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曜容华 第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正欲吹熄一侧的伴读夜灯,但映入眼帘的光亮却让她微微踟蹰。
    她想起今日在书斋时,他俯身在她身侧看她抄书,“这段多抄一遍。”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但就似在她耳畔。
    她转眸看他时,他低声,“专心。”
    ……
    她唇瓣莞尔,伸手环在那盏夜灯后,“晚安,岑……”
    她心中微动,莫名改口,“晚安,冠之哥哥。”
    夜灯吹熄,她裹在锦被中,一日落下帷幕,盼另一日了。
    第028章 唾手可得
    翌日早朝前,涟卿在等候处。
    离早朝还有两三炷香,众人已经在做入朝准备,吏部的官员在同涟卿一道说起秋调的事。也以为秋调一事的缘故,贺之同今日也破格出现在等候处,朝她拱手,“殿下。”
    涟卿轻嗯一声。
    今日魏相不在,早朝上,徐宗申徐老大人会在早朝上大致说起秋调进展,因为有一部分难啃的事宜由贺之同接下了,所以贺之同也会在早朝上露脸。
    涟卿正同徐老大人和贺之同说着话,忽然听到有人诧异的声音,“信,信良君?”
    这时候信良君忽然出现,自带的气场和煞气,让周围鸦雀无声。
    涟卿也跟着转身,正好同信良君四目相视。
    信良君眼中有明显厌恶和凌冽在,也根本不屑同她招呼,径直从她身侧走过,似一阵风一般。
    旁的朝臣看在眼里,纷纷面面相觑,都不敢开口。信良君忽然出现在这里,方才与东宫一处时的气氛又实在太过微妙,好在气氛最尴尬微妙的时候,早朝的时辰到了,众人一次列队入了金殿中。
    早朝上,涟卿的位置在文官一侧之首,信良君的位置在武官一侧之首,两人就在对侧,多少都会有目光交集,朝中上下在早朝前就多少嗅出些不对的意味在,眼下庄严肃穆的金殿中更明显了些。
    天子不在朝中,巧得是今日魏相也告假,之前信良君看东宫的眼神就公然充满了不屑和不满,朝中上下都怕信良君会在早朝上当众翻脸,让东宫难堪,届时的场面只怕很难收场。
    于是整个早朝过程中,朝中上下都人心惶惶,只盼着今日的早朝早些结束。人人心中都似有一根紧绷的弦,早朝上的每一个人开口的人,仿佛都走在这根弦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根弦就会绷断……
    但从始至终,信良君一直都没发作,直至早朝结束。
    信良君算给足了上君颜面,朝臣心中也都松了口气在。
    这是自天子册立东宫之后,信良君第一次与东宫同朝,即便勉强相安无事,还是让朝中众人心中捏了把汗。
    早朝结束的时候,脚下的步伐都比往常更快些,怕留下见到东宫与信良君的冲突,届时如何做都不好,不如置身事外。
    涟卿和信良君因为都在最后一拍,所以两人反而留到最后。
    今日吏部没有安排秋调的事,涟卿不用去政事堂,早朝结束后,涟卿便例行往天子寝宫去;信良君也是,所以难免碰到一路。
    这条路上的旁人纷纷躲开,涟卿也记得岑远说过的敬而远之,所以涟卿尽量同他保持距离,避开他,只与柯度在一处说着话。
    行至长廊转角处,涟卿腰间的玉佩“叮”的一声落地,然后朝前滚去。
    涟卿意外驻足,柯度快步上前去拾,但见玉佩滚落在信良君脚下,柯度心头咯噔一声,不待他伸手,信良君先俯身拾起这枚玉佩,柯度心头倒吸一口凉气,“信,信良君……”
    信良君看都没看他,涟卿自己上前,“信良君……”
    她刚开口,想让对方把玉佩还给他,信良君打断,“滚开!”
    这一句明显是对柯度说的。
    柯度心中虽然怕,但还是迟疑,不敢留东宫同信良君一处。
    “你耳朵聋吗?”信良君明显恼意,
    柯度吓得一哆嗦。
    涟卿温声,“退开吧,我同信良君说会儿话,这里是宫中,没什么好担心的。”
    柯度看了她一眼,见她颔首,柯度退开,但没敢退太远。
    信良君握着手中的玉佩上前,声音里带着不悦,凌声道,“涟卿,我劝你最好把背地里的心思收起来,狐狸尾巴也夹紧了,只要天子还在,你就未必能坐得稳储君这个位置。”
    即便有心理准备,涟卿还是被他一身煞气正面冲撞上,涟卿攥紧掌心,心头砰砰跳着,但是语气尽量平常,“我背地里什么心思?”
    “你心知肚明。”信良君压低了声音,“别拿什么失忆做文章,涟卿,我告诉你,我不是天子,也不是上君,但我记得清楚,当初挑选储君的时候,你在所有人里是最急功近利的一个,虽然我不知道天子为什么选你,但你既然坐了这个位置,就小心坐稳了,还是刚才的话,你要是背地里做任何事情,我一定不放过你。”
    急功近利……
    涟卿想起卓妍早前说的话。
    ——你当时还同我说,你不想当储君,天子一定不会把储君之位给急功近利的人,所以觐见天子的时候,别人都在想方设法围着在天子跟前谦虚,恭敬,诚恳,谨慎,你张口便叫了一声姑母,特意让天子觉得你别有用心,尽快出局。
    涟卿似是有些将信良君的话对上了。
    “早前的事我不记得了,听不懂信良君在说什么。”涟卿淡声。
    信良君压着心头怒意,“我管你听不听懂,涟卿,你记着,你要是真在背后动手脚,我一定让你后悔做这个东宫。”
    信良君说完,掌心用力。
    涟卿惊讶目光中,他将那枚玉佩捏碎。
    涟卿没说话了。
    “我会一直盯着你,不信你试试看!”信良君凑近,“在我这里,捏死你,同捏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
    一个军中统帅的压力全然不隐藏的时候,涟卿攥紧掌心,0额头还是吓出了冷汗,这种煞气和威压让人无从遁形,信良君也没动弹,继续怒目看她。
    涟卿屏息。
    这正是这个时候,身后的一声传来,“殿下!”
    涟卿听出是贺之同的声音。
    信良君也抬眸看向正快步上前的贺之同,信良君眼中的煞气贺之同看在眼里,还是上线,“微臣见过殿下,信良君。”
    不待旁人开口,贺之同继续道,“殿下,秋调一事,徐老大人还有未尽之处,让下官来寻殿下,不知殿下眼下是否方便,容微臣单独禀明?”
    贺之同说完,躬身拱手。
    信良君狠狠看了涟卿一眼,而后转身,似一阵风般。
    等信良君走远,涟卿与贺之同才都松了一口气,不止涟卿,就连贺之同额头都渗出了冷汗。
    对方是信良君……
    涟卿看他,“你怎么来了?”
    贺之同叹道,“今日随徐老大人一道早朝,就见信良君对殿下不善。刚才下朝,见殿下同信良君一处,怕起冲突,就尾随了过来……徐老大人没有话要捎给殿下,秋调之事是下官胡诌的。”
    他是见机行事,不得已而已。
    涟卿轻声,“你不是怕他吗?”
    贺之同奈何,“也不能视而不见,信良君真不是吃素的,否则羌亚那么难啃的骨头,也不会让信良君去……既然殿下无事,微臣先行一步。”
    贺之同再次朝她拱手,而后转身。
    “贺之同。”涟卿唤住。
    贺之同转身,“殿下有何吩咐。”
    涟卿温声,“多谢了。”
    贺之同瞪圆了眼睛,诧异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离开。
    经过中间这一出的插曲,信良君应当已经差不多先到天子寝殿了。天子跟前,信良君不会轻易造次。
    大监领涟卿入内的时候,信良君正在天子跟前说话。
    “姑母。”涟卿上前。
    涟韵轻嗯一声。
    信良君看向涟卿的目光里依旧没有善意,但天子在,多少收敛。
    “今日没有秋调的事?”涟韵问起。
    涟卿应声,“嗯,初案已经定下,吏部的人已经分头准备,往后,大约都是两到三日会碰头一次,今日不用去政事堂,明日会在政事堂看秋调调整的复稿进展。上次的时候,老师也在,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涟韵点头,“那就好。”
    “阿卿,来。”涟韵示意她上前坐。
    涟卿从善如流。
    涟卿在龙塌边落座,信良君站在稍远处,涟韵看向她,“朕正好有事要同你说,再隔几日就是国子监论道,届时国子监的学生,国中大儒都会齐聚京中。这次听崔祭酒说,还是会放在京郊鸣山书院。朕是想明日秋调之事一过,你先安心准备国子监论道之事,可以先去鸣山书院,多同这一批论道的学生一处,可在学生心中树立威望,也能提前在国子监中多走动,熟悉论道议程,免得当日慌乱,再者,就是提前看看其中的好苗子,在论道时多提点。”
    “涟卿明白了。”
    涟韵欣慰点头,又道,“太傅的伤势若是大致恢复,能够舟车劳顿,最好让太傅同你一道,他是罗老大人的关门弟子,也是国中名士,有他在,国子监的这帮学生更好拿捏。”
    用的拿捏这个词语,涟卿应是。
    但凡同涟卿相关的,信良君都一脸不耐烦的模样,却又听天子唤他,“兰亭。”
    “陛下。”
    “这一趟鸣山书院的国子监论道,你同阿卿一道去。”
    天子说完,不仅涟卿愣住,信良君也一脸不解。
    两人都明显不愿意。
    “朝中素有你们二人不合的传闻在,这一趟你们一道去鸣山书院,传闻能不攻自破。朕能吃下一枚定心丸,朝中也能吃下一枚定心丸。”
    涟卿余光看向信良君,尽管信良君一脸奈何,但在天子跟前,也没出旁的声音。
    涟卿心中唏嘘,若是信良君同去,只怕在国子监论道的时候会拆她的台……
    思绪间,又听天子的声音,“阿卿,你先回去吧,我同兰亭说会儿话。”
    涟卿离开时,还听到屏风后是信良君的声音,“阿姐,你换个人。”
    信良君在天子跟前,全然是另一种态度。
    涟卿没出声,等出了寝殿,又忍不住轻叹,信良君让这一趟鸣山书院之行变得复杂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