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 第19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个不好听的就是,现在的人家大多数都不拿女儿当回事,觉得将来女孩子嫁出去后就是泼出去的水了。
    周父又想到将来大女儿养老的问题,要是周华芸真没有儿子,三个女儿绝对是会给她养老的,有房子有女儿他还真的一点都不用担心周华芸老了怎么办。
    再说了,买房子的钱也不用女婿宋品明出,他大女儿有嫁妆还存有工资,要是不够的话,他再补上一小部分,买个房子还是很容易的。
    一通百通。
    理清楚了这一切之后,周父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小罗,你真的很不错。我这就请人帮忙找房子,你觉得是楼房好,还是独门独房的院子好?!”
    周父现在真的觉得这个儿媳妇其实也不差啊,还是很有头脑的,而且为人又大气又良善。
    虽然他身处京市,和大儿子是两个不同的队伍和部门,可他还是听到不少关于罗晚意的各种好评。
    现在,罗晚意又刷新了周父对她的认识,不知不觉中,周父对她是越发的满意了。
    “自然是单独的院子好,也不需要多少进,如果能买到两进或者一进半的院子,或者里头有七八个屋子的院子,就很合适了。”
    “一个姑娘一个房间,再加上客房,客厅,厨房,厕所,七八个屋子的院子只是刚好合适。位置也不要太偏,最好附近的人家都是在单位里边上班的,毕竟人身安全最重要。”
    罗晚意对房子的喜欢是从前世延续到了这辈子,实在是深受几十年后的高房价的毒害,以至于有钱就想到的就是买房。
    如果别的都不会的话,那买房最稳赚不赔了。
    那些什么猴票,什么军邮,什么黄金,什么股票的,她前世都没这方面的爱好,现在能知道什么最值钱?!
    她知道的几次股票牛市,那都是0几年之后的事情了,还不如房价让她来得更加的记忆深刻呢。
    这会儿要是买房子,那都是属于二环以内的,几十年后,全是上亿一套的啊。
    那些二进三进的四合院,怎么也值个十亿以上,关键还有价无市呢。
    要不是周淮南早早就告诉她家里有钱,罗晚意早就坐不住了,还能让番茄系统闲鱼躺?!
    周父听得直点头,心中就有数了。
    “你和淮南,有没有打算也在京市买个院子?!”
    万万没有想到啊,这时候周父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而且竟然是问她要不要买房?!
    ?????
    不过,罗晚意马上心中一动。
    “有这个想法,周叔如果帮大姐看房子的话,能不能也帮我们找一找?!”
    既然周父问到了,罗晚意也不矫情,在四合院面前,她的脸面什么的都不是事。
    “那我找人给你们一起看,如果可以,最好你们能买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周父越说越觉得这个办法好,这样他就放心多了,他的这两个孩子关系一直不好,又是他和前媳妇唯二的后代,周父还是盼着两个孩子好的。
    只要是个好房子,就算和周华芸做领导,罗晚意都没有意见。她才不怕这个大姐呢,只有她在意周华芸的时候,对方才是她的大姐。她不在意的时候,周华芸就是个陌生人。
    周淮南又和这个亲姐关系不好,可想而知,他会站在谁的这边了。
    周华芸绝对不成气候。
    “好的,谢谢周叔。”
    罗晚意也不是不知好歹,虽然人家不认自己,自己也不认他,像现在这样和和气气的也不错,她该道谢的时候就道谢,反正在她这里,一码归一码。
    周父:“……”
    他现在有点后悔了,儿媳妇还一口一个周叔,明显没打算获得他的承认,也觉得她好像是无所谓的样子?!
    周父拉不下脸,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注定了不会向一个小辈低头的。
    罗晚意和周父谈完了之后,就主动的离开了书房。
    客厅里,周老婶子和几个婶子正在说话,边上坐着三个小姑娘。
    关小芳和方晓红,周华芸和齐惠梅在厨房里做饭菜,罗晚意就没进去一起挤了。
    反正,她也没打算在人家家里表现,也不想表现自己。
    “老婶,婶婶们,大家难得来一次京市,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才能来呢,现在既然来都来了,咱们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我已经想好了,明天我带婶婶们去看看天门,爬一下长城,游一下天坛,吃一次烤鸭,后天再回去坐车回去,咱们也算是来过京市了不是?!”
    罗晚意在沙发上坐下来后,就和周婶子,几个婶婶说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
    好几个婶子应该从来没有来过京市,现在难得来一趟,怎么也不能就这样走了。
    她觉得真不差这一天的工分,亲戚来帮忙,自然也不差那点钱了。
    “对,小罗说得对,明天就好好的去玩一玩,看一看。小罗,你好好的带你婶子她们逛逛京市,我一会拿些钱票给你,请你帮我们好好的招待大家。”
    周父走出书房时正好听见罗晚意的话,就过来附和说道,这事他都没有想得那么周到,差点让她们就这样走了。
    再次,周父意识到了大儿媳妇的为人周到,很会替人着想,做事大气又大方。
    这钱肯定不能让罗晚意出,这钱他还是有的,起得出也花得了。
    周父愿意出钱出票,这当然是最好的,罗晚意一点也不打算拒绝,毕竟这可是为了周华芸的事情,又不是为了她的事。
    “周叔,我想问问,有没有租车的地方?!我付车钱。咱们这么多人,要去的地方不仅多,还有那么远的长城,不请上两辆小车根本就来不及。”
    要是在天门和天坛,附近几个公园浏览的话,一天的时间肯定是够了。
    但要是去长城的话,那没车子还真的不方便,罗晚意马上就打上了请车子的这个主意,反正都是花钱,不如干脆一步到位?!
    周父:“……”
    第334章 不经事不知道
    “老七媳妇,你真厉害。”
    “还是我们老七媳妇想得周到,今天婶子们跟着你真是在享福了。”
    “那不是,咱们回去都能说上一整年不带停的。”
    “哈哈哈,反正我回去,我肯定得跟人好好说说。”
    “说咱们去天门,天坛和长城玩就行了,大妞的家事就不要提了。”
    “那肯定不会提,提大妞干什么,她还不如小罗呢。”
    “我现在算是看出来,大妞她靠不住,幸好孩子们还有小罗这个舅妈和老七这个舅舅,不然的话就像地里的小白菜。”
    “就是就是,咱们来这一趟回去可太长脸了,天安太壮观了,我也算是来过京市的人了。”
    ……
    离开周家回招待所的路上,婶子们一边走一边兴奋的七嘴八舌的说。
    在老家生产队的时候,只觉得罗晚意只是个有文化的城里来知青,弱小可怜是所有人对她的印象。
    但是,来这么一趟京市之后,她们才发现罗晚意很厉害,比很多人都强,真的是不经事不知道啊。
    不管是给周华芸出主意压制她婆婆,还是安排她们的吃喝住行,那真的是头头是道,件件周全,让她们什么都不用担心,只需要跟着她就行。
    后半夜刚刚才三点多呢,周婶子她们就起来了,迅速的洗漱好了,就等着出发去看升国旗仪式。
    昨晚她们得知罗晚意要带她们去看升国旗,逛天门,天坛和长城之后,在周家吃完了晚饭,二话不说就要回去早早睡觉。
    因为升国旗和日出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得知京市报纸报道的第二天日出和升国旗的时间后,她们就决定必须要早睡。
    罗晚意本来以为自己回去后这么早可能睡不着,结果大家都睡了,她也只好躺在床上没一会儿也睡了过去。
    她们出发步行去看升国旗的时候,天还黑着呢,路上静悄悄的,不过没有一个人害怕,毕竟她们可是有十个人呢。
    也不害怕会遇到坏人,毕竟除了罗晚意,关小芳和方晓红外,周老婶子她们这些可是身上和手上有大力气的人,常年下地干农活,这么多人还打不过几个人?!
    而且,这里可是京市呢,不是别的地方,还是很安全的。
    她们一路快走到天门的时候,广场上已经有很多人了,大家都是来看升国旗的,这是每个人到京市来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周老婶子她们无比的激动,大家一起找了一个位置,然后等了大概半个小时,就听到了天门里传来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倏时,广场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安静得都能听得见针掉下来的声音。
    所有人都朝那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望去,很快就看到了升国旗的队伍。
    看到这支队伍,包括罗晚意在内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心情就激动了起来。
    不管是身处哪个时代,罗晚意对这个国家的热爱永远不退,那种归属感那种深情半分不减。
    升国旗的时候,所有人都哭了,那是激动和感动的。
    升完国旗后,大家还在广场上逗留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天门面前和广场逛了好几遍,然后又去逛天坛,连早饭都不愿意吃,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等到罗晚意领着大家伙去吃早饭的时候,已经是过了九点了。
    在老婶子她们和方晓红,关小芳她们的眼里,时间就是生命,就想买几个馒头拿在手里边吃边逛,完全不想坐下来好好的吃东西。
    这怎么行?!
    最后,罗晚意给她们一个点了一碗面条和一个肉包子一个馒头,一起在国营饭店里吃饱了才走的。
    吃完了早饭之后,罗晚意就领着大家去了约定的坐车的地点。
    昨天晚上,周父找人帮助弄到了两辆吉普车,只要出个油钱就行了,这年头给钱人家也不要。
    于是,两辆吉普车就被挤得满满当当的,她们十个人加上两个司机,开了车就直奔长城。
    等从长城回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让司机们把她们送到了颐和园后,谢过和送走了两个司机后,就进了颐和园逛了近两个小时,才依依不舍的出来去吃饭。
    吃饭的地方,齐惠梅和周华芸已经提前订好了,她们俩也带着孩子们先到了地方边点菜边等。
    这不,罗晚意带着人赶到的时候,菜刚好上完了。
    人多就直接订了两桌,周父和宋品明也来了。
    吃完了饭后,罗晚意她们也不用人送,一路走回招待所。
    婶子们和方晓红,关小芳她们都很兴奋,一个晚上都没睡好,不过第二天还是早早爬起来吃早饭和赶火车。
    她们刚吃完早饭,周华芸就领着两个女儿大包小包的过来了。
    除了两个女儿的东西外,还有给周老婶子她们带回去的东西,一些京市的特产,一人一份。
    周老婶子她们也没空多说了,一路赶到了火车站,她们都归心似箭了,京市也没有家里来得有吸引力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