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 第15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方已经经过了详细的调查,确定了确实有冯中华和刘飞飞两个知青最近才去了周家庄下乡,而且还是托了关系挑的。
    听完了对方的回复后,周淮南也不是不相信,而是开始推测了。
    这两个知青要么是一直是有问题的,要么是半路被换人了。
    这两种可能性都极大,就是不知道对方是什么身份?!
    潜伏的敌人?!
    还是有某种目的?!
    不得而知。
    冯中华回到知青点后,趁着和刘飞飞做饭的时候,说了一下单卫和宋建设来生产队的情况。
    然后,下午,两个人又出去打转打听了,其实根本不用打听,下午生产队可热闹了。
    因为单卫和宋建设是打来慰问看望困难群众的名义,以及看看群众们冬天的生活,正好这几个困难户的房子确实有些不够结实。
    这不,下午周老支书和白大队长就喊上了十几个青壮年小伙子,从大队部的仓库里搬出二十多稻草,给编了七八个草幕子,然后给这些困难群众送了过去。
    这些用稻草扎的幕子扎在屋顶,或者挡在门口,一下子就让屋子暖和了不少。
    冯中华和刘飞飞轻轻松松的就打听到了,自然也就没有半点怀疑了。
    当天晚上,罗晚意把孩子们哄睡了,她自己没睡一直等着。
    果然,到了大概近凌晨的时候,院子里传来了动静,她赶紧跑到窗户掀开窗帘往外看。
    身材高大,身手矫健,熟门熟路,走路的姿势特别正。
    他也不往隔壁走,而是直接走到她所在的这个屋子,然后悄悄的叫人。
    “媳妇,是我,我回来了。”
    罗晚意在看到对方的身形走路的姿态时,就确定了这个人是她家男人了。
    “进来。”
    她二话不说就开了门,直接把人迎进去。
    周淮南进了屋就赶紧关上门,外头真的是太冷了,进了屋子之后,就有一股暖气包围着自己,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床铺上睡着一排的小脑袋,周淮南眼睛在黑暗中也很犀利,一眼就数出了五个小脑袋,这是连两个大的孩子也在她这里睡了。
    “你是来调查那两个知青的吧?!我觉得他们的举动很奇怪。没有别的知青下乡时的那种消极的绝望的感觉。”
    “其实,这样也就算了。关键是,他们似乎是在听说我是粤省过来的之后,就一直用语言来试探我。我思来想去,确实了我家里也没什么是让人试探的,罗家就是个书香门弟的家族。那么他们肯定是有什么事怕被人听到了,或者是在这里有什么目的。”
    罗晚意一边给周淮南倒准备好的姜糖水,一边一脸疑惑的告诉他。
    在给周淮南传信之前,她把罗家所有的亲属关系都认真的想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不利于自己和罗父罗母的事情和人。
    然后,才敢这么做。
    “我也推测过了,他们的目的可能是周家庄附近,或者是京市。”
    周淮南接过了她递过来的一大碗浓浓的姜糖水,一口气就喝完了,身子立马暖暖的。
    舒服。
    “我也是这样猜测,不过有没有可能,咱们这附近是有什么东西被存放着,然后通过他们送到京市去?!”
    罗晚意也有这样的猜测,不过这两个人还真的不够精明,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偏偏要来试探自己。
    不试探她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她也不会注意到这两个人。
    罗晚意把冯中华和刘飞飞的事情又从头到尾的和周淮南说了一遍。
    “那你在家里注意安全,不要让孩子们出去,这两个人我尽量想办法解决。”
    周淮南现在要想的办法是,如何不被人发现,然后让这两个人把事情和目的给交代了。
    “你打算怎么做?!这人是不可能消失的,没个正当的理由,他们突然离开生产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监视他们的人,或者是有没有同伙。”
    罗晚意都想从番茄系统里找点能迷惑人的特效药,或者能让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问什么就说什么的药。
    不过,就算是有这种特殊的药,她好像也不能拿出来。
    如果她不行的话,那有没有人可以做到?!
    “不如问问雷老他们,有没有什么药草是可以迷惑人,然后让人不知不觉的问什么就说什么的草药?!”
    她突然间就想到了雷老他们这些老中医了,一辈子都在和草药打交道,说不定他们还真的知道哪些药草有这样的作用呢。
    周淮南也眼睛一亮,他刚才已经想着是不是找个借口把这两个知青借调出去,然后进行审问了。
    就是把人带走和审问自然容易,不容易的是,放他们回来后要是被他们的同伙发现了怎么办?!
    这时,罗晚意就给自己想到了这个办法,周淮南觉得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尽管万分的不放心,周淮南还是不得不离开了,他还要去牛棚那边找雷老他们呢,时间不多了不敢再耽误。
    第267章 你们生病了
    不得不说运气,雷老他们还真知道能这种迷惑人的草药。
    周淮南迅速的给他们找来了,然后雷老他们配了一下磨好,就交给了他。
    迷幻药刚做好的第二天上午,在史爱党和方晓红两个人的协助下,冯中华和刘飞飞就中了招。
    知青点的知青们除了他们几个之外,其他的知青则被临时叫去了大队部。
    生产队打算利用猫冬的这段时间,给社员们进行扫盲,所以周老支书和白大队长打算让知青们给大家伙当老师。
    当然给大家扫盲不是免费的,生产队愿意给知青们一天半斤的粮食,一共招六个,为期一个月。
    而,这时罗晚意也提出了建议,不如让知青们给生产队的孩子们补补课。
    她家两个孩子她愿意一个月给十斤粮食,一个星期只需要上五天,只上一个上午也行。
    周老支书听说了之后也心动了,他是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的,要是有高中学历,城里招工的时候,就是一道叩门砖。
    他也听两个儿子说了,有文化有知识学历高的人在厂里最吃香了,那都是坐办公室的,工资又高活儿轻松还少。
    不像那些工人,工资低不说,还得三班倒,又辛苦又累,
    如果有文化有能力,到哪都是抢着要的。周淮南也和他这样说过,让他一定要把家里的孩子,不管男娃还是女娃,只要能读书都尽管往学校送,为此从前周淮南还每个月给他寄五块钱呢。
    “我们家孩子也想补课,就像侄媳妇说的,除了复习一下过去的知识,还想提前学习新的课本知识。要是知青同志们愿意给孩子们上课,我家六个孩子一个月也给三十斤粮食,就照着侄媳妇说的来。”
    周老支书见过世面又是在生产队当了多年的村支书,魄力不比罗晚意少。
    白大队长见状,自然也立马跟进,在这方面他肯定是跟着周老支书的。
    “我家三个孩子,那我就出十五斤粮食。”
    “就是我家小儿子现在上的是初中,不知道有没有知青能教?!粮食我一个月给十斤。”
    白大队长家除了大儿子生的那三个孙子女外,底下还有个老儿子,今年刚十五岁,现在已经上初一了,就是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以后考高中可能有点难度。
    他听到罗晚意和周老支书说的提前学习新知识,复习学过的知识,就无比的心动。
    要是小儿子真能通过这个知青们的帮忙提高学习成绩,就能考得上高中了。
    考上了高中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以后可以慢慢的在城里托关系或者花点钱找个工作,小儿子的将来就不愁了。
    社员们本来就是沾亲带故的,周老支书又德高望重,他做下的决定基本上是不会错的。而且他们又经常都知道罗晚意每次去公社都给家里的孩子买笔墨书本纸张,十分的重视孩子们的学习,知青们也是只有空的话就书不离手。
    他们也许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但是他们知道怎么跟风啊。
    别人干他们也干,总不会错的。而且这十斤或者二十斤的粮食,只是拿一个月而已,他们还是拿得出手的。
    毕竟,周家庄生产队的干部个个都是好的,大家都知道社员们的自留地种的大多数都是粮食,可干部们也没说什么,只是让他们注意闭紧嘴巴,得了好处就藏在心里,别到外面乱说就是了。
    所以,其实,社员们的自留地里每年都能收获上千斤的粮食,不过基本上都是番薯,白菜,绿豆,棉花,土豆,以及一些蔬菜瓜果。
    这些都是能吃能填肚子的口粮,管它是什么呢,能吃给种就行。
    因此,在大队部的社员们和知青们,周老支书和白大队长,干部们的热烈的讨论中,谁也不知道,知青点里头正进行一场审问。
    史爱党和方晓红两人都避开了,此刻心正在怦怦怦的急促的跳动着,大冬天的他们俩不仅不觉得冷,还觉得有点热呢。
    周淮南和两个同志正在里面审问和记录,其他的同志都密切的关注着四周的情况。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周淮南他们就审问完了,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
    “史同志,方同志,明天我们会安排你们去县里住几天。”
    “冯中华一会儿就会醒过来,雷老和老张村医他们就在不远处等着,到时候就说他和刘飞飞生病了,刘飞飞那边情况比较严重,你和方晓红同志是专门留下来照顾他们俩的。”
    “放心,他们俩今天暂时不会怀疑,这几天就算怀疑也做不了什么。”
    周淮南主要是担心史爱党和方晓红没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容易露出马脚,所以就把他们这几天的去处给安排好了。
    这几天足够他们收网的了,所以倒是不用担心会出什么意外。
    再说了,他会留十个同志守在生产队里,不怕冯中华和刘飞飞会听到风声跑了。
    方晓红和史爱党激动的连连点头,他们又忐忑又兴奋啊,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太刺激了。
    周淮南他们走了,果然不一会儿,在雷老和老张村医他们进来查看冯中华后,人就慢慢的苏醒了。
    冯中华猛然发现自己没有力气,又有些头痛的时候,顿时又惊又急又怕,下意识的就想挣扎。
    结果……
    “别动,你这是着凉感冒了呀,小伙子就是以为自己火力大,下雪天的天气就到处晃,现在可好了吧?!生病了吧?!”
    老张村医一边按住冯中华,一边还不住的摇头说,那样子有多不赞同就有多不赞同。
    “冯知青,你这情况还算好了,你那对象更严重呢,人都烧起来了。幸好,方晓红她们发现了,及时的把我们喊来了,不然的话,你们就惨了。”
    “啧啧啧,我可经常看见你俩下雪天在生产队里转悠,早就觉得你们什么时候指不定要生病,结果你们南方人比咱们更抗冻,挨到现在才病。”
    “小史,你当年来这的时候,我记得你好像也生病了。”
    “对,秋收没完,我就累病了。”
    “噗,不只你一个,前年小罗知青也累病了,不过,她是又累又冷才病倒的。”
    “唉,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把自己当一回事。好了,冯知青,好在现在不用下地,你养几天就好了,可别再出去了,不然的话我们只能送你去公社或者县里挂水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