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2当医生 第67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主任让患者家属开车去接的,结果后来患者家属打电话,说张主任不高兴要回去。”
    “……”周从文一怔。
    沈浪的八卦是真多,这还是其次,关键是张友为什么不高兴。
    “张主任嫌车不好,他说来接他的车至少也得是奥迪。拿一台捷达接他,是对他的不重视。”
    “!!!”
    周从文苦笑。
    这特么哪跟哪。
    周从文对张友有了解,但却不知道他去地市级医院跑飞刀竟然耍大牌耍到这种程度。
    想起来刚才张友亲手帮着搬运患者,还真是没办法把两个身影重叠在一起。
    “后来王主任找了一台奥迪,这才把张主任接来。”沈浪把这个故事收尾。
    “你认为这种像专家?”周从文笑问。
    “倒也不是,就是觉得……”
    沈浪犹豫了一下,他感觉自己的认知有些荒谬。但当时自己听说发生的事情后,就是觉得张友大牌。
    但越是接触牛逼的人,沈浪就越是没有了对标的人或者事。
    张友再怎么大牌,能有912的邓明邓主任大牌?
    邓主任怎么样?要多随和有多随和。
    至于黄老,那更是随和的不像话。
    要不是知道他就是黄老,亲眼看他上台做手术,沈浪还以为黄老是个退了休的小老头呢。
    “别扯淡了。”周从文道,“去看患者,还有其他手术呢。”
    “从文,还有?”
    “这波患者做完,术式不能扔啊。”周从文道,“我们要把这个术式变成常规术式。”
    “……”
    沈浪无语。
    “你那是什么表情。”
    “我还以为做完就完事了呢。”沈浪道,“你看医大二院,好多年前做的心脏移植,那之后就基本不做了。”
    “咱不能那样。”周从文道,“一个先进的术式,学会就做呗。”
    “风险大啊。”
    “哪里有风险就找哪的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继续,这不是应该的么?”
    沈浪看着周从文的脸,最后很多话化为虚无,深深叹了口气。
    以沈浪的认知,医院开展什么新术式大多都只外请专家开展一两台,让主任、院长有东西吹牛逼就够了。所有人都蹲在舒适区里生活,没谁锐意进取去学习新技术。
    学习多累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进了医院还要磨很久才能学到“屠龙绝技”。
    费了这么大的劲儿学会的东西,中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谁还愿意去接触新东西呢。
    接触新技术,就意味着自己之前做的都是无用功,把自己和其他医生放到了新的起跑线上。
    也就周从文这个怪物……不,还有黄老,才愿意孜孜不倦的学习、改进。
    第969章 外科手术的金科玉律
    申天赐做完一台手术,悠闲的回到自己的诊室里,把门一关打开笔记本看电影。
    美帝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申天赐一点都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虽然有时候会怀念在老板身边的日子。
    真要是留在912,每天出门诊看一百多患者,忙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那又是何苦来哉。
    自己在约翰·霍普金斯,一周只有5台手术,雷打不动。
    至于出门诊什么的,虽然有强制性要求,但就那点量和国内根本没法比。
    什么是天堂?
    自己脚下才是。
    就这么点门诊量自己都懒得去完成,更别说回国。国内的医生身处地狱之中,申天赐觉得自己脑壳没包。。
    老板都八十了还没离开912,申天赐有时候真不知道老板是怎么想的。
    听说前几天老板还去了一线!
    这是申天赐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虽然老板去前线就意味着在外科手术大赛的评审中不用面对老板,只要欣赏周从文的手术就行,可申天赐还是遏制不住内心的冲动给老板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接通,申天赐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默默的听着老板的呼吸,就像是自己站在他身边的那些年一样。
    知道老板还好,叮嘱了几句就匆忙挂断电话,申天赐也不懂自己为什么一时冲动竟然要给老板打电话。
    悠闲的看着电影,盘算着周末去迈阿密的海滩度假,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如果不是总能想起自家老板的话。
    “老师,大赛组委会发来邮件,问周末有没有时间。”申天赐的学生敲门进来说道。
    “没时间。”申天赐慵懒的连眼皮都不愿意抬一下。
    “哦,那我回复他们。”申天赐的学生笑了笑,“比赛的录像好像还不全,他们就急吼吼的要去看,真是无聊。”
    申天赐手指都懒得动一下,就像是在海滩上晒太阳,什么外科手术大赛对他来讲只要看到周从文的手术就够了,其他人的手术申天赐根本不在意。
    “对了老师。”申天赐的学生忽然想起什么,在走出去之前回身说道,“您关注的周从文的手术视频应该也到了。”
    “嗯?这么快?”申天赐一怔。
    “是的。”申天赐的学生抱怨道,“还是太年轻,估计您的老师不在家,他早都慌了神,随便做了一台手术就把录像邮递过来。”
    “订票,周末去德国,去法兰克福。”申天赐忽然坐起来,不容置疑的说道。
    申天赐的学生挠头,“老师,我搞不懂为什么要把评审地点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呢。”
    “我没跟你说过?”申天赐看着他的学生,手捂额,一脸无奈。
    “没说过啊老师,到底为什么?”
    “外科手术是一点点成熟起来的,最开始连麻醉都没有。”
    “嗯嗯,我知道,当时外科手术的死亡率超级高。”
    “那时候的医生真是什么手术都敢尝试,要是老板……咳咳咳,那时候迎来外科手术的一个黄金发展期。医生们肆无忌惮的做手术,四肢、躯干甚至连大脑都阻止不了外科医生的脚步。”
    申天赐的学生听老师说到老板两个字,他怔了一下。
    但随即被申天赐的话吸引过去。
    “我问你,外科里最璀璨的明珠是哪颗?”申天赐问道。
    “当然是心脏外科!”申天赐的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问问题的是自己的老师,是世界知名的心脏外科专家,要是回答神经外科的话……那就属于自己作死的行为,而且无可挽救的坠入死神的怀抱。
    申天赐的学生毫不怀疑自己的老师会把自己踢去乡村诊所当实习医生,毫无疑问!
    所以他回答的干净利索。
    “为什么。”
    “……”申天赐的学生哑然。
    “因为在经过大量不同脏器的手术实践后,那个时代的医生总结出来外科手术的金科玉律——手术刀触及的器官必须静止、手术视野清晰无血。”
    “呃,好像是对的。”申天赐的学生说道。
    申天赐真想把他一脚踢进太平洋,让他看看大白鲨长什么样。
    “心脏,心脏!”申天赐用手点着桌面,生冷的说道。
    “对呀,心脏!”
    “心脏停止跳动,现在还是临床判断患者是否死亡的一个标准。”申天赐继续讲到,“所以那时候因为有前两条金科玉律的存在,心脏外科被认为是外科的禁地。”
    “被誉为世界外科之父的比尔罗特,其实他主要的方向是普外科,当然那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
    “比尔罗特说,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呃……”申天赐的学生愣住。
    他没接触过这段历史,也没听人八卦过。
    当年的心脏手术竟然是违禁的么?
    “但外科之父去世不到三年,一名叫做雷恩的德国医生在法兰克福医院接了一名心脏刀刺伤的患者。”
    “手术……应该很简单吧。”申天赐的学生喃喃的说道。
    在出国前,他就可以独立完成心脏外伤的手术,那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与之相比,失血性休克更让人头疼。
    “患者命大,9月7号送到法兰克福医院,9月9号雷恩医生才给他做了手术。”
    “我……”申天赐的学生无语,心脏外伤还能挺两天么?!
    那个时代可真神奇。
    “雷恩在记录里写道——我决定进行开胸手术,发现心包内持续有血流出。
    扩大心包伤口,清除了陈旧的血液和血块,发现右心室上有一个1.5厘米的伤口……我决定缝合这个伤口。
    当缝合至第三针后,出血得到了控制,脉搏心率呼吸都得到了改善……这个手术无疑证明了心脏缝合修补的可靠性。”
    1.5cm,右心室,这些关键词让申天赐的学生无语。
    这手术也太简单了吧。
    “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雷恩共进行了124例心脏外科手术,手术成功率是40%,而在此之前,心脏受伤者的死亡率几乎是100%。”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