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33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朗看着刘和,相信了他的话。这种丢人的事,刘和应该不会编出来丢自己的脸。看得出来,刘和是真心向他请教。王朗低下头,心头掠过一阵阵不安。他知道孙策擅长用兵,这次率轻骑来往于朐县、郯县就是一个例子,陶应私下里不知道多庆幸自己有这样的盟友。如果不是孙策,东海已非陶谦所有。
    但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孙策的部下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如果是这样的话,徐州恐怕既不是刘和的,也不是陶谦的,最后会变成孙策的。孙策已经拥有荆州、豫州、扬州,如果再占据徐州,天下三分有其一。他还能安于臣位,尊奉朝廷吗?
    王朗眉心皱得越来越紧,他思索了很久,咬咬牙,做了一个决定。“将军,比武不过是匹夫之勇,胜负无关大局。但孙策好行险,如果你们能将他调离峄山,也许有机会伏击他。”
    “怎么才能将他调离峄山?”
    王朗看看刘和。“将军,我虽然不懂用兵,却也知道攻其必救,却也知道扬长避短,避实击虚,将军是统兵之人,还要我来指点吗?”
    刘和眼珠转了转,慢慢吐出两个字:“朐县?”
    王朗一声不吭,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清楚。郯县是郡治,城坚池深,急切之间难攻。朐县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城,防守力量有限,但支持陶谦和孙策的麋家偏偏在朐县。孙策之前为了救麋家,不顾危险,以轻骑急行四五里,只是刘和当时不知情,没能抓住机会。如果派人抢攻朐县,孙策肯定会再次驰援。他只有一千骑,面对三千骑的突袭,他必败无疑。
    刘和向王朗深施一礼。“多谢先生。”
    王朗长叹道:“知我罪我,其唯春秋。”
    第933章 谁要他的心
    刘和亲自送王朗出城。他拱着手站在城门口,看着王朗乘车远处,直到王朗的身影消失在如烟似雾般的树影中,才直起身,转身回城。他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想着什么,不时地轻笑一声。回到国相府,进了前庭,他看到荀谌坐在廊下,靠着柱子,静静地看着院子的一丛梅树。
    春寒未尽,梅树还没有开花,褐色的枝条带着淡淡的湿意,昨天夜里刚刚下了一场小雨,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刘和心中一动,莫名的多了几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若想在徐州站稳脚跟,农时是万万不能耽误了。春不耕,秋不收,没有粮食,就算雄兵百万也没有意义。
    “友若兄,怎么有如此闲情逸志,赏起枯梅来?”刘和走到荀谌身边,瞅了一眼那丛梅树,笑道。
    “枯梅?”荀谌直起身,打量着刘和,轻声笑道:“将军是这么看的?”
    话一出口,刘和就后悔了。和这些名士说话就是费劲,一不小心就犯错。他拍拍额头,解嘲道:“又输友若一着,果然是天资不足。友若,你来得正好,我有事和你商量。”
    荀谌不动声色的笑着,跟着刘和进了中庭,来到堂上,分别落座。刘和把王朗来的事说了一遍,然后静静地看着荀谌。“友若觉得如何?”
    荀谌沉吟了良久。“将军,你觉得王景兴其人如何?”
    “王景兴乃是故太尉杨公伯献弟子,我乡里名士,我在京师时就对他景仰有加,只是一直未曾谋面。说实话,对他了解有限,不敢妄加评论。”
    “那将军知道杨公嫡孙杨德祖就在孙策身边么?”
    刘和微怔。“现在?”
    荀谌点点头。“杨德祖是孙策的主簿。”
    刘和脸色微变。王朗是杨赐的弟子,当年杨赐去世,王朗曾弃官服丧,他和杨修当然是认识的。杨修在孙策身边做主簿,说明他深得孙策信任,王朗纵使不支持孙策,也不应该反对孙策,那他为我出谋划策是什么意思?可王朗是道德君子,他会行反间计,诱我上当?
    刘和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不愿意这么想王朗。“友若,会不会……搞错了?又或者……有不得已?”
    荀谌笑了。“将军,我并不怀疑王朗的人品,我只是怀疑他被孙策骗了。君子可欺之以方,若孙策有意诱导王朗误判,一点也不奇怪。别的不说,孙策去了一趟朐县,难道什么也不做就撤了,等将军强攻朐县,他再匆匆赶去增援?”
    刘和忍不住笑了,意味深长地看着荀谌。荀家这是交了什么好运,怎么一下子出了这么多人才,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他听王朗出此计时也觉得不靠谱,但他没有当面说破,当然也没往坏处想。现在荀谌也这么想,可见王朗虽然学问好,道德佳,是个君子,却不适合做个谋士,至少比荀谌差太远了,被孙策骗也很正常。
    “有友若相助,我何惧孙策之有?”刘和笑道:“还请友若为我谋划。”
    “将军以为,文丑统两千骑与孙策的亲卫骑对阵,孰胜孰负?”
    “胜率当有七成,即使不济,也是两败俱伤之势,绝不会让孙策得胜。”
    “既然如此,那就将计就计,佯攻朐县,诱孙策出击。孙策是盟主的心腹之患,若能除掉他,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这份功劳,徐州不足以酬,当以豫州相报。”
    刘和怦然心动。
    ……
    王朗向陶应汇报出使结果的时候,孙策和郭嘉正好在陶应帐中。得知刘和拒绝了挑战的要求,他一点也不意外,郭嘉却是眼神一闪。
    陶应遗憾地拍拍手。“有劳治中了。”
    王朗拱手行礼,退了出去。等了一会儿,郭嘉说道:“将军,这位治中是哪里人?”
    陶应露出几分得意。“他可是东海名士,姓王名朗,字景兴,是弘农杨氏的门生。他原本在洛阳为官,后来因服师丧去官,回乡读书,家父举他为茂才,请他助我守彭城。”
    孙策有些惊讶。原来他就是王朗啊,还真没注意他。郭嘉点点头,说了几句客套话,便把话题岔了开去。等告辞出帐,郭嘉才说道:“陶家父子能坚持到今天,真是不容易,将军可知道是为什么?”
    孙策打量着郭嘉,却不说话。
    “因为他还尊奉朝廷,他这个徐州牧是朝廷正式任命的。王朗支持的不是陶谦,而是朝廷任命的徐州牧。什么时候朝廷尺一诏书至,陶谦去职,王朗他们就会弃之如敝履。但朝廷衰落,不管谁控制徐州,他们都只能颁诏承认。王朗明知这一点,却不肯承认,只能自欺欺人。”
    郭嘉“嗤”了一声:“道德君子,不过如此而已。”
    孙策不关注王朗这一点。“王朗神情不对,会不会和刘和说了什么?”
    “刘虞是宗室,又拒绝了袁绍的推举,自然要比陶谦父子更得人心,何况他们还是乡党。既然他是弘农杨氏门生,那就让德祖邀他来见,问个究竟,看他敢不敢不来。”
    孙策对王朗其实没什么兴趣,不想费这事。“算了吧,你都说了,他就是个书生,明知德祖在我帐下,却一直不肯来见,显然是看不上我,来了又能如何,身在心不在。”
    “要的就是他的身,谁要他的心?”郭嘉哈哈一笑。“他是个书生,出不了什么主意,但他的态度很重要,这关系到东海的民心所向。将军如果想在徐州立足,这样的人还是要有的。”
    孙策瞅瞅郭嘉,忍不住笑出声来。不过郭嘉说得对,名士是门面,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有几个名士装点一下还有好的。历史上荀彧建议曹操拥天子于许都,现在荀攸建议他尊王攘袁,称霸中原,出发点其实都是一样的。
    “好,你去安排。”
    两人一边说,一边回到大营,刚到中军,就看到大帐前站着几个人,其中一人身材高大,格外显眼,正来回踱步,不时的抬头张望。孙策一看,心里莫名的咯噔一下。
    韩当怎么来了?
    孙策不敢耽误,加快脚步走了过去。韩当也看到了孙策,大步流星地赶了过来,老远就拱手施礼,刚一开口,眼泪就下来了。
    “少将军,出事了。”
    第934章 孙坚中计
    刹那间,孙策觉得腿有点软,脑子里嗡嗡作响。
    父子就是父子,血脉相连。虽然他和孙坚相聚的时间并不多,虽然孙坚有时候也有点小情绪,但他能感觉到孙坚的那份骄傲。很质朴,也很真挚,更加深沉。
    “别着急,进帐慢慢说。”郭嘉及时提醒,将韩当拉进了大帐,又让郭武带着韩当的随从去休息,别在大帐前站着。
    进门只有几步路,但孙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韩当从几百里之外赶来,就算他着急,一时半会的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和刘和正在对峙,互相算计,这时候要是犯了错,被刘和抓住破绽,后果不堪设想。
    孙权、陆议站在帐中,孙权的脸色苍白,嘴唇哆嗦着。“大……大兄。”
    “没事,天塌不下来。”孙策虽然心里七上八下,嘴上却还必须硬撑。“去,取地图来。”
    “喏。”孙权转身去了后帐,脚绊在了席上,险些摔倒。陆议抢上一步扶住,低声说道:“我去拿。”
    “好,好。”孙权下意识地说道。
    孙策看在眼里,什么也没说,指指主案后面的席位,示意孙权坐下,又请韩当入座,奉人取来酒水。“义公叔,别着急,先喝口酒,吃点东西,再慢慢说。”
    韩当急着说话,却被孙策打断了。孙策含笑道:“别急,义公叔,以我对家父的了解,不会是什么大事,肯定是被人骗了,吃了点亏,对吧?说不定还受了点伤。没关系,损失可以补,受了伤也可以医,吃了亏,丢了面子,找回来就是了。”
    韩当看着孙策,见孙策虽然脸色也有些白,眼神关切,但神情还算镇定,不由得点了点头,挑起大拇指。“少将军,你是做大事的人。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说完,拿起筷子,在案上用力顿了顿,甩开腮帮子大吃起来。他一手夹菜,一手端酒杯,喝一口酒,吃一口菜,几乎不怎么嚼,两三下就咽下去了,和往里面倒没什么区别。
    看到韩当这副模样,孙策一边担心他会噎死,一边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情况被他说中了,孙坚可能吃了亏,但还不至于有生命危险,至少目前没有。当然,情况也不会很乐观,否则以孙坚的脾气绝不会派韩当不远千里的赶来求援。
    陆议找来地图的时候,韩当也吃完了,将碗筷一推,嘴一抹,挪到孙策案前,指着地图解说起来。
    孙坚的攻势很凌厉。在方与武唐亭击败曹昂后,他一路向西挺进,在东缗击败前来增援的袁遗,斩首三千余,袁遗几乎是只身窜逃。孙坚随后进兵昌邑,袁谭率部驰援,双方在单父城外大战,孙坚身先士卒,率领韩当等人冲锋陷阵,先破了朱灵率领的前锋,随即又正面硬捍袁谭的中军。双方恶战半日,袁谭被击溃,孙坚追击,取得大胜,斩首五千余,杀将十余人,随即返身再攻昌邑。
    袁遗之前被孙坚击败,兵力损失殆尽,本来就没什么守城的信心,得知袁谭战败,昌邑士气崩溃,孙坚竟然得以成功,进入昌邑休整。昌邑的世家豪强被孙坚威名所慑,奉献甚多。袁谭新败之后,派人来谈判,结果谈崩了,袁谭的使者边让出言不逊,惹恼了孙坚,被孙坚当场杀死。
    这下子出了大事。当天晚上,昌邑城中火起,孙坚措手不及,只得率部突围。他本想向前走,直奔睢阳,结果刚出城就遇到了袁谭。孙坚见势不妙,立刻向东撤退。袁谭率部追击,孙坚且战且退,走到方与时,又被曹昂截断了退路。驻守湖陆的朱治收到消息,率兵增援,成功突破曹昂的堵截,与孙坚会合,但随后袁谭赶到,再次合围。无奈之下,孙坚只得派韩当突围,向孙策求援。
    韩当先去了萧县,随后又赶到彭城,知得孙策在下邳,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这里,三天没合眼,随行的三十名义从有的在突围时战死,有的因为坐骑倒毙而掉队,随他赶到这里的只有七人。
    “少将军,你赶紧想想办法,将军损失不大,就是没粮食,朱君理送过去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吃,一旦断粮,后果不堪设想。还有就是军械不足,箭矢短缺严重,打起来很吃亏。”
    孙策点点头,安慰道:“义公叔,你别急。你先去休息,我们商量一下怎么救。”
    “我不累。”
    “就算是铁打的人,三天不休息也不行。你必须去休息,否则我不带你去增援。”
    韩当其实已经累得不行,只是强撑着一口气,听孙策这么说,他只好答应。孙策让孙权领韩当去休息,又让人去请鲁肃、董袭等人来议事。
    等韩当出帐,孙策看看郭嘉。“奉孝,依你之见,这是辛毗还是陈宫的主意?”
    郭嘉摇摇羽扇。“我对陈宫不太了解,看起来像是辛毗的手段。尤其是派边让送死,符合他的一贯作风。”郭嘉突然摸了摸腰间,左顾右盼。“噫,我的香囊呢?”
    陆议起身。“祭酒,你会不会落在什么地方了,我去帮你找找。”
    “嗯嗯,麻烦你了,我刚从陶将军大营来,可能是落在路上了,你沿途看看。”
    陆议刚要转身出帐,孙策叫住了他。“一个破香囊,找什么找。阿议,你坐下,说说你的分析。”
    陆议迟疑了片刻,看看郭嘉。郭嘉含笑不语,点了点头。陆议坐了回去,低着头,想了一会儿,重新抬起头时,目光清澈,神情镇定,和他稚气的小脸很不相衬,声音也非常从容,听不出一丝紧张。
    “将军,我觉得此事宜缓不宜急,袁谭的目标应该不是征东将军,而是将军你。你不到,征东将军不会有事。你如果赶得太急,为袁谭所趁,不仅你有危险,征东将军也会很危险。当务之急,是派人赶到征东将军身边了解情况,稳定军心,同时做出全面攻击的姿势,迫使袁谭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孙策和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扬了扬眉。郭嘉一声轻叹。
    “小子,你快点长大吧。如果你在征东将军身边,绝不会出现这种事。”
    陆议微微欠身。“祭酒谬赞,愧不敢当。议能有寸进,皆是将军与祭酒栽培所致。能得将军与祭酒指教,议三生有幸。”
    第935章 辛毗料敌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韩当还没讲完,孙策就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孙坚只有两万人左右,而且以步卒为主,骑兵不过五六百人。他能击败曹昂不奇怪,曹昂兵力有限,也没多少骑兵,他不是孙坚的对手很正常。袁谭败给孙坚也不奇怪,毕竟孙坚江东猛虎的威名不是说了玩的。但昌邑的攻取明显太容易了。昌邑不仅是山阳郡治,还是兖州州治,城池坚固,就算兵力再少,世家豪强凑一凑,凑个两三千人,也足以守住昌邑,等待援兵。
    孙坚连续作战,伤亡必然不小,又没有攻城器械,想攻城并不容易。
    至于说袁遗怕了,昌邑城里的世家豪强也怕了,这根本就是骗小孩的话。作为郡治和州治,昌邑城里拥有兖州实力最强的世家豪强,他们根本不会把孙坚放在眼里。就算袁遗怕了,他们也不会怕,所以孙坚能进昌邑城只能是中计。
    当然,孙坚也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人,他之所以这么自信,可能是前面打得太好了。袁谭肯定没想到会输得那么惨,不仅被孙坚突破了中军,还斩首五千。在这种情况下,说昌邑世家被吓住了倒也不是一点可信度都没有。况且孙坚苦战之后,的确也需要进城休整补给,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事后诸葛亮好做。能看出孙坚中了计并不难,看出这一计的目标不是孙坚,而是孙策,这就要点水平了。破绽也不是没有。半夜被人围攻,突围而出,又连续作战,居然损失不大,这不合常理。曹昂断后,又被朱治突围,与孙坚会合,这更不合常理。想来想去,只有一种解释:对方不想让孙坚死。
    以孙坚的身份和性格,俘虏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对方这么做自然是想把他当诱饵,来钓更大的鱼。有资格充当这条大鱼的人不多,孙策无疑是最有资格的一个。
    时间紧,任务急,孙策如果不假思索的赶过去,无异于自投罗网。袁谭以逸待劳,先收拾千里驰援的孙策,再收拾精疲力竭的孙坚,一举两得。
    孙坚是亲爹,不能见死不救,可是怎么救,这里面有学问。太急了不行,太慢了也不行。太急了中计,父子俩一起死,太慢了,会让袁谭看出破绽,直接置孙坚于死地。
    孙策看破了这一点,郭嘉也看破了这一点,这不奇怪,陆议能看破这一点,毕竟他太年轻了,孙策多少有些惊讶,还有些得意。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手培养出陆议这种人才,这种成就感太难得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