄明沣是男丁,也得跟着一道拜过,明沅几个还跪在明沣后面,连最小的明灏也穿戴齐整着出来了,沣哥儿牵了他,要跪就带他一道跪。
    明湘明洛看着都恹恹的打不起精神来,脸上拍了粉盖去印子,两个彼此挨着,却连眼神都不相接,明洛也拿了冰敷过眼睛,却还看着有些肿,天色还未大亮,若不细看倒瞧不出,明沅自早上见了她,还不及同她说话,苏姨娘不得来,明漪却是要来的。
    肉团团的小身子就跪在明沅身边,一只手紧紧攥着她的衣裳角,明沅顾着她,怕她见这许多人害怕起来,拿花帕子哄她,到下拜的时候略压一压她的背。
    行这样多的礼,明漪没一会儿就觉得无趣起来,扭着身子想动,叫明沅轻轻拍一拍,她睁了一双圆溜溜的大眼,嘴巴一扁,摇一摇手上的金铃铛,自己哄了自己玩儿。
    等拜完了,明沅还不能抱她,扶起来站直了,牵了明沅的手立到一边去,这才叫奶娘抱起来,明漪趴在奶娘身上不肯起来:“我找姨娘。”
    她还知道不能高声,压得低低的,明沅一看上头还没完,冲她点点上面的饵饼跟腊八粥:“囡囡乖,等分了饼跟粥,你带回去给姨娘。”
    明漪还只扁了嘴儿不乐,她也跟着一夜不曾睡好,天没亮就叫拍起来换衣裳,这会儿便有些闹觉,明沅看她扁了嘴儿要哭了,赶紧道:“昨儿拿萝卜雕得小花,摆在碗里结了冻的,你若不哭,便全给你。”
    腊八雕花冻冰,是外头的民俗,穷人家里没个玩意儿,拿这个哄孩子玩,到得大宅院里,小姐少爷甚都有了,反觉得这个有趣味,夜里窗台上摆了一长排,早上没人去管,红白萝卜雕得花雕得鸟,还有用芜荽拼得成叶子。
    明漪听见果然不哭,鼓了嘴儿趴着扭动一会,奶妈子拍哄她,她便不闹了,歪着脖子睡过去了,明沅叫丫头寻了小斗蓬来给她罩上,怕她着了凉。
    几个姐妹一退下来,便一左一右的分开来站,明沅照顾了明漪,走到明洛身边,见她低了头盯住鞋面,有心想劝她两句,只身边都是丫头婆子不好开口,轻轻伸手拉拉她的衣角,明洛还只盯着鞋面不动,却把唇死死一咬,忍了泪不叫淌下来。
    不碰她还好些,一碰她,她心里那点委屈全翻腾出来了,明沅跟明湘且不知道姨娘怎么叫发落了,明洛却知道,颜连章气的要将张姨娘跟安姨娘两个都赶到庄子上去,张姨娘搂了她哭了一夜,明洛还想着今儿求一求纪氏,这时节万不能哭,不能触怒了纪氏。
    夜里那个动静,两边哪还有不知道的,中间隔得一个花园子,可下人的口哪里封得住,都排了队儿往大厨房去领粥的,你前我后的串,可不就串出来了,梅氏自不在意,袁氏却等着看笑话。
    她原想刺探两句,可纪氏脸上半点也瞧不出来,她再侧目打量,纪氏也只回她一笑,再看几个姐妹都行止规矩,心里略点点头,目光转到明洛身上,先是皱了眉而后在心底叹一口气。
    一院子人各有各的思量,等仪式过了,便是颜老太爷主持分发腊八粥,他那么个身子,怎么经得住折腾,由着澄哥儿扶回去,分粥便是叫纪氏主持的,袁氏原来定要挂脸,今儿却存了别的心思,使了眼色给嬷嬷,让人去打听东府里头的事儿,等粥都往各种送去了,那头她的嬷嬷也回报上来了。
    袁氏正吃茶,眼看着梅氏纪氏两个说得亲热,等嬷嬷回来往她耳边说上两句,“扑哧”一声,差点儿喷了茶出来,她还不知道明湘明洛定亲这回事,却知道是东府两个姨娘打架了。
    这事儿也瞒不住,有耳朵的人都听见了,东府里从半夜闹到天亮,守门的看院的,还有厨房里头留火的,哪一个没听见,先还关门,等天亮了一问,可不全都知道了。
    怪不得这回家祭拜祖宗没有房里人呢,按理姨娘们也该来的,袁氏带着笑意打量纪氏一眼,纪氏持得住,明潼却已经看了过来了,冲着丫头吩咐:“还不给婶婶换过茶来,要温的。”
    一句话说的袁氏是因为茶烫这才喷了,这便是讽刺袁氏教养不好,袁氏脸上一黑,可想到纪氏一向被人说是主母典范,连着颜老太爷也把她赞了又赞,后宅里头不还是闹出这些事来。
    她屋子里头多少个妾,哪一个敢闹,提脚卖出去就是了,还打架,打得府里都知道了,再没有比这个更丢脸的事。
    安姨娘脸都叫挠花了,张姨娘头发叫扯了一络,两个青眼歪腿的,怎么好出来,干脆连苏姨娘也不叫她出来,这会儿纪氏正吩咐把粥送下去,冲着女儿点一点头:“还得赶紧趁着午间把粥送到郑家去。”
    纪家是她的娘家,自有人料理,明沅拼得果狮子也给她瞧过了,除了腊八粥,还有腊八豆腐,再加上些庄头上才宰的鲜猪,零零总总十来样。
    给纪家的跟给郑家倒都是一样的份例,这会儿也早就分送出门去了,赶在午前送到方可,颜家的东西才刚送出去,那头纪家的东西也送过来了。
    跟着来送礼的是纪舜英,不一时连郑家的礼也送到了,郑衍亲自来的,带得许多郑家庄头上出的东西。
    袁氏才刚那点子幸灾乐祸还没乐完呢,就叫这两个刺的肚里冷哼一回,纪氏立起来冲她一笑:“还劳三弟妹帮手,我去见见我娘家侄儿。”
    袁氏叫这一句噎住了,面上还得笑过,眼见着纪氏出了门,咬牙啐得一口,纪氏都不同她纠缠,梅氏更不愿理会她了,纪氏一去,把女儿儿子也都带走了,连着澄哥儿也都扶着颜老太爷回去了,一屋子只有明琇还陪着她,见她看过来,噘了嘴儿撒娇:“娘,她们不带我玩儿。”
    袁氏又是狠狠一口啐:“理她们作甚,咱们自家玩,你想要瓷人儿还是小屋子?娘全给你办了来。”
    明琇才还不高兴,这会儿听见立时笑起来,她实是没有玩伴,听见这话便说:“表姐什么时候回来,我跟她玩儿。”说是玩,不过是明琇指使了袁妙干这个做那个,她不提便罢,一提起来,袁氏便想到她早早送了粥去,到这会儿娘家人可还没送东西来呢。
    这边袁氏使了嬷嬷往门上去问,那边纪氏着人迎了纪舜英跟郑衍进来,既是姻亲了,两家彼此亲近也好,郑衍将来是要承了爵位的,打小读书便不那么用心,本来他心用了也没用,还能比如今袭的职位更高的?
    文定侯是超品的爵位,开国太祖定下来的奉禄,往后哪一个皇帝也不会闲着没事儿削了这个,奉禄不改,职位却跟着一步步往下降,如今只有一个云都尉了,那也是三品官儿,多少人一辈子也爬不到这个位置。
    郑衍跟纪舜英两个纵坐在一处,也论不到一块去,这两个彼此都有些看不上对方,自打上回在成王府里见过,这回算是第二次见。
    郑衍定了亲,文定侯便给他求了个官职,说是求,也不过是把自家身上的摘下来,只说年已老迈,把这都尉的职位给了儿子。
    郑衍是正经的三品官儿,纪舜英这个少年秀才在他跟前便有些不够看了,来往的也都是世家子,哪一个不是公不是伯,纪舜英以才闻名,在这些个少年眼里,便跟他们不是一样的人。
    而在纪舜英眼里,也瞧不上郑衍这么个绣花枕头的模样,他一肚皮的墨水,又最知道眉眼高低,心里怎么不明白这些人瞧不起他,郑衍上回就没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这回也是一样,彼此叙过一回,纪舜英便说些诗书见闻。
    郑衍最不耐烦这个,他跟梅季明还不一样,梅季明不耐烦是为着听的太多,闭着眼睛趴睡着嘴巴不停好说个三天三夜不重样,郑衍肚里的墨水有限,硬挤也挤不出多少来,他生着一张漂亮傲气的面庞,打小便听的祖上如何如何,偏到了他,骄傲承了个十成十,学问却不及万一,花木瓜空好看而已。
    纪舜英甫一知道他是文定侯的后人,还将他高看一眼,文定侯留下的那些个东西,如今也还在刊印,家里必还有些珍本善本,他是君子六艺无一不精的,单挑出哪一个来他都不输于人,哪知道说得两句,便知道他的后人也不过如此,郑衍只说家中天一楼藏书过万,可究竟哪些竟说不出来。
    守着个金库却是穷人,纪舜英再想借了来看也开不出这个口,两人干坐,好容易等着纪氏出来,她见着郑衍便笑:“便不来也要去请的。”再看纪舜英便问一句:“老太太身子可好?”
    纪舜英算是自家子侄,问过了安能往里头去,郑衍便眼巴巴看着,算起来他又有许久不曾见过明潼了,连影子都淡起来,只知道她美得盛气凌人,这会儿看向纪舜英,纪氏也知其意,冲他点一点头:“总要留下来喝一碗粥。”
    纪舜英熟门熟路往里头走,郑衍也跟一道,他这才觉出跟纪舜英一起来的好处,他自家来时,哪里能进得后院来,纪舜英却已经往绿云舫里去了,此时屋瓦一片雪白,水面却是墨沉沉的,站定了看便是一付好画,郑衍要要说话,就见那河边岸走过来一道红影子。
    满目枯意,便只那一点红是活的,火团一样落到他心上,郑衍心口一热,那道影子越来越明亮,走的近了,果是明潼。
    她身后还跟着明沅明芃跟梅季明,郑衍却只看见她一个,她走过一片,那一片的屋瓦石木便跟活了似的。
    郑衍在看明潼,纪舜英也在看明沅,轻灵灵的鹅黄色,满底的粉白花儿,隆冬天偏是一天一地的春意,他伸手捏了袖兜里的帕子,上回明沅拿自用的帕子给他裹伤口,上头绣了两只水鸭子的,他带回去洗干净了,一直想还给她,却一直没寻着机会,放在身边久了,倒不舍得拿出来了。
    他还踌躇着要不要还,那边郑衍已经笑得见牙不见眼了,大冬天还执了扇子,纪舜英扫他一眼,咳嗽一声清清喉咙:“玉边象骨,该配个好扇套才是。”一面说一面一脸的骄矜,沣哥儿告诉他的,明沅在给他绣扇套儿。
    郑衍也不蠢,一听便知道了,他还真没收到过明潼亲手做的东西,除了鞋子是家里人人都有的,一听之下皱了眉头,等在亭中短叙几句时,他便看着明潼:“你也给我做个扇套罢。”
    ☆、第196章 辣糊汤
    这一句明沅听个正着,一个也字叫她侧目去看纪舜英,他脸上半点也瞧不出旁的来,看见明沅望向他,还冲她微微颔首。
    他眼睛上下一溜就把明沅看了个遍,嫩生生的好似春日里初生的柳芽尖尖,满底的粉白石楠花儿绣在黄缎子上,把她原来的好气色衬了个十足,纪舜英手里才摸着那手绢子想还给她的,这会儿见了人又摸不出来了,把那帕子往袖兜里掖一掖,干脆提也不提。
    明沅是知道东西在他那儿,却不好开口讨要,采薇收捡衣裳的时候倒是说过一嘴,她的帕子收罗起来总有一小箱子,这东西用起来最费,针线房都是一匣子一匣子做了送上来,连着丫头们的例也从明沅这里出,丝织的东西沾上一点旁的就用不了了,也没人拿失了一块帕子当回事,这上头又没记名,失落了也没什么打紧。
    一个有心瞒下一个也不讨要,这方帕子就留在纪舜英身边,这番情状落到明芃眼里,她抬了袖子掩住口,“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扯了明沅一把:“也?好一个也字儿。”
    梅季明再不顾忌,哈哈两声就笑起来了,他笑完了才想起自家来:“哎,我的扇套,你从夏天做到冬天,可别再等个夏天再给我。”
    明芃又气又羞,她手上活计是差些,只怕比明沅还不如,梅家的姑娘们画的画儿比作的绣活计更多些,若单论画画,她在姐妹当中是头一等的,山水花鸟俱都难不倒她,可要说到绣活,哪一个都比她更熟。
    明芃绣箩儿里头搁得许多花样子,都是她想起来便挥上两笔,描出来的花样子没一个不说好的,可要她上手去绣,她便不成了。
    不说外祖父外祖母惯着她,连许氏都不叫她多动手,梅家姐妹在一处自来不是坐在窗下作针线的,要么是品诗要么是论画,真个到作针线了,那便是定下人家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