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演员 第12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操,你们又搞啥了?!”孙小剑才旅游回来一天,没准儿又得走,“都他妈节目上表白了,干吗?下一步直播结婚啊?!”
    陆文惊喜地说:“哇,现在这么方便了?那刷几个游艇就当份子钱了?”
    “当你个头!”孙小剑嚷嚷道,“幸亏你们俩是男的,不然照这个趋势,你带陆小文上亲子节目也不远了!”
    陆文捧着三明治笑得浑身哆嗦,说:“那你以后有了孩子叫什么,小小剑?”
    孙小剑焦虑地问:“祖宗,你能让我活到有孩子吗?”
    困意都笑没了,走出电梯,陆文回归原本话题,迎着升起的朝阳开始新的一天,元气满满地说:“帮我搬行李,我要换到瞿老师的房间住。”
    虽然不妙,但尚且在接受范围之内,孙小剑道:“我早料到会有这么破廉耻的一天。”
    陆文又来那一套:“哎呀,都是瞿燕庭非让我跟他住一起,我哪敢不听话。”
    今天依然在那栋公寓里拍摄,陆文的头发稍微修剪,换了眉形和妆容,颓废感减轻一些,整个人的轮廓显得更加锋利。
    一场酣畅淋漓的情事结束,孟春台身心俱疲,像死过一次,他在凌乱的床褥间苏醒,见陈碧芝在凭窗抽一支细长的女士香烟。
    卸了浓妆的脸别有韵味,陈碧芝懒懒地说:“醒啦,走的时候带上门。”
    孟春台没见过这样的交际花,纵情后不在男人的怀里讨钞票礼物,反而赶人走。他默默穿好衣服,双手插入发丝里攥了几下。
    突然,楼下一阵急促的喇叭声,两辆汽车刹停,下来一帮警察直冲楼内,他们收到消息说孟春台藏身在此处。
    警察一间间地搜,公寓楼内很快鸡飞狗跳,粗鲁的敲门声,陈碧芝披上睡袍开门,露着半块胸口挑逗地说:“警官这么早啊,我入夜才上班呢。”
    见是她,为首的警察没有硬闯,只问有没有见过孟春台这个人。
    陈碧芝对着肖像画看了看,笑道:“把我当什么人呀,我跟你们警长,跟隆兴商行的少东家,跟贸易处的总经理才熟,这种被人抓的小子我可不会留意。”
    搬出了上级,警察不敢进屋搜,粗扫了一眼房间便离开了,待楼下的汽车开走,陈碧芝踱到衣柜前打开了门。
    孟春台蜷缩在一堆旗袍洋裙里,面色讪讪。
    陈碧芝笑出了声,把他拽出来,摸他的脸:“啧啧,长这么俊,却是个扶不上墙的烂赌鬼,死不死都蛮可惜的。”
    孟春台没想到会躲过一劫,说:“你刚才可以把我推出去。”
    “一夜夫妻百日恩嘛。”陈碧芝返回床边,捡起那枚怀表,柔声撕破孟春台的表象,“你真想死的话,又何必躲,是不是?”
    孟春台任由讥诮,说:“这儿已经暴露,都是迟早的事。”
    陈碧芝道:“那也不一定。”
    孟春台三日后才懂这句话的意思,清晨陈碧芝一身酒气地回来,陪了某个姘头一夜,拧开小包,掏出一张军统特务处的红派司。
    有了这个证件做护身符,唐德音找的警察或打手,都无可奈何,即便孟春台欠了巨债也可以抵死不认。
    时局动荡,法律如无物,孟春台再度光明正大走在广州城的街头,终于意识到,权力是活下去的唯一条件。
    而获取权力的捷径……孟春台利用皮囊和身体与陈碧芝勾搭成奸,以结交更广的人脉,一步步走向上流社会。
    他身无所长,唯独从小耳濡目染,对古玩文物一摸一看便知真假,靠着这份纨绔无用的本事,他渐渐混得风生水起。
    孟春台摇身一变,从落难的烂赌废物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孟公子,达官贵人,侨商巨贾,都巴巴地捧着他。
    那件传闻中的绿宝儿也越传越神,孟春台知道,唐德音依旧虎视眈眈。
    辗转过去了一年,孟春台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出了名的奢侈挑剔,把在北平的老德行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起大落两遭,仿佛一点都没变,也没什么长进,可乱世能活命都是奢望,孟春台放纵地想,如此便可以了,明天就死也没有多大遗憾。
    汽车在午后的街上转弯,孟春台西装革履,要去参加一场法国人举办的舞会,陈碧芝作为女伴陪他一起。
    他们的关系仍维持着,一个纨绔,一个交际花,认真讲叫作“姘头”,但恐怕无人相信,这层关系之下有一丝难以定义的慰藉。
    孟春台对着窗外,前方是一座教堂,每周有女学生来做祷告,一水的蓝裙随风摆动,令他想起初到广州的那个夏天。
    途径教堂的大门,孟春台晃见一个女人走出。
    他视线胶着,竭力辨认着那一抹熟悉的身形,然后用力砸了下车门,吩咐司机:“停车,快停车!”
    轮胎摩擦地面,陶素宜受惊站定,将怀中的婴孩抱紧了些,齐肩短发掖在耳后,抬起头,见孟春台怔愣地朝她走近。
    秋风拂过,两个人相隔半米距离,无言地看着彼此。
    良久,孟春台的目光落在陶素宜的怀抱,他吞咽了一口微风,说:“这是你的孩子?”
    陶素宜抱得更紧些,轻声承认:“是。”
    孟春台迈出一步,问:“你嫁给了什么人?怎么全无消息?”
    陶素宜撇开了脸,望见车窗里陈碧芝的面孔,她偶尔会听说孟春台的消息,所以不很惊讶,反问道:“你和交际花在一起?”
    孟春台沉默,迈近在陶素宜的面前,低下头,看襁褓中安睡的孩子,也就五六个月大,是个男孩儿。
    明明没有抽烟,嗓子却嘶哑了,他说:“孩子叫什么名儿?”
    陶素宜回答:“还没起名字。”
    “那怎么成。”孟春台道,“起码要有个名字。”
    陶素宜仍是安静灵巧的模样,说:“表哥的名字是春锁琼台,一生繁华,却几经波折,可见名字也不那么打紧。”
    唐宅的汽车到了,陶素宜抱着孩子坐进车厢,未道再见,也没有再看孟春台一眼。
    汽车驶远消失在街尾,孟春台伫立着,荒唐地以为发生了一场幻觉,直到司机提醒,才如梦方醒地回了神。
    返回车上,孟春台撑着太阳穴发怔,许久没有说话。
    陈碧芝饶有兴趣地问:“那个女人是谁?”
    孟春台说:“表妹。”
    陈碧芝嗤道:“睡过觉了吧?”
    孟春台不语,陈碧芝胸有成竹地说:“我还不了解你们男人嘛。”
    汽车拐弯,孟春台的身体微微偏斜,瞥见陈碧芝手上的银戒,不值钱的老戒指,都磨花了,和金贵的丝绸旗袍不太搭。
    某一次亲热过后,陈碧芝靠着床头翻一只小木匣,里面有几封信和一张泛黄的旧照。照片上陈碧芝是少女年纪,也穿阴丹士林,梳着两条麻花辫子,身旁是一个穿学生服的少年。
    孟春台看了一眼,觉得少年的眉眼和他几分相似。
    陈碧芝从信封倒出一只银戒,一边擦拭一边说:“好寒酸,我家乡的女人才戴这种不值钱的,我要戴上它,一定被舞厅的八婆们背地里笑。”
    擦亮,她却戴起来,还臭美地来回欣赏,孟春台当时朝照片上的少年努努嘴,问:“他送你的?”
    陈碧芝说:“是啊,还说等他发达,以后送我红宝石的。”
    孟春台道:“那他发达了吗?”
    陈碧芝点点头:“当军官了,比你这个阔少出息些。”
    车窗掠过一片树影,孟春台侧目盯着那枚寒酸的戒指,他那次没有继续问,此时有些好奇,迟滞地说:“那你男人呢?”
    陈碧芝一怔,攥住了手,轻飘飘地回答:“早就战死了呀,反正消失不见了。”
    孟春台道:“想他么?”
    陈碧芝哼笑:“不妨想想我明日穿哪双鞋子。”
    孟春台思忖,在陶素宜的心里,他是不是也等同于死了,或者消失了,而往后的日子,也无心无意去想起他。
    忽然,那个襁褓中的婴孩浮于脑海,天真脆弱,甚至没有名字,孟春台自言自语道:“叫’斯年’怎么样?”
    陈碧芝问:“什么?”
    孟春台仰头向着秋光,说:“斯人已逝,流水穷年。”
    权当是一场梦吧。
    第111章
    在剧组日复一日过得很快, 大家逐渐适应了广州潮热的天气, 过完秋入了冬,温度终于降下来一些。
    陆文的生日是十二月十五号, 去年在《第一个夜晚》剧组度过, 今年又是在剧组。但不同的是, 这一次瞿燕庭陪在他身边。
    陆文大概计划好了,拍摄工作繁忙又疲惫, 等生日那天在片场和大家一起吃蛋糕, 热闹一会儿,就当是放松。
    他搬到了八楼的导演房间, 经常和瞿燕庭出双入对, 一开始躲着别人, 后来能坦然地打招呼,现在成天在走廊里大摇大摆。
    通宵夜戏,收工回来睡得乾坤颠倒,午后被雨点敲窗的噼啪声吵醒, 陆文坐起来揉揉眼, 什么睡袍、夜袍早不穿了, 返璞归真地光膀子。
    门响,瞿燕庭去了趟机房回来,顺便打包了午饭,进屋就见陆文懵坐在床上,像一只冬眠结束的大型动物。
    瞿燕庭不喊“猪”了,说:“熊瞎子, 洗脸去吧。”
    陆文爬下床,洗干净自觉去收拾茶几,上面堆满了文件剧本,一张偏厚的纸掉在地上,他刚捡起来就被瞿燕庭抽走。
    另一面貌似打着格,没看清,陆文说:“画完分镜记得收好。”
    “嗯,知道了。”瞿燕庭把纸塞进不透明的文件袋,除了掉落的一张,里面还有厚厚一沓,“饿死了,吃饭吧。”
    他们挤在沙发上,一边吃一边看喜剧电影,陆文喜欢模仿主角浮夸的语气,模仿完自己乐上半天,稍一扭脸,正撞上瞿燕庭盯着他的目光。
    也不算盯,更接近于“凝视”。
    陆文低头看看餐盒,问:“你想吃我的鲍汁捞饭?”
    瞿燕庭扭开,回答:“不用,你自己吃吧。”
    陆文最怕被吊着好奇心,追问道:“你刚才看我干吗?”
    “没什么。”瞿燕庭说,“看你长得帅。”
    陆文臭美道:“花痴。”
    “……”瞿燕庭暗自想,以后这人必须尝试一次喜剧片。
    雨天极适合睡觉,吃完饭,陆文从后抱着瞿燕庭,躺在床上看窗外的天空,然后慢慢闭上了眼。
    睡了没多久,陆文被广告短信吵醒,埋头在瞿燕庭的后颈蹭了蹭,触感不太对,睁开眼发现抱着的是枕头。
    他晕乎地喊:“瞿老师?”
    “哎。”瞿燕庭在客厅里,“这么快就醒了?”
    陆文不满道:“你不更快?”
    纸张抖动的脆响,瞿燕庭说:“我改下礼拜的导演台本呢。”

章节目录