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黄道吉日,就定在三天之后,恭亲王带着一溜奶妈看妈进来接人,在寿安宫宫门上抱了大阿哥进慈宁宫谢恩。太后的决定甚至没有通过任何臣工,就那样让人把孩子带走了。颂银看着恭王志得意满远去,暗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太后要为皇帝扫清障碍的意愿是好的,只是使的劲儿过大了,反而着了别人的道。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她帮不上容实太多忙,大阿哥出宫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遗诏了。那张诏书不知还在不在陆润手里,万一已经交给皇帝或是毁了,那么这件事就得冒风险。所以她还得想法子试探陆润,只不过现在不是时候,大阿哥才出宫,陆润对皇帝也没有什么不满,他怎么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所以缓一缓吧,等时机到了再说。
    她依旧闷头干活,皇帝的婚仪耗资巨万,当然也并非只有内务府单打独斗,需要几个衙门分工合作。比如由翰林院撰写册文、宝文,礼部制造金册、金宝等。皇帝迎亲和普通人一样,纳彩纳征一样也不能少,这些才是由内务府承办。换句话说但凡使钱的地方必找内务府,内务府就是个大写的钱字。皇帝的礼金要重一些,不过这新女婿是拿足了乔,丈人爹家不伸一根脚指头,全由使臣持节代办。所以嫁给皇帝有什么好,丈人连一声阿玛都听不着,见了他还得跪拜磕头,养的闺女相当于白扔。
    太后对于此次大婚很看重,说:“自太/祖开国以来,只有一位皇帝在宫里迎娶过皇后,咱们万岁爷是第二位,孛儿只斤家的闺女好福气。”
    宫廷是有这个规矩的,当王或是储君时娶的嫡福晋,登基之后直接封后。那些皇后授了金册金印,便随意在东西六宫择一处作为寝宫,没有机会好好走一走紫禁城的中轴线。登基后迎娶的皇后则不同,新后的凤辇从午门进来,经太和、中左、后左门到达乾清门,步行穿过交泰殿,有幸在坤宁宫住上三天,这也是朝纲永固的象征。
    颂银只管诺诺称是,把大典布置的进程向太后回禀。诸事繁琐,一个恍惚已经到了四月里。
    进入四月,颂银的心便提到了嗓子眼。她也差人打听河工完成的情况,实在是时间太紧迫,又逢霜冻,归海闸的修缮遇阻,并没有能够如期完工。初六那天阿玛回京复旨了,她听了消息急匆匆赶往乾清宫,不能进正大光明殿,只能在滴水下打转。
    不出所料,皇帝雷霆震怒,拍桌呵斥的声音传出来,听得她心惊肉跳。本来天不时地不利,贻误也是有情可原,栽就栽在拦水大坝没打牢,闸口重修时江水倾泻而出,淹了下游的百里农田。
    皇帝杀心早起了,奈何地方官员是镶黄旗人,又在账目上不清不楚,只好叫那两个人先当了替罪羊。至于述明呢,眼看要开发,颂银再也顾不得了,闯进殿里磕头,“请万岁爷法外开恩。”
    她的出现令殿内众人吃惊,宝座上的皇帝却并不意外,他等的就是这天。佟佳颂银是个硬骨头,然而脊梁再直,扛得住千斤重压吗?他堂堂的帝王,不能令她屈服,还当的什么皇帝!
    他的唇角有笑意浮现,也只一瞬,很快沉下了脸,“内府官员不得议政,佟大人忘了规矩。”
    颂银恭敬叩首,“臣与家父同是内府官员,既然家父有罪,臣愿一同承担,望主子成全。”
    她虽然不明说,但话里话外颇有反驳他的意思。既然内府官员不参政,那么令她阿玛治水本身就是个错误。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什么让个毫无经验的人去监河工?皇帝责难的时候不该先检讨自己吗?
    述明变了脸色,压声道:“别添乱,回去!”
    颂银看着阿玛,以前白白胖胖的,现在又黑又瘦,全是她害的。她深深泥首下去,手指扣着金砖,扣得指甲煞白。
    上首的皇帝冷笑,“好一出父女情深,可这正大光明殿是*度的地方,不是做把戏的戏台子。述明负恩徇纵,论罪当斩!”
    颂银几乎魂飞魄散,惶然抬眼:“主子……”
    他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俯视她,缓声又道:“念在他三十余年恪尽职守的份上,罪减一等。明日午时,押赴法场陪斩吧。”
    所谓的陪斩就是和死囚一同上刑场,别人砍头,他在边上看着。虽然自身不会有什么损害,但眼巴巴瞧着同僚在面前身首异处,残酷程度不亚于刑罚。
    ☆、第72章
    颂银没想到他会这么缺德,琢磨出个损招儿来,给她下了一帖狠药。她总在躲避他,这回终于不得不面对了,她阿玛的生死在他手里攥着,叫他陪斩是轻的,只要惹他不痛快,随时可以取他的性命。
    那两个钱塘官员和工部侍郎嚎哭得杀猪一样,嘴里叫着主子,被御前侍卫强行带了出去。述明两手撑地,发疟疾似的哆嗦着,什么都没说,也被人押出了正大光明殿。皇帝是个独断专横的人,军机处传来议罪的章京并没有插上一句话,走了个过场似的,默默又都散了。颂银跪在阶下起不来身,心头乱得厉害,他只说陪斩,之后呢?能不能就这么放过佟家?
    她跪地不起,陆润向上觑了眼,轻声唤她,“小佟大人,跪安吧。”
    她迟迟看他,勉强站起来,腿肚子里直转筋。陆润见势不妙,上前搀了她一把。她扣住他的手腕,眼里蓄着泪,把陆润看得六神无主。
    所以她宁愿和陆润哀告,也不肯向他低头。皇帝手里的折子狠狠摔在御案上,拂袖往东暖阁去了。
    陆润的视线追随过去,直到那身影不见了才劝慰她:“去服个软吧,这时候不该意气用事。”
    可是她不敢,似乎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她去了,无非是送上门的鱼肉,只等被他宰割罢了。她脚下踟蹰着,走了两步又停下,“我不想去。”
    陆润皱了皱眉,“陪斩只是下马威,小佟大人当真不计后果吗?”
    她的肠子都要拧起来了,他就是想让她走投无路,如果真的爱她,为什么会这样逼她?一个官员被绑赴刑场陪斩,官威还剩多少?佟佳氏世代蒙圣恩,丢不起这人,他明知道的,就是拿这个软肋来压迫她,想逼她就范。
    她松开他的手,深深吸了口气,“陆润,万一我出了什么意外,请你看顾我阿玛和让玉。”
    他吃了一惊,她却头也不回,笔直走进了东暖阁。
    皇帝盘腿在南炕上坐着,手里的折子都拿反了,还在装模作样,“你进来做什么?”
    她说:“我想和主子谈谈。”
    他别开了脸,“咱们之间没什么可谈的。”
    没什么可谈,却一再以权谋私,为什么?可转念一想,似乎确实没什么可谈,她拿什么做交换,才能赢得他的开恩?他已经有皇后了,再也不必求她母仪天下,说到底无非是她的身体,仅此而已。
    她有自己的坚持,她不想对不起容实,可阿玛怎么办?真到了无能为力的时候,似乎不放弃也得放弃。
    她垮下了肩头,“主子不想和我说话,那奴才就告退了。”
    她却行退到门前,刚想转身,听他叫了声“回来”。她心里一颤,重又到他面前,他下炕来,走近她,离她不足两尺远。因为站得太近,仿佛随时一勾手,她就会没入他怀里似的。
    “既然你想谈,咱们就来谈一谈,是谈你阿玛的罪状,还是谈你和容实背着朕偷欢?”他的声音像勾兑了酒,微微一点火星子就会点燃一样,好声好气的说话,已经给了她极大的面子,“你是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朕敬你,让你当皇后,你死活不情愿。现在呢,把你阿玛拖下水了,反倒厚着脸皮来求朕,你的骨气哪里去了?”
    他的话极尽刻薄之能事,把她说得面红耳赤。可是必须按捺,她呵腰说:“主子大可以羞辱奴才,奴才在主子面前从来没什么脸面可言。我和容实木已成舟,多说无益,今儿单来说我阿玛。我阿玛是内务府总管,本就不该去监河工,万岁爷神机妙算,岂会算不到这结果!再说从元月到眼下,不过区区三个月时间,要建闸修坝,莫说是我阿玛,就是神仙也做不到。主子是明君,明君不该有偏颇,要是做得过了,怎么堵住朝野上下悠悠众口?我没旁的说,只求主子体念,念在阿玛也曾为主子鞍前马后的份上,请主子宽恕他。”
    这是来翻旧帐来了,先帝后宫里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儿,确实是他授意述明做的,要说功臣,他也算一个。所以她来指责他不念旧情了吗?真要不念旧情,还等到这会子!
    “朕也不是铁石心肠,你们佟家往日种种的好处,朕都记在心里。奈何情不由人,如果你愿意跟朕,何至于闹到今天这样不可开交的地步?你是个死心眼子,不懂审时度势。为什么你不贪慕虚荣一点儿?就因为你佟家金山银山几辈子吃不完吗?只要朕愿意,可以借着这次的机会抄你的家,发配你们一家老小。朕已然手下留情了,你却不自知,还敢来找朕理论。你这么大的胆子,不过仗着朕放不下你,否则就凭你的出言不逊,早就叉下去廷杖伺候了。”说完了审视她的脸,果真见了惧色,看来成效不错。他微微倾下身子靠近她颊畔,那股独特的幽香唤醒他的执念,“还有那个容实,留着他领侍卫内大臣的衔儿,不过是因为朕刚登基,不好立时开发。你跟着他,最后能得着什么好处?惹得朕恼火,原本五十的寿元,叫他活不过二十五。你且好好想想吧!”
    她变了脸色,“您究竟想怎么样?”
    他笑了笑,“朕这一辈子,向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里不痛快了,就在哪里找补回来。”
    她转头定定看他,“您所谓的不痛快是什么?奴才挑了那个不着四六的容实,没有挑您吗?”
    他被她戳着了痛肋,倏地有了发怒的迹象,“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得脸?”
    说实话是有点儿,可庆幸的不是折辱了他,是自己挑对了人,没有因他的地位向他屈服。她缓缓长叹,“主子爷,有些事儿是不能勉强的,各人有各人的姻缘,您的姻缘在皇后那里,和我就是君臣的情义。况且您也知道我和容实……我不瞒您,瞒也瞒不住。”
    他眯起了眼,冷冷一牵嘴角道:“你来找朕,就是为了和朕说大道理?朕执掌天下,道理比你懂得透彻。什么是所谓的姻缘?朕的后宫里有那么多女人,于朕来说她们面目模糊,个个都一样。朕想要的人,才是朕姻缘的方向。”
    所以依旧鸡同鸭讲,要是没有作好献身的准备,就不该来找他商谈。颂银终究狠不下心肠来,面前这个人,她从来没有亲近的感觉。他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他是云端上的人,甚至和他们不是呼吸同一片空气。他说喜欢他,她受宠若惊,但并不觉得欢喜。她希望彼此能够和平相处,即便求而不得也不要反目成仇。可惜他没有那么好的风度,他的世界非黑即白,如果不顺着他,那就是违逆,最后必须消灭。
    她垂着手说:“即便奴才不情不愿,您也不在乎?”
    “你会情愿的。”他抬手抚抚她的脸颊,“你阿玛的生死全在朕一念之间,只有从了朕,才能救他。陪斩不过是给那些朝臣看的,杀鸡儆猴罢了。你要是再不醒悟,后头有的是磨难,不光是容实,还有让玉。她和陆润的事朕为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不就是为了拿捏你么。”
    她终于惊讶于他的卑劣,在他眼里人人都能利用,他可以抬举一个人,也可以轻而易举毁灭。陆润也算为他受尽苦了,当他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时候,依然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他。
    她抓住了他的袖褖,“奴才已经是容实的人了,一个没有贞洁的女人,您还要吗?”
    “要。”他斩钉截铁说,“孝宪皇后是太/祖皇帝的嫂子,咱们满人不像汉人这么积粘,你知道的。”
    她站不住了,蹲踞下来抱着膝头说:“您给我点时间,容我想想。”
    他居高临下望着她,她低垂着头,领下露出一截柔弱洁白的颈项,真是无一处不美的人儿,在内务府摸爬滚打简直可惜。他说好,“只要你回心转意,朕把一颗心都给你。”
    她从东暖阁辞了出来,跌跌撞撞去了竹香馆。竹香馆不同于别处,这里春雨蒲草,清幽雅致,没有寿安宫里浓重的檀香味,是游离于紫禁城之外的所在。让玉在这里很闲适,养花种草,看书下棋,几乎和东西六宫里的主儿无异,这都得益于陆润的照应。
    颂银进门时没了人色,结结实实吓了她一跳。忙上来接应,切切问怎么了。颂银坐在榻上掩面而泣,“阿玛的差事没有办下来,皇上判他‘陪斩’,叫老太太和额涅知道,我在家里是没脸活了。”
    让玉也呆住了,咬牙切齿地咒骂:“这个混账王八,真是个坏得流脓的主儿。”
    颂银满心的委屈没处诉说,只能来找她哭一哭,“远水救不了近火……这回是陪斩,下回怎么样?他逼得我无路可退,我了不得一死,你们呢?陆润手里有先帝遗诏,他早晚会除掉他,这回放话出来,看样子也在不远了。我先和你通个气,你自己心里要有数。”
    让玉惊慌失措,“那怎么办?人家弄死咱们玩儿似的,咱们连逃都没处逃。”
    “所以你得未雨绸缪,他对陆润有救命之恩,不到万不得已,我知道陆润不会把遗诏拿出来。”她驱身握住她的手,“只有把金銮殿里那个人扳倒,才能永绝后患。”
    可是把遗诏拿出来,陆润也是个死,这么说来是进退维谷了。让玉为难道:“他从没有和我交过底,究竟有没有那个东西,谁也不知道。再说他私藏遗诏,还有活命的机会吗?”
    这是个难题,要全身而退不是不能,只不过宫里呆不了了,得换个地方隐姓埋名。可一人有一个活法,就如他说的,他是天生应该生活在宫里的,出了紫禁城,他什么都不是。如果当真离开这里,他还能做什么?
    和让玉的商议终究没有什么结果,问题还在,是她一个人的问题,谁也帮不了她。她犹豫不决,知道容实他们的计划进行到这里,出不得半点岔子。她不能去给他添麻烦,只有一个人默默背负。
    没法下决定,时间过得飞快,眨眼便到了第二天正午。她急得团团转,隐约听见法场传来一声轰鸣,是行刑前打炮,但凡朝廷命官处决,都要以此诏告四方。她站在内务府檐下哭得伤心欲绝,走不开,不知道阿玛现在怎么样了。她真是不孝,为了自己的爱情把阿玛坑害至此,要不是她跑到热河私会容实,皇帝也不会把阿玛派去治水了。
    述明回到家,两眼发直,嘴角流涎,吓得连东南西北都不认识了。家里如遭大难,从上到下哭声一片。颂银到家时额涅在房里看护他,见她进来,肿着眼皮说:“你瞧瞧,人都成了什么样了!人家八旗子弟拉弓骑马,他连刀都抽不出来,就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哪儿见过这个场面!这回是吓破了胆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缓过劲来呢。”
    颂银跪在了阿玛炕前,哭着说:“是我不好,把您祸害得这样,我不孝透了,没脸见您和老太太。阿玛您快好起来吧,我知道自己错了,往后再也不敢了。您好起来,您说什么我都听您的,再也不背着您瞎来了。”
    仔细观察阿玛神情,他还是两眼直愣愣盯着房顶,连眨都不眨一下。她抽抽搭搭起身,到门前吩咐小厮,“外头请个小戏班子进来,天天换着花样给爷唱戏打八角鼓。挑喜兴的唱,唱到爷眼珠子会转了,重重有赏。”
    小厮领命上梨园挑人去了,她和额涅站在回廊底下说话。太太回头往屋里瞧了一眼,叹息道:“河工完不成,回来主子怪罪是意料之内的事,不稀奇。稀奇就稀奇在这‘陪斩’上,听说过陪吃陪喝,没听过陪斩的,万岁爷是铁了心的给咱们抻筋骨了。你阿玛当了三四十年的差事,最后落得这样,实在可悲。等他略好些,我打算让他上疏致仕,什么荣耀能比得上性命要紧?伴君如伴虎,这日子天天提心吊胆的,也过得够够的了。倒是你,可怎么办呢。”太太愁眉苦脸,“你要是也辞官,唯恐老太太不高兴。不辞呢,叫我们怎么放心?佟家历来是长房承继家业,八十多年了,富也富得足了,让底下几房过过手是应该。怕就怕皇上不能轻易放过……我也闹不明白,一位皇帝,怎么就能这么拗!银子,你到底什么打算?他这回是拿你阿玛做筏子,下回会不会真要了谁的命?”
    颂银无言以对,半晌红着两眼说:“实在没法子,我只有充后宫了。上回容家来的东西您替我归置起来,到时候还回去。是我对不住容实……”她捂着脸哽咽,“额涅,我太难受了。”
    太太上去搂她,把她搂进怀里,慢慢拍着她的背长叹:“咱们女人的命啊……原说叫万岁爷看上了,光宗耀祖了,门头都要高三尺。可咱们不稀罕呐,显赫富贵咱们都见过,不就是那样嘛。所以咱们挑人就挑瞧得上眼的,挑情投意合的。好孩子,我知道你艰难,可怎么办呢,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要他御门听政一天,咱们就得冲他磕头叫他主子。”
    她点了点头,“我原和容实约定好了的,他不负我,我也不负他。如果仅是对我有损害,好赖我都担着,可那个人这么对阿玛,把我逼到绝路上了。他不就是要我进宫吗,我顺着他的意儿就是了……”
    她说这些的时候眼里寒光冷冽,太太有些惊惧,“二妞,你可不能叫额涅担心。闺女养大了就像鸽子移笼子似的,一个个的都离开我了,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们在哪儿都让额涅牵肠挂肚,要是有个好歹,额涅也活不成。”
    她勉强笑了笑道:“我知道轻重,不会瞎胡来的。”
    转头瞧外面的夜色,天上一轮圆月,张惶可怖地照着人心……终究人在屋檐下,终究不圆满。
    前阵子给容实做了两身衣裳,一直没有机会给他,回房包裹起来。想了想,把颈上的同心玉也一并装进去,有些话她没法说出口,他见了这信物,应该就明白她的意思了。她抗争了这么久,已经很累了,虽然和容实情深,到底棋差一招,皇帝不倒台,他们永远没法真正安稳。他现在做的一切需要时间,不能一味的催促他。她知道皇帝的心,只要一天得不到,容实一天是他的眼中钉。如果她屈服,他心满意足后放松警惕,恭王他们的谋划才能施展得开手脚。
    她坐在案前怔怔盯着那块同心玉,一汪清泉拢在青竹纹间。她轻轻叹了口气,两手合起来,把它盖住了,盖住就没有念想了。
    第二天上值后什么都没做,挎着包袱去了侍卫值房。进去找容实,一个佐领上前拱手,“开春后新选拔的八十名侍卫要调理,上营房去了四五天了,小佟大人要有事儿,我给您转达。”
    她怅然站着,慢慢摇头,“没什么,我给他做了两身衣裳,休沐老是错开,也碰不上人,就劳您替我转交给他吧。”
    佐领接过手道好,仔细瞧了她两眼,小心翼翼问:“佟大人还好?”
    她说还好,“谢谢您垂询。我那包儿,您千万别忘了给他,天转暖了要穿的。”
    佐领答应了,见她垂着两手出了右翼门,身形落寞,再也没有往日的活泛灵巧了。
    ☆、第73章
    回内务府,直愣愣坐了半天,福格来办事,和她说话,她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魂不守舍。
    “怎么了?”福格觑她神色,“为大伯父忧心?还是和容实吵嘴了?大伯父的事儿暂时过去了,眼下成了那样,想来不会再追究了。容实近来在忙什么,京里常不见他人影儿。”
    她摇摇头,“我也挺久没见着他了,想是值上忙得走不开吧!”她叫了声三哥,“内务府里琐事多,不像奉宸院,皇上不出京,那儿就没什么操持的。在这里还习惯?”
    福格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笑道:“才开始的时候确实摸不着门道,时间久些慢慢也就习惯了。“
    她嗯了声,低头说:“我阿玛有程子上不了值呢,内务府要请三哥多帮衬。毕竟官衔还在,万一哪里出了纰漏,罪责还在我阿玛身上。”
    福格大而化之一挥手,“不是还有你呢吗,有事儿你吩咐,我照办就是了。”
    她沉默下来,轻轻抚那膝襕,“我只怕待不长了……”
    福格蹙了眉,终于意识到要出事了,直起身问:“怎么的?你要上哪儿去?要出阁吗?出了阁也可以接着管事的,你身上还有员外郎的衔儿呢!”
    正说着,小苏拉领着乾清宫御前太监赵磐进来:“传万岁爷口谕,着内务府记档,遣御医往佟府为大总管佟佳述明看诊。”
    她站起来蹲安。“奴才佟佳氏,谢万岁爷赏。”
    旁边的福格呆住了,她没有自称臣,而是自称佟佳氏,这是什么情况?等赵磐走了,他上前来搀她,“你是要急死三哥吗?万岁爷准你辞官嫁人了?事先怎么一点儿风声都不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