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6年软妹子宠夫 第1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这个女崽崽真是个会说的。两角八一斤,不能再少了。”顿了顿,“否则我宁愿拿回去吃了。”
    “两角八就两角八。”章程国急忙道,然后掏出了钱。叶秋只能叹了一口气,其实两角五就能买的,可惜章程国心急了。算了,反正不是她出钱。
    卖猪的见章程国爽快,他也大方一回,把放猪的竹编篮子一起给了章程国。
    一行人这才从猪市场出来。门口卖猪的老头见到这一行人时,气呼呼的,在吕建斌经过时,很是生气地噔了他两眼。
    吕建斌无所谓地走了过去。
    众人也没什么东西要买,于是提议到镇子口汇合。
    叶秋想了想自己身上的各种票据和唐家的情况,发现好多票都可以兑换了,刚好家里能用上。于是拉着幺妹唐桂芝又逛了起来。吕建斌这次没跟着,他和李建国两人把叶秋买的东西都带着走了。
    “马灯和电池是在哪里买?”
    “五嫂,你有马灯票和电池票?”唐桂芝有些惊喜,“那是不是有大电筒啊?”
    建设村都没有通电的,村民家里一般都是用煤油灯,有钱一点的人家是用马灯。而外出的话,大都是拿着火把,条件好的就会用大电筒。
    “马灯票和电池票有的,是村里按照国家规定发的。”叶秋笑笑,“大电筒没有的。不过,咱们去买个吧。”
    “那个很贵的。”唐桂芝摇摇头,“二十多块钱一个呢。要是有电筒票就好,一张电筒工业票就行了。可惜,要城里上班的人才会发的。”顿了顿,“五嫂,还是算了吧,我还听说了那个大电筒费电池的。”
    叶秋摇了摇头,还是买个吧,万一有事要走夜路,电筒总比火把好些的,“先带我去看看吧。”
    唐桂芝点点头,带着叶秋去了一个店,写着国营杂货铺。
    国营杂货铺里是副食品和工具一体的店。十多个工作人员穿着杂货铺发的蓝大褂、胳膊套着套袖,招呼着买东西的村民。
    叶秋看到日常生活用的油盐酱醋茶、鸡蛋、白糖、香烟、白酒等等,以及一些日常用的工具:电筒,马灯,茶盘,热水瓶,铁瓷盆,针线等等日常家用的。
    在日常生活区逛了一圈,换了二斤煤油,然后去了工具区,换了马灯和电池。
    唐桂芝拿着马灯和电池像看稀奇玩意似的,翻来覆去地看着。
    叶秋笑了笑,然后对着售货员,“同志,我没有电筒工业劵,能买电筒么?”
    “可以,二十五元一个。”这个价格有些贵了,可叶秋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买一个,还有马灯也是。
    马灯是叶秋准备给婆婆公公用的,他们二老一直用着煤油灯。煤油灯是一个玻璃瓶子做的,火露在外面,很危险。每次看到他们带到楼上,心里都捏了一把汗,生怕把屋子给烧着了。马灯虽然也是煤油灯,可外灯芯外面有一个玻璃罩子,安全得多了。
    “怎么这么贵,我们村来买的,才二十一。”
    售货员淡淡地看了眼唐桂芝,“这可是上海牌的,你看看这标志。”语气傲慢,还带着瞧不起的意味。
    唐桂芝涨红了脸。
    叶秋心里也有点生气,可如今的国营店里的售货员都差不多的态度,深深吸一口气才忍住那股怒气,“马灯多少?”
    “十三。”
    连忙付了钱,叶秋又给公公带了一斤白酒后出了杂货铺。二人又去猪肉铺子店,拿猪肉票换了两斤猪肉后,叶秋和唐桂芝拿着满满的东西朝着镇子口走去。
    路过一个国营废品站时,叶秋把东西扔给了幺妹拿着,然后钻了进去。在里面,叶秋发现了很多好东西。雕花的木床和屏风,桌椅。虽然都有些缺胳膊断腿的,可这些却都是古董。还有仍在角落的花瓶瓷碗等等。可因为幺妹在外面,她不好买下后放进空间,想想只有等后面抽空来镇子上一趟。
    又翻捡一会,叶秋找到了很多小人书和连环画,还有一些服装剪裁的书。小人书和连环画放了几本到空间。服装剪裁的书买了三本,分别是湘江工农兵服装厂出版的《工农兵服装剪裁》,s省服装总厂汇编的《服装缝纫工艺操作》以及南方服装总厂研究汇编出版的《服装量裁基本知识》。
    总共花了一块多钱,想着回去跟婆婆一起学做衣服。不过要是有台缝纫机就好了,可惜乌渡镇只是个小镇,很难买到。叶秋心里琢磨着,什么时候去一趟c城看看。她离开s城的时候,城里已经开始流行三转一响了。若是结婚的时候,有三转一响其中一个,很是备受瞩目的。
    乌渡镇地处西南山区,虽然现在没有开始,可只要改革开放后,很快就会流行起来。叶秋想着其中的商机,心脏猛烈地跳个不停。可如今还不到时候,想想就觉得十分难受。就像一个十分饥饿的人,面前放着一块大饼,却不能吃。
    叶秋连忙抛开所有思绪,和唐桂芝一起朝镇门口走去。
    路上遇到了魏红芝和杨大珍。
    魏红芝脸上带着笑意,看到叶秋买了那么多东西,连忙帮她拿了些。杨大珍就羡慕不已了,心里嘀咕两句,又看了眼魏红芝。比较一番后,心里微微有些失落。
    本来叶秋还想拿粮票去粮站换点粮食的,可看到杨大珍的模样,又看了眼魏红芝,想想还是等后面再说。于是几人很快到了镇子口,与众人汇合后,回建设村。
    第28章
    叶秋刚跟吕建斌他们汇合,却突然想起自己的信还没寄。于是村长大娘打趣声中,转身回镇子上寄信。
    那时的邮票是无号邮票,主图是农民、工人或者解放军,面值分别是4分、8分和10分。叶秋向邮局工作人员拿了一共信封,填好地址后递给了邮递员。
    工作人员一看,竟然是xx部队,忍不住看了眼叶秋,道,“同志,一共一角三分。”停顿一下解释,“邮票八分,信封五分。”
    叶秋连忙付了钱,然后看着邮递员把信收起来后才转身出邮局,朝着镇子口而去。还有邮局离镇门口不远,十分钟就看到站在镇门口不远处的一群人,小步跑了过去。
    刚好秦国文和秦璐也买了一些东西回来。然后一行人一起回了建设村。
    叶秋把东西都给了周菊,自己留了一把锄头,放进了空间。然后拿着糖去了隔壁大哥唐伟石家。
    周菊见叶秋买回那么多东西,本想说两句,过日子不要大手大脚。可转眼周菊就想到,这也许是叶秋自己的钱和票买的东西,说了不是得罪儿媳妇么。所以嘴唇动了动,却什么没说,只是把农具慎重地收藏了起来。
    唐传河看着二两肉,忍不住道,“石板那次,老五媳妇为你出头,我还原以为是个精明的,可这买东西就暴露了。哎,这也是个老实的。你看这二两肉,瘦不拉几的,肯定被人坑了。这砍肉的是个心肝黑的家伙,就会欺负下乡的青年,恁是不会多砍点肥肉,全是瘦的。你说瘦肉有什么好吃的,磕牙齿不说,还不肥肚,要是我晓得有肉票……”
    “又吃又嚼(说),吃都堵不上你的嘴。”周菊恨恨地道,说完,还看了下前门,生怕叶秋回来听到这些话后,心里头不安逸。俯身又开始规整叶秋买回的东西,看到了一个酒壶,“喏,这老实人办老实事,给你打酒了。”说完,又忍不住嘀咕一句,“家里还有我酿的酒呢,怎么费这个钱。”
    听到有酒,唐传河一个健步如飞地从周菊手里夺了过来。那姿势,完全看不出来是腿有残疾的。
    周菊见唐传河猴急的模样,忍不住道,“你不说人老实了。”
    唐传河笑嘻嘻,“老实好啊,老实人心眼实。”顿了顿,“就像我。”
    “呸。”周菊唾了唐传河一口,“你嘴巴少吧嗒吧嗒地说老五媳妇,不会说话就闭嘴,没人会说你是个哑巴。”
    “好好好,闭嘴,闭嘴。”唐传河有酒喝,什么也不在乎了。
    叶秋把糖送给唐伟石家后就离开了。回来时刚好听到唐传河的话。上辈子也相处了二十多年,叶秋知道公公只是说说而已,并不是嫌弃她。何况叶秋是能理解的。
    毕竟这个时候物资缺乏,谁家有肉票买肉,一定是精打细算的买着吃。买的时候最喜欢肥肉,因为肥肉拿回来可以熬成油,剩下渣再用水煮一遍再吃。榨干的肉因水煮,浸进了水,于是跟肥肉也没区别。这样不仅能打牙祭,熬成的油以后还可以炒菜吃。全家人就可以吃很久的油荤菜。
    叶秋暗暗想,看来以后买东西时还是考虑周全点。
    下晌饭,周菊准备把二两肉弄来吃了。可唐家人多,虽然分了家,但二老吃肉,不能不给儿子孙子吃吧?可这二两肉,炒着吃的话,恐怕还不够塞牙缝的。周菊想着怎么做,能让众人都吃上一口呢。想了想,还真想出一个法子。连忙让幺妹去自留地摘了一篮子青菜。然后把青菜洗涤干净后剁碎,放在筲箕(shaoji)里。
    锅里放了满满一大锅水,让唐传河架着柴火烧着。周菊把瘦肉切成小丁,然后撒了把芡粉。等锅里水开后,把伴着芡粉的肉倒进了锅里。
    唐传河烧着柴火,不一会儿,伴随着咕噜冒泡声,传来了一阵肉香。
    隔壁唐伟石的两个大孩子正分吃着叶秋买回来的糖。突然闻到了一股肉香,老大唐宗才咽了咽口水,老二唐宗香看着姚小兰,“娘,奶奶爹爹是不是做肉了。”
    姚小兰抱着老三唐宗华喂着奶,闻到香味也咽了咽口水。他们过完年后,就再也没吃过一顿肉了。听到老二的话后,看了看隔壁,“你五娘今日上街,应该是她买了的。”叶秋回来给俩孩子带了糖,姚小兰就不好意思叫两个孩子过去看看了。不过,姚小兰想到了婆婆周菊的性子,即使现在孩子们不过去,二老也会给他们送过来,或者叫他们过去吃的。
    周菊把菜全部放了进去,然后把早晨剩下的饼子给捏碎后放进锅里,搅拌,接着再放了点盐巴。等到锅里又开后,就成了蔬菜肉粥,满满的一大锅,还稠稠的。
    周菊用大碗舀了三碗,老大家一碗,老三家一碗。让幺妹送了过去,顺便让她把唐宗才和唐宗香接过来吃。
    当然周菊并没有忘记今日的肉是怎么来的,也给叶秋盛了满满一大碗。
    这一碗是叶秋重生一来,吃得最饱,也最好吃的一次饭了。心里不禁感叹,婆婆的手艺真是不错啊。粥里的肉,混合芡粉,肉又滑又嫩的,再加上蔬菜的清香,不油不腻,刚刚好。
    大伙吃了一顿饱饭。
    下午,叶秋被村里大队叫过去谈了话。
    意思大概就是,她最近没有上工,一直帮着唐桂芝割草放牛的,她是不是想和唐桂芝一起养一头牛了?
    叶秋连忙拒绝,她怎么能抢幺妹的工呢。她若跟幺妹一起喂一头牛,那不是分了幺妹的工分么?
    大队知道叶秋的意思后,就让她赶紧跟队里上工。
    其实叶秋想讨一头牛来自己喂的,可大队却说,今年没有新的牛崽。若是幺妹唐桂芝那头牛下崽后,她倒是可以喂的。可唐桂芝那头牛才刚刚一岁,更本没有配种,哪来的牛崽啊。于是,叶秋开始按照大队安排一起上工了。其实叶秋也可以按照唐伟山说的不上工的,可叶秋是个闲不住的人,只好在村里上着工,想着等有事干后就不再去。
    从那天下午开始,叶秋也开始跟人上工,捏起了玉米球。
    玉米球其实就是用农家肥捏一个成人手掌心大小的圆球,中间掏空口放玉米种子。而农家肥就是草木灰加牛粪和猪粪混合而成。这是为了保证玉米发芽时的营养。捏好的玉米球会被放进一个两米宽左右,二十公分高的坑里,坑上面用竹条插着,然后在竹条上面盖着一层薄膜。这样玉米球中的玉米就能很快发芽长成玉米苗。
    秦璐很倒霉,采茶过敏才刚好,就被分配了捏玉米球的工。原本不知道黑乎乎的泥是什么东西,还捏了一堆玉米球。可等到知道后,连连干呕。
    叶秋上辈子做过农活,早已经适应了。所以她能够面不改色地捏起玉米球。可两人在外人眼里,都是今年下乡的青年,这样一对比,就有了鲜明的对比。叶秋每每能得满工,秦璐却是最少的。
    还有就是建设村的村民对叶秋的印象更好了些。后面的几日,秦璐的反应是一点没有变,只要到了地里开始捏玉米球,她就会干呕起来,弄得其他人也不能好好上工。众人忍不住对着秦璐指指点点,到了后来,更是不再让秦璐一起上工。
    秦璐气呼呼地回了知青点,看着自己脏兮兮的手,忍住恶心,连忙跑到水边清洗。洗着洗着,秦璐觉得无比委屈,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恰好被放学回来的秦国文看到,“怎么了?”
    秦璐一看到秦国文,一下子跑了过去,有些委屈地低着头。
    “怎么了?”见秦璐的模样,秦国文忍不住皱起来眉头,“有事赶紧说。”
    “秦大哥,你能不能把我弄到大队小学上工?”秦璐见秦国文不耐烦,连忙道,“村里的工,我真的做不来。而且,叶秋不知道怎么会做农活,我们这边一对比。大伙儿都对我都指指点点的,我不想再做农活了。秦大哥,帮帮我,行不行?”
    秦国文本想拒绝的,可听到秦璐后面提起叶秋时,不知道为何,一口竟然应道,“我帮你提提,成不成可就不能保证了。”
    “多谢秦大哥,多谢秦大哥。”
    叶秋本来想单独找魏红芝,聊聊那日相亲的事情。可没想到这几日上工太忙了,一直没有时。而今日下工后,叶秋看时间还早。于是,叶秋去观音山捡了点柴。背着柴下山时,叶秋就看到魏红芝和唐伟勇二人悄悄在林子边。
    唐伟勇不知道说了什么,魏红芝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而唐伟勇突然一把拉住了魏红芝的手。两人紧紧握在一起,好一会儿才放开。放开后,唐伟勇就先行离开。
    魏红芝也准备离开时。
    叶秋假装背着柴刚到,惊诧地看着魏红芝,“红芝姐,这么晚了,你要进山么?”
    魏红芝一惊,回头看到是叶秋时,明显松了一口气,听到她的问话后道,“没,没,我就来这里看看。”
    “红芝姐,那日相亲怎么样?”
    魏红芝闻言,似乎想起了刚才的场景,脸上一片红晕。
    看着魏红芝的模样,想着刚才她灿烂的面容,叶秋到嘴的劝慰也说不出口了。叶秋心里想了想,自己也许正的是杞人忧天了。虽然唐伟勇发达后,不到十年就出轨抛弃了魏红芝。可前面他跟魏红芝近二十年的婚姻,却很幸福的。
    何况,看之前魏红芝的模样,这事应该已成了定局。还是以后再提点提点魏红芝吧。毕竟一段婚姻出现裂痕,应该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原因。
    回到家里,叶秋洗漱后上了床,然后进了空间。之前发现空间内有草没有完全枯萎后,叶秋又扔了很多次树叶和嫩嫩的青草。后来,空间内的雾气渐渐浓郁起来,叶秋拿进的树枝再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干枯了。
    于是在捏玉米球时,叶秋突发奇想,偷偷放了十来个玉米球进了空间。可叶秋真没想到,短短不到一周,玉米球中的玉米竟然发芽,还长到了二十公分。
    叶秋惊喜不已,这是能加快生长的吧?
    连忙拿起锄头在黑色的土地上,叶秋掏了一条泥土堆,堆上挖了洞。接着把玉米球栽种到了你洞里。看着嫩绿嫩绿的玉米苗,叶秋兴奋不已,不知道这玉米苗什么时候能长大,什么时候结出玉米棒子?
    这个地方竟然能加快生长,叶秋琢磨着外面田里的秧苗。秧苗需要水田的,叶秋想着,不知道这个地方能不能装水?
    想到这,叶秋就开始行动起来,选了一块地。把中间的泥土往四周挖,然后造出了一块七分左右的田。出了空间后,叶秋到了后院水井边,然后把水直接引入空间的田里。
    水开始进入空间后,直接没入泥土里,叶秋很失望。可叶秋真的很想吃大米,于是又坚持了一会灌水的动作。没想到井水一半消失后,空间的那个水田慢慢有水了。如此一来,直到叶秋把井水全部用完,才勉强够空间里挖出的那块田。平整了空间里的田,一夜差不多也过去了。
    叶秋出了空间,伸了一个懒腰,一夜劳作,真的好累,眼皮也睁不开。正准备回屋休时,却听到主屋外面一阵猛烈的敲门声,然后紧接着,楼上有人起床,下楼,开了门。
    叶秋听到吱呀一声门打开后,接着就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呜……娘,我不活了,娘,我不活了……”伴随着女人的声音,还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