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92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妾只是一个建议,岂敢越俎代庖,为大王选人。”
    孙策沉吟片刻。“孤有你们几个,心满意足,暂时没有再纳夫人的想法。你如果有合适的人选,不妨为孤的几个弟弟张罗着,尤其是仲谋,年纪也不小了,胡姬成群,正妻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太后虽然不说,心里还是着急的,你多费点心思吧。”
    “喏。”
    ……
    天井关。
    令狐邵背着手,在城头来回踱步,不时地看一眼关外的羊肠小路。站在关城之上,可以一眼看出十余里,曲折的羊肠坂尽收眼底,推着小车,挑着担子,在羊肠坂上艰难前行的民伕像蚂蚁一样缓缓移动。
    正是秋收季节,这些百姓却被征发来运送军粮,心中怨气可想而知,仅仅半天时间就发生了四五起民伕与关塞士卒发生冲突的事。若是平时,令狐邵不会放在心上,抓住几个刺头打一顿就好了。可是现在他不敢如此轻率,吴军攻城在即,司马懿急需这些粮食守城,一天也耽误不得。
    突如其来的压力让他焦灼不安,心浮气躁,没有了往日的从容。
    “都尉,都尉。”一个士卒一边气喘吁吁地喊着,一边奋力爬了上来。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令狐邵没好气的喝了一声,瞪起了眼睛。士卒吓了一跳,连忙站住,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递上一柄短刀。令狐邵不解其意,接过短刀,打量了一番,觉得此刀与众不同,不仅装饰华美,而且上面有一个展翅欲飞的凤凰标志,这是平时没见过的,却很容易让人想到吴国,联想到以凤凰自号的吴王。
    “哪来的?”令狐邵一边说,一边拔出短刀。短刀细长,寒光闪烁,做工很精致。令狐邵用拇指试了试刀锋,刀锋很薄,很锐利。
    “关外巡逻的士卒在珏山附近捡到的。”
    “珏山附近?”令狐邵心里咯噔一下。珏山在天井关东北,丹水从山脚下流过,一直向南,通往河内。虽说那条路不好走,不可能通行大队人马,可是三五十人从河内溯水而上,还是有可能越过太行山,进入并州腹地的。现在正是粮食运输的关键时刻,若是被吴军细作混了进来,烧毁粮草,那可是个麻烦事。
    “有多少人?”
    “人数不明,还在追查,但是……”士卒指了指刀鞘上的凤凰标志,咽了口唾沫。“都尉,有人说,这个标志像是吴国羽林卫特有的军徽。”
    “吴国羽林卫?”令狐邵再次打量了一眼手中的短刀,心跳忽然加速。吴国羽林卫是由孙策的妹妹孙尚香指挥的,难道说孙尚香不在孟津大营,到了珏山?就算不是孙尚香本人,这也非同小可。羽林卫是孙策近卫,如果能擒住几个,那可是不小的功劳,还能折辱孙策,振奋一下士气。
    更重要的是,羽林卫全是女子,战力有限,人数又不多,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功劳。
    令狐邵没有过多犹豫,很快做出决定,从关中抽调三百精锐,由儿子令狐华率领,赶去珏山围捕这些吴国羽林卫。
    第2356章 天井关
    天井关是纯粹的军事要塞,地处太行山顶,地形受限,规模并不大,总兵力不过五百人,但令狐邵深知山中捕人不易,没有足够的人手很难成功,这才派出大半兵力。至于天井关,他不觉得吴军主力能够悄无声息的通过这十里长坂,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他面前。
    尽管如此,他还是叮嘱令狐华时刻注意关中的消息,一旦有警,立刻赶回关中增援。天井关的西北方向不远有一个山峰,是这座山岭的最高点,比天井关还要高出十几丈,上面有个烽火台,白天举烟,夜晚举火,周围的十余里都能看到。
    珏山在天井关之北,上下落差不过百丈,比关南的路好走。来敌出现在羊肠坂时示警,他们最多两个时辰就能赶回关中,而敌人却未必能在两个时辰内通过羊肠坂,到达关前。
    令狐华一口答应,率领三百精锐匆匆而去。羽林卫与众不同,是吴国的宫省禁军,擒获她们的功劳不亚于击败吴军的主力。
    令狐华离开后,令狐邵又派人检查烽火台,确保一旦有事,烽火台能及时示警。天井关是并州南大门,王凌将天井关交给他,他不能有丝毫大意。随后,他就坐镇关中,密切注视着关南的十里长坂,以防意外。
    关门敞开,一队队民伕鱼贯来到关前,领了粮食和凭证,又转身回去,沿着十里羊肠坂下山,赶往邘城。羊肠坂曲折迂回,道路狭窄,小车难以通行,大部分人都是肩挑手抬,极是辛苦。令狐邵看在眼中,很是不忍。秋收季节,若非万不得已,谁会丢下自家的庄稼不收,跑来这里运粮。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中平以来,天下大乱近二十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
    令狐邵越想越悲观。太平也许会来,却与并州无关,吴军四面围攻,并州接下来的几年必然烽烟四起,就算吴军攻不进来,并州也会因为战争的巨大消耗被拖垮,只能依靠地利勉强支撑,直到形势出现转机。
    ……
    羊肠坂的南端,离山路不远一个山凹里,孙尚香、吕小环蹲在一起,看着一个刚刚返回的女卫解说情况。这个女卫扮作农妇模样,满面尘土,头发散乱,身上一件破布衣,隐约能看到皮肉。她操着一口上党土话,讲述她这一路看到的情报。
    她是第一批派出的细作,半个月前扮作河内难民,进入上党,转了一圈后,又混进运送粮食的上党民伕中来到天井关,来回走了两趟,她对关南关北的情况了解得不少,连哨卡的位置、兵力都记了下来,一一说给孙尚香听。
    “十里羊肠坂,总共有哨卡十一个,每个哨卡三五人不等。他们主要是示警,每隔半个时辰,他们会发一次消息,白天举旗,夜晚鸣鼓,鼓声长短每日一变,由关中派人传递消息。不过最要紧的是关西北的烽火台,上面有一什士卒,一旦有事,白天举烟,夜晚举火,向高都方向求援。三姑泉有一队人,领头的也姓令狐,好像是令狐邵的族人,叫什么球……”
    女卫一边说着,一边在地上画草图,徐节拿着纸笔,迅速将女卫画的草图抄录下来。孙尚香、吕小环全神贯注的倾听,柳眉微蹙,神情凝重。
    天井关易守难攻,比她们事先想象的还要难。从女卫的描述来看,从高都方向增援要比从关南进攻更容易,仅从落差之悬殊即可窥一斑。从地图上看,天井关大致位于高都与邘城之间,可是高都只比天井关低两百余丈,邘城却比天井关低七百八丈,道路陡峭迂回,不可同日而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强攻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吴军有十万精锐,能到关前的也不过几百人,而巨型抛石机等大型军械既运不上来,也无处安放,就连射手必须的望楼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
    “越是如此,越要拿下天井关,否则就只能将功劳让给沈子正了。”孙尚香摸着下巴,老气横秋的说道:“你辛苦了,回头赏你一大盒堕林粉,好好保养一下。”
    “那就谢谢三将军了。”女卫喜笑颜开。这些天最辛苦的不是体力,而是不能像往常一样打扮,每天像个野人似的,连脸皮都黑了不少,让她非常担心。她又看向吕小环,三将军赏了,吕将军也得意思意思吧?吕小环正盯着地图出神,没注意到女卫热切的眼神,直到王异提醒,她才反应过来。“你看我干啥?”
    女卫有些失望,脸色就不太好看。孙尚香看得真切,笑道:“你别就为难吕将军了,谢家的鸭蛋粉连她自己都得花钱买。不过我可以答应你们,这次功成,我去找谢夫人要赞助,一定让你们满意。”
    “那就先谢过三将军了。”女卫眉开眼笑,连忙施礼。
    “不过,你们都要活着。”孙尚香拍拍女卫的肩膀。“一个也不能出事,听到没有?”
    “三将军放心吧,我们小心着呢。”女卫撇撇嘴,不屑一顾。“那些并州人根本不把女人放在眼里,连正眼都不看我们一下,才不会生疑心呢。要我说,他们都是不开化的蛮夷,比我们吴国男人差远了。”
    “话虽如此,你可不能摆在脸上,平白令人生疑。”
    “明白,明白。郭祭酒第一天就跟我们讲过了,所以才选了我们这些长得一般的,好看的一个也不要。”
    孙尚香忍俊不禁,笑出声来。吕小环也笑了。她第一眼看到这个女卫时,见她五大三粗,衣服朴素,还真以为她是个农妇,现在才知道这是特意挑选出来的。早就听说郭嘉精于人心揣测,现在算是领教了。
    孙尚香潜伏了一天,综合了几个细作送来的消息,得知令狐华率领三百精锐离开了天井关,关中只剩下百余人,还有一些分散在羊肠坂中十余个哨卡上,战机已经成熟,便开始拟定具体的战术。
    第一步当然是解决关西北的烽火台,切断天井关向外求援的通道。这个任务由混在民伕队伍中的女卫完成。这批女卫共有二十余人,集结起来,择机解决烽火台上的士卒。
    第二步就是夺关。天井关中有守卒百余人,包括关都尉令狐邵在内。擒贼先贼王,抓住令狐邵是关键,孙尚香为此拟定了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在关南的三姑泉设伏。天井关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关南的三眼泉水。天井关在山顶,周围也没有河流,关中用水全部依赖这三眼泉水。这些天民伕多,令狐邵安排了五十名士卒看守这三眼泉水,由他的族弟令狐仇负责。令狐仇为人机警,有勇力,普通女卫未必是他的对手,只能由孙尚香亲自出马,在三姑泉附近制造混乱,诱令狐邵出关,一旦令狐邵出关,吕小环就趁虚抢关,截断令狐邵的退路。
    第二个方案是直接抢关。如果令狐邵不出关,那就在解决令狐仇之后直接抢关。在此之前,有一部分细作已经潜伏在关中,若能找机会刺杀令狐邵,或者打开关门,引主力进关,也能解决问题。
    第三个方案是强攻。如果前两个方案都失败,令狐邵据关自守,那就只能强行攻取。孙尚香带来了一千精锐,其中还包括许褚率领的一百虎卫,就算伤亡大一点,也有破关的机会,虽然机会不大。
    吕小环同意孙尚香的计划,徐节、王异也没什么意见,孙尚香又向许褚请教。许褚是武卫将军,手下虎士都是以一当十的勇士,孙策派他来保护孙尚香,既是对他能力的信任,也是给他立功的机会。
    许褚话不多,只是提醒了几个细节,并再次重申孙策的命令,在夺关成功之前,孙尚香不得以身犯险。吕小环也是如此,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她都不能离开许褚安排的二十名虎士视线。
    孙尚香答应了,吕小环有些不以为然,却也答应了。王异再三关照她,这次战事意义重大,不仅是个人得失,更关系到孙策的新政,容不得一点疏忽,不能任性使气。
    安排妥当,孙尚香命令将士们准备。为了保证战术的突然性,她决定下半夜行动。如果一切顺利,明天早上在关中吃早饭。如果不顺利,趁着明天早上的晨光,强攻天井关,一鼓作气,争取在中午前得手。
    接到命令,每一个将士都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淡水,饱餐一顿后,和衣而卧,假寐休息,等待着战斗的开始。偌大的山凹里悄无声息,即使从几十步外的山路上经过,也没有会想到这里藏了近千人。
    孙尚香睡不着,她裹着大氅,看着月牙儿慢慢升起,又渐渐西移,直到徐节来提醒她。
    “三将军,时辰到了。”
    “叫醒将士们。”孙尚香坐了起来,看了一眼夜色,喃喃说道:“阿节,我们的时代开始了。”
    第2357章 夜袭
    天井关西北,烽火台。
    几个矫健的身影借着夜色掩护,如鬼魅般悄悄接近烽火台,紧贴着烽火台的岩臂站好,举起手中的弩,一动不动,另一个身影掏出一件飞爪,在手中舞了两圈,“嗖”的飞出,直上烽火台的女墙,“啪嗒”一声轻响,紧紧的勾住岩壁。
    “谁?”台上当值的士卒警惕地抬起头,探头向外看,不忘用手中的盾牌护住自己的要害。
    “将军,民妇内急,借你的地儿解个手。”一个紧张而不失娇弱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紧接着,一个人影站了起来,一手提在腰间,一手怯生生的扬了扬。
    台上的士卒将手中的火把尽可能的伸远一点,眯着眼睛,仔细打量,隐约看见一个身着破烂布衣的女人,不禁骂了一声:“晦气!你怎么跑这儿来解手,这儿不准靠近,快滚!”
    “道上人多,看着多不好意思。”那女人有些紧张,结结巴巴地说道:“民妇解个手就走。”
    “滚!再不走,老子射死你!”台上的士卒低声喝道,伴随着一阵含糊的怪笑。“李三儿,你真是长能耐啦,动不动就要射死人家。你有本事倒是下去射射看啊。”
    “滚你老母!”发狠的那个士卒李三儿有些讪讪。“令狐大人交待过的,无令接近烽火台,格杀勿论。要这是出了事,谁负责?”
    “你少拿鸡毛当令箭,一个解手的女人能出什么事?玩得你腿软,走不动道么?”一个粗粗的嗓音喝道:“都给我闭嘴,你们不睡,别人还要睡呢。”又探身出来,喝道:“解完了手赶紧滚,要不然就别走了,进来陪老子睡一觉。”
    “马上走,马上走。”远处的女人更加紧张,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声音。台上一时沉默,过了一会儿,有人叹了一口气。“唉,这一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俺想家里的婆姨了。”
    “俺也想你婆姨。”
    “去你老母!”
    台上士卒斗了几句嘴,又没声音了。下面的黑影待了一会儿,拽着绳子开始攀爬,没一会儿就上了台,悄无声息的翻过女墙,又向下打了个手势。又一个人影爬了上去,刚要翻过去,脚下一滑,身体撞在了墙上,险些摔下来,亏得先上去的人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她。
    泥土簌簌落下,落了台下准备攀爬的人一脸,那人却闭紧嘴巴,一点动静也没露出,等台上发出手势,拽着绳子迅速向上。上了台,立刻蹲在墙角下的阴影里,摘下背在身上的弓,搭上箭,瞄着门口,之前两人曲身猫行,守在门两侧。脚步声响起,一个士卒举着火把走了过来,抬起头,还没等他看清,弓弦轻响,羽箭疾射而出,正中他的咽喉。士卒翻身就倒,一个守在门后的两人上前,一个接住了他,另一个伸手接住落下的火把。三人配合默契,宛如一人。
    “李三儿,李三儿,你去哪儿了,不会是想下去快活吧?”脚步声响起,又一个士卒举着火把钻了出来,没等他站稳,背后的两个人影扑了过去,一个捂嘴,顺手用短刀割开了他的脖子,另一个伸手按住了他腰间的长刀,同时抱住了他的腰。
    士卒惊恐的睁大了眼睛,发出“呜呜”的声音,奋力挣扎,却动弹不得,不一会儿就不动了。里面有人听到声响,问了几句,外面的一个人粗着嗓子,含糊地应了一句:“没事,老子尿个尿。”里面咒骂了几句,就没动静了。
    趁着这个功夫,又有两个身影翻墙而入,迅速闯入,两个直奔举放烟火的地方,两个直奔下面的正门,另一个举弓掩护同伴。脚步声惊动了更多的人,台中的士卒惊坐而起,大声询问,却没有理睬他们。当值的士卒意识到不对,赶了过来,正准备说话,羽箭飞至,正中要害,翻身倒地。
    台上瞬间一片混乱,十几个身影搅杀在一起,呼喝声,拔刀声,怒吼声,此起彼伏,本该当值却躲在外面睡觉的士卒也纷纷惊醒,接连被杀了两个。有人冲到金鼓前,打算鸣金击鼓报警,却被闯入者抢先截住,刀光闪了两闪,便被放倒。有一个士卒冲到鼓前,抢到了鼓桴,正准备敲响战鼓,一支羽箭疾飞而至,将他射倒在地。
    烽火台的大门被人打开,在门外等候的人涌入,迅速制服了台中幸存的将士。
    火把亮了起来,照亮了十几张涂成黑色的脸,有如鬼魅,幸存的并州将士看得分明,两腿发软,有一个直接尿了,臊气四溢。
    “报数!”一个声音低喝道。
    “一!”
    “二!”
    一连串的声音响起,直到十五结束,过了片刻,有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响起。“什长,小蛮、青鸾、小兰牺牲了。”
    什长转头看了一眼,喝了一声:“哭什么哭,怕死就别做羽林卫。发信号,通知三将军。”说完,转过了头,抬起手臂,用袖子拭了拭眼角。
    “喏。”
    ……
    三姑泉。
    令狐仇被一阵喧哗声惊醒,侧耳听了听,听到了几声愤怒的叫骂声,夹杂着委屈的哭喊,隐约还有女人的声音,不禁骂了一声,翻身而起,拔出腰间的战刀,大步走了出去。
    这两天运输任务紧张,不少民夫就宿在羊肠坂上,三姑泉取水方便,是民夫们集中的地方。守泉的士卒中平日里横行惯了,根本不会把这些从河内来的民夫放在眼里,勒索钱财,调戏妇女,打骂更是家常便饭,虽然令狐邵三令五申,不准欺负民夫,以免引起民变,却还是控制不住,隔三岔五的总要闹出点事来。令狐仇已经习惯了。
    出了门,令狐仇也吓了一跳,泉边乌泱泱的全是人,愤怒的叫骂声扑面而来,让他一下子惊醒过来。他环顾四周,尤其是南面的山路,见人影幢幢,还有人在赶来,不禁大怒,举起战刀,冲着一个身着短衣,叫得声音最大的妇人就冲了过去。
    “敢闹事,老子宰了你!”
    “杀人啦,杀人啦,并州人杀河内人啦。”那妇人尖声叫着,却不后退,令狐仇觉得奇怪,却没来得及多想,挥刀就砍。那妇人手臂猛挥,一掌击在令狐仇的手臂上,顺势一掌臂在令狐仇的脖颈处。令狐仇猝不及防,根本没来得及反应,眼前一黑,便倒在地上。
    令狐仇的亲卫见状,吓了一跳,纷纷举刀冲了上去,却被愤怒的民夫们拦住,转眼间就不见了令狐仇。民夫们包围了亲卫,又像潮水般冲向他们的哨所,守卫三姑泉的士卒大惊失色,一边抵抗,一边向天井关报警。
    一时间,报警声大作,几乎所有的哨所都被惊醒了,询问的鼓声此起彼伏。
    令狐邵收到消息,匆匆赶上城楼,看着火光摇曳,人声鼎沸的三姑泉方向,再看看人影晃动的羊肠坂,眉头蹙成了疙瘩。夜色正深,他看不清下面的情形,只知道三姑泉出了事,究竟什么事,却无法断定。他也知道令狐仇管束部下不严,多次激起民夫反抗,这一次是不是如此,他却没什么把握。
    他想到了珏山方向出现的情况。既然珏山方向出现了吴军细作,羊肠坂有吴军细作生事也是很正常的。令狐仇有五十人,对付几个细作应该不成问题吧,就算无法击退他们,守住哨所,天亮后再做决定也是来得及的。夜晚出关,情况不明,万一被混在民夫里的细作刺杀,天井关就危险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