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2当医生 第17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周,谢谢。”高医生穿着无菌服、戴着无菌手套客客气气的说道。
    “高哥,客气了。”周从文笑了笑,“谨慎点,再谨慎点。尤其是新技术开展的时候,一旦出现一起医疗事故,不光是患者会死,你会有麻烦,新技术也会被无限期推迟。”
    高医生点头叹气。
    他很清楚一旦出事,不光是自己有麻烦,连刚刚开展的新技术也会被强行中止。
    没人在乎新技术会带来多少好处,偶尔的意外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即便是开刀,意外也是一定概率的问题。
    责任会被放在新技术的身上,它成为异端,再次开启要到猴年马月就说不定了。
    但他对新技术有莫名的爱,总觉得可行。
    “李主任,没什么事儿,我看一会,要不你先回?”周从文笑眯眯的说道。
    “好。”李庆华点了点头,拍拍周从文的肩膀,“辛苦了。”
    “没事。”
    李庆华拉着几人转身离开,回到更衣室,陆天成忍不住问道,“庆华,周从文怎么会抢救肺栓塞的?这……特么是人能会的活么!”
    “我不知道。”李庆华实话实说,但听起来就像是敷衍。
    “真是牛逼,我第一次知道肺栓塞还能抢救成功。”
    “是啊,他说的中心静脉置管直接捅进右心房,这个靠谱么?没有透视,谁知道管子捅到哪去了。”
    “我怎么感觉抢救的时候送不进去呢。”
    几名医生都是行家里手,每个抢救动作的难度他们都很清楚,刚一走出术间就开始议论起来。
    深静脉置管难度不大,但在急诊抢救的时候直接“捅”进右心房,这难度就不是一星半点的大。
    “我做手术的时候,和周从文说了一件事,我要他24小时看护我,直到我醒过来。”李庆华轻声说道。
    “你呀,有被迫害妄想症。”陆天成笑道,“是不是怕人给你用错药?你想的太多。”
    用“错”药。
    李庆华笑而不语,没有接这个话茬。
    “不过有这么个人在身边,一旦出现极为罕见的情况能第一时间解决。”
    “庆华,请陈老师来做手术要多少钱?”袁小利很干脆的问道。
    目睹了一场不可能的抢救,更加深了他要来三院做手术的想法。
    祝主任的脸面有自己的肺叶重要么?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还要犹豫一下,但袁小利已经做了决定。
    “3000。”
    “行,加我一个。”
    “也加我一个。”另外一名医生也没那么多顾虑,很干脆的说道。
    “周末手术,明天就要办理住院手续。虽然问题不大,但术前手续麻烦。”
    “一早去请带薪假,马上来住院。话说不用在医院住吧,庆华,你别故意难为我们。”袁小利笑道。
    “不会的,要是因为这点事儿难为你们,你们还不得把我吃了?”李庆华笑着说道。
    手术的事情决定,只有陆天成一人沉默下去,像是一块石头。
    他无法评论对错,更重要的是那名两个月前独自开胸却又要自己挂名主刀的小医生……似乎自己小看了他。
    重重思绪堆积在脑海里,陆天成有些郁闷。
    一下子有两个医生请假,而且是来三院手术,祝主任会怎么想?
    第243章 反复横跳
    第二天一早,祝军在给了袁小利两人长假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
    偶尔传出来砸东西的声音让所有医护人员噤若寒蝉。
    祝主任的情绪很不好,没人敢在这时候招惹他。至于原因,很快就在心胸外科医护人员之间传开。
    两名本家大夫不在自家医院做手术,要去隔壁“卫生所”做手术,这简直就是打脸,难怪祝主任这么不高兴。
    知道原因后更是没人说话,所有人都静悄悄的做着自己的工作,生怕祝主任没事找自己的晦气。
    与此同时他们在猜测为什么袁小利他们俩会这么做,难道要去三院投奔李庆华?
    也不至于啊……
    从三院出院来人民医院做手术的患者坐在床上,术前检查还要时间,手术定在下周一。
    这几天很无聊,但是一早自己的主治医生袁小利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给自己交代事情,而是换成了陆天成陆医生。
    小护士进来打针,患者家属百无聊赖的问道,“护士,袁医生请假了么?”
    “是啊,袁哥请假去三院做手术了。”护士随口说道。
    “什么手术?!”患者和患者几乎都愣住。
    “肺部小结节。”
    护士说完,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这种事儿怎么能和患者说呢?她马上把自己的嘴闭上,不管患者再怎么问都一言不发。
    当护士出去后,患者傻了眼。
    自己反复无常,本来做好打算和三院的李主任一辈子不见,老死不相往来的。可万万没想到这面已经准备手术了,而人民医院的医生竟然去三院做手术。
    患者差点没哭出来。
    自己反复横跳,难道错了么?选来选去,还是选了一艘贼船。
    “我刚才是不是听错了,她说袁医生去三院做手术?”患者压低了声音问道。
    隔壁床的患者也有些恍惚,旁边的患者家属说道,“我听说袁医生前一段时间体检的时候查出来有肺部小结节,但一直观察没做手术。怎么忽然间就……”
    患者仔细回忆,忽然心跳加速。
    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只要不蠢的人都知道。
    今天一早祝主任把手术停了,在办公室里摔东西,不光是医护知道,患者也都知道。
    所有事情连在一起,一个难以相信的事实出现在眼前。
    “我说,咱们是不是来错了。”患者小声问道。
    他的家属也拿不定主意,皱着眉想了半天,这才说道,“我问问具体情况。”
    “问谁?”患者很为难,“我走的时候沈医生有点不高兴,虽然他没说,但……”
    “你们一起住院的同事,问问他,他应该知道细节。”
    中午,消息传来。
    所有猜测都被证实是真的——人民医院胸外科的两名医生在三院住院准备手术。
    术者,不是三院的医生,而是来自省城医大二院的教授。
    最后的解释合情合理,医大么,水平肯定要比三院高就是了,而且连人民医院都比不过。
    所以人民医院的医生去三院……请教授做手术……
    患者和患者家属得知这个消息后泪流满面。
    集团公司的收入不低,还有自己的医保,公司职工报销比例巨高,他们不考虑钱的事儿,只想要更好的治疗。
    请医大二院教授的3000块钱他们也不在意,当时“鬼迷心窍”信了祝主任的话,忘记在三院是外请专家做手术的事儿。
    回去?
    只是在三院住院一天就出院来人民医院,在这面住了一天难道又要出院回三院?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患者哭丧着脸看着家里人,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打出去,家庭会议再一次开起来。
    决定没有任何困难,虽然反复无常像个小人,了不起给三院的李主任塞一个厚厚的红包就是。
    很快,患者和家属做出了决定——出院,回三院继续治疗。
    但他们没有直接和人民医院的医生说,这事儿还得看三院收不收。
    患者家属满心忐忑的来到三院。
    “沈医生,主任在么?”家属在办公室外站着,伸长了脖子进去,见沈浪在和周从文聊天,小心翼翼的问道。
    “在主任办公室,怎么了?来办出院手续?病历已经甩过去了,到护士站拿住院清单去结算就行。”沈浪很平淡的说道。
    周从文笑了笑,沈浪这孩子真倒霉,还要再写一次病历。
    “不好意思啊沈医生,我们去去就回。”患者家属是真心的不好意思,讪讪说道。
    “从文,你说说,咱们的业务怎么开展。”沈浪见患者家属离开,叹了口气。
    “你这么不敏感么?”周从文手里转着比,笑着问道。
    “敏感,什么敏感?敏感什么?哪里敏感?”沈浪越说越歪。
    “两个人民医院的医生来咱们这儿做手术,事实胜于雄辩,你不认为这就是千里跃进大别山么?”
    “别闹,怎么可能。”沈浪笑道。
    “要不然你以为患者家属为什么会回来。”
    沈浪怔了一下。
    旧有的思维局限住他的想象力,沈浪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三院有朝一日会超过人民医院。
    “是请教授做手术啊,又不代表什么。”沈浪摇了摇头。
    周从文笑了,请教授做手术,这是未来的大趋势,只是现在基建还没修到那个临界点。
    不过要是到了临界点,只是省城的教授怕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喽。
    还有几年,这事儿周从文也做不了主,慢慢来比较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